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肥城:念好“停課不停學”的經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興華 通訊員 範明剛 辛成名)“通過這兩天的網絡學習,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佩服老師們的教學方式方法,每節課講解的都非常仔細,而且很有趣味。更高興的是,我女兒能自己積極連麥參與回答問題,獨立完成作業。這樣的學習方式解決了我的心病!” 山東省肥城市白雲山學校趙梓琳的媽媽李娜娜高興地說。

防疫期間,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的學習該如何輔導、居家學習如何監督、學習效果如何保證……這些煩心事令李娜娜等眾多家長頭疼不已。

為滿足莘莘學子的學習需求和廣大家長的殷切期盼,肥城市教體局確立了“關注需求、合理搭配、精準施策”的應對思路,全面展開“停課不停學”工作。截至2月13日,全市120所中小學全部開展“停課不停學”服務,參與網絡直播課堂或推送教學資源的在職教職工7547人,佔教師總數的85%;參與學生10.26萬人,佔全市中小學生總數的95%。

關注“學什麼”,立足實際設定“停課不停學”的紅線

為了確保“停課不停學”工作做到學生和家長的心坎上,肥城市教體局多渠道徵求意見。“特殊時期,對學生居家學習應該更關注每位學生的學習需求,讓教師的‘教’變成一種生命成長的陪伴和守護。這亟須教師提升本領和境界,體現戰‘疫’時的使命和擔當。”肥城市委教體局長趙永軍深有感觸地說。

肥城市為了統籌規劃“停課不停學”工作,出臺了《規範全市中小學疫期停課不停學工作方案》,設定“低年級不做網上教學的硬性要求、嚴禁幼兒園開展網上教學、禁止要求所有教師進行網上錄播、嚴禁家長打賞、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不得要求學生上傳學習視頻”的紅線,設定“對防疫阻擊戰一線人員子女、醫務人員、公安幹警子女、農村留守兒童、學困生予以特殊關愛”的底線,要求“一校一策,一班一案”,確保防疫教學兩不誤。各中小學均制定了《疫情期間網絡教學實施方案》,通過網絡轉發給學生家長,贏得了各方的理解與支持。

“留守兒童學習基礎弱,很難完成線上學習,學生自控能力較差。個別直播中有網絡穩定性差、時有中斷等現象。”肥城市汶陽鎮中心小學賈同文在試運行“停課不停學”階段,針對上述問題縮減網上直播時間,組織教師錯時授課,放慢教學節奏,降低教學難度,增加師生溝通,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

合理搭配“學什麼”,實現教學供給多元化、高效化

“我校給學生提供了課程主餐和配餐,主餐由‘預習餐+讀書餐+時政餐+健身餐’組成,配餐則是精心設計的藝術和勞動項目、班本課程實踐活動。”肥城市桃都中學校長臧傳勇就特殊時期“學什麼”作出介紹。

為了合理搭配“學什麼”資源,肥城市採取“共享網絡優質資源+名師製作資源+優秀教師網上直播”的課程配方,先後共享了學習強國“在家上學”“空中大課堂”、愛學堂、樂教樂學等資源。通過兼職教研員組織名師製作教學資源包,通過網絡硬盤實現全市教師共享。組織優秀教師利用課堂直播軟件,進行線上直播授課。

“學校如何來保證學生學到的是優質資源呢?”面對記者的提問,肥城市河西小學副校長榮連華表示:“我們學校從肥城市教體局推介的空中課堂、學校備課資源庫視頻、學校骨幹教師編寫的學業紙中精心甄選資源,提前一天由教導處審核推送給級部主任,級部主任發至班主任,班主任當天固定時段在班級微信群推送給學生,學科教師全天線上答疑,確保了學生居家學習的最優化和高效化。”

精準施策“怎麼教”,讓居家學習更優質、更貼心

“能聽到我說話嗎?能看到PPT嗎?可以的話請回復1。”2月10日早上8點,肥城市桃都中學西校區的老師們將新錄製的預習單、微課件、分層訓練題等資源庫,按照課程表分批推送給學生。學生們雖然不在教室,但都已在家做好學習準備,整齊地在屏幕上打出“1”。很多老師坦言,這種新型教學方式,是全新挑戰,每次直播都體驗到成長。

一場“師生心連心,家校網相連”的網絡直播讓這個寂靜的春天展現出生命的盎然。肥城市桃園中學學科組提前編制預習清單、製作教學課件、錄製微課或微視頻,利用雲平臺“空中大課堂”“班級小管家”、釘釘課堂等形式為線上教學做好服務,同時對級部、學科組教學情況適時評價。2月10日,學校有52位教師進行線上教學,全校學生參與率達95%以上。對沒有參與的學生進行網上跟蹤輔導。

“網絡直播讓我們‘隔而不離’,依然感受到身處集體之中的濃濃暖意。”肥城市桃都中學初三年級學生陳明威高興地說。“平臺相聚首,直播興正濃。師生互動人依舊,處處答疑聲。精彩頻頻傳,沙場秋點兵。閱罷作業評論稠,妙語如潮湧。”桃都中學歷史學科兼職教研員張靜的一首《卜算子•直播》讓我們感受到了空中課堂的美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