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校长的特别“家书”——写给教师

做好引路人,“重启”再出发

亲爱的同事们:

  非常时期,我们无法相聚校园。但重逢不过只是从“线下”转换为“线上”,我们依然情谊深重,依然在一起!

  从疫情出现到今天,我们的生活和内心都经历了种种波折,也逐渐从恐慌回归平稳。再来看这场疫情之战,也更多地从情绪感受走向理性认知。而我,也想和大家聊一聊,作为教育人,我们能做些什么。


校训的时代再现:教育人的责任担当

 疫情之下,我们扶轮人积极担当、率先作为。从1月21日起便全面展开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值班干部24小时在岗在校,履行各级防控职责;行政人员各司其职,做好各项防控保障;班主任老师不计繁琐,每天认真统计学生们的各类上报信息;全校老师在“停课不停学”中日日线上教研,直播网络课程。没有人,在关键时刻退缩,所有人,把偶有的怨言藏匿在更强大的热爱中。

  是的,我们所有人,心中都有一个响亮的声音:学为万人役,行率天下先!它就是扶轮校训,刻在每一个扶轮人的血脉印记中,久远传承。

  而生死存亡下的责任和担当,不只有行动,也有新的思考:这个时候,孩子真正需要的不再只是潜心读书,不再只是学习知识,而是与他们所处的时代同频共振,获取人格之上的能力和素质。

  我们作为教育者,此时在做好“四有好老师”的同时,更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教学生坚强面对疫情,积极乐观居家。

  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教学生学习防控技巧,不做疫情“小白”。

  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教学生从不同角度看疫情,受启发。

  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学生去关注更多默默奉献的人,努力学习他们的大爱担当。


育人的再次探寻:课程的深度架构

  教育即生活。疫情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情绪的波澜,更是深刻的一课:要培养能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人,就必须在重视课本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命需要,解决诸如“不会如何规范地洗手、不知道怎样科学佩戴口罩”这样容易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问题。

  同时,危机也是契机。它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才能做好引路人?

  我们要在课程架构上下工夫。将目光转向生命认知、公益之心、家国情怀等方面的培育上:以生命教育为起点,我们要给学生一门敬畏自然的课程,让他更早懂得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思考生存和毁灭的界限;我们要给学生一门品行素质的课程,让他学会审视自我的言与行,给予他正义、无畏、博爱、乐观的火种,来迎接未来的变革;我们还要给学生一门家国情怀的课程,让他明白个体与世界的关联,感受我们中华文化的核心基因、民族发展的精神标识。

  而这些课程的呈现,在于课堂实施中的分秒瞬间。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再次思考教与学的关系、师与生的关系。只有进一步挖掘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课堂环节的优化增强师生情感的共鸣,我们才能让课堂变得更有生机,也才能更好地唤醒学生对于生命和生存的理解。

  这,才是疫情带给我们教育者最大的价值和责任。


思想的重新整理:在反思中改变

  近来,我也读过很多文章,其中有一篇文章《疫情背后:中国正在加速到来的7大变化》,里面提出了我们未来中国将要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同身受的同时,也想分享给大家:

  一、价值观的改变。我们不再崇敬名人、富人的成功故事,而是渴望深植于人性深处最闪光、最温暖、最无私的美德。

  二、信仰的正确回归。我们国家始终是尊崇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的,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有一部分国人思想中盲目追求西方个人自由主义。但经过大量的事实,让我们更加坚信,我国的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终将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

  三、在线中国即将到来。大量人群将习惯于在家办公,传统的办公室已经不是人们工作的唯一地点。

  四、生物医药技术步伐的加快。整个民族对于生物医药技术的认知和重视,将使人类竞争最终成为优质生命的竞争。

  五、战略物资协调能力大幅提升。表面上停下来的中国,其实正在进行的是史诗级的战略物资配置,疫情之后,中国的战略物资协调能力将大大提升。

  六、全国大协同时代到来。中国人的合作性,经过20多年的互联网磨砺,已经升级成合作规模、合作效率、合作创新最大的世界中心。

  七、“中国速度”将更加全面。在基建速度、高铁速度、5G速度外,战略协同速度、战时研发速度、公共安全应对速度、动态信息引领速度、群体心理疏导速度都将展现,全球的机遇已经到来。

  面对这些变化,我们教育人更需因势而变,不断拓展能力,迎接挑战!


行动的蓄势待发:在提升中迎接挑战

 在未来的育人道路上,我们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要有无比强烈的立德树人意识。立德树人,是我们的刚性责任。在育德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如疫情中各行各业的战斗英雄一般,我们要花大力气培养的,必然是有中国心、懂得相互协作、甘于奉献的现代文明人。我们今天的育德质量,就是未来的国民素质。

  二、要有非常精湛的专业综合素养。日益更新变化的知识体系和育人要求,是未来联系我们与学生精神世界的纽带。我们的专业素养越高,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把握才能越深越精,传输给学生的能力也才更加全面。我们要多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出发,思考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三个方面的能力提升。要不断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内涵下学生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更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应关注创新思维。我们想让学生拥有创新思维,自己首先要与时俱进。要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主动创新教育教学理念。要更多提供给学生科学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待问题不折不挠的态度。让他们即使遇到挫折,也能够越挫越勇,直面难题。要不断提升心理辅导能力。要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要和学生站在同一轨道思考问题,了解他们的成长困惑,理解他们的心中所想。不能简单地解决“是和非”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学会思考、对待不同的声音不盲从、不人云亦云。

要不断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停课不停学”的网络授课,让我们与学生的交流方式发生改变,也倒逼我们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我们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就是我们的表达。在新的时代,就必须用新时代的方法和孩子沟通。

  好教师,最重要的素养,是构建自己与学生的联结。而我们需要努力的,也绝不仅仅是以上的方面。专业素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将它内化成能感染影响学生的底蕴和人格。这样,面对未来变化,我们才能信心满满。

  老师们,在我们扶轮大家庭中,每一人都是彼此的亲人,我们相伴扶持,彼此依靠。看过这样一句话,“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下辈子,无论我们爱与不爱,都不会再相见。”希望我们在平淡的日子里相惜、相依、相伴、相守,在未来生活中能够相互成就、彼此温暖!

  最后,祝各位一切安好!也坚信,在疫情过后,我们会变得更加坚强、豁达!此刻,只需迈过拐点,静待春来!

相濡以沫的家人:董慧蕴

2020年2月1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