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临终前发生的三件异事,两千年来无人能解,是野史杜撰的吗?

鄺小希


这三件异事都记于《史记.秦始皇本记六》,至今都是一桩迷案,有人认为是假的,但更多的人认为是真的。



(秦始皇)

第一件:“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

这件事是说,秦始皇北巡时,遇上燕国方士卢生出海寻找蓬莱山归来,卢生告诉了秦始皇没有找到“不死之药”,但出海遇到了许多异事,还带了一本图书回来,上面有几个字“亡秦者胡也”。


(海外仙山)

秦始皇看到后,认为上面所说的"胡"是指匈奴,于是命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以绝亡秦之患,又修筑万里长城,以防胡人南侵。

秦始皇错了, “亡秦者胡也”不是说秦亡于北方的胡人,而是亡于他的儿子胡亥。

所以唐代郑玄就讥笑“秦见图书, 不知此人名, 反备北胡! ”

第二件:“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荧惑”是古代对火星的称呼。“守心”是指火星位于二十八宿中的“心宿”之中。

心宿由三颗星组成,名叫"太子"、"天王"、"庶子",火星侵入心宿,象征着帝王有灾。

而这一次居然有陨石落地,上面还有文字“始皇帝死而地分”,即诅咒了秦始皇的死,又诅咒秦王朝的灭亡,这对秦始皇的心理打击是特别大的。

所以秦始皇会把这块陨石出现地附近的居民全部杀光泄愤。

第三件:“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

这件事就更怪异了。

如果说荧惑守心是天象,任何解释都是迷信,那这件事说中的玉壁乃是八年前秦始皇本人亲手扔到江里的,怎么会又重新出现?

而手持玉壁的人自称是龙王,就显得更加神秘了。

秦始皇一直以“祖龙”自居,当然听得懂“祖龙死”的含义,面对这种无法解释之迷,他也只能自我解嘲道:“神鬼之事不可信”,但是大家都知道,信神鬼最厉害的,偏偏就是秦始皇自己。

《史记》上的这些记载,说得是有模有样,断不会是司马迁坐在家中自己想出来的,这些事在汉朝,也就是距离秦始皇并不远的时代就已广为流传了。


(祖龙之誓)

关于秦始皇的传说很多都有神话色彩,比如他的临终誓言:

“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很多人都相信正是这份誓言和祖龙的保佑,才让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认为冥冥中自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庇护我华夏。



(太史公写史记)

我相信,司马迁将这些事写入《史记》的时候,他自己是相信的,古人留给我们的很多迷团,我们至今没有解开,但轻易否认这些东西的真实性,似乎也不科学。比如,出土的记忆金属剑。

但愿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历史迷雾能被我们解开,让我们真正的近距离了解、掌握我们伟大先人们留下来的财富和思想吧。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刚日读史


秦始皇临终前的一年时间里,竟连续发生了三件怪异事,并且都明明白白地记载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确不可思议。

咱们一件件来说。

第一件怪异事:荧惑守心。

作为“天子”的历代帝王对天象都异乎寻常地重视,天象在他们的意识中象征着天意,决定着皇权的兴衰存亡。

为了明视天意,维护皇权,历代帝王都要设立占星官,占卜各种天象,以求趋吉避凶。

在占星官认定的众多天象中,有两种是最受关注的,一是象征大吉的“五星连珠”,一是象征大灾的“萤惑守心”。

“五星连珠”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颗大星排列成一条直线,象征着雄主出世,顺应天命,主宰天下。

汉高祖刘邦继位的第二年,就曾出现过“五星连珠”的吉象。有意思的是,现代天文学家利用计算机推算,还曾推算出两次未被历史记载的“五星连珠”,一次是吕后称制之时,一次是武则天称帝之时。

史书不记,大概是因为女主顺应天命颠覆了基本的皇权逻辑。

象征大灾的“荧惑守心”在天象上要稍微复杂一些。在中国古代,“火星”被称作“荧惑”,二十八宿中“心宿”被简称为“心”。“心宿”就是现代天文学所说的“天蝎座”,主要有三颗星组成,在古代,天蝎座三颗星中最亮的一颗代表皇帝,旁边的两颗,一颗代表太子,一颗代表庶子。

顾名思义,“荧惑守心”就是火星运动到天蝎座三颗星附近后,停滞不动了。

《史记·天官书》记载:“火犯守角,则有战。房、心,王者恶之也。”也就是说,出现“荧惑守心”的天象,轻者天子失位,重者帝王将死。

关于秦始皇遭遇“荧惑守心”,《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明确记载——“三十六年,荧惑守心。”

一般情况下,帝王得知有“荧惑守心”的大灾天象时,会用诛杀重臣的方式来消灾避祸,但秦始皇没这么做,因为他遭遇的灾祸异事不止这一件。

第二件怪异事:陨石坠落。

秦始皇三十六年,一颗流星坠落到了大秦帝国的东郡。东郡这个地方十分特殊,象征意义很强烈,它是秦始皇即位之初,吕不韦主政时期攻打下来的,此郡当时是齐、秦两国的交界地。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块坠落的陨石上居然刻着七个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陨石上刻着恶语,这很像是有人在公然诅咒秦始皇以及他的大秦帝国。秦始皇得知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也是这样,他立即派御史到陨石坠落地,逐门逐户排查刻字之人,结果一无所获。

秦始皇一怒之下,处死了陨石坠落地附近的所有人家,并立即焚毁了这块刻字陨石。

但不管怎么说,这第二件怪异事,总感觉是人为的,可紧接而来的第三件怪异事就不同了,神秘宿命的色彩十分浓重。

第三件怪异事:沉壁显世。

这一年秋天,大秦帝国一位走夜路的使者从东经过华阴,突然有一神秘人手持玉璧将其拦住。神秘人对使者说,请你将这块玉璧送给滈(hao)池君,完了又说了一句极可怕的谶语——今年祖龙死。

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当秦始皇得知此事后,彻底慌了,尤其是听到“今年祖龙死”这句谶语的时候,他先是沉默,进而苍白地解释说,山鬼至多知道一年之事,言下之意,你们千万别信这句谶语。退朝后,秦始皇又进一步向左右解释说,祖龙指的是人的祖先。言下之意,我不是这句谶语里的祖龙。

使者奉壁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

读到这些,可能有人会说,此事人为的嫌疑还是很大,但如果说明这块玉璧是何物,感觉就大不同了。

秦始皇派人将使者拿回来的这块玉璧送到御府察验,鉴定的结果竟然是秦始皇二十八年,他巡游渡江之时,祭祀水神而投到江中的那块玉璧。

十年前祭祀水神的玉璧怎么会突然被一个神秘人送还回来,是为了证明那句谶语不容置疑吗?

因连续发生三件怪异事,为了避凶就吉,秦始皇举行了占卜,得出的结论是始皇出巡并迁徙百姓才能趋吉避祸。

于是秦始皇下令迁移三万户到北河、渝中两地,并且给每个迁徙户赠了一级爵位。

跟着便是举行始皇第五次大巡游。

第五次巡游,从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出发,到第二年七月,前后长达九个月。在这九个月里,秦始皇南到浙江钱塘,在会稽祭奠大禹,刻石颂德,然后又北上到达琅琊。

然而,当巡游到平原津时,秦始皇突发重病,但巡游的车队并没有因为秦始皇的病危停滞不前,而是继续西行。走到沙丘平台时,渴望长生的秦始皇驾崩,这一年,秦始皇实际年龄只有四十九岁。

关于秦始皇究竟是怎么死的?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累死的,一个被胡亥、赵高、李斯谋杀的。

累死的说法可能更接近历史的真相,但在民间,秦始皇之死却始终充满了神秘而宿命的气息。

举两个例子。

《渊鉴类函》中说:秦始皇东巡,到孔林,发孔子墓,看到墓冢内写着:“后世一男子,自称秦始皇。上我堂,跃我床,颠倒我衣裳,行至沙丘亡。”

《异苑》中说:秦始皇,何强粱。开吾户,据吾床。饮吾酒,唾吾浆。飧吾饭,以为粮。张吾弓,射东墙。前至沙丘,当灭亡。

总之,不得民心,灾事多——


黑句本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据传说,秦始皇临终之前发生了三件非常怪异的事,而且有些还被记载于正史之中,至今都无人能解。究竟是什么事情呢?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所谓的“三大怪异事件”:

  • 怪异事件一:十星连珠,就是太阳系内的九大行星连成一条直线,加上太阳就是十星连珠;

  • 怪异事件二:陨石诅咒,公元前211年,有一颗流星从天而降,坠落后留下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始皇帝死而地分”;
  • 怪异事件三:玉璧诅咒,还是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巡游过程中出现一个怪人,他向巡游使者说“今年祖龙死”,然后交了一块玉璧给使者后消失了。

以上就是所谓的三件异事,到底这是真实发生的,还是后人撰写,或者是有人搞鬼呢?我认为都有!

首先说十星连珠事件,这就是现代人编撰的一个故事。古代最早观察到的行星是金木水火土五星,加上地球也就六大行星,天王星是1781年通过天文望远镜发现的,1846年发现了海王星,1930年发现冥王星。秦朝时期没有天文望远镜,又如何发现“十星连珠”?

其次是陨石诅咒,这个是记载于《史记》卷六的《秦始皇本纪》中,原文如下: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验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秦始皇36年的时候,有流星坠于东郡,落地为石,上面刻着“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听后大怒,派御史前去查验和询问,结果大家都说不知道怎么回事,最后秦始皇把陨石附近居住的人都杀了,还销毁了陨石。

这个事件看似怪异,其实就是有人搞鬼!我们都知道陨石是“天外来物”,是流星进入大气层后燃烧剩余的物质。如果陨石上面有字,肯定是人为刻上去的,而且秦始皇发现的这块陨石或许就是假的,是有人故意找一块普通石头刻上字摆在那里。

最后是玉璧诅咒,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的时候,路上遇到一位怪人,他拿着一块玉璧拦住使者说:“帮我赠给滈池君。”接着又说:“今年祖龙死。”使者正要问他怎么回事,却发现怪人已经消失了。

使者拿着玉璧去见秦始皇,把怪人的事汇报了一遍。秦始皇接过玉璧细看,不由惊出一身冷汗,这竟然是自己9年前渡江时候遗失的玉璧,记得当时已经深入江底,为何如今又重新出现了?

“玉璧诅咒事件”也是记载于《史记》之中,但这件事让我联想到另一个历史事件,那就是《宋书》所记载的“外星人事件”:永安二年的时候,东吴边境将士们携带家属一起守疆土,有天突然来了一个怪小孩,说了一句:“三公锄,司马如”,然后又说:“我非人,荧惑星也。”说完就消失了。

这两个事件非常相似,都是通过一个怪人前来传递某一种信息,而这个信息都关系到朝代的灭亡!我认为,这就是有人故意制造谣言。

怪异事件背后,谁是幕后黑手?

秦始皇时期的三大怪异事件,除了“十星连珠”,另外两件都记载于史书中,而且都有可能是人为制造的事件。那么谁是幕后黑手呢?从后来的历史来看,我认为是赵高集团,或者说是胡亥集团。

他们制造了这些怪异事件,就是为篡位做好铺垫,让大家认为秦始皇的死是天意,这样就可以掩盖他们篡位的恶行了。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水煮汗青


秦始皇一统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之后废分封、设郡县、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为后世华夏大地奠定了两千余年的政治格局,也因此,秦始皇被誉为“千古一帝”。



然而,千古一帝到了生命垂危的时候,帝国内部却怪事连连,而且无一例外都发生于秦始皇临终前一年。其中,有三件异事的影响颇为巨大,因此这三件事也被司马迁记录在了《史记》之中。

第一、荧惑守心

所谓荧惑指的是火星,而守心则是指火星侵入二十八宿之一的心宿。

火星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战争和死亡的代表。而心宿在我国古代则被称为明堂,是为天王的布政之宫。因此,火星侵入心宿是大凶之兆。在古人的意识中代表着帝王必定有大灾,轻则失去帝王之位,重则性命不保。

可以想象,当时的秦始皇心中必然郁闷到了极点。然而,就在此时,第二个异事再次发生了——陨石坠于东郡。



陨石坠于东郡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史记·秦始皇本纪》

陨石坠落于东郡,到了地上立刻变成了石头。这种事情必然引起了百姓的好奇心,于是众多百姓围观,只见石头上刻着几个大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秦始皇听说后,立刻派遣了御史挨家挨户的查询此事,众人吓得不敢说话。于是,秦始皇为了防止消息扩散而做了一个残酷的决定,把陨石周围的百姓尽数诛杀,并且把石头销毁了。



预言事件

连续两件异事,确实搞得晚年的秦始皇非常郁闷,但接下来发生了的事更让秦始皇郁闷。

这年秋天,有人手持玉璧在华阴时拦住了秦始皇的使者,并且对使者说:“替我把这块玉璧送给滈池君,并说今年祖龙必死。”

使者一头雾水,正在不知所以的时候,这个人突然消失了。看到这儿,使者不敢怠慢,连忙把这块玉璧交给了秦始皇,并且对秦始皇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一年连续发生三次大事,始皇帝的内心开始恐慌,并且不断地安慰自己,甚至将“祖龙”解释为祖先,因此“祖龙死”必然与自己无关。



后来,经过鉴定,这块玉璧乃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巡游渡江时祭祀水神所用。于是,秦始皇又开始了大规模的占卜活动,试图趋吉避凶。

最终,秦始皇得到了一个化解办法,那就是继续巡游天下,并且迁移三万户百姓到北河、榆中一带,每户授爵一级。次年,始皇巡幸天下,结果不幸身亡。

始皇死后的历史,大家都很熟悉了,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争霸。秦帝国落幕,汉帝国崛起。



以上所有事情都出自于《史记》,并非野史杜撰,至于其中奇异的天文现象,以及相对应的政治事件,两千年来也没有科学的解释。


我是越关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历来是世人瞩目的焦点,同时他身上存在这太多的神秘,让人迷恋。比如说那恢弘的秦始皇陵到底是不是史记里面记载的那样,比如说徐福带领的3000童男童女到哪儿了,比如说秦始皇铸造的十二金人到哪儿去了……

同样流传的还有秦始皇驾崩前几年内发生的一些神异事件!

事件一:十星连珠

什么是十星连珠?不知道,现代我们能理解的最高是九星连珠,是指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九颗行星排成一条线,如此的天文奇观,专家说要6000年才能出现一次,那么十星连珠是不是加上月亮?没有确切记载,九星连珠要6000年出一次,那十星连珠估计要10000年才能出一次。

关于十星连珠《史记》中并没有找到相关记载,更多的是民间传闻,而且是发生在秦始皇32年,距离秦始皇驾崩还有5年时间,所以可能仅仅是当时奇异的天象,并不是夸张的十星连珠。

不过在秦始皇32年倒是发生了一件事情,记载在《史记》内。秦始皇派遣方士到海外求仙,回来后给秦始皇带来了宣扬符命占验的图录之书,里面有一句“亡秦者胡也”,秦始皇觉得是北方的胡族,于是派遣大军进攻北方的匈奴,但是他不知道葬送秦朝的是他的儿子胡亥。

事件二:天降陨石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36年,发生了火星侵犯心宿的天象,对于古人来说,火星出现意为着要爆发战争或者重要人物去世,而火星侵犯心宿则是代表帝王有灾。

恰巧这年有一颗陨石砸到东郡,取出来一看,竟然写着“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要死了,然后秦朝的土地会被瓜分。

整体来看,天象以及陨石可能是真的,因为秦朝的史料是传下来了,司马迁有据可循,至于陨石上写的字要不就是有人刻意写上的,要不就是后来人杜撰,司马迁借鉴了。

其实秦始皇自己也不相信,《史记》记载秦始皇听说之后,便把附近村子所有的人全部抓了起来,一个个审问,问不出结果最后全部杀了。

但是不得不说,荧惑守心出现之后第二年秦始皇就驾崩了,这是不是上天给秦始皇的警示?

事件三:玉璧示警

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史记·秦始皇本纪》

还是秦始皇36年某天,有一个人拿着一块玉璧找到秦始皇的使者,让他把这块玉璧送给秦始皇,并且带给他一句话“今年祖龙死”,祖龙就是秦始皇。使者不敢怠慢,把玉璧和原话都带到了,秦始皇沉默了,不过他还是不相信,一方面求取不死仙丹的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另一方面他不相信有人能预测他的一生。

不过有眼尖的大臣认出来这块玉璧是秦始皇28年掉入江中的。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秦始皇出巡到了湘山祠,遇到了大风无法过江,他觉得是湘君在作乱,作为祖龙的秦始皇哪能忍得下这口气,便派人将湘山上的树木全部砍光,以示惩罚!湘君就是尧的女儿,嫁给了舜,湘妃竹就是她思念舜时哭泣眼泪滴到竹子上形成的。

而那块玉璧也是在此过江丢失,现在有送回来了,而且还有这么一句话,是不是湘君在报复秦始皇?

我猜当时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秦始皇身上有太多的神秘吸引这我们,但是无奈时间久远,资料缺失,更多的是我们推测,真希望有生之年秦始皇陵能打开!


荣耀历史


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在秦始皇去世之前,曾连续发生过这样三件怪事:

第一件事,叫做荧惑守心。

大家知道,古代皇宫都有专门负责观察天象的机构,比如秦汉的灵台丞、明清的钦天监,而在他们所观察的众多天象中,有两种最受关注,一种叫做“五星连珠”,另一种叫做“荧惑守心”。

所谓“五星连珠”,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颗大星排列成一条直线,象征着大吉之兆。至于“荧惑守心”,荧惑指的就是火星,守心是指二十八宿之一的心宿,它的意思就是说火星侵入到心宿的位置,预示着有大灾发生。

在古代,人们很早就发现了火星这颗与众不同的星星,由于它发出荧荧红光,所以给它起名 “荧惑”星,即“荧荧火光,离离乱惑”,意为荧荧的星星令人迷惑。

因为火星发出的红光,就像血光一样,所以人们常把它视作不详之星,和战争、灾难有关。

与此同时,心宿在我国古代则被称为明堂,是为天王的布政之宫。因此,火星侵入心宿是大凶之兆。在古人的意识中代表着帝王必定有大灾,轻则失去帝王之位,重则性命不保。



但其实呢,所谓“荧惑守心”,就是我们现如今所谓的“火星冲日”这一天文现象。

大家知道,火星是太阳系里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地球一样,都是围绕太阳在旋转,所以平时火星和地球的位置都是不固定的,所有从地球上看火星,会觉得火星的光芒时暗时亮,时远时近。

但是,当火星冲日现象发生时,人们就会感觉火星的光芒突然变大,并且位置似乎固定在一个位置,正好靠着 “心”的位置。

这个“心”也是古人给一颗星起的名字,指的是天蝎座中的红色一等亮星:心宿 。在这一天,火星就停留在天蝎座附近,迟迟不离开,所以人们就起名“荧惑守心”。

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说,所谓的火星冲日,就是恰好地球、火星和太阳恰好运行到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地球在中间,火星和太阳分别在左右两边。这样一来,太阳刚一落山,火星就从东方升起,而等到太阳从东方升起时,火星才在西方落下,因此整夜都可观测到火星。

一般来说,火星冲日时,火星离地球最近,据说只有5792万公里,而平时都是近2-3亿公里,所有这时候人们从地球上观看火星时,自然会觉得它是有史以来最亮。

从这层意义上说,所谓荧惑守心,其实只是正常的天文现象,因此谈不上是野史杜撰。



第二件事,则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始皇帝死而地分”的传言。

据说,有一次天降陨石坠落于东郡,到了地上立刻变成石头。百姓们好奇纷纷去围观,只见石头上刻着几个大字“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听说后,就把陨石周围的百姓尽数诛杀,并且把石头给销毁。

这个事件,其实不用我解释,大家都知道这肯定不是真实事件。因为,天降陨石很正常,但要说石头上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七个字,那肯定是不可能。

所以,这些字要么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写上去,就比如元朝末年的”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一样,借此煽动大家起来造反。

要么,它就是后世人杜撰,一方面揭露秦始皇的残暴,另一方面也是暗示上天要惩罚秦始皇,换句话说,秦始皇的皇位要被真正的天命之子所取代。

从某种意义上说,司马迁在记载这段历史,他自己也不相信这个事迹,所以他才特意用了这样四个字:或刻其石。意思就是或许是有人故意刻上去的。



第三件事,是发生在公元前211年的深秋,当时秦始皇正在巡游全国各地,结果在途中,突然一个陌生人出现在秦始皇的随从面前,低沉清晰地说出一句“今年祖龙死”,同时硬塞块玉璧到随从手上,然后转眼间这个人就已不见。

大家知道,秦朝老百姓一般都习惯称呼秦始皇帝为祖龙,所以这祖龙也就是暗指秦始皇。那么,这所谓的“今年祖龙死”,也就是说秦始皇嬴政今年要死。

如此大逆不道的话,随从自然不敢有所隐瞒,所以就把事明明白白禀告给秦始皇,同时把玉璧也呈上。

结果,秦始皇发现这块玉璧竟然是他二十八年巡游渡江时祭祀水神所用,这下可把秦始皇给吓得够呛,于是他连忙找来卜者,解释这到底怎么回事。但卜者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嬴政只好作罢。随后不久,秦始皇就在巡幸天下得途中不幸身亡。

关于最后这个故事,我可以明确说,虽然它出现在《史记》上,但它绝对是来自于民间故事,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因为,从逻辑上来说,它根本就禁不起推敲。

首先,秦始皇巡视的队伍,其防守不说是特别严密,至少一般是无法轻易靠近的。在这种背景下,这个陌生人怎么可能轻易出现在秦始皇随从的面前。

其次,更神奇的是,这个人在说完话后,竟然莫名其妙的消失掉,这显然不是一个人能所能做出来的行为。

事实上,翻看中国的历史,大家会发现这样的故事很多,比如隋朝末年的童谣“杨花落,李花开;桃李子,有天下”,完全是类似的情节。还有关于张献忠的儿歌“桥是弓,塔是箭,弯弓正射承运殿”,也是突然冒出个人,然后转眼间人就不见。

从这层意义上说,这些故事其实都是后世人杜撰,或者就是当时的史官们杜撰出来,目的就是证明这个人灭亡是天命所归。当然,后来人取代他们,自然也是天命所归,归根结底就是为突出君权神授。


我是赵帅锅


謝邀

秦始皇临死前三大预兆:荧惑守心丶陨石坠落丶沉壁重现,楼上都多次介绍过了,本文不再赘述事件经过,只谈谈对三个事件的个人看法。

一,这三个事件并非野史杜撰,是白纸黑字记载于巜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那么记载于正史之中的事件就一定是真有其事吗?我认为司马迁不会无中生有去胡编乱造,也不会道听途说在史记上乱记一通,起码这三件事是真真实的发生过。但是把这三件事与秦始皇的死联系起来,认为这是秦始皇死前预兆,这就是司马迁的看法了,是否符合事实那就是后人要解开的迷团了。

二,三个事件,“荧惑守心”和“陨石坠落”属于天上发生的事件,是天意;"玉壁重现”属于地上发生的事件,是神灵。表达的意思就是天意和神灵告诉世间秦始皇死定了。其实这都是胡弄人的:

原因(一),古代帝王降生必有祥瑞,帝王将死必有凶兆,这是统治者骗人的惯用伎俩。比如,炎帝是母亲天龙天降绕其身怀孕而生;朱元璋降生家里红光冲天;汉武帝降生,农田麦子一茎九穗等等,用意只有一个"君权神授”,帝王是天子,谁敢再垂涎三尺?这些骗术跟秦始皇死兆属异曲同工而己。(二)再说秦始皇,他以暴君著称,修长城修阿房宫修秦始皇陵等等,沉重的赋税和徭役,百姓困苦不堪,恨不得秦始皇快死。朝廷内赵高恨不得秦始皇快死,扶持幼小的胡亥上台,达到自己独揽大权的野心,或借天上发生的奇怪现象,或制造人间的"玉壁重现"事件,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

三,最后再说司马迁,作为史官记录宫廷发生的事是他的本职,但怎么去记述,是带有主观意识的。他记录这件事要告诉后人什么?这取决于史官主观认识。你想司马迁处于那个时代,"君权神授"观念在他思想里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在《史记》中把秦始皇死前的三件事和秦始皇的死联系起来,也是有情可原的。


本昌谈历史


大家好,弹指千年为您解答!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也是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千古帝王。而秦皇嬴政不解之谜在历史上也是最多的,如秦皇陵之谜、长城之谜、阿房宫之谜、和氏璧之谜、以及他不立皇后的传说等等!



传闻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也就是始皇帝驾崩前一年,一连发生了三起灵异的的事件,是什么呢?

第一件事就是“荧惑守心”。

《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是“三十六年荧惑守心”。

什么叫“荧惑守心”呢?中国古代把“火星”称作“荧惑”,二十八宿中的“心宿”简称为“心”。“心宿”就是现代天文学中的“天蝎座”,主要由三颗星组成。当火星运行到天蝎座三颗星的附近,并在那个地方停留一段时间,就出现了中国古人常说的“荧惑守心”的天象。



这种天象为皇权做出的解释是,天蝎座的三颗星中间最亮的一颗代表皇帝,旁边两颗,一颗代表太子,一颗代表庶子。“荧惑守心”的出现在古人看来就意味着,轻者天子要失位,严重者就是皇帝死亡。

第二件事是陨石事件。

秦始皇三十六年,一颗流星坠落到了东郡。陨石落地还不可怕,可怕的是陨石上面刻的字“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七个字非同小可!它代表了上天的旨意,预示着秦始皇将死,同时也预告了大秦帝国将亡。



秦始皇当然震惊不已,立即派御史到陨石落地处,逐户排查刻字之人,结果一无所获。愤怒的秦始皇下令:处死这块陨石旁所有的人家,并立即焚毁这块刻字的陨石。人死了,石焚了,但是,秦始皇心中的阴影并没有随之而去。

第三件事是沉璧事件。

一位走夜路的使者从东经过华阴,突然有一个人手持玉璧将其拦住。他对使者说,请你替我把这块玉璧送给滈池君,还对使者说:“今年祖龙死。”使者莫名其妙,急问他是什么意思。但是,这个奇怪的人留下玉璧,没做任何解释,转眼就消失在夜幕之中了。



使者带着玉璧回到咸阳,立即向秦始皇做了汇报。秦始皇听后,第一反应就是这句话中的“祖龙”指的是自己,他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才说,山鬼至多知道一年之事。退朝之后,秦始皇对别人说,“祖龙”是指人的祖先听起来似乎口气很硬,其实已有无可奈何之感了。然后,他派人将使者捎回来的玉璧送御府去察验,鉴定的结果是,这块玉璧竟然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他巡游渡江之时,祭祀水神而投到江水中的那块。十年前祭祀水神的玉璧怎么又被一个不明身份的人给送回来了呢?



一年之中连续发生三件怪事,始皇为这些事专门举行了占卜,占卜得出,他必须巡游,才能化凶为吉。于是,三十七年(前210),始皇开始了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巡游,也正是这次巡游让始皇踏上了不归之路!


弹指千年


秦始皇去世前一年确实发生过三件奇异的事件,这三件事倒不是野史杜撰的,《史记》中有关于这三件事的记载。《史记》中也只是记录这三件事的大致情况,并没有给出科学的解释,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三件事呢?

秦始皇死前发生哪三件怪事,为何至今无解?

先来看下秦始皇死前到底发生了哪三件事。

根据《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去世前一年出现了“荧惑守心”的天象,这是第一件事。所谓的“荧惑守心”就是指火星、土星、地球三颗星球呈一线排列,这原本只是一种天象而已,古人迷信,将之视为不祥之兆,引以为怪事。

“荧惑守心”之后发生了天降陨石事件,这个事件怪在陨石上面有刻字,刻着“始皇帝死而地分”七个字。

同年秋天,有位自称是水神的老者,于夜晚手持玉璧拦住了秦始皇使者的路,并对使者说道:“今年祖龙死。”,使者正欲问,老者已不见踪影,只留下玉璧。后经鉴定,这块玉璧正是秦始皇几年前投入江中祭祀水神的那块玉。

同一年中发生了这样三件离奇的事件,秦始皇本人也开始惊了,于是向算卦者咨询,算卦的人跟他说出巡可化解灾难,这才有了秦始皇死前的那次出巡,后来秦始皇死于出巡途中。

三件事情大致就是如上所述,既然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记载这三件事,那么这三件事发生过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如何看待这三件事,那是另一回事。

在这三件事中,“荧惑守心”的真实性最高,天上出现三星连线的天象并不奇怪,3年前还发生过一次呢。

问题在于古人比较迷信,之后发生的“陨石刻字”和“沉璧事件”很可能是当时的人借题发挥,将“荧惑守心”事件扩大。

也就是说当时很可能确实发生了天降陨石,但是陨石上的字是人为刻上去的;将沉璧给使者的人并不是水神,而是凡人。这两件事的当事人都是想借事件营造一种“始皇今年死”的舆论氛围。结合赵高在秦始皇去世前后的种种表现来看,他很可能与这些事存在某种关联。


历史守望者


据说在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嬴政第三次东巡北巡,天空中爆发一次七亿且璀璨的星象,见所未见的十星连珠。十星连珠的天文现象只有在岭南才看得见,金星、月亮、火星、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十星,形成一个不太严谨的十字。天有异象,必有大灾,尤其是十星连珠,更是大灾难的象征,这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但古人偏偏相信。发生了什么具体的灾难呢?史书也没有记载。为什么在那时候发生呢?没人知道。

秦始皇三十六年秋天(公元前211年),发生又一代表着战争和灾难的荧惑守心。荧惑是火星,名称来源是火星在古人看来“荧荧似火,行踪不定:。荧惑守心的具体表现是:作为荧惑的火星逗留在心宿内。同一时间,有巨大火球砸向河南东郡,落地成石块。嬴政派人查探此事,发现陨石上书有:始皇帝死而土地分。嬴政大怒,继而派出御史找到附近的人家,查问此事何人所为,没人承认,御史就将陨石附近十里以内的人全杀光。然后派人处理那块大石头,先是用烈火烧,再泼上冷水,陨石炸裂开。嬴政闷闷不乐,害怕陨石上说的成真,就命朝中博士作《仙真人诗》,为自己祈福,求个心安。

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的深秋,秦始皇在巡游全国各地,以威慑服有异心者,稳固大秦疆土。皇帝使者面前突然出现一个陌生人,低沉清晰地说出一句“今年祖龙死”,同时硬塞块玉璧给使者手上。使者听到那话脸色大变,刚想抓住问罪,那人就不见了。今年祖龙死,不正是今年秦始皇嬴政要死的意思吗?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也敢说。使者带着玉璧面见秦始皇,不敢有所隐瞒,把事明明白白讲给了他听,没有丝毫隐瞒,玉璧同样呈上。这块玉璧是嬴政多年前坐船,玩弄时不小心掉入水中的那块(没几个人知道),他连忙找来卜者,解释这到底怎么回事。卜者没说出个所以然,嬴政只好作罢。而那位来无影、去无踪的送玉璧者是谁?没人知道答案。

这三件奇事,几乎都有《史记》记载为证。第一件的十星连珠,很难让人相信,科学角度上看,“九星连珠”在6000年间只发生一次,还是将条件不断放松促成的,更别谈十星连珠。第二件的荧惑守心,可信度应该比较高,陨石上的字,应该是有人蓄谋刻上去的,泄愤诅咒秦始皇。第三件说“今年祖龙死”和拿玉璧的那人,是谁有什么目的,无人知晓。

两千年来无人能解,因为提出的解释很容易就被人推翻,无法圆满。笔者私以为,这三件事是有人在秦始皇死后炒作起来的,表示嬴政死秦朝灭是天命所归,很有道理的,用以削弱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

后话:历史是由人书写的,是人就会有差错,是人就会有情感,就会有不属于真相的东西掺进去,历史就会有难辨真假的事实组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