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河北大城: 病例清零突显“硬核大城”防控能力

【战疫情】河北大城: 病例清零突显“硬核大城”防控能力

近日,廊坊大城县两例新冠肺炎病例先后治愈出院,且已超过19天无新增确诊或疑似病例报告,成功实现病例清零。

作为廊坊市较早发现确诊病例、且有着武汉往返人口数量较多的县,大城是如何做到有效防控、成功实现病例清零的呢?记者走访发现,以过硬的防控行动、宣传发动、工作作风锻造出“硬核大城”综合防控能力,是该县实现病例清零的不二法门。

排查管控措施硬

“武汉疫情的消息一出来,我们就觉得这是大事儿,第一时间就拿出了细致的排查方案和严格的管控措施,做到早决断、早动手、力度大,确保了大城县不出现疫情扩散。”2月12日,已连续在一线指挥20余天的大城县县委书记齐德旺在谈到新冠病毒防控工作时嗓音中略带沙哑,却又透露出无比的坚定和自信。疫情发生后,大城县迅速从29个县直部门抽调80名业务骨干组建13个专项工作组;第一时间设立隔离场所,组建医疗队伍,确定定点筛查机构,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高效有序。

该县有效整合公安、交通、卫健、镇区力量形成了全面排查网络和联防联控体系,对全县所有村街、居民小区、平房片区,特别是针对农村及社区薄弱环节,全面落实“四个一”机制,实施网格化排查管理,排查54万余人,排查做到一户一人一表,精准建档立卡;检测入境车辆4万余辆;大数据线索全部核查到位。叫停庙会、集市等各类大型文体和聚集活动,关闭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人群聚集性场所;关闭活禽宠物市场,农贸市场开展预防性消毒,减少了人员流动和交叉感染的概率。发改部门对生活必需品实行应急监测,全县重要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价格稳定;市场监管部门协调各大超市把蔬菜、肉类、粮油等送到村街百姓的家门口,确保了群众生活稳定。

医疗战线上,定点医院对发热、密接人员分类管理,详细登记造册,不明原因发热人员、武汉往来人员中的发热人员均采取定点医院隔离措施;对县级专家组会诊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和无确切原因发热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再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宣传发动思想硬

“病毒太可怕,得上不得了。不走亲、不访友,不到街上到处走……”像每天一样,2月12日早八点,大城县南关村的大喇叭准时响起。不仅南关村,大城县统一制作了防疫宣传音频资料,发放到每个村街,由镇区负责督促落实,每天反复播放。

“广泛宣传、全民动员,依靠群众,是我们战胜疫情的一大法宝。”大城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国政介绍说,该县把传统的村街大喇叭、广播电视报纸等与互联网、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兴媒体平台相结合,根据不同公众群体、不同生活习惯,有针对性的广泛宣传发动,引导党员干部群众自发的投入到疫情防控中,践行防控措施,凝聚起坚决打赢疫情防空阻击战的思想共识。

针对社会公众关注的疫情防范等焦点问题,大城县统筹安排县域内媒体铺天盖地刊播新冠病毒防疫常识,各村街社区、重点场所悬挂防疫宣传条幅累计2100余条。印发宣传海报4万册,宣传手册1万册分发到群众手中。

奋战一线作风硬

“打春节到现在书记、县长的车每天晚上都停在机关停车场,每天都在机关伙房吃饭,这说明什么?咱书记、县长这段时间就没回过家!”县行政中心机关干部刘亮告诉记者,自疫情开始,县委书记齐德旺、县长庞大鹏坚持一线指挥,随时掌控和调度全县疫情防控工作。

“我是一名护士、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现在是组织和患者需要我的时候,我必将义无反顾往前冲!”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共产党员、县中医院护士孙辰辰主动请缨支援廊坊市定点疫情防治医院廊坊三院,投入到救治患者的第一线!

“这个简易的帐篷就是我们执勤工作地方,我们负责对过往群众进行测温、信息登记、识别检测、政策宣讲。”2月12日晚8时许,正在廊沧两市交界处里坦镇南防疫检查站值守的里坦镇党委委员门思鹏、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刘培东说,“最难熬得还是晚上的时间,零下三四度的温度,从脚底凉遍全身,连测温仪都在失灵,需要升温后才能重新工作。在这里要连续工作八个小时。”

从书记、县长,到党员、干部、再到每一名普通群众,无数的大城人都默默战斗在防疫一线。“超长的连续作战,同志们从来不抱怨、不说累!大城县党员同志超强的党性原则、干部群众过硬的工作作风在关键时刻得到彰显。”大城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学谨如是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