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顏體書法”的風格形成與基本面貌


在中國書法藝術漫長的歷史中,有無數燦爛的明星照耀著今天書法愛好者的學習、探索之路。質樸平實的甲骨文,樸拙奇崛的金文沒有留下當時創作者的名字,從秦代的李斯開始,書法作品首次有了確定的創作者,李斯也是第一位留名書法史的大書法家,從此以後,書法藝術在歷朝歷代都有發展和創新,並且留下眾多書法藝術大師的名字讓後人崇敬甚至膜拜。

中國書法的最頂峰在魏晉時代,出現了震爍古今的“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唐代在楷書書體的完善與確定,在行書與草書創作的開拓上有很大發展;而到了宋代,行書繼續它的輝煌,出現了“蘇、黃、米、蔡”四大家;元代有趙孟頫;明代不僅有董其昌,還產生了徐渭這樣的“字林之俠客”,一心在紙上放飛自我;到了清代,碑學興起,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書法領域,篆書、隸書趴在書法史幾乎上千年無聲無息,這時候終於迎來新的藝術高峰。同時在行書、楷書等領域也有巨大創造,出現了何紹基、伊秉綬、吳昌碩等巨匠。

在群星璀璨的書法史中,最耀眼的一顆當然是“書聖”王羲之。那麼,如果我們要找一個可以和王羲之類比的書法家,那這個人無疑就是顏真卿。

米芾在《海嶽書評》中曾寫到:

“顏真卿如項羽掛甲,樊噲排突,硬弩欲張,鐵柱將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

元代的鄭枃評價顏真卿書法:

“憤然獨悟”“翰回古意”。

顏真卿能得到歷代後輩書法家的推崇,他創造的雄渾博大的藝術風格是主要原因,那麼這樣的藝術風格具體怎樣產生的,讓我們一起以《勤禮碑》為例,簡單分析下:

一、點化動作的誇張與豐富

我們以對比唐朝前期的楷書大家歐陽詢來做對比。我們可以看到,歐陽詢的“其”字長橫畫整體粗細均勻,起筆和收筆稍寬於筆畫中段。而顏體的長橫,起收筆都很明顯寬於筆畫中段,收筆下按的動作甚至有些誇張的感覺,形成一個顯眼的團塊。

淺析“顏體書法”的風格形成與基本面貌

歐體與顏體中“其”字的對比

我們再看歐體、顏體豎鉤的對比,歐體的鉤兩邊都飽滿,顯得平和、秀美。而顏體的鉤下邊一側不是飽滿的,明顯凹進去一塊,可以想象,顏體的鉤是先寫下去,迴轉筆鋒再出鉤,這樣多了一個動作,豎的末端圓厚,顯得這一點畫蘊含了力量。

淺析“顏體書法”的風格形成與基本面貌

歐體與顏體中“事”字的對比

顏真卿通過誇張點畫起收的動作,在點畫收筆處增加動作,使筆畫更強健有力。從更深層次分析,這樣的處理更強調點畫起收,進一步明確了楷書每一筆的獨立性,楷書的書寫規範和書體特徵更加完備,這也是為什麼書法史認為楷書到唐朝時才成熟。顏真卿為楷書書體的成熟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點畫輕重對比強烈

我們觀察“書”這個字,它的點畫很多,主要是橫畫,中間有一條豎畫。我們很容易看出,所有橫向的點畫相對細,中間的一豎顯得格外粗壯。我們進一步觀察,兩個橫折,折的部分也很粗,也就是說所有縱向的點畫都粗重。

這就類似於大樹的主幹與分支一般,主幹粗重才能穩定支撐起枝幹,才能堅實而牢靠,若是粗細均勻,平直相似,則失去了穩定與支撐。

淺析“顏體書法”的風格形成與基本面貌

顏真卿《顏勤禮碑》中“書”字與大樹枝幹類比

我們觀察“文”字,文的橫與撇捺之間粗細對比也很明顯,橫比較細撇、捺比較粗。這樣就能起到很好的穩定作用,就好比一個人在扎馬步,當下盤穩定而牢固之時,整體就會穩如泰山。“文”字撇、捺的粗重也正是這樣的道理。

淺析“顏體書法”的風格形成與基本面貌

顏體“文”字與扎馬步對比

顏體改變隋朝到唐朝前期楷書點畫輕重均勻,總體上含蓄、典雅的風格。通過製造強烈的點畫輕重對比增加藝術感染力,不同點畫在輕重上變化也增加了書法的豐富性。比如隋朝的《董美人墓誌》、唐初的《九成宮醴泉銘》、唐中期的《顏勤禮碑》。

淺析“顏體書法”的風格形成與基本面貌

董美人墓誌、九成宮、顏勤禮碑

三、結體的飽滿強壯

我們看下面的兩個字,“事”字中間的豎鉤顯得很有力量,是整個字中最重的,刻意強調的筆畫;“東”字雖然撇捺舒展,最強調的還是中間的豎畫,這種對中間縱向點畫特殊強調的方法,使整個字顯得軀幹遒勁,中氣十足,就會給人一種強壯的感覺。

這就好比馬路的主幹道,起到了一個最重要的引流和疏通的作用,若無主幹,全是支幹,則會主次不分明。兩個豎筆就是兩個字的主筆,有了主筆則主次分明,對比明顯,無論在視覺衝擊力上還是這個字的結構穩定上,都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淺析“顏體書法”的風格形成與基本面貌

顏體“事”與“東”字與主幹道的對比

我們看“將”字,觀察這個字左邊的豎和右邊“寸”的豎鉤,我們可以看出,左邊的豎畫向左微弧,右邊的豎鉤向右微弧。左邊和右邊這種向外側彎曲的狀態,在書法上叫做“外拓”。王獻之在書法創作上以這種風格特點著稱,到了顏真卿這裡,把外拓的審美風格發揮到極致。

這種形態向中國的鼓,給人一種飽滿的感覺。“外拓”的結構技巧如下圖中紅線的示意。

淺析“顏體書法”的風格形成與基本面貌

顏體“將”字與中國的“鼓”

我們看“國”字,國字是包圍結構,左邊是垂露豎,右邊是橫折的折部,也是一個縱向的點畫,左右兩邊也呈外拓的狀態。我們再觀察這個字的上下的安排,裡邊的部分緊靠頂上的橫畫,最後一橫位置比較高,左右兩邊的下端都伸長,造成整個字向上集中、向上發展的狀態,這樣的處理,使顏體不僅具有強壯的體態,更給給人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感受。

淺析“顏體書法”的風格形成與基本面貌

顏體“國”字與太極示意

本文主要就顏體風格特徵的行形成原因進行探索,顏體書法獨特的技巧和值得學習的優點有很多,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和深入學習,顏真卿的書體雖脫胎於“二王”卻能自成面目,獨具一格,成為了後世無數書家爭相學習的典範!


文/彧白 學者,書法理論家,文藝評論家,三餘書社簽約書法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