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发现今年深圳市区人明显变少,都去哪了呢?

甯麠


大部分还没有来,现在都被封在老家了,还有些人都在观望,来了也做不了什么事,现在这种情况对大家都不是很利


天南海北550


有个朋友,大学毕业一年多,工作不错,税前工资一万五,年终还有奖金好像也不少,这里就不说了,但他还是个月光族,在南山上班,住宝安,公司宿舍一月扣800多,那么他选择不住公司宿舍,自己在公司附近租房,上班方便吧,但是看看市区房租,隔断房也要2500左右,还没煮饭的地方,条件很差,好一点的隔断房3500+,单身公寓5000左右,自己的日常开支 同事啊 朋友啊之类的聚餐,算一下,在市区住的成本,最后只剩刷.刷...信用卡 大概基本是负的,在算算关外住的成本,抛开宿舍住宿,就说租房隔断房1500左右,有独立厨房 卫生间,居住条件好很多,个人亲身体会,上下班做地铁,一个小时左右,少睡一小时,省多少钱,没小孩的年轻人 单身的基本搬到关外去住了

还有闺蜜老公,税前大概是3万+ 闺蜜不上班,带小孩 一个上幼儿园,一个在家,房租一万,不算管理费,算一下一月下来,也是月光族,为了小孩教育硬挺着,那么搬到关外去,省多少租金


足之美


来深圳十五年科技园上班,有时开车有时地铁,真是感觉人少了很多,深大站这么深的地铁原来排队都排到站外,开好几个安检,现在设备都吃土了,关外更不用说了,比起以前人山人海的样子现在少多了,以前的工业园下班到晚上人多的吃个大排档没位置都等老半天,现在没那么红火了,基本不用等,说人多的是你们没看到过以前的深圳,开车基本堵的时间很少了,车位不够是因为车便宜买车人多而已。以前布吉,宝安,东门,华强北,南山逛商场到处人头攒动,现在基本就是享受散步。户籍人口增加很多是应届毕业生和随迁人员,大部门低端制造业人员流失非常严重。这个是深圳转型升级必要的路。


无聊的咸吃萝卜淡操心


深圳变得冷清了,这不是今年才有的现象,这几年随着深圳房价一路高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深圳,这也是不争得事实,但以此为由断定深圳的常住人口数量下降,恐怕与现状有点冲突。首先,深圳哪些地方变冷清了?毫无疑问是那些住房成本高昂得地方冷清了,比如一些老工业区,随着工厂搬迁,改为商业和住宅用地等,房价高了,房租高了,这样就势必形成原有常住人口的挤出效应。但这些地方的冷清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随着入住率的提高和入住人口的更新以及配套商业设施的完善,慢慢地又会热闹起来。以梅林关为例的上梅林和龙华地区,在15年前后可以感受到明显的挤出效应,晚上九十点就空荡荡了,这是因为以前常住的工业人口无法负担高昂的租金纷纷离开,但随着卓悦汇商圈开发成熟,龙华工改住片区入住率不断提高,到18年开始人口又开始密集起来,租客也基本更新为在附近写字楼工作的年轻人。其次,深圳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是非常高的,这是深圳最大的优势,如果年轻人选择离开那才真正需要注意。但现实是前两年虽然出现了一波年轻人回乡创业的热潮现象,但这两年明显感觉年轻人又扎堆开始返回深圳寻找机会,毕竟现在省会城市的生活成本也不低,住房压力也不小,虽然没有深圳那么高,但相对机会也没有深圳那么多。只要年轻人愿意来深圳,那么深圳的结构转型就会变得顺畅,跟以前省吃俭用的打工者相比,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比较超前,敢赚也敢花。所以综合来看,深圳现在处于一个从工业城市向服务城市转型的过程,但深圳毕竟就这么大,房价高企是难以扭转的事实,相信为了留住年轻人和高科技人才,深圳市政府也会出台更多合理措施解决这些顽疾。


枯亦荣


环保赶走一批,公寓改造赶走一批,上学赶走一批,小实体店没生意赶走一批。总结赚的钱越来越少了,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了。好多人都放弃了,回去工资和深圳差不多但家庭什么都可以照顾!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深圳不好赚钱了肯定就到好赚的地方去了


用户5808921997024


常住人口增加了,流动人口减少了,感觉是人口减少了,其实是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总部经济,导致高端人才增加,低端人才减少所致,恰恰说明高收入的人群在扩大,低端产业和人才在外流,深圳经济并没有变萧条,只是低端产业萧条了,这恰恰是经济腾飞的前兆,深圳未来可期!就说深圳的房价高吧,只要新房一推出来立马抢光,深圳有钱人还是大把的,公立学校的老师平均年薪都三十万了,你说房价贵,在高收入的人眼里,房价贵吗?去看看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大城市的房价你就明白了,不用多说了。现在是去杠杆,信贷紧缩时期,国家调控政策一旦放开,冲在前面的除了深圳还有谁?


高老庄2哥


客观的说,深圳人口净流入在一线城市是最高的。每天都有带着梦想来深圳打拼的人。每天也有失望而走的人。我不是特别赞成因为房价过高而造成人才流失,现在内地省会城市的房价和收入比也很高了。收入和城市基本消费成正比的。纵观世界经济发达的强一线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核心地段房产都是精英人士和各地投资客买入的,中等收入家庭都负担不了。但为什么不会出现都是有钱人而还有收入低的人群存在呢?这就是生物链,社会学。哪个阶层哪个环节都是息息相关的,不可能整个城市都是精英,都是富人,也不可能整个城市都是低收入人群。到最后拼的还是城市的综合发展潜力和刚到深圳打拼的个体的潜力值。所以,我认为不要一味的认为房价过高,这是片面的,另一方面个体本身也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创造财富。当强一线城市的房子大部分的人都买的起的时候,这个城市肯定也已经落寞了。这也是一种阶级现象。


彼岸68027751


几年前接待一个外市领导吃饭,同桌的说年轻人就应该来深圳,机会多。领导说深圳机会多,跳楼的也多。


用户5349507097150


深圳真的少了很多人吗?我感到没见少啊!你看停车场尽管开辟了不少,但各停车场的停车位,已经马路都停满了;你看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区学校都扩建,但学位却都越来越紧张了;你看医院增设了不少,但各大医院甚至连社区医院都要排队了;你看全市增加了这么多公园,但各公园从晨练的到晚上广场舞的,都把公园变成市场了!深圳每年增增加的长住人口是五十万,你想转个户口进深圳,好比中状元一样难呢!

当然,在过去的工业区,随着产业转移,工厂搬走了,打工仔走了,一下冷清了很多。但是你不知道,这些厂房的背后,已经有十多家房地产商在眼睁睁地看着抢着了。不需要几年,又是一个大商圈了。当然,也有很多人已经多年的打拚,身心疲惫地失落回老家或转场了。但是你不知道,更多的年轻人大学生信心满满地走来了。深圳的魅力,就是它能通过“丛林法则”在自然替代着。走的没有遗憾,来的更加信心满满!正是深圳建设者的汗水,浇灌着特区的鲜花。

今天,我刚去了深圳新会展中心的工地,送别着一批批的上万建筑农民工。过去热闹的工棚工区,一下就冷落了。我内心真的很敬重他们,是他们热血锻铸了深圳的丰碑!他们走了,留下了几个精英。这几个精英,又吸引了一批新人进来!深圳人没少,深圳在坚定发展!深圳伟大!建设者更伟大!无论是走的还是留的,人民伟大!





清风清水清世界


大量发户口了![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