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重庆日报:2月17日起,主城区启用实名登记乘坐出租车,直至疫情防控结束

2月15日,重庆市出租汽车暨汽车租赁行业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主城区出租车网约车疫情防控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规定:从2月17日起至主城区疫情防控结束,主城区出租车启用实名登记乘车。

《通知》称,随着全市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人员出行增多,市民对出租车、网约车的出行安全防护更加关注。从2月17日起至主城区疫情防控结束,主城出租车将统一在车内张贴乘客乘车二维码,对通过非移动支付方式结算的乘客,乘车前实行扫码登记,扫码时只提取乘客手机号码,不提取其它任何信息。对未携带手机或使用手机不便无法使用移动方式支付的乘客,由驾驶员引导乘客做好手工信息登记,登记信息主要为乘客手机号码。登记表由各出租车经营者发放给驾驶员,并在第二天安排专人收集、录存。凡通过移动支付方式结算乘车费用的乘客,在支付费用时已自动提取手机信息,不用再扫乘车二维码。搭乘网约车的乘客,在呼叫车辆时手机号码已提取,因此网约车内不用张贴乘车二维码。

《通知》规定,乘客乘车前,出租车驾驶员、网约车驾驶员,要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了解乘客身体状况,询问内容包括乘客是否有发热、是否去过重点区域等信息,若发现异常情况,驾驶员要做好登记并第一时间向企业报告,企业要及时报告卫生健康部门和交通运管部门。具备条件的运营企业,要尽量为驾驶员配备测温枪,对乘客实施体温检测。

出租车驾驶员、网约车驾驶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出租车经营者必须每日对驾驶员进行上岗前体温检测,每天至少检测1次,未检测的驾驶员或体温检测异常的驾驶员,禁止上岗服务。网约车平台公司,在驾驶员每天上岗签到时,必须要求驾驶员报备体温检测并登记备存,对没有报告体温检测的不得派单,对于谎报体温并被事后追查的,列入我市网约车行业不诚信名单,限制接入任何平台公司。驾驶员如感到自己体温异常的,必须暂停营运并检测体温,经核查体温异常的,应立即报告所属出租车公司或平台公司,并停止运营立即就医。


_

防疫小贴士

_

隔离病区工作人员、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疑似和确诊病例转运人员如何防护?

对于上述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