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中國漢字字體有多少種?

精神心理在線


中國漢字經過了幾千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很複雜,主流字體有:甲骨文,金文,篆,隸,楷,行,草等。

在此基礎上,又可細分為:大篆,小篆,行楷,狂草,大草,小草,魏碑等。

再往細分,一人一體,歐顏柳趙,二王行書,黃庭堅行書,米芾行書,趙佶瘦金體……直到現在的田楷等等等等。

中華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具體有多少種字體,恐怕也沒有一個精確答案,但是,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能感知到字體無窮無盡,今人後人也將不斷推陳出新!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天其書法


當前,頗有權威的大型工具書《辭海》一千三百餘萬字,所收錄的單字,也只有一萬四千八百七十二字,比《新華字典》僅多了三千七百餘字。

國家出版局抽樣調查統計:我們現在最高用字量只有六千三百多字,而最常用的字八百零七個,次常用的字一千零三十三個,也就是說,一般的書面使用文字只有一千八百四十個字。

擴展資料:

大約一個世紀以前,中國河南安陽,有一項重大的考古發現,這就是殷墟和甲骨文的發現。從此,中國殷商史的研究進入到一個新時期。按中國古文字學家的意見,甲骨文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較完備的文字”。

它已經比較複雜,已發現多達3000個以上字彙,包括名詞、代名詞、動詞、助動、形容詞等數大類,而且還能組成長達170多字的記敘文。所以學者們肯定甲骨文決不是我中國文字的初創階段,在它以前,一定已經有一段較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了。 



正能量小軤


中國的漢字字體有多少種?一般來講有兩種說法得到比較普遍的認可。第一種說法就是篆書、隸書、楷書、草書這四種字體。第二種說法就是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這五種字體。


第一、篆書

我們現在說的篆書一般是指秦代的小篆。在書法學上把秦代之前的文字將它們統稱為“大篆”。其中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國古文等等。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推行“書同文”的政策,以秦國的文字為基礎命令丞相李斯等人編寫教材以做推廣。李斯就有編寫《倉頡篇》。



第二、隸書

隸書萌芽於戰國中後期。在秦代的時候,它是處於一種輔助的書寫字體。到了漢代,取代了小篆字體成為官方文字。

我們現在所說的隸書一般是指漢代的隸書,漢代以後雖然隸書也有發展,但是它的結體形狀已經發生了變化,從漢代的扁方形變成了正方形。



第三、草書

隸書字體後面的發展,向楷書和草書同步進行。草書一般來說包括了大草或者叫狂草,章草以及今草或者叫小草。

章草可以說是隸書的快寫字體。而大草或者叫狂草已經是抽象符號化了,沒有草書基礎的人,或者沒有聯繫上下文章的內容,可以說大草或者叫狂草是非常難以識別的。我們現在所謂的草書基本上是指今草或者叫小草這種字體。在近代,于右任先生有專門編輯標準草書一書,以便學習草書的人進行草書字體的識別。



第四、楷書

楷書是萌芽於漢代末期,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盛行,到達隋唐集大成達到巔峰,自唐代以後至今,楷書的字形基本沒有什麼改變,唯有書寫風格的差異而已。

楷書在中國書法發展史中有兩次達到了巔峰,它們分別是“魏碑”和“唐楷”。因此,嚴格意義上來講,楷書應該是包括“魏碑”和“唐楷”這兩種字體。

在書法史上有四大楷書書法大家。分別是初唐歐陽詢、中唐顏真卿、晚唐柳公權以及元代的趙孟頫。



第五、行書

行書字體可以看作是楷書字體的快速書寫字體。在中國書法史上所遺留下來的碑帖,行書、草書這兩種字體的作品是最多的。

行書字體,由於它的風格自由、瀟散,因此受到很多書家的喜歡。行書字體包括了行楷和行草這兩種。

行楷,就是在行書字體中楷書的筆法佔的比例多;而行草則是在行書字體中草書的筆法佔的多。

書法上有傳天下三大行書字帖。天下第一行書為東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天下第二行書是中唐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書是宋代蘇軾的《黃州寒食帖》。



綜上所述

中國的書法字體,就基本上如上面所說的為主,當然還有其它的字體,特別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每一個國家都有他們本國的文字。但是這已經是屬於文字學、考古學方面的範疇了,從書法學的角度來講,基本上就以篆書,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這五種字體為主。

我是書法有云,一個書法愛好者,從事線下軟、硬筆書法基礎教學,偶爾有點瘋,喜歡,就關注我吧。

書法有云


中國漢字經歷了由繁到簡的變化過程。其變化歷程五六千年左右。現在留下的有系統有權威的經典書體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

包括這經典字體,中國漢字具體有多少種字體,實際上已經很難得到確定的數據,即使有傳說,也大都不可信,不過能大概反映出漢字變化的歷史規律。

那麼,漢字字體有多少種呢?漢字字庫說是421種,也是現代人總結出來的各種各樣的美術字體和傳統書法字體的總和。有關古代字體種類的記載比較出名的是唐代韋續的《五十六種書》,不僅列出了字體名字,還說出了創始人,甚至用途。現摘抄如下:

一、太昊庖犧氏獲景龍之瑞,始作龍書。
二、炎帝神農氏,因上黨羊頭山始生嘉禾八穗,作八穗書,用頒行時令。
三、黃帝史倉頡,寫鳥跡為文,作篆書。
四、因卿雲作雲書,亦黃帝時也。

五、少昊金天氏,作鸞鳳書,以鳥紀官,文章衣服,取象古文。
六、蝌蚪書者,因蝌蚪之名,故飾之以形,不知年代,或雲顓頊高陽氏所作。
七、帝嚳高辛氏,以人紀事,作仙人形書,車器衣服皆為之。
八、帝堯陶唐氏,因軒轅靈龜負圖,作龜書。
九、夏后氏作鐘鼎書,以鐘鼎形為象也。
十、殷湯時仙人務光作倒薤書。
十一、周文王時史佚作虎書,有虎不害人,名騶虞,因茲始也。
十二、周文王時赤雀銜書集戶,武王時丹鳥入室,以二祥瑞,故作鳥書。
十三、周法魚書者,因素鱗躍舟所作。
十四、填書者,亦周之媒氏作,魏韋誕用題宮闕,王庾、王隱皆好之。
十五、大篆書,周宣王臣史籀所作也。
十六、復篆者,亦史籀所作,漢武帝用題建章闕。
十七、殳書者,伯氏所職。文記笏、武記殳,因而制之。
十八、小篆者,周時所作,漢武帝得汾陽鼎,即其文也。
十九、仙人篆者,古者所有,李斯善辨古文字,改為篆形也。

二十、麒麟書者,魯西狩獲麟,仲尼反袂拭面,稱吾道窮,弟子申為素王紀瑞所制書。
二十一、轉宿篆者,宋司馬以熒惑退舍所作也,象蓮花未開形也。
二十二、蟲書者,魯秋胡妻浣蠶所作。
二十三、傳信鳥跡者,六國時書節為信,象鳥形也。
二十四、細篆者,李斯摹寫始皇碑序,皆用此體。
二十五、小篆者,李斯刪古文,始皇以祈禱名山皆此書。
二十六、刻符書者,鳥頭雲腳,李斯、趙高並善之,用題印璽。
二十七、古隸書者,秦程邈獄中變大篆所作,始皇嘉焉,拜侍御史。徒隸之書,今正書也。
二十八、徒隸之書,因程邈幽囚為徒隸書也。
二十九、署書者,漢蕭何所作,用題蒼龍、白虎二闕。
三十、稿書者,行草之文也,晉衛瓘、索靖善之。
三十一、氣候書者,漢文帝時令蜀郡司馬長卿採晨禽屈伸之體、升伏之狀,象四時為書。
三十二、芝英書者,六國時,各以異體為符信所制也。
三十三、靈芝書者,漢代有靈芝三種,植於殿前,遂歌《芝房之曲》。

三十四、金錯書者,古之錢銘,周之泉府,漢之銖兩刀布所制也。
三十五、尚方大篆者,程邈所述,後人飾之斯法焉。
三十六、鶴頭書者,與偃波皆詔版所用,漢尺一之簡是也。
三十七、偃波書,即版書,狀如連文,謂之偃波。
三十八、蚊腳書者,尚書詔版也。其字仄纖垂下,有似蚊腳。
三十九、垂露篆者,漢章帝時曹喜作也。
四十、懸針篆者,亦曹喜所作。有似針鋒而名,用題《五經》篇目。
四十一、章草書者,漢齊相杜伯度援稿所作,因章帝好焉。韋誕謂之草聖。
四十二、飛白書者,蔡邕待詔,見門下吏堊帚成字所作。
四十三、一筆書者,張芝所制,其狀崎嶇,有循環之狀。
四十四、八分書者,王次仲所作,魏仲繇謂之章程書。
四十五、蛇書者,魯人唐終夢蛇繞身,寤而作之。
四十六、行書者,正之小訛也。鍾繇謂之行押書。
四十七、散隸者,衛恆所作,跡同飛白也。
四十八、龍爪書者,晉王右軍所作也。

四十九、稿及行隸者,鍾繇變之,羲、獻好之。
五十、八體書者,二王重變隸及稿體所作也。
五十一、草書者,王羲之飾古,亦甚善。
五十二、虎爪書者,王僧虔擬龍爪所作也。
五十三、鬼書者,宋元嘉中,京口有人震死,臂上有篆,似八分書也。
五十四、外國胡書者,阿馬鬼魅王之所授,其形似小篆。
五十五、天竺書者,梵王所作《涅槃經》,所謂《四十二章經》也。
五十六、花書者,河東山胤所作。

雖然這麼多種書體,但是失傳的基本差不多了。況且文章內頗多舛誤、附會,根本就不是嚴謹的考證。現代人差不多是隻知其名不知其體。誰也沒真正見過全部字體。中國漢字最可喜的一點是幾千年來一直是有延續的文化脈絡,文字包含了豐富的中國文化,其二是書體的多樣化給書法藝術增添了藝術的多種變化,甚至是排列組合式的風格演變。

現代社會計由於算機的普及,書寫靠打字,字體靠轉換,Word字庫有很多,你精通且會親手寫幾種呢?


情棋書畫


中國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宇天少


從書法學習的分類上講,大概可以分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幾大類。其中篆書又分為大篆和小篆。大篆籠統指的是秦以前的甲骨文(刻在龜甲獸骨上用來占卜的文字,一般被認為是中國文字的起源)、金文(商周鑄造在青銅器上的文字)、石鼓文。小篆是秦統一六國後相傳由李斯創造的統一文字。隸書形成於秦後期,在漢代得到普遍使用。漢代後期到三國、晉,楷書、行書、草書都陸續成熟並發展起來。所以今人學習書法即以此幾種書體為大類以粗分。

當然要說現代電腦中的字體,就有幾百種了,在此不一一討論。








鄴水朱華1


中國漢字字庫有421款,爨體、楷書、宋宣、書譜、摺疊、漢隸、行書、草書、狂草、甲骨文、秦篆、今草、小篆、楷書、魏體..........,常見的有宋體、楷書、隸書、草書等。




你說我很忙


中國的文字源遠流長,種類繁多,博大精深,字體結構經過數千年不斷創造,改進而成,有較強的規律性和前瞻性!

篆體:分大篆和小篆。

隸體:結構扁平,筆法奇縱,有自然渾厚之風,也有古樸感,但比篆體穩重、秀麗。

楷體:形體方整、端正,筆劃平直清晰,筆調靈活、書寫簡便。

行體:接近手寫體,是介於楷體、草體間的一種字體,有如行雲流水,生動活潑。

宋體:字體方正、稜角分明、結構勻稱。具有典雅工整、安穩靜穆的風格。

仿宋體:為宋體的結構,楷體的筆法,筆劃粗細一致,結構勻稱,筆鋒顯露,字形清秀。

美術字體:是經過藝術加工而產生的造型新穎、表現力和感染力都很強的新型字體的現代表現手法!


小白S雷廷S自媒體人


有(象形字)甲骨文,金文(鐘鼎文,蝌蚪文),大篆,小篆,秦隸,漢隸,及後來所稱的“正〈真〉草(隸篆)”。(現世“醜書”是敗家的玩藝兒!不值一提)


雅音博文


你知道的中國漢字字體有多少種?

書法字體有五種,篆、隸、草、楷、行。

篆書

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在漢文字發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隸、楷之間的過渡。篆書是最有內涵的,同樣寫起來也是最難的。

它起源很早,在書寫的更迭之中,逐漸被人捨棄,但它依然用哪種深邃的內涵,靈動的線條表達古典的美,內心的美。

隸書

內心的思想 秦始皇在“書同文”的過程中,命令李斯創立小篆後,也採納了程邈整理的隸書。隸書在篆書之後,是一種非常優美的書體。

有波、磔(zhe)之美。所謂"波",指筆畫左行如曲波,後楷書中變為撇;所謂"磔"只右行筆畫的筆鋒開張,形如"燕尾"的捺筆。寫長橫時,起筆逆 鋒切入如"蠶頭",中間行筆有波勢俯仰,收尾有磔尾。

隸書有著自己獨有的思想性,用柔美的筆畫,嚴謹的章法,嚴肅但不死板,方直但不生硬。有思想,有內涵。

草書

纏綿的意境 草書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章草筆劃省變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國吳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

今草不拘章法,筆勢流暢,代表作如晉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

狂草出現於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從此草書只是書法家臨摹章草、今草、狂草的書法作品。

草書是中國書體簡化的極端,有著極強的藝術價值。

楷書

方正的柔美 楷書,漢字字體的一種,就是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它是由隸書演變來的。也叫正楷。是我國發展時間最長的一種書體。

楷書形體方正,筆畫平直,著名書家有楷書四大家: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趙體)。

楷書一般作為入門書體,其上可追篆隸,下可及行草,有承上啟下之作用。

行書

速度的軌跡 行書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行書以宋代的最為著名,有米芾、蘇軾、蔡襄黃庭堅等。

行書行書代表作《蘭亭序》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前人以“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形容其字雄強俊秀,讚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唐顏真卿所書《祭侄稿》,寫得勁挺奔放,古人評之為“天下第二行書”。蘇軾的《黃州寒食帖》則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

行書的出現是書寫簡化,以及速度加快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