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今年的新冠性肺炎。农民还会卖光粮食吗?

用户7243675258362


今年又是一群又是房间粮食肯定大面积减产。开始多储备粮食吧。还好我有2万斤。


卧龙防水补漏


经过这次疫情的发生,我不得不佩服老一辈人的思想观念,他们不被眼前较好的生活状况所蒙蔽,每年要囤积一些粮食作为急需备用。这个人就是我老爸,因为他在艰苦的年代,饿怕了。


话说到这里,不怕你笑话,我家现在还存有五年前的谷子,大约为几千斤,你信不信?现在还能有五年前的存粮,最终功劳归于我的老爸。

这个老爸是我的公公,一个种了一辈子的地的老人,在以前吃过很多的苦,孩子多,还被无情的火烧过房子,在一贫如洗的家里把四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不容易啊!

只有吃过苦的人,历经了困苦,才知道粮食的可贵。我家的粮食虽然是老粮,吃起来口感上比较差,但没有总比有强,最起码不会被饿肚子。

也许有些人会说,什么年代了,还有存粮,真可笑,但是,经过这次疫情的发生,你还敢说可笑这两个字吗?说不定恨不得自己家也有存粮呢。


现在农民的田地越来越少,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种田地,就算自己有田地,也只希望出去打打工,然后自己买粮吃。

还有些农村人的思想是,种水稻不赚钱,一年吃不了多少,还不如买了吃,种水稻太辛苦了。

但是经过这次疫情的发生,也许年轻人没什么想法,到是60后,70后的人会想,还是应该屯着一点粮食才安全。

我们南方人主食大米,没有吃面粉的习惯,市场上的大米价格不一,好一点的要四块多一斤,隔年的陈仓米大约两块多就可以买到。

其实陈仓米再陈,时间再长,淘洗干净后,也不怎么难吃。所以我家每年,都要把吃剩的余粮做一番处理,砍一些桉树叶堆放在屋里,地上喷上防虫药,谷子里塞入防虫的花椒,大蒜等物,才得至于到现在谷子都没被虫蚀。


今年的疫情有点长,所以人们才会想到这个囤粮食这个话题,总的来说,我们农村人都有囤粮食的习惯,多则几千斤,少则几百斤,经过这件事情后,也许都会考虑增加屯粮的数量吧!


泥糖小丫


刘婶站在锅台边上洗碗,她突然就想到了一件事情,于是甩了甩手上的水,顺便在围裙上抹了两把,扭身走到卧室门口,对看电视的老刘说道:老头子,你头年还埋怨我没抓住好时机把玉米给卖掉,现在是不是得庆幸没卖啊?


去年我们山东天气干旱,很多人家的玉米因为缺水而没收获,刘婶种的玉米地跟前守着一口井,井中一天可储存十几桶水,老两口天天去浇水,一天浇灌几十棵玉米苗,付出就有收获,刘婶家的玉米在去年长的还不错,到秋时收获了大概两千多斤玉米。

去年玉米最初收购的价格是一元钱,那时候刘婶看到别人家长得不咋地的玉米卖一块钱,自家颜色金黄籽粒饱满的玉米卖一块钱太亏了,于是就放在家里,想等着涨价到一块一毛钱或者一块两毛钱再卖,结果到过年还没卖出去。

年前老刘还埋怨刘婶:你看看这一堆玉米,过年还放在家里占地,一块钱时卖掉就算了呗,就差那两三百块钱了吗?看着家里多乱啊!

谁知道过了年,因为疫情村里封闭,轻易不让大家出门,当很多人抱怨家里粮食不是很多的时候,刘婶这才想起家里还有两千多斤玉米呐,于是就觉得心里踏实,最起码一家人有粮食吃。

老刘看着刘大妈骄傲的小眼神,突然觉得挺好笑:我说老伴啊,你还以为疫情战要打打长期的吗?你过来看看新闻,钟老说了,四月底病毒会被打败,我们很快就可以出去干活了,今年种花生保准耽误不了。



不过老刘承认,非常时期家里有储存粮食心里踏实,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以后打算卖粮食时要等到第二年收粮食之前,价格再贵再贱差不了几百块钱,在看到丰收有望时卖掉先前的粮食,这样肯定能防备了特殊时期需求。

实际上农村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储存粮食的习惯,只有五十五岁以下的比较年轻些的农民才不愿意储存粮食,嫌弃放在家里太乱,经历了疫情,估计村里人的生活习惯没有多大改变,存粮食的还是老人,年轻的还是无所谓的样子。

再说了,现在种地的农民并不年轻,年轻些的都还在打工挣钱,真正经历过没粮食吃的贫困时期农民们已经老了,六十年代往后的农民们压根就不记得挨饿的滋味,因此我们还是不会被这次疫情吓到,如果种地收了庄稼,估计还是会在第一时间卖掉,储存粮食是老农民的事情。


悠然见东山


经过今年的新冠性肺炎,农民还会卖光粮食吗?

在河南,东北,山东等一些产粮大省,现在种植小麦觉得不新鲜。但是在我们村里,甚至是周围,这里已经有二十来年不种植小麦了。为了发展经济,为了赚钱,我们这里都种植了一些核桃、药材等赚钱多的经济作物。

但是我们村子里有一个“怪老人”,年龄在70多岁了,仍然我行我素的在地里种植了小麦、地瓜等粮食,而老人的大缸里也屯了近一吨粮食。我们年轻人看到怪老人这样,也劝导他:让他尽快吧小麦,地瓜干卖了,以换取钱来买面吃,并让他种植一些药材来代替粮食。然而这位“怪老人”并不为所动,还是继续屯着粮食,并过着简朴的日子。


然而在今年后,因为疫情的原因,为了防控疫情,我们村也开始了封村行动,而一些人为了做到尽量不出门,就采取了大面积的购物,特别是大米、白面、油盐等必须品,也成了抢手货。而很多农民甚至后悔能在去年的时候能种上粮食,甚至能留下部分粮食,而不是把粮食全部卖掉。

看到这里,我渐渐了解了我们村“怪老人”的远见。的确如此,在旧社会里粮食就像黄金一样成了硬通货,也许“怪老人”以这样的心理来储存粮食吧,但是我也不得不佩服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储存着够用的余粮。因为老人知道,只有“家里有粮,心中才不慌张”,而老人用实际的经验也狠狠地打了我一个耳光。

那么经过今年的新冠性肺炎,农民们还会卖光粮食吗?

经过今年的新冠性肺炎后,给很多年轻的农民带来一个新的认识,就拿我来说吧,在以后的每一年里,也会存着一些粮食的。而我每年不仅存着粮食,而且也要在农村里盖上房屋,从城市里重点像农村转移。因为农村里不仅环境好,而且粮食、蔬菜等也是有机的,绿色的,而这样也就解决了城市人买菜的尴尬。

所以来说,在这生活的经验里,我们农民也要做好“晴天带伞,夏天带棉衣”,留下足够的粮食,比如地瓜面,玉米面等,而地瓜面和玉米面做的窝头还是很好吃的。


因此来说:

现在国家的物资是很丰富的,我们农民完全不必担心物资,只有好好的待在家里,不给国家添乱才是上策。但是对我们农民来说,也要做到“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就像我们村里的“怪老人”一样,老人经历过旧社会的饥后,他才留下了家里的存粮。虽然现在的粮食等物资非常丰富,但是我们年轻人也像老人一样,适当的在缸里留下一点粮食,在“忆苦思甜”下,因为粮食才是生活的后盾。


李子说农


今年年前我和老公去街上买了80斤面粉,本来觉得老公买的太多吃不完,没想到碰到新冠病毒疫情买不到馒头,隔几天就做一次馒头,现在面粉也不多了。

由于这次疫情,估计农民会改变以往的思维,可能会囤粮以备不时之需。我姥爷快80岁的老人,他每年都会存1000斤麦子,然后剩余的卖掉换钱,让他卖光,他说不行,有粮在手,吃穿不愁。

疫情过后,农民朋友卖粮方式应该会有改变,会留足余量。

其实囤粮不囤粮都没事的,我们国家储备粮据说可以够我们吃几十年的,所以老百姓囤粮就是自己给自己的安全感,也是无可厚非的。



梨乡高大圆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费肺炎,可以说让所有的人都措手不及,开始审视自己,检审人生和思考日常生活细节了。我也如此,如果不是在农村的婆家给于粮食和蔬菜的供给,也许我们家简单的一日三餐早就告急了。



花腰妹从小在农村长大,父母从小就经常用“仓有余粮心不慌”“家有余粮鸡犬饱”的民谚来告诫我们,一定爱惜粮食,不要轻易浪费。那时候,我家一年的收入就是靠种植水稻、包谷、蚕豆等作物,还有就是养殖一两头猪和部分鸡鸭。一般情况下,除了卖家禽、家畜外,能卖的粮食就只有大米,因为包谷、蚕豆卖不上价,几乎都是用来喂养家畜。


即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父母都要尽量留够一家人吃的粮食,同时,父母还经常带我们把一时半会吃不完的蔬菜、豆类、瓜果等进行加工后晒干,等冬天或者应急的时候备用。父母总说,“借来的粮食吃不饱,讨来的东西不养生”,家里有老有小的,再苦再难粮食都不能卖光,食物也一定要有备货,不然一家人就会挨饿肚子了。也正因为有父母的精打细算和省吃俭用,每年我们家头一年的粮食和后一年的粮食都基本能接上,即便有时候出现意外,也没有出现断粮的情况。


这次疫情中,许多大城市家庭因为没有太多的食物储备,一日三餐都要去超市购买,而农村家庭就要好得多,基本不用买也能自给自足。就拿我们家来说吧,今年春节在农村婆家过,杀了头年猪,后来我们返回单位上班,婆婆给我们带了足够的大米、腊肉、菜油和干菜、新鲜蔬菜等,我们回到家把冰箱塞满,几乎半个月没出去买过食物了,这也是得益于婆家没有卖光家里的粮食。


总之,当经过今年的新冠费肺炎,花要妹更是感慨,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过日子,都应该给自己留点余地。农村俗语“家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是有哲理的,你说呢?


花腰妹


我是乡村淇译,一个在农村种植水稻和养殖河蟹的八零后农民。分享一些农村趣事和自己养种植经验,喜欢可以关注我哦。

即使没有这次疫情,农民也是不会把粮食都卖了的,大家都是会在心照不宣的情况下,把自己一年的口粮留下来的,只会多留不会少留的。

我本人就是在农村种植水稻的,每年秋收以后,在卖粮的同时,我都是会把我家一年的口粮留下来的,这个也是因为相对于在市场上面买的大米,我们更放心自己家种植的。这样也是能节省不少钱的。

那为什么农村人都有这个习惯呢?

农村人自古以来都是遵循着一个道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的理念的。在以前难粮荒的时候,大家都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在哪个时候的农民也是没有什么保证的,没有粮食的时候都是上山上或者上野外去挖一些野菜来充饥的。这个也让农民认识到了手中又粮食的重要性,以至于现在自己手里有了土地种植了粮食,那么在卖粮食的是都是会留下来自家人一年的口粮的,这个也是在人们的一种习惯了吧。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爷爷也是会经常给我说以前吃粮食是多么的困难的。他们那个时代的农民最辛苦的,虽然后来改革开放了,不过那个时候还是实行生产队的形式的,只有去生产队干活才能挣工分来换取家里一年一家老小的口粮的。再加上每家孩子都是好几个的,往往都是不够吃的,大家都得节省着吃的。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一顿饺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养成了必须家里留有余粮的。他们也是被以前的苦日子吓到了,不想在过得那么被动。

疫情下的农村

在这个的疫情下,农民更是看到了存粮的好处,虽然现在已经大家都是在自家屋里预防疫情能有将近二十天了,可是在农村也没有听说谁家的口粮没有了,这个也是归功农村人存粮的习惯和好处的。那么这样一来也是能让大家更坚定在卖粮的时候不能都卖了,最起码要留够自家的口粮的。

所以在我看来即使没有这次疫情农民也是会留有余粮的,只是经过这件事让大家更坚定了留口粮的决心的。在这也是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毕竟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人的春耕和出去务工的人员是都不行的。没有收入的日子也是不那么好过的。


乡村淇译


你好,作为一个农村人,很高兴为你回答这个问题,虽然这次肺炎已经一个多月了,但是农村粮食消耗不是特别大,有可能城市里面粮食可能短缺,但是农村里面根本不会为了粮食这个问题操心,至少顶上半个月,我家里没有种田了但是我亲戚都说就算你们今年不出去也不要为了粮食操心,我这里够的,所以农村平常都没有卖完粮食,你所说的基本是不用担心的,农村卖粮食不会卖完的,就算卖了很多,但是都会留下一大部分在家的,别说以后了,平常都没有卖完呢。




我叫唐小易


问:经过今年的新冠性肺炎,农民还会卖光粮食吗?

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1,说起农民囤粮,就想起了我家以前老房子里的粮仓,每到大年三十上午的时候,我都会给粮仓贴上一张“五谷丰登”的年画。我家以前的粮仓,经历过两次的变迁,第一次是用砖头砌的粮仓,很大能装万把斤小麦,但出粮食不方便,于是就扒掉卖了几个可移动的塑料粮仓。有人说自家囤粮用缸,我们不用太小了。那时候还时兴磨面,就是小作坊的那种,所以农民吃的还是自家的面粉,后来乡镇有面粉厂了,农民拿小麦换面粉吃,再后来,家里也不囤粮了,把麦子卖掉,然后买面吃。我家已经十多年没有囤过粮了,现在耕地都给人家种了,家里一个麦子都没有了。


2,老父亲在世的时候,那时候家里已经温饱,不缺吃喝用度了,但父亲还有囤粮的习惯。我也烦过老父亲这样做,因为在家里囤粮,还要多费功夫来回折腾,必须把麦子晒干了水份很低了才能倒入粮仓,如果直接卖掉给粮食贩子就没那么费劲儿,联合收割机从地里收回来,在门口摊开晾晒一下就能卖了。囤的粮食,平时还要防鼠害,防潮防虫等,遇上价格下跌心情也会跟着不好等,俗话说“货卖当时值”,存在家里一直是和牵挂。我也问过老父亲,说现在吃喝那么方便,没有了去街上买就行了,为啥囤粮?父亲说你不懂。我真的不懂,没有经历过饥荒年代,是没有深刻体会的。

二,现在农民囤粮没有意义。

4,虽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是个大道理。但我总觉得现在农民再囤粮已经没啥意义了。不是以前那个年代,粮食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同是也是吃饱穿暖的基本保障。以前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渠道非常的狭窄,除了土地上的庄稼,几乎没有别的,平时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学生上学费用、老人小孩看病费用、人情往来费用等,都要从粮食上来,所以以前农民把粮食看的很重,土地和土地生产出来的粮食都是农民的命根子。



5,可是现在不同了呀,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渠道多样化,除了种地收入,还可以打工、做小生意等,只要手里有钱了,可以买到很多更丰富的食品,包括小麦精粉、优质大米等,根本不用在家里囤粮。现在是和平时期,国家也有粮食储备,社会发展稳定,就算有疫情又怎样的呢?只要手里有钱,照样能买到粮食吃,不过是不太方便罢了。所以题住的话题有些杞人忧天的感觉,就算你手里有粮食,在疫情期间难道你出去磨面吗还是?拿钱直接购买不好吗?其实我懂题主说的意思,怕世道乱了,钱不值钱了,还是囤粮靠谱,个人认为不会再出现大的问题了,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很快就会过去。

三,不自乱阵脚,不给社会添堵。

6,粮食如果真的分摊到农民个体身上,真的是不值得一提的,拿现在来说,有的一户人家才两三亩地,就算见3000斤,你还真那粮仓或者米缸给囤上?也就能卖3000多块钱的事儿,那翻晒倒腾的人力都够呛,还不如直接卖钱的好。现在的农村中青年一辈,几乎没有再囤粮的习惯了,这是我地的实际情况,现在在谁家能发现一个粮仓或者塑料可移动粮仓,那就想看到文物一样。

7,群众跟风心理很重,包括城乡所有的普通老百姓,一有个风吹草动的就自乱阵脚,生怕自己跟风的晚了吃亏。就好比这几天的疫情,有人说什么什么可以预防和抑制病毒,然后开始一窝蜂地去抢购,食盐、板蓝根、酒精、口罩等都会成为抢购的对象,这个现象和题主说的在疫情期间让农民囤粮有啥区别?民以食为天,但现在农业生产技术和农药化肥那么先进,粮食产量一直很高,还会出现粮荒现象吗?肯定不会。就算农民家不卖光粮食,真的发生什么,靠自己家那一点粮食又能做什么的呢?

结尾:农民囤粮现象是过去式,以前之所以囤粮不卖完,是为了自给自足,再后来是惜售心理作怪,不想低价出手。我的意思是说,存粮不如存钱,只要有钱,去哪里都有饭吃,家里真的囤粮多了,有时候还是累赘。

农村老俗话


题主你好,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先说一下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吧。

我这里坐标是四川南充,农民主要栽培水稻。在二十多年前,我们这里冬天还会种小麦,但现在都不种了。旱地里主要种植油菜、玉米、红薯和蔬菜。

在我忆中,农民一直都有存粮的习惯。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我家有一座很大的木粮仓,那会儿,我听我妈经常说,要是家里的稻谷能把粮仓装满就好了。

后来健新房子,粮仓被撒了,老爸就打了两口大柜子来装稻谷,一口大柜子装满的话,能装一千斤稻谷。

现在我家还有一口大柜子和两个圆铁仓,里面都储存的稻谷,我妈妈说什么都不卖。

我们的从父辈,他们也许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饿怕了,所以,现在即便不愁吃了,可他们也不会将粮食卖光的。

而经过这次疫情,我觉得很多农民都不会将家巾的粮食卖光的。

俗话说“家里有粮,心中不慌”,无论在什么时候,家里都应该存一些余粮,以备不时之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