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我制“战袍”——通用技术集团中纺新材料青年突击队抗疫侧记

岂曰无衣,我制“战袍”——通用技术集团中纺新材料青年突击队抗疫侧记

岂曰无衣,我制“战袍”——通用技术集团中纺新材料青年突击队抗疫侧记

新冠肺炎病毒来势汹汹,打破了祥和的春节。

战疫关头,作为复合材料行业的青年生力军,通用技术集团中纺新材料青年突击队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坚守在防护服面料生产第一线。

岂曰无衣,我制“战袍”——通用技术集团中纺新材料青年突击队抗疫侧记

中纺新材料公司生产现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宋根旺,33岁,青年党员,负责公司采购任务。在疫情初起时,他便意识到,可能迎来一场“大战”。腊月二十九,他就与公司领导班子多次通过视频会议沟通,着手准备采购原材料的任务。恰逢春节,原料供应遇到两大挑战:一是原材料库存不足,急需全国调集;二是上下游企业都已停产放假,复工必须紧急召集员工。

“您好,您那边有库存吗?能配送吗?咱们能否提前复工?”他积极与供应商、地方政府沟通协调,电话从早打到晚。功夫不负有心人,首批原料1吨PUR、2吨PE膜、3吨无纺布,终于在1月29日到达公司,比原计划提前一整天,为生产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特殊时期,经常出现半夜接货的情况,每次宋根旺都亲自到现场查看数量和外观质量,确保万无一失。

又忙完一天,凌晨一点钟刚刚完成接货,宋根旺像往常一样,回到办公室泡碗方便面充饥,并计划第二天的事宜。

“老公,孩子生病了在医院输液,你快过来吧!”妻子突然打来电话。

“你先陪孩子吧,我一时走不开。”挂掉电话,他再也忍不住泪水。

匆匆吃完已经凉掉的泡面,宋根旺继续忙碌——此次防护服材料的生产涉及到的原料品种多、数量大、时间紧,事关战疫,不容任何闪失。

在他沙哑的嗓音调度下,最终所有原材料落实到位,为生产任务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

“保证质量,再苦再累我都愿意”

29岁的科研开发部副部长张积财是硕士研究生,工作经验丰富。

疫情发生后,他从除夕就开始准备,确定公司承担国家一次性防护服材料的生产任务后,作为一名党员发展对象,他毅然放弃假期,从安徽老家迅速返岗,体检完的当天凌晨就投入工作,在产品生产的前期阶段日日工作到深夜。

岂曰无衣,我制“战袍”——通用技术集团中纺新材料青年突击队抗疫侧记

中纺新材料青年突击队员张积财

医用防护服材料稳定生产后,他又主动担起了材料的物理性能检测工作。从原料到成品,取样、测试、记录,测试机器飞速运转,张积财手中的笔一刻不停——断裂强力、伸长率、水压、透湿……在他的眼中,这不仅仅是指标数据,还是肩上的责任,更是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安全保障。

从老家返程的途中,张积财曾发过一条朋友圈,道出了90后的心声:“2003年懵懂无知,2008年青春年少,2020年是时候出一份力了。”

“在非典以及汶川大地震中,作为一名90后,还不能为国家和人民出一份力,是一种遗憾。但是在此次疫情中,只要能为防疫工作出一份力,再苦、再累我都愿意。”张积财说,“非典时是整个社会的付出,换来了我们90后的健康成长,现在是我们站出来保护全社会了。”

在突击队的带领以及全体职工的通力合作下,1月26日,设备检修、库存原材料检验完毕;1月27日早8点,3000米医用防护服材料试生产,经中纺标检测合格后,第一时间送往成衣企业。

1月29日下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批100万米的原材料全部到位,检测合格后迅速投产。公司全体员工白天黑夜两班倒,确保了医用防护服材料24小时不间断生产,每天日产量在3万米左右,可以制成近万套防护服,比初期的产能提高了近10倍。

这些面料在第一时间供给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协助加工成衣,全力支援武汉。另一方面,供给天津市本地医用防护服加工企业,确保属地防疫需求。

十万火急,不惜代价,万无一失

“铃铃铃……”电话铃声响起,防护服材料复合生产线负责人、负责夜班生产的班长尹建生睁开惺忪的睡眼,已经中午11点了——他早上8点多才下夜班,刚刚睡了2个多小时。

“机器又停啦,尹班长你过来看看!”听闻此事,他立刻从床上坐了起来,一路小跑奔向车间。

得到公司复工通知后,尹建生嘱托妻子照顾好75岁的老母亲和一双3岁的女儿,从大年初二便奋战在生产一线,一到公司便对复合机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维护,为长期战斗做好准备。

大年初三一早,首批防护服材料开始试生产,为了探索生产中最佳的温度、张力、上胶量等工艺参数,尹建生跑前跑后,观察产品状态,调整工艺参数,在寒冷的天气竟跑出满头热汗。为了保证防护服材料高质量连续生产,他要求自己也要求同事,做好产品检测和数据记录工作。

连日来,他几乎天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吃饭也是在机台旁边。

岂曰无衣,我制“战袍”——通用技术集团中纺新材料青年突击队抗疫侧记

中纺新材料青年突击队员尹建生

作为公司为数不多熟练掌握英文操作界面的复膜机的班组长,尹建生又肩负起了传帮带的责任,手把手地指导其他工人尽快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传授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经验。

尹建生说:“特别感谢家人对我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尽快生产出更多合格的防护服材料,不仅是保障一线医务工作者,也是对我自己家人的保护。”

作为公司的老员工,成品检验班组长杨巧英接到复工通知,匆匆安顿好两个女儿后,第一时间返岗。一进车间,便与已经工作几十个小时的丈夫王守民相遇,无需过多话语,两人默契地相视而笑,便匆匆投入到工作中。

岂曰无衣,我制“战袍”——通用技术集团中纺新材料青年突击队抗疫侧记

中纺新材料青年突击队员王守民

校对计数器、清理卷绕辊,设备刚刚运转,经验丰富的杨巧英便发现,对于多数有颜色的产品来说,白色观察面板是合适的,但医用防护服材料本身是白色的,改为黑色作背景,才更容易发现疵点。她清楚地知道,经检验过的材料将被制作成医用防护服,成为奋战在抗疫前线白衣战士们的“战袍”,材料性能不能有任何失误。更改为黑色底衬后,成品检验的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

为了做好防疫期间的个人防护工作,公司发布了严格的防疫措施,采取封闭式管理,杨巧英看着正在线上忙碌的丈夫,一度慌了神:一面是家里需要照顾的两个女儿,一面是十万火急制作“战袍”的神圣使命。尽管公司领导说“你可以回家照顾小孩,工资一分都不会少”,但杨巧英选择了留下,把孩子托付给亲戚照顾,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与丈夫并肩作战。

“妈妈,我知道你在做什么,你在给电视上治病救人的叔叔、阿姨做衣服对不对?”小女儿打来电话,杨巧英听着哭了,哭着又笑了,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通用技术集团中纺新材料青年突击队,谨遵“十万火急、不惜代价、万无一失”的工作原则,在各岗位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生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司防疫工作井然有序,防护服材料产能逐步扩大。在防护服材料的巨大缺口下,截至2月14日,公司已累计生产防护服材料超48万米,为战疫一线送去了保障。

岂曰无衣,我制“战袍”——通用技术集团中纺新材料青年突击队抗疫侧记

中纺新材料青年突击队夜班生产

他们是一群平凡的人,万家团聚的日子,他们未给年迈的父母拜年,未给亲人道声平安,便因为共同的目标与信念,匆匆上路,聚集在一起,组成青年突击队,为制“战袍”,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刘善伟、百宝审校:张斯絮、陈敏、刘晓终审:蔺玉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