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再不是世界第一,那麼你覺得誰可以接替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呢?

小魚大魚看世界


農夫的成長

兩百多年前的美利堅,就是一群農夫。種點糧食,種點棉花,混口飯吃,還要被英國人收稅。

農夫們覺得不划算,就舉著耙子把英國人趕跑了。

農夫們天真地以為,不用向英國人交稅了,就能過上好日子了。卻因為種棉花與開工廠的爭奪黑人勞動力引發一系列內部衝突,南方人和北方人打起來了。

南方的農民軍頭兒,叫羅伯特·愛德華·李。這個李很會打仗,簡直就是呂布➕關羽,所向披靡。

羅伯特·愛德華·李是近代史上的一位古典型將軍,他始終信奉著“擒賊先擒王”的戰爭法則,他以高超的指揮藝術把北佬打得昏頭轉向,兵鋒直指首都華盛頓。

當時的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愁得呀,耷拉個腦袋在白宮裡來回轉圈。

在戰場的交鋒中,北佬們根本不是南軍的對手啊。

戰術上打不過,困境中開始在戰略上想辦法。

北佬用一支軍隊牽制、消耗南軍的進攻。再派出另一支軍隊深入南方,就幹兩件事:一個是燒糧食燒棉花,一個是拆扒鐵路。

戰爭打到第四年,南軍面臨的處境是:如果戰爭繼續打下去,士兵不一定會戰死,但是肯定會餓死。

於是,南北戰爭就這樣結束了,南軍投降,北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戰後的南軍們騎著馬揹著槍飛奔回自己的農田,他們得趕緊忙活種糧食和種棉花的事情了,不然第二年還要捱餓。

這就是農夫們在戰爭中學會的,後來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國際對抗之中的,演變成各種經濟封鎖與制裁等戰略應用的模式。

區別不同的是,最初是在戰爭進行之中學會的,後來多是用於戰爭進行之前。

在此之後,農夫們成長的道路上還是充滿了許多磕磕絆絆,美利堅從一個農業國到一個工業大國,一路快速發展走向世界頂峰的進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這期間也曾經吃過虧,上過當,甚至還被打過。

但是,農夫們卻有一個天生憨厚的性格,就是不管跟誰打架,從來都不記仇。

因為,他們不僅馬上進行報仇,而且要加倍奉還。

比如二戰中,日軍轟炸珍珠港,在短短不到二個小時之內,日軍飛機擊沉及重創美軍戰列艦八艘,驅逐艦和巡洋艦共六艘,其他軍艦八艘,同時擊毀了二百多架美軍飛機。

在此次攻擊中被擊沉的美軍戰列艦中有亞利桑納號,俄克拉荷馬號,西弗吉尼亞號,加利福尼亞號和內華達號。

事件發生之後,美軍立刻組織空軍在油料無法返航的情況下轟炸東京,接著就是繼續炸,繼續打,直到最後投下兩顆原子彈。

在復仇過程中,農夫們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跟對手比狠。

瞭解過太平洋戰爭的都知道,日本有一個神風特攻隊,這是日軍在戰爭末期採用的一種自殺式攻擊。

但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日軍還是很惜命的,日軍飛行員們會計算油料航程以及攻擊後如何返回與接應。而美利堅農夫們在戰爭初期就已經開始採用自殺攻擊方式了,只不過農夫們不看重宣傳,只在乎實踐。

中途島海戰中,第一波發現日軍航母的美軍飛機不顧油料消耗將無法返航的處境向日本聯合艦隊發起攻擊,幾分鐘之內,他們全部被日軍擊落。第二波和第三波美軍飛機同樣被日軍擊落,美軍連續損失了三批飛機以及在空戰中的所有投彈都沒有命中日軍航母。

但是空戰中的日軍飛機也被耗盡了油料,必須返回航母加油,於是第四波趕來的美軍飛機得手,甚至創下了用一枚炸彈就擊中彈藥庫炸沉航母的記錄,中途島一戰就擊沉了日軍的四艘航母。

太平洋戰爭後期,日軍也開始採用自殺式攻擊衝向美軍戰艦,神風特攻隊試圖跟美利堅農夫比狠,換來的是廣島和長崎的毀滅性轟炸。

兩百多年前,舉著耙子跟英國人抗稅的一群農夫,一代代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最初的起因並不是因為戰爭,而是因為貿易。

話題回到一開始抗稅的那群農夫們,他們最初的想法也是很簡單的,種地種棉花,少交點稅,多賣點貨,賺了錢,回家喝一杯。

但是抗稅成功了,英吉利妥協,美利堅獨立,英國皇家海軍也不再負擔海上貿易保護的義務了,農夫們的貨船一出去就被海盜給搶了,貨沒了,船沒了,人也扣了,傳話回來要贖金與保護費,海盜們獅子大開口,索要的巨大數額比起當年交給英國人的稅多出幾十倍。

農夫們一下子就傻眼了,早知如此還不如當初乖乖交稅,造個啥子反嘛。

這可怎麼辦?低頭去求英國人吧,面子上也實在下不來。

那就只好硬著頭皮跟海盜們對抗了,但是那時候農夫們的實力也不行啊,真是要戰艦沒戰艦,要火炮沒火炮。更要命的是:沒錢。

被逼到絕路上的農夫們想到了一個辦法:打不過海盜,就找到一個海盜中權力的競爭者或失敗者,支持這個人在海盜內部奪取“王位”。

這個戰略,第一次應用就非常奏效,迫使海盜們從內部出現危機,不得不向農夫們妥協。農夫們用極小的代價就保障了海上貿易的安全,從此發家致富,造槍造炮造軍艦,買賣也就越做越大了。

一路發展到今天,美利堅已經在各種實戰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國際對抗模式,不再是兩百多年前那群舉著耙子的農夫了;只要對手有自行的經濟體系,在對抗中一定是按照這個模式下來的。迄今為止,尚未失手,尚無例外。

《再來看歷史上的諾曼底登陸 》

盟軍集結兵力288萬。陸軍共36個師,其中23個步兵師,10個裝甲師,3個空降師,約153萬人。海軍投入作戰的軍艦約5300艘,其中戰鬥艦只包括13艘戰列艦,47艘巡洋艦,134艘驅逐艦在內約1200艘,登陸艦艇4126艘,還有5000餘艘運輸船。空軍作戰飛機13700架,其中轟炸機5800架,戰鬥機4900架,運輸機滑翔機3000架。

登陸開始前兩個小時盟軍轟炸機對奧馬哈灘頭平均每公里投炸彈100噸,德軍重型火力點平均是每公里2.5個,每個火力點遭受的炸彈攻擊是40噸。這還沒有算上戰列艦的炮擊!

美軍諾曼底登陸的時候光醫療藥品就準備了上萬噸,像假肢這樣的都有五種規格四種顏色。到1944年均攤到每個士兵的戰備物資高達4噸,同期中國軍隊只有2.7千克,強大的後勤是致勝的關鍵!

登陸過程: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以英美兩國軍隊為主力的盟軍先頭部隊總計17.6萬人,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諾曼底,攻下了猶他、奧馬哈、金灘、朱諾和劍灘五處海灘;此後,288萬盟國大軍如潮水般湧入法國,勢如破竹,成功開闢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在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

盟軍 美國、英國、加拿大、自由法國、波蘭、荷蘭、挪威。


長江一口


恐怕世界上還真的沒有哪個國家能成為第一。美國退第一,那麼世界上依然存在實力強大的歐盟

、俄羅斯、中國,這三個國家會成為三足鼎立之勢。雖美國退居二線可家底依然豐厚,其經濟、科技水平、政治仍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國家,這樣一個國家依然會存在第一國家、甚至成四個國家鼎力。俄羅斯老牌強國,當今世界和美國成對立國家最多的國家,其軍事實力世界第二。中國經濟史上的奇蹟國家,軍事能力第三還處在發展中(各種關鍵技術存在折扣)。歐盟歐洲軍事強國

、經濟強大聯盟體。

日本,美國在世界削弱,則日本勢必在世界擁有一席之地地位。雖其不能成為第一國家,可科學技術在多國家存在其厄要地位,詳情可見日韓半導體之爭。近觀,日本右翼勢力急劇想擴大其軍事實力。未來,或以中國為代表對日本進行約束

,可比不了當今的美國製約日本(中國在日本沒有軍事基地、經濟共生能力低於美國、話語權比不上美國、實際能力上也比不了美國製裁日)。


沃沃佛


能夠接替美國的只有南亞超級大國印度!

眾所周知,美國之所以能夠獨樹一幟,稱霸世界,成為二戰後首屈一指的超級大國。與美國領導者幾代人的努力是極為分不開的。以及通過美元確立的戰後體制,共同造就了美國在全世界的影響力與話語權。

從這一點而言,如果美國退出世界舞臺,有潛力與實力能夠成為世界第一的,只有一個國家,那就是印度!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人才優勢。

印度的人口在不久的將來,已然成為世界第一,而如今的好多印度人,在美國都擔任高管的職位,深受美國文化的薰陶,更懂得如何去領導世界。印度也是世界上大學數量最多的國家,其印度理工大學培養出很多科技人才。人才優勢是當今乃至未來,一個國家提升世界影響力的核心。

第二,經濟體量大。

由於人口福利的優勢,促進了印度經濟的快速發展。以至於在短時間內,印度成為南亞超級大國。並且很多發達國家的投資企業,都願意選擇印度作為生產基地。未來印度的經濟擁有很大的潛力。絕對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第三,印度領導人有與美國領導者同樣的野心。

印度成為南亞超級大國的同時,並沒有拘泥於地區大國的限制。而是渴望向更廣闊的世界,以此來擴大自身的世界影響力與話語權。因此,印度的理想是吞併南亞,征服克什米爾,讓印度洋成為自己的內湖。更是國際維和物質派遣兵員最多的國家。可見,印度對於世界的野心勃勃。絕對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第四,在大國中間有渦旋的餘地。

美國和俄羅斯這樣的超級大國,都喜歡印度。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們認定,印度的未來一定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都想拉攏印度成為自己的盟友。可謂潛力十足。

第五,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美國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以至於讓其他國家無法對本土進行攻擊。而印度也具備這一點,首先背靠喜馬拉雅山,南方是印度洋,可謂依山傍水。易守難攻,如此一來,只要印度的軍事力量足以遏制住印度洋,整個世界都將臣服於此。

第六,印度軍事力量的強大。

擁有核武器,超級航母,驅逐艦,護衛艦,核潛艇。以及足以撼動東亞的大量山地部隊。足以形成海陸空三位一體的打擊能力,這種超強的武力威懾。足以政府任何一個國家。如果美國不在的話,可以說印度的軍事力量一定是世界第一。


新概念傳媒宋晨聲


美國自1894年以來就一直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而且它至今仍然是具有強大政治實力、軍事實力、科技實力、文化實力的國家。按照現在的經濟發展趨勢,也許再過二三十年美國就將失去GDP世界第一的榮譽;但它在政治、軍事、科技、文化方面所長期積累的綜合性優勢仍然是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難以在短期內超越的,二三十年後美國仍然會是具有超強實力的世界性強國。同時由於美國仍然有條件吸引大批外來優質移民和資本進入美國,二三十年後或者更長一些時間以後美國仍然是具有較強的發展活力的大國。


從理論上講如果往後美國不再是世界領袖國家了,那麼中國、俄羅斯以及由多國聯合組成的歐盟都有可能發展成為具有世界領袖地位的國家或集團。從發展勢頭上看,中國極有可能在二三十年後實現GDP總量趕超美國的目標;但客觀地說中國在產業現代化、科教發展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發展水平上與美國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這些方面中國要想實實在在趕超美國還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實現;同時,中國的人民幣想發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貨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俄羅斯具有廣袤的國土、豐富的資源、雄厚的發展基礎,如果將來沒有了美國製裁來礙手礙腳,俄羅斯有可能實現更加全面而迅速的發展。


歐盟是由多個歐洲國家組成的國家集團,它擁有數量比較多的人口、相對發達的科技和教育、統一完善的共同市場,而且歐盟還有目前已經在世界上影響力極大的貨幣---歐元。未來如果美國走下坡路了而俄羅斯不再成為歐盟的戰略敵國而是歐盟的重要合作伙伴的話,相信歐盟內部一體化會得到更加深度的發展,而且在國際政壇上將越來越成為能發揮重要作用的一極力量。

將來美國走下坡路後,日本、印度和巴西都有可能崛起成為強國。但受制於自身存在的諸多不利條件,日、印、巴三國想發展成為世界領袖級國家非常的困難。



廣雅樓觀世界


是韓國,是印度,是歐盟…反正不是中國!我們不願意發揮美國做世界老大,我們只想安安穩穩的過我們的幸福生活!你們愛咋掙咋掙去!關我何事??我只能衷心的祝福偉大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我的安全有派出所民警來負責就好!我不希望我們的人民子弟兵出面保護我!更不希望世界維和部隊來管轄我們的安全!加油!我的國!只要不被別人盯著,咱自己過好就行了!為何要別人說三道四?


I土豆熬洋芋I


能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國家只有龍國了,本世紀末龍國就可以超越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龍國是符合超越美國的!因為龍國人口眾多、地大物博、人才濟濟、經濟水平與軍事力量還有科研都在飛速的進步,而且龍國人是全世界最聰明的民族,所以超越美國是很正常的事情。


小夢姐聊時尚


沒有誰是第一。誰也沒有這個能耐,誰也不會服誰。

群龍無首,群魔亂舞。鬼哭狼嚎,世界亂套。那將是人類的災難,世界的末日。


居家活佛


提出這種問題的人是唯恐世界不亂嗎?你要是對這種無聊又愚蠢的問題感興趣,你實在是好奇就跟你身邊的朋友聊聊天,探討一下沒關係。

你發到網上來,網絡無國界,就等於跟全地球的人一起探討,這個問題就等於女的問男的:我和你媽同時掉水裡了你會先救誰一樣愚蠢。

不管排名如何,總有人不會高興,小心眼的人(國家),還會拿這個來挑事。

我們要的是和平與發展,誰厲害些又怎麼樣,只要世界和平,人們安居樂業,誰是第一又有什麼關係?

小學生,瞭解?下次不要再問這種幼稚無聊愚蠢的問題了。





如果伱突然打了個噴嚏


美國不願當第一,誰也別想當第一!俄羅斯、朝鮮等願意,但從經濟、政治、軍事 、科技實力行嗎?當年的薩達姆、卡扎菲就想當區域老大最後的結局誰都知道。

韜光養晦這道理誰都懂,"槍打出頭鳥"更是千百年老祖宗教育做人的警語。英國近日脫歐就想偷著樂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幾百年的"日不落"帝國都承認是過去了,何必還去到處去秀肌肉?

我欣賞日本政府的領導人,戰後一直奉行"高低做事,低調做人"的原則,使日本偷著發展了幾十年,一躍成為世界強國。日本國民素質是世界公認的,我們不得不學習!

除開美國當老大外,真要世界普遍接受的老大基本沒產生。印度雖在世界上整體印象好點,但國力又不匹配。俄羅斯如果當老大,這世界更不太平。德國和日本的綜合國力還可以,但二戰帶給世界人民的傷害是百年難消除的。

還是美國當總體好一點!雖有些流氓、武斷、干涉它國內政等等形為,但實力在哪裡擺著,你又能怎樣?


三哥7536


問誰第一?我看你是想聽別人說以後中國第一吧!喜歡問這個問題的人盡是些喜歡別人拍他馬屁的人。我不喜歡中國第一,因為樹越大越招風,也會出現霸權主義和野心家像成吉思汗那樣四處征戰攪得自己和別的國家不得安。我只願世界各國合作共贏,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內政,不欺負弱小,不要像非洲黑人樣守著自家富饒的土地卻好吃懶做,看到中國建設的很好就跑到中國來想不撈而獲,奪取中國的財富和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