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的網課,還能持續多久?

一、教育部關於“停課不停學”的解讀

1、開展“停課不停學”的原因

教育部指出: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學校延期開學,學生不能在正常開學時間到校上課學習。因此,廣大家長十分關心延期開學期間孩子的居家學習問題,有的家長甚至產生了焦慮。教育部對此高度重視,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認真做好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工作,為廣大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和學習支持服務,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目前採取的網上學習是一項臨時應急措施。

2、開展“停課不停學”的學習內容及方法

“停課不停學”不是指單純意義上的網上上課,也不只是學校課程的學習,而是一種廣義的學習,只要有助於學生成長進步的內容和方式都是可以的。要堅持國家課程學習與疫情防控知識學習相結合,特別注重疫情防護知識普及,加強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認真學習防疫阻擊戰中湧現的先進事蹟,弘揚社會美德,增強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多讀一些經典名著名篇。學習的方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一些地方開通網上教學,只是“停課不停學”的方式之一,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實施教學的一種探索。

二、“停課不停學”的尷尬現狀

學習完教育部的解讀後,“停課不停課”可視作教育部門在防控疫情時的積極作為,本應點贊。實際情況卻是,好經卻被念偏了。

1、教師的倉促

自教育部發布“停課不停學”的倡議以來,全國各地學校的行動很神速,紛紛下達“停課不停學”的實施方案。通常每年春季開學時間在正月15之後,廣大教師草草結束假期,被迫加入到“停課不停學”的浪潮中。網傳老師們的各種錄課、直播神器紛紛登堂。


“停課不停學”的網課,還能持續多久?

清華大學教授高科技十足的錄課裝備


“停課不停學”的網課,還能持續多久?

就地取材的簡易直播裝備


廣大教師由傳統課堂瞬間轉型為“網紅”,對著鏡頭錄課無生上課。作為一線教師,可能會遇到以下困難:(1)裝備不齊全。錄課或直播工具準備倉促,使用不熟練,特別是邊遠山區。同時,不擁堵的網絡是保證直播的前提。(2)上課不嫻熟。平時進入課堂熱血沸騰,旁徵博引,突然一個人自言自語面對鏡頭有點不適應,缺乏互動。(3)備課不充分。當前疫情暫時還沒有解決,出門受限。教師準備一堂課需要輔助參考資料,進行充分的備課。

2、學生的被動

元宵節還沒有過完,一些學生就早早地從暖和的被窩裡被拖進虛擬課堂聽課。週一到週五排的滿滿的課程,甚至還有體育課、音樂課也上來了。面對屏幕中老師,學生身在曹營心在漢,躲避聽課奇招頻出。 其次學生在沒有教材的情況下,被動上課。有時候每次課後的練習甚至需要抄題,徒增許多無用工作。

“停課不停學”的網課,還能持續多久?

滿滿當當的課程


3、家長的無奈

最無奈的當數家長了。疫情期間全家吃吃喝喝一頓不少地伺候著,本來就夠累的。面對老師一遍又一遍的短信督促,心裡一百個不願意陪讀,一百個排斥打卡接龍,有種泥牛入海被裹挾的感覺。

三、停課不停學的思考

目前圍繞延期開學而出現的有關“停課不停學”亂象,天天成為網上熱議話題,老師、學生和家長叫苦不迭,教育部門一次又一次出來澄清相關話題。關於網課,有幾個問題需要捋清楚。

1、開課時間問題。教育部門明確規定補得早於開學時間進行網絡授課,實際情況是很多學校鉚足勁,在寒假還未結束時就開啟網課。發令槍還沒有響起,就有犯規者,人人都害怕輸在起跑線,能不引起社會恐慌麼?網課初衷本是彌補春季教學時長的不足,現在早早上課,莫非今年暑假會提前到來?迄今為止網課學習時間是否作為正式教學時長,還沒有看到官方文件,幹嘛這麼早就開跑呢?如果不算,豈不白跑了。

2、授課形式問題。目前我看到的網上學習內容基本是由各地教育主管部門提供的精品課。不可否認,這些教師在教學把控上是無可爭議的。面對基礎參差不齊的中小學生,千篇一律的授課內容,缺乏有效的課堂互動,這種填鴨式的屏幕教學很難想象學習者都會全盤接受。因材施教是幾千年來總結的教學規律,否則線下輔導機構這幾年為什麼辦的風生水起?

3、學習內容問題。當前網課學習內容多是新學期課程,儘管教育主管部門一再呼籲課程內容不應以文化課為主,應注重指導學生生活實踐、提升學科素養、豐富學生學習內容和形式為目的。正因為教育主管部門對教學內容含糊其辭的說法,所以不難理解課表中出現了音樂課、美術課、體育課等來掩蓋一天語數外的身影!倘若疫情很快就結束,開學後老師假定學生“零基礎”進行授課,那麼現在慌慌張張地學習有意義?如果假定學生都掌握了,那就過於樂觀了,中國孩子還沒有適應網絡課程模式,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欠缺。

迄今為止,網課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而家長們可能也都需要陸陸續續地復工,後續“熊孩子”的網課學習誰來負責,可能大家心裡還是個大問號?今天又看到各地教育部門發佈了延期開學的通知,居家進行的網課將如何持續,有種雪上加霜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