文質彬彬,其實不單單是一種氣質,更是一種智慧

提起“文質彬彬”這個詞,現在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舉止文雅有禮貌,但其實這個詞原本的意思並非如此。

文與質最早是孔子提出的,《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這裡的文指社會、文化等等後天因素對人的修飾,而質則指人最為原始和樸實的本質。

而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意思也就是說人如果做到“文”和“質”均衡發展,既重視後天培養,也不因為後天因素丟失了質樸的本性,那麼這個人就是君子了。

文質彬彬,其實不單單是一種氣質,更是一種智慧

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其實就人這個個體而言,想要達到孔子這個“君子”的標準還是很難的。

有些人本質很好,但是卻沒什麼學識,眼界不夠,總是活在自己認知的小圈子中,終歸是不大能做成事。

有些人能力很強,學問很高,但本性卻未必很好,功利心太強,或是不太懂人情世故,有時反而還不如質樸一些的好。

但對於比較質樸、實在的人,我們往往又會覺得這個人好蠢,暗地還要評頭論足一番。

不過我們覺得別人蠢,別人也許還覺得我們這些“聰明人”人品有問題呢,所以這中間的是非是沒辦法評判的。

這就是人的文與質兩個方面很難做到絕對均衡的一個直接表現,不僅僅是因為文與質本身沒有一個準確的衡量標準,更重要的是人們都對自己缺乏一個客觀的認知。

人總認為自己認定的觀點是絕對正確的,這其實就是人們一個最大的認知錯誤。

春秋時期衛國大夫棘子成就曾經有個這麼一個觀點:“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本性純良、天資就很好的話,那又何必要接受後天的教育、培養呢?

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觀點,我們現代社會中其實亦是很常見。

現實中確實有一些人,雖然學問水平不高,但天資很高,做事情有想法、有思路、辦法多,很多人讀了一輩子書也還是比不了。

我們看到了這種例子,結果就認定了後天教育不重要,這其實就是犯了以偏概全的問題。

所以對於這個觀點,子貢回覆他說:“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

文質彬彬,其實不單單是一種氣質,更是一種智慧

也就是說你這個觀點是不對的,不應該這麼說。

這裡的“駟”是四匹馬拉的馬車,是當時最快的交通工具,駟不及舌就是說四匹馬拉的車都趕不上嘴說的快。

也就是說話不能亂說,因為傳播太快,影響太大。

之後子貢又補充:“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也,猶犬羊之鞟?”

子貢告訴他文和質其實是一個東西,都是人的思想修為,就好比虎豹身上剝下來的皮和犬羊身上剝下來的皮一樣,雖然花色不同,但本質是沒什麼區別的。

文與質其實本質都在於“用”,不論是本質比較靈光,一點就通,還是通過後天努力學來了學問,其最終目的是要把它們拿來用的。

人們往往忽略了“用”這個本質,不是一輩子死鑽學問知識的牛角尖,道理知識一大堆,就是“無事靜坐談心性”,感覺自己身上閃閃發光。

結果一到真刀真槍實幹的時候什麼也幹不成,都是些自以為是的空把式。

所以不能犯了捨本逐末的問題,要以“用”靈活地去把握文與質,而不是僅僅單純執著於文與質的形式,這才是真正的文質彬彬。

這是從個人角度來看,而如果從社會角度出發,其實也是一樣。

縱觀古今,一個民族如果想要長久存在下去,註定不能離開文與質的均衡發展。

文質彬彬,其實不單單是一種氣質,更是一種智慧

千年來世界上紛爭不斷,發生過無數的戰爭,無數的國家和民族都在戰火中永遠消失,只有我們中華民族,雖飽經磨難依舊延續了下來。

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文與質共同發展的原因。

我們中華民族自三皇五帝開始,便依託廣闊的東亞大陸發展農業,建立起一個農業大國。

而堯、舜、禹、湯、文、武幾代,更是完成了中華原始文化的積澱,即中華民族的人文文化,雖後世經歷了幾千年的戰火紛飛,但這套文化體系一直傳承至今,這在我們古代的朝代更替中是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來的。

《周易》、諸子百家的思想、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清代經學致用,以及唐詩、宋詞、元曲等等。

雖然朝代更替,思想和文化也在不斷髮展和進步,但卻從未中斷過,甚至是在當時諸如蒙古、女真等外族統治時期,其依舊要用到漢文化來為政。

所以我們中華民族只要文化根基沒有斷掉,滅國並不可怕,有土地、有文化,總有一天還是要復國的。

而反觀外國民族則不同,比如歐洲國家。

歐洲國家其實文化底蘊非常深厚,與孔子同一時期就湧現出諸如亞里士多德等等一系列哲學家,而且其藝術造詣也非常高。

可歐洲國家礙於地理因素,發展不了農業,只得依託商業立國。

所以總歸是文有餘而質不足,戰亂之下民族的火種便很容易熄滅,以致文化的根基也就一併斷掉了。

而近代以來,歐美國家經歷了工業革命,又從我們中國和印度等國家掠奪了大量資源,發展迅猛,建立了看似非常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

我們很多人更是開始崇洋媚外,嚮往歐美國家的富有,推崇歐美國家的人權、自由主義。

但這種資本主義國家的繁榮只是暫時的,其內部矛盾其實是非常多的,這一點馬克思是進行過深刻分析的。

正如前面所說,歐美國家的歷史文化是有斷層的,所以他們的價值觀的上半層是空缺的,也就是缺乏了歷史經驗的積澱。

文質彬彬,其實不單單是一種氣質,更是一種智慧

比如歐美國家標榜的絕對的自由和個人,其實像極了春秋戰國時期楊朱學派的理論,這種價值觀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被我們中華民族所淘汰,問題很多,是行不通的。

而他們所推崇的“消費刺激生產”,拼命賺眼前的錢,卻不顧後果,最終的結果是迎來了戰爭以及通貨膨脹,這一點在近幾十年的歷史中已經得以充分驗證。

我們老祖宗說過“生之者眾,用之者寡”,這種說法現在看來非常樸素,但對於資本主義經濟的弊端是一針見血。

這就是質盛而文弱的結果。

所以,孔老夫子的教誨是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的。

當代的我們,該如何完善自己?如何給社會和國家的發展提供持久永恆的力量?

子曰:“文勝於質則史。”

歷朝歷代,好日子過久了社會風氣就要變味了,享樂之風盛行,人人沒了信仰,社會也要開始走下坡路了。

所以在當下這種為了考試而學習,為了賺錢而考試,為了炫耀而做事,乃至“娛樂至死”的浮躁之風盛行的文化危機之中,恢復“文質彬彬”的狀態,是當務之急。

小到為了自己修養的提升,大到為了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這一點我輩一定要引起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