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變法”為何失敗?淺析“王安石變法”給我們帶來的啟發

說起王安石,我們的後人們最先想到的是他揮毫寫下的那一句句優美的詩篇,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他是一位大文豪。但王安石作為一位詩詞大家在政治上非常的具有見解,絕對不是單純的“書呆子”。

這也是為什麼王安石在歷史上是一位留名千古的宰相,其中很出名的一件事就是“王安石變法”,我們學過歷史的朋友應該都很熟悉,對於王安石的評價,後人也是褒貶不一,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梁啟超就認為王安石是變法改革的千古大家,俄國首領列寧也把王安石稱作“中國改革家”。

今天我們要來談的就是這個在歷史上非常出名的王安石變法,儘管王安石變法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王安石在宋代人們的心目中,那可以說是和孔聖人孟子這些偉人並列的存在。那麼,王安石變法為什麼會失敗呢?

“王安石變法”為何失敗?淺析“王安石變法”給我們帶來的啟發

一、何為王安石變法?王安石變法的背景和目的。

王安石變法是指發生在北宋時期宋神宗年代,由當朝宰相王安石發動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運動,變法從熙寧二年(1069年)至元豐八年(1085年),前後持續了16,變法以宋神宗去世結束,最終失敗。

背景:

1、冗員、冗兵、冗費。

在北宋成立之後,為了進一步的加強中央集權制度,收歸行政權、財權、軍權,同時採用了分化事權的方法,保證了權力收歸中央,維護了中央集權的統治。

我們也知道北宋的基本國策是“重文抑武”,朝廷中文官堆積,在軍事上奉行的卻是“守內虛外”,同時為了削弱官員們的權力,還實行一職多官,宋仁宗也是大興科舉,採用恩蔭制籠絡百官,導致很多的官員貪戀權位,朝廷機構出現了臃腫的現象,這就是“冗員”。

宋初實行了養兵的政策,但是為了防止武將專權,實行了“更戍法”,出現了“兵無常帥,帥無常師”的局面,導致兵力充足,但軍隊的戰鬥力並不高,出現了“冗兵”的現象。在財政支出上,由於官員的急劇增多,政府的財政支出負擔很大,形成了“冗費”。北宋因此出現了積貧積弱的局面。

“王安石變法”為何失敗?淺析“王安石變法”給我們帶來的啟發

2、農民內亂,外敵侵擾。

政府的財政負擔加劇,百姓們遭受的就是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這讓百姓們苦不堪言,再加上常年的戰亂和自然災害,陷於苦難之中的農民紛紛揭竿而起。

宋朝的外部也有著不小的隱患,與契丹和党項族常年的戰爭,導致北宋軍隊的軍力渙散,同時也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宋神宗繼位之後,平靜祥和的大宋朝,繁榮的背後存在著深刻的矛盾。土地兼併現象嚴重,農民們無地可種,生產力低下。國內也出現了極少見的財政危機。

目的:為了改變宋朝積貧積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統治危機。王安石也是在這時候被起用,隨後便發生了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

二、王安石變法,“變”的是什麼?

王安石在熙寧元年提出了全面改革的想法,“治國之道,首先要效法先代,革新現有法度”充分體現出王安石變法的方向性,王安石認為,北宋的積貧積弱,首先的問題在於農民,農民貧苦,導致不能夠正常的從事生產,國家的生產力也就降低了。

要改變這一個局面,首先就是要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同時要減輕農民的負擔,剔除過多的苛捐雜稅,減輕繁重的徭役。農民的生產水平提高,國家的生產力也就上來了。熙寧二年,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展開了變法。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富國之法”和“取士之法”

“王安石變法”為何失敗?淺析“王安石變法”給我們帶來的啟發

1、富國之法:(這裡只列舉幾個重要的變法)。

青苗法:“青苗法”是減輕農民土地稅的重要舉措,由政府在每年的二月和五月貸款和貸糧給農民,半年的利息分為兩份或三份,和夏秋兩稅一同歸還。這一舉措確實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也緩和了兩種階級之間的矛盾,但是貸款的利息偏高,並沒有從根本上減輕農民的負擔。

免疫法:這一變法幫助農民從勞役中解脫出來,通過繳納免役錢,讓農民能夠從事生產活動,這也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但是對於貧困人家確實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方田均稅法:清丈土地,把土地按照土地質量分為五等,作為徵收田賦的依據,能夠有效解決土地兼併的現象,同時能夠讓一部分農民免除賦稅。

將兵法:廢除了原來的“更戍法”,把當地駐軍分單位,設置副將訓練軍隊,有利於提高軍隊的素質和解決了兵將分離的局面,加強軍隊的戰鬥力。

2.、取士之法。

改革科舉制度:頒佈貢舉發,廢除明經科,進士考試更加註重考查時政,同時增加了法科,這一舉措更加有利於考查官員是否具有經綸濟世之才,而不是隻會背誦書本。

整頓太學:太學被分為三舍,通過學校平日考核來取代科舉考試,成績優異者直接入朝為官。惟才用人:更加註重對於中下級官員的任用,讓更多的有才學的人士得到任用。

“王安石變法”為何失敗?淺析“王安石變法”給我們帶來的啟發

三、王安石變法為何失敗?對後人有何啟示?

失敗原因:

1、變法措施和階級制度的衝突。

王安石變法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振興國家,解決國家的財政問題,王安石就好像是一個理財專家,為國家理財,但是財從何來?很明顯,在農業社會能夠做到的就只有“與民爭利”,在理財的措施這一方面,只能夠通過民間的機構來改革內容,政府如果接手,肯定就會導致壟斷現象。

就比如青苗法,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措施,既增加了政府的收入,有減輕了農民的負擔,限制了高利貸的剝削,可是措施一下來,就變了味,政府強制借貸,同時還設下了高額的利息,這種做法實際上是進一步的加重了農民的負擔。

官僚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加劇了。在重農抑商的社會下,農民想要真正富起來也是很難的。再來看看方田均稅法,全國清丈土地的做法很顯然是觸動了那些地主階級的蛋糕,但是在封建社會下,剝削階級就是地主階級,地主階級就是統治階級,王安石變法觸動了統治者的利益,想要長久是非常困難。

歷史上也有很多的相同的例子存在,比如戊戌變法。根源還是在於封建制度的根深蒂固,在這樣的限制下,改革的成功實在是難於登天。

“王安石變法”為何失敗?淺析“王安石變法”給我們帶來的啟發

2、王安石的個人原因。

王安石是一個光明磊落的人,他秉承的救國之心確實是值得後人敬仰的,這也是為什麼王安石在歷史上的地位是極高的原因。

王安石推行變法,是處在少數派的位置的,非常需要支持和擁護,所以王安石任用了很多擁護變法的官員,但是這之中確實不乏投機分子,真心實意願意改革變法的人實在是少數。

加上王安石本人性格頑固,不能夠聽取正確的意見,變法不能夠得到及時的糾正。最終也是救國不成,反而引發了更多的社會問題。

啟示:

王安石變法受到很多的後人的推崇,確實王安石變法對於歷史上很多的政治改革運動都起到了借鑑的作用,變法提出的很多改革內容都是非常新穎的,但是變法最終還是失敗了。

歷史上對於王安石變法的看法,也是褒貶不一,推崇的人認為王安石變法是一次近代以來在財政體制上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創新,而有的人卻認為王安石變法是封建專制集權的又一次加強,甚至是導致北宋滅亡的重要原因。

我認為王安石變法對於我們後人還是有很大的啟示的,無論結果如何,首先我們來看“富國”之法,王安石的富國之法其中的“青苗法”可以說是對國家經濟的一次調控,但是這一次調控卻存在著封建體制下的主觀能動性,強制借貸的行為沒有做到尊重農民的意願,所以也給我們後世的從政者啟發,

在推行政策之時,是需要徵求民意的,同時也要充分的考慮到民眾的利益得失。

“王安石變法”為何失敗?淺析“王安石變法”給我們帶來的啟發

結語:

王安石在變法的過程中確實是有一些非常的執拗和頑固,這也是為什麼王安石變法沒有得到變通的原因,大規模的變法必然會引起社會問題,但是王安石在用人方面的做法是“因人廢言”,這也是導致了王安石變法失敗的重要原因,一個良好的自由發表政論的平臺被王安石破壞了。

我認為,這對於我們後世也是存在很大的啟發,首先就是在國家的改革方面,需要建立起深厚的民眾基礎,對於新的政策可以推行試行的做法,調查民眾滿意度,及時的反饋意見。而不是政策一上臺就大規模的推行。

對於王安石變法,你們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