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積率3.3住起來會不會很擁擠?

蠢蠢的喵


綠化率3.3是高層住宅中容積率還算適中的容積率了,有的高層容積率在4.0或者4.5,那樣的容積率才叫高。

這裡你要明白,什麼是容積率。

容積率就是佔地面積和建築面積的比,這個比值越小,說明容積率越低,小區的品質也就越高。

根據一般的建築容積率計算,別墅的容積率在1.0以下;洋房的容積率在1.0到1.5;而高層的容積率在2.5到4.5,你這個容積率在3.3,是一般高層的容積率。

現在新修建的小區談容積率沒有太多的意義。

現在的容積率在國土和規劃局的規劃上是合法的容積率,在測繪局測繪的時候,也是合法有效的容積率,但在開發商在修建的時候,在你使用的時候,這個容積率就沒有任何意義了。這個很多買房人可能很難理解。

我這裡舉個例子。

你在買房的時候,很多開發商在銷售商品房的時候,特別是一些別墅。本來這套房的面積是450平米,可是,開發商就只給你200平米,開發商節約了250平米的法定容積率面積,這一部分面積沒有計算在你的產權面積上,而開發商又把這250平米的面積,修建另外的商品房賣給其他人了。

賣給你的200平米的面積,是規劃局合法有效的面積,而把另外250平米的面積,賣給其他人,在規劃局就沒有面積,但還是計算在這個小區居住的容積率裡面。

現在普遍的小區的容積率,都不是真實的容積率,看一個小區的容積率沒有任何意義。

如果你看一個小區的綠地率,可能還有一些參考價值,或者容積率和綠地率結合起來判斷樓盤的品質比單獨的看容積率,更能體現樓盤的品質。

當然,這也是我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各位對這個問題在下面留言,發表你們的觀點和意見,相互交流和學習。


重慶玖哥


容積率(Plot Ratio/Floor Area Ratio/Volume Fraction)又稱建築面積毛密度,是指一個小區的地上總建築面積與淨用地面積的比率。

現行城市規劃法規體系下編制的各類居住用地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一般而言,容積率分為:

獨立別墅為0.2~0.5,

聯排別墅為0.4~0.7,

6層以下多層住宅為0.8~1.2,

11層小高層住宅為1.5~2.0,

18層高層住宅為1.8~2.5,

19層以上住宅為2.4~4.5,

住宅小區容積率小於1.0的,為非普通住宅。

現在對於開發商來說,他們肯定希望容積率越高越好,因為容積率決定地價成本在房屋中佔的比例,容積率越大,回籠資金越多;而對於購房者來說,容積率直接影響到小區的整體環境和居住的舒適度。一個良好的居住小區,高層住宅容積率應不超過5,多層住宅應不超過3,綠地率應不低於30%。但由於目前很多地方由於土地受限,所以實際上很多小區建設完成不能達到此標準。對於你的房子容積率3.3算是比較高了,但是還好,不會對小區整體舒適度有很大的影響。

以上為本人拙見,謝謝關注。





楊楊子陽


容積率直接關係到小區居住的舒適度。高層住宅的容積率一般在3-5之間,多層住宅的容積率一般在1.2-1.8之間,別墅的容積率一般只有0.4-0.8之間。配合綠地率、綠化率指標,容積率越小,建築的密度就越低,舒適度越高。容積率3.3,如果是高層住宅,屬於一般標準,不算很擁擠。

第一,什麼是容積率?

容積率是指一個小區的地上總建築面積與淨用地面積的比率,也稱建築面積毛密度。一個良好舒適的小區,高層住宅容積率不得高於5,多層住宅容積率不得高於3,但是容積率低,開發商在同一塊土地上的開發成本就會增加,所以,開發商會控制容積率,只會讓它保持在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

第二,容積率需要配合綠地率等指標。

綠地率是指小區用地範圍內各類綠地的總和與小區用地的比率。

首先,綠地率和綠化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綠化率很高,不代表綠地率就有那麼高。綠地率是有法律規定的概念,而綠化率只是開發商一種宣傳指標,法律沒有明確涉及此指標。所以,很多開發商會有綠化率40%,50%的宣傳,實際上,綠地率才是有參考意義的,綠化率表示綠地面積佔有率有虛高的情況存在。

其次,容積率和綠地率要綜合考慮。小區的容積率越低,綠地率越高,小區的環境設計才能說比較好。綠地率一般不應該低於20%。

綜上所述,容積率3.3,在高層住宅中不算很擁擠,符合標準,但是,小區環境的優劣還要綜合考慮綠地率的情況。

👉點贊、關注我👈,一起分享房產、經濟不同觀點。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世家


超過3的都不是好房子。換句話說,全國大部分城市這十幾年造的高層都超過3,都不是好房子。

未來會證明這一點。


陳sir588


容積率

是指一個小區總建築面積與用地大小的毛密度。容積率=總建築面積÷總用地面積。比如一個小區佔地1萬平米,蓋了3棟樓,每棟樓建築面積1萬平米,那麼這個小區的容積率=3×10000÷10000=3

容積率越低,建築面積越少,那麼小區居住的人戶數越少,就不會擁擠。一般多層小區的容積率在1.5以下為好,高層小區的在3.5以下為好,別墅在0.5-0.8左右為好。但是容積率只是毛密度,具體小區擠不擠,還需要看小區的規劃設計和實際情況。

假設上圖兩個樓盤的容積率相同,從小區的活動空間上,上圖要比下圖好很多。但從周邊環境來看,下圖附近是綠地,低矮建築,所以視野上要比上圖的樓王還要好一些。另外就是戶數上,同樣差不多大小的樓盤,容積率相近,一個戶數是五百戶,一個是上千戶,那肯定是上千戶的那個樓盤更擁擠,居住人數多。在大小區內早晚高峰,小區內道路堵車也是常有的事。

與此相關的還有建築密度和綠化率。一般城市的小區綠化率要求都在30%以上,通常開發商所說的綠化率是指綠化覆蓋率,是指的綠化垂直投影面積,這個面積一般大於綠地率,綠地率是小區綠化用地所佔的面積比,是規劃指標。如小區一棵樹的佔地面積只有幾平米,但憑藉其碩大的樹冠,綠化覆蓋率就是十幾平米或者幾十平米。建築密度是指:建築基底面積÷總建設用地面積,一般建築密度在30%左右,越低越好,證明小區的活動空間,綠化空間更多。

所以容積率可以看出小區的大概擁擠程度,不能完全體現小區的環境是擁擠還是寬鬆。現在多數小區的容積率在2.8-4.5左右,容積率3.5左右是常見的小區。另外關注下戶數和戶型,選擇幾百戶的小區更好一些,出入方便。戶型面積大的小區要比戶型面積小的寬鬆一些。


設計好好


隨著房地產的不斷髮展,小區的容積率也是在逐漸的降低,這種容積率的下降不僅是一種趨勢,也是一種符合當代購房者審美的設計。因此,容積率偏高的小區就會顯得擁擠一些,容積率低的小區就更加宜居一些。



什麼是容積率

容積率就是項目計容建築面積與土地面積之間的比值。一般都會大於一。過去小區的容積率普遍較高超過4都是常見的,現在雖然寸土寸金但是容積率也隨著時代發展降了下來。

超過3的容積率大不大

現在來看較為流行的小區容積率都在3以下,只要不是建設在老舊城區地是有限的區域當中,新區開發完全可以給足小區充足的容積率發展。3以上的容積率顯然要比現有的容積率概念大了不少。大容積率一方面是小區內的樓棟層數均較高,另一方面就是小區內的樓棟密集度較大。容積率大了基本就意味著樓棟的佔地面積更大,小區內的公共空間就會受到較大的壓縮。影響到後期小區業主居住的具體感受。所以超過3的容積率住起來一定是會感到擁擠的。

容積率為何有越來越小的發展趨勢

容積率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小,容積率從大到小是有原因的。過去的城市規劃向外拓展的幅度很小,房地產一時之間開始發展大量土地都是來資源現有老破小棚戶區的拆除,最終帶來的就是寸土寸金節約用地的情況。因此過去的小區建設只注重容納的能力,不注重居住的體驗。

現在的居民生活有了顯著的提升,很多人都想從過去擁擠的生後當中解放出來,這就需要有人提供寬鬆舒適宜居的環境。所以順應改善需求住宅的容積率逐漸下降。並且現在來看住房已經越來越多,降低容積率也有降低住房數量增長的意義。因此,容積率未來只會越來越低,而3以上的容積率確實很擁擠了。


房產老J


容積率這個數字是建築面積/佔地面積,這個數據反應的是建築密度,而不是居住密度。同樣容積率3,平均每戶500平米和平均每戶90平米肯定是不一樣的。


ArktosPB


這麼高的容積率基本上都是高層建築,而且非常密集,十層以下冬天採光時間才不到二小時,人住著很不舒服,所以買房最好買容積率在2.0以下的小高層或多層小區,當然關鍵是自身的經濟條件,即使買了你講的這種房,位置有層高很重要。


公公709


我家小區,十棟千五戶,容積率4.2,兩排樓房,兩排樓四邊環形綠化約十米寬,兩排樓間距綠化約50米,房子為兩梯四戶或兩梯兩戶,26~32層!入住率6成,每晚下去散步,感覺不比公園差!電梯基本上一分鐘內都能等到,大部分三十秒內!


用戶13479156869


一個良好的居住小區,高層住宅容積率應不超過5,多層住宅應不超過3,綠化率應不低於30%,不知道您指的是哪種住宅的容積率。


說到容積率,那就具體談談吧!希望以下內容能大家帶來幫助!


所謂“容積率”,是指一個小區的總建築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對於發展商來說,容積率決定地價成本在房屋中佔的比例,而對於住戶來說,容積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適度。


一、容積率標準

容積率一般是由政府規定的。目前現行城市規劃法規體系下編制的各類居住用地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一般而言,容積率分為:

獨立別墅為0.2~0.5;排別墅為0.4~0.7;6層以下多層住宅為0.8~1.2;11層小高層住宅為1.5~2.0;18層高層住宅為1.8~2.5;19層以上住宅為2.4~4.5;住宅小區容積率小於1.0的,為非普通住宅。


二、容積率計算規則

容積率計算規則具體的應根據《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範》(GB/T50353-2005)和當地相關部門的文件計算。一般情況下,建築面積計算值按照《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範》(GB/T50353-2005)的規定執行;遇有特殊情況,按照本規則下列規定執行。

1、住宅建築標準層層高大於4.9米 (2.7米+2.2米)

不論層內是否有隔層,建築面積的計算值按該層水平投影面積的2倍計算;當住宅建築層高大於7.6米(2.7米×2+2.2米)時,不論層內是否有隔層,建築面積的計算值按該層水平投影面積的3倍計算。

2、當辦公建築標準層層高大於5.5米(3.3米+2.2米)

不論層內是否有隔層,建築面積的計算值同上計算;當辦公建築層高大於8.8米(3.3米×2+2.2米)時,不論層內是否有隔層,建築面積的計算值同上按水平投影面積的3倍計算。

3、當普通商業建築標準層層高大於6.1米 (3.9米+2.2米)

不論層內是否有隔層,建築面積的計算值同上按水平投影面積的2倍計算;當普通商業建築層高大於10米(3.9米×2+2.2米)時,不論層內是否有隔層,建築面積的計算值同上按該層水平投影面積的3倍計算。

4、地下空間的頂板面高出室外地面1.5米

建築面積的計算值按該層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地下空間的頂板面高出室外地面不足1.5米的,其建築面積不計入容積率。

5、含陽臺建築

計算含陽臺建築的容積率指標時,陽臺部分建築面積的計算值按照其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6、其他建築

住宅、辦公、普通商業建築的門廳、大堂、中庭、內廊、採光廳等公共部分及屋頂,獨立式住宅建築和特殊用途的大型商業用房,工業建築、體育館、博物館和展覽館類建築暫不按本規則計算容積率,其建築面積的計算值按照《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範》(GB/T50353-2005)的規定執行。

以上是容積率標準及容積率計算規則,具體以各地區或各城市規定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