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後兩句揭示了什麼人生哲理?

藍小魚babe


詩歌是形象的藝術,它應當以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以飽滿豐富的感情感染人、教育人。但是,詩歌又十分講究立意和造境,講究通過飽含感情的藝術形象表現深刻而明確的思想。因此好的詩不排斥議論和說理。而蘇軾的《題西林壁》恰認理語入手,寫得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當然再有情趣和理趣的詩都離不開彼情彼景。

那一年是元豐九年(1084),正是蘇軾由黃州(現湖北黃岡市)團練副使改任為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刺史。團練副使是武官名,宋朝常用以安置貶降官員,無職掌,哲宗元祜中定為從八品,相當於現在的科級。北宋的刺史為虛職,無實職,相當於現在幫助市長處理文職的文員。可以說此時的東坡居士在仕途中依然處於低迷期,你說他的心情能好到哪裡去呢?但蘇東坡畢竟是蘇東坡,他異於常人也在此,。他特地過江登臨廬山,遊山十餘日,並在西林寺寫下這首題壁詩。正如《記承天寺夜遊》中一樣,作者的心情應該是複雜多變,但最終都走向了豁達。在《記承天寺夜遊》中作者發出了“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在《題西林壁》中作者喊出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它啟示人們在生活中只有正視、側看、俯視、仰望、遙望、近察每一件事,才能從不同方面瞭解事物,才能深入內部細察其精神實質,才能跳脫事物而總觀其全貌。這何嘗不是蘇翁達觀精神的體現,曾經他可以說超級學霸,雖位居進士第二,但歐陽修上報皇帝時卻認為他遠勝第一名,甚至預言他是未來的宰相之才。雖然他未實現歐的預言,但的確是北宋時期的名副其實的大才子,他的諸多作品都是在人生的貶謫途中完成,他若沒有這份豁達,哪裡能有曠世之作呢!


竹影清風20200126


《題西林壁》後兩句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它包含了本義和引申義。

題西林壁

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是蘇東坡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所寫。廬山秀麗多變的山水風景觸發蘇東坡的詩興,這首《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根據旅遊途中所見所想的總結。後世人公認“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

本義

由詩歌的前兩句可以知道,蘇東坡他們遊覽廬山的過程中,對廬山的“面目”是有好幾種感受的:有時候覺得是“山嶺”,有時候覺得是“山峰”;遠遠看起來覺得“低”,走近了卻有覺得“高”。

然而廬山還是這個廬山,為什麼遊覽的過程中會讓人產生這麼多不同的感覺呢?蘇東坡經過思索才明白:我之所以不能真正知道廬山真正的樣子,是因為我一直在山裡面,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不同的時候只能看到廬山的一部分呀!


引申義

蘇東坡這兩句奇思妙發,真正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他從遊覽山水之間總結出來的這個道理是符合客觀事實的,是哲理的一種表現形式。

那麼從這兩句有豐富內涵的詩裡面給了我們什麼啟迪呢?它啟迪了我們認識事物或為人處事當中的一個哲理——由於我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我們需要走出狹小的範圍,放開思想枷鎖,擺脫主觀成見,方有可能實現認識事物本質的目的。

從馬克思哲學認識論上來說,事物的現象又有真象和假象的區別,本質表現為真象的事物容易認識,本質表現為假象的事物就難以把握,所以方法論就要求我們要好像蘇東坡這樣,透過現象來看事物的本質,以達到真正認識事物本質的目的。


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有類似“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諺語

例如:“坐井觀天”

坐在井裡面的青蛙看到的天是井口樣子大小,而飛在天空的小鳥看到的天是無垠無極的。

這裡闡明瞭一個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永遠在一個角度、一個位置、一個高度看問題,這樣得出的結論往往是錯誤的,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又例如:管中窺豹 (有消極和積極兩重含義)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王子敬(王獻之)數歲時,嘗看諸門生樗蒱,見有勝負,因曰:‘南風不競’門生畢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消極:從管子裡看豹,比喻見識狹小,看不到全面。

積極:比喻可以從觀察到的部分推測全貌

那如何避免“管中規豹”的消極作用,使他起到積極作用呢?關鍵就要學習蘇東坡那樣有追尋事物真相的理念,並積極分析,從而透過現象找到本質。

這也是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句中理解到的另外一個道理,其實也就是馬克思哲學裡面的“主觀辯證法”

其實,地球上給蘋果砸頭的人有無數,何獨是牛頓發現重力呢?


這就是我的回答,希望採納。謝謝


文藥書生


《題西林壁》這首詩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作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鬱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是不相同。

我自己好迷惑啊,為什麼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這既是寫景詩,後兩句又蘊含著深遠的人生哲理。

這句詩像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兩個人下棋,都在看自己的棋子,都在思考自己怎樣落棋子,而唯有觀棋的更看得清楚,他能看出他們的漏洞,性急的恨不得去幫著拿棋子了。因為他看得比他們兩個人更廣更遠。

人有時候,特別是遭遇挫折,走入人生低谷的時候,會看不到方向,迷茫不知所措,這時候不要放棄自己,封閉自己,更要多交朋友,因為你需要他人給你指點迷津的。

這句詩更要你放大自己的格局。

人們由於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就是要放大自己的格局,要不斷地開拓眼界,走出小我。

格局有多大,你的舞臺就有多大。蘇東坡被貶政治上在走下坡路,而他卻一步步突破自我,一步步成就更加曠達的他。


sddz以書潤心


大家好,我是“滄浪有話說”的住持滄浪。很高興有機會和大家一起探討。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是北宋大文豪蘇軾的一首哲理詩。被廣為吟誦,小學生都知道這首詩。宋詩裡面,哲理詩不少。蘇軾這首詩的後兩句,更是經常被人引用。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蘊含的道理

這兩句作何解釋?通常意義上,可以用“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個成語來概括。

很多時候,人容易鑽牛角尖,那簡直是不撞南牆不回頭,非得一條道走到黑。為什麼呢?原因在於人的思維固化了或者僵化了。陷入迷局,看不透事情的本質;或者是站得位置不夠高,看不清全局。正如在明處察暗兩眼一抹黑,而在暗處察明,一目瞭然。

所以,不管是在生活中、學習中還是工作中遇到難解問題,我們要做的,不是急於去就地找方法,一是讓自己先跳出問題之外,站在全局的角度去分析問題的癥結;二站在自己所處位置的上一個層次去觀察問題,找出問題的關鍵點。

謀全局才能取得全面勝利;站高一個臺階,才能想出謀全局的好的辦法!歸結起來就是:一要跳出來,二要站上去。

滄浪有話說

居一隅而懷全局,位低處而眼界放高,唯做到這個層次,才能讓自己的能力不斷得以提升,事業才能興盛!


滄浪有話說


對於作者蘇軾我們大家都是再熟悉不過了,那麼要研究它的深層含義,當然是要從它顯示的地點和時間來說,這是最主要的,也是我們所說的新聞三要素,時間地點人事。

這首詩是蘇軾被貶官到汝州的路上,和朋友一起去廬山遊玩的時候寫著,這首詩的四句前二句表達了對廬山景觀的描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後人也將引申,為對一個事件的判斷,要從各個方面來分析,後二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則頗有哲學的意味。

它既表達了蘇軾在廬山的美景之中,在自然之中,忘乎了我的存在,忘乎了形的存在,希望在這山水之間,遠離政治的紛擾,又表達了一種自己在看山看水的時候,又何嘗不就是在山水之中,在自然之中,人是自然的一份子無法脫離自然而生存,人也是社會的一份子無法離開社會而存活。

蘇軾說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就好像是道一樣,是說不清楚的,是講不明白的,就像老子所說,道吾不知名也!

但對一首詩,我們要整體的去觀看它,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由此引發的感慨才引發出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對於事物,我們要有一個整體觀去考量,它在這個整體觀之下,我們要從各個方面去分析它,去了解它,這樣的話才不會被一個觀點,一個思想,一個面所屏蔽我們的眼睛和思想,發散性的思維是最為重要的!





青花有語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心中所想)。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北京玄靈道人


很多人喜歡蘇軾,不僅是因為他的詩詞歌賦,更主要的是他的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以及很接地氣的生活方式。他有文人的雅興,也有俗人的愛好,民間流傳他的逸聞趣事不勝枚舉。

作為北宋時期的文人,他有自己的最高理想,生活的主線是科考入仕,為民請命,為民謀利。然而這條路並不平坦,當遭遇坎坷甚至挫敗時,他失意不失志,依然能過上愜意的生活。

蘇軾將他的人生體驗寫進了詩文,他善於從平凡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觀中發現人生的哲理,今天我們欣賞一首七言絕句《題西林壁》,感悟蘇軾的愜意人生,並剖析其中的現實意義。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揭示的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然而我們細細思考,對於人生終極命題我們始終不可能看透,我們常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人生的迷失者。

人類是有侷限的,也是渺小和無知的。蘇軾生活在北宋時代,儒、道、佛各有主張,他自小研修孔孟思想,而歷經坎坷之後又繼承了道家的清靜無為思想,同時他又常與佛印研討佛學理論。

蘇軾的人生是入世的,從首次出川科舉入仕,到人生的終點,雖然歷經坎坷,幾經被貶和幾度東山再起,他始終沒有退隱山林,消極避世。

蘇軾的人生是出世的。仕途順達時,他疏浚河道、修築長堤,受到百姓歡迎;而仕途坎坷時,他吟詩作畫、縱情山水,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在這首《題西林壁》一詩中,前兩句不僅僅是遊歷山水的感受,其實更是人生的啟迪。我們每個人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人生的看法也是千差萬別。

現代社會也是如此,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當我們評價別人的時候,往往容易陷入班門弄斧的誤區,特別是在評價一件事情的時候,抖機靈也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蘇軾在後兩句解釋了人們認識事物往往具有片面性的原因所在,廬山的真面目不容易看到,因為我們總在深山裡遊覽,就像我們深入鑽研一門學問,越深入往往也越片面。

這個世界的真相是什麼?我們的認知與我們的經歷有關,也與我們的閱讀習慣有關,當我們喜歡碎片化閱讀,或者喜歡閱讀網絡小說,由於文化偏食,我們與真相漸行漸遠。

蘇軾的經歷和他的詩詞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很有借鑑意義的生活態度,他始終不忘文人的使命,在仕途不懈追求,即使經歷坎坷甚至危及生命也不放棄,在夾縫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雖從小接受儒家傳統思想教育,但又深入鑽研道家思想和佛學理論,經過融會貫通,他既不迂腐、也不避世,更沒有選擇寂苦的生活,他對人生的看法是在峻峰之上,他看到了生活的全面。

他喜歡美食、縱情山水、飲酒賦詩、廣交朋友,他看透了世間的真相,特別是對那些蠅營狗苟的人生不屑一顧,但他沒有喪失對生活的熱愛,始終過著愜意的生活。

蘇軾的這一首小詩《題西林壁》,說的是遊歷的體會,說的是人生哲理,如果再深入思考,這首詩說透了生活和人生。即使今天看來,也具有現實意義。


千指魔音


很多時候,人容易鑽牛角尖,那簡直是不撞南牆不回頭,非得一條道走到黑。為什麼呢?原因在於人的思維固化了或者僵化了。陷入迷局,看不透事情的本質;或者是站得位置不夠高,看不清全局。正如在明處察暗兩眼一抹黑,而在暗處察明,一目瞭然。

所以,不管是在生活中、學習中還是工作中遇到難解問題,我們要做的,不是急於去就地找方法,一是讓自己先跳出問題之外,站在全局的角度去分析問題的癥結;二站在自己所處位置的上一個層次去觀察問題,找出問題的關鍵點。

謀全局才能取得全面勝利;站高一個臺階,才能想出謀全局的好的辦法!歸結起來就是:一要跳出來,二要站上去。


久哥解讀國學經典


《題林西壁》詩中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常被我們引用,揭示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哲理。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詩中的意思是: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蘇軾在詩中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詩中前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兩句概括性的從不同角度描述了廬山千姿百態的迷人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體會。之所以不能客觀辨認廬山的真面目,是因為身處其中,視野受到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山一峰一樹,只是局部,必然帶有片面性。從景到理,自然過渡,為讀者說明了一個客觀真理,讓人遐想的空間較大。這不僅是作者對遊山玩水即興描述,也是對人生經驗啟迪的闡述。告訴我們看待問題要超越侷限,擺脫偏見。

如近期的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國夢在病毒陰霾中,假如,只是假如,當局者能根據當時的疫情以及8個醫生的建議做出正確的判斷,及時做出科學正確的決策,也不至於造成黨和國家的被動,也會避免造成了更大的損失。

要想擺脫認識問題的偏見問題,就要“走出廬山”,識得廬山真面目。積累自己所從事職業的知識,拓寬廣度,向深裡學,同時注重平時經驗的積累,加強向身邊有經驗的同志學習。讓後要不斷地總結和自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不斷地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質。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做出重大決策之前,一定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開展調查研究,做到心中有底。做出科學正確的決策,避免造成損失和被動。



泉尚人家


提到這兩句詩,讓我們總能自然的聯想到盲人摸象的故事,每個人都真切的摸到了一部分,每個人都很自信的以為自己摸到的就是大象的全部,其實這兩句詩也有這方面的哲理。記得在安徽黟縣的西遞,在一個古宅子的牆上有這麼一句話……作退一步想。一句俗話揭示了深邃的道理,凡事我們不要深陷其中,而是保持距離,有遠觀全局的站位,才能有更加理性全面的認識。就像佛家的那句偈語…手把秧苗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