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綜合廣播】肥城市疫情防控既有“強度”也有“溫度”——代辦員全程“跑腿” 當好群眾“志願者”


【泰安綜合廣播】肥城市疫情防控既有“強度”也有“溫度”——代辦員全程“跑腿” 當好群眾“志願者”


肥城市疫情防控既有“強度”也有“溫度”——代辦員全程“跑腿” 當好群眾“志願者”

“今天,村裡把俺需要的肉、洗衣粉都送到了家門口,人家不怕麻煩,讓俺們生活方便,咱更應該支持村裡‘不出門’的要求,一塊努力,把病毒打敗!”2月14日,肥城市安駕莊鎮趙家顏子村村民李秀平說。

和李秀平一樣,這天,村裡20戶居民都收到了他們“清單”上所列的生活必需品,足不出戶照樣“採購”,既保障了生活所需,又防止了外出感染風險,這要歸功於安駕莊鎮實行的“代辦服務”。

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肥城市委提出以“防、挖、控、嚴、穩”的舉措防控疫情,其中,控制疫情傳播是第一要務。與此同時,肥城市委書記常緒擴也指出:“在做好疫情科學有序防控之外,還要加強人文關懷、心理疏導和生活保證,為群眾特別是被隔離人員寬心、暖心。”

眼下,為了讓群眾安心“居家”,您有需求我來“代辦”的為民服務模式,在肥城大地有序展開。

村裡有了“代辦員”

“今天採辦的菜、肉、雞蛋等日常生活必需品,涉及到20戶、價值1030元,這不,又收到了16份村民的‘菜單’,明天抓緊時間再去採辦,絕不能耽誤了群眾的正常生活。”趙家顏子村代辦員汪蘭傑對記者說。

在疫情防控關鍵期,安駕莊鎮憑藉“硬核”舉措,營造了“空街空巷”景觀。與此同時,群眾日常生活如何保障?代辦員隊伍成了穿插在其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他們戴著口罩,拿著沉甸甸的物品,經過消殺後,對照採購清單,挨家挨戶配送代購的生活物資……

該鎮將便民服務引向深入,村村設立便民服務代辦點,安排專門的村級事務代辦員,配發工作證。各勸返點見證後,方可消毒、登記後放行。代辦員每天統計群眾生活緊缺物資和藥品的需求信息、代收貨款、包戶送貨到家。“讓代辦員幫著跑、幫著辦,為的就是解決群眾,尤其是居家隔離人員的日常生活後顧之憂,做到防控和服務齊抓共管。”安駕莊鎮黨委書記李開磊介紹。

記者還在位於安駕莊鎮駐地的大潤發時代生活購物廣場看到,雖然新鮮的平價蔬果、琳琅滿目的商品整齊地碼在貨架上,但往常熱鬧的超市現在卻顯得異常“冷清”,因為貨架間只有附近村莊的幾名代辦員,他們正在對照購物清單,緊張而有序地採購。據瞭解,實施代辦服務後,這個鎮71個村和24個小區與5家商超對接,實行代辦員錯時購物,最大程度地減少了人員流動。

不只是安駕莊鎮,在潮泉鎮上寨村,黨員幹部定時為隔離群眾、孤寡殘疾老人送上蔬菜、食物,支部建立了聯絡熱線,隨時為群眾解決問題;在高新區,“代辦員”除定期送貨上門外,還對居家隔離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實行專門收集,消毒投放……肥城“代辦服務”中湧動的是貼心溫度。

幹部幫群眾“跑腿”

正月初九,肥城市桃園鎮屯頭村黨支部書記王英良把蔬菜、雞蛋等食品放在門口,敲響了居家隔離人員陰元昌的大門,“快拿進去吧,不夠了再給我打電話,一定堅持到隔離期滿,謝謝你們配合村‘兩委’工作。”

在屯頭村,像陰元昌一樣的武漢返鄉人員還有4戶,為確保他們安心隔離,王英良自費購買日常用品,主動承擔起了為隔離人員送貨上門的“跑腿”工作。

屯頭村是桃園鎮駐地村,省道肥梁路穿村而過,人員流動頻繁,無疑加重了疫情防控工作任務。自防疫工作開展以來,王英良主動擔責,既當勸導員、宣傳員,又是送貨員、排查員,帶領屯頭村黨員群眾構築起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護牆”。“疫情面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作為一名黨支部書記,就要帶頭堅守崗位,守護大家安全,更應為群眾服務好,安定民心。”王英良說。

在“跑腿書記”王英良的帶動下,桃園鎮鎮村幹部深受觸動,紛紛行動起來,拔頭村包村幹部楊洪剛“坐不住”了。

“大娘,我把您需要的東西送來了,這就給您送過去!”撂下電話,楊洪剛便匆匆往張大娘家趕。這些天來,他每天都能接到村民“訂單”,為他們運送生活物資。

自大年初二開始,拔頭村就按規定開始在村口設卡,楊洪剛每天與村“兩委”成員一同堅守在勸返點,同時也迅速注意到群眾因此而產生的生活不便。“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村民外出頻率,我能捎的就幫忙代購。”楊洪剛說,他就這樣“變身”成村裡柴米油鹽的運輸員和緊缺物資的代購員,每天來值班,車上都塞得滿滿的。

病毒無情人有情,這樣主動作為的黨員幹部不勝枚舉,也正因這份擔當,才讓群眾更有信心打贏疫情防控戰。

“紅馬甲”集結“暖心”

“家裡的面沒有了,請幫忙。”2月12日早上,家住肥城市王莊鎮張莊村的劉春燕,給村裡的“紅色代辦員”發了條信息,中午物資就送到了家門口。

為了方便群眾,減少人員流動,王莊鎮在防疫期間開展了代辦志願服務活動,黨員幹部自願參與,穿上志願者紅馬甲,成為“紅色代辦員”。活動甫一開展,就得到熱烈響應,王莊鎮各村居、小區紛紛建立了紅色代辦微信群,將被隔離對象和自覺不出門的群眾全部拉入微信群,有任何生活上的需要,只要發到群裡,立馬就有紅色代辦員接收,並及時為辦理。“紅色代辦員”還每天詢問居家隔離人員所需,切實讓隔離者安心,讓周邊群眾放心。目前,王莊鎮的“紅色代辦員”日均處理事項300餘件。

疫情當前,暖心“紅馬甲”吹響集結號,“泰安小美”的身影從未缺席。

肥城市新城街道社區志願者主動配合社區工作人員下沉到小區,在對疫區返鄉人員排查、登記在冊基礎上,通過微信、電話等與居家觀察人員建立聯繫。每天兩次確認體溫,及時瞭解居民的生活、身體和思想狀況,做好心理疏導。同時,居民通過微信將所需物品清單發送到社區,志願者按照清單購買物品,在做好自身防護、物品消毒後,送到居民家中。

在新城街道,共有7000餘名志願者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他們活躍在20個社區、9個村的378個小區,這些“紅馬甲”如一縷縷陽光,匯成全社會並肩戰“疫”的力量。

自1月30日起,肥城全市各級黨員幹部都已按照“雙報到”工作要求,主動到所包保社區報到,志願服務的隊伍愈加壯大了。機關企事業黨組織的志願者除了在小區門口登記檢查點值班值守外,更是主動報名,當上“代辦員”,為隔離人員配送生活物資,成為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也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讚譽。

【泰安綜合廣播】肥城市疫情防控既有“強度”也有“溫度”——代辦員全程“跑腿” 當好群眾“志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