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明日正式移交 首批醫護人員已經進駐

西安新聞網訊(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馬相)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項目(應急院區)已全部建成,2月17日將正式移交,用於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月16日下午2點,由西安市中心醫院帶隊,第一醫院、第三醫院等15家醫院組成的第一批醫療隊員中的醫療及後勤人員127人,全部進駐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應急病區),開展醫療救治工作。

首批醫護人員正式進駐 經過嚴格培訓充滿信心

16日下午,載滿醫護人員的兩輛大巴車停靠在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外,127名醫護人員提著大包小包有序走進公共衛生中心。“更多的是激動,經過這段時間嚴格培訓,我們的心情已經從前期的焦慮、緊張轉變成激動與自信。”去往生活區的路上,一名來自西安市精衛中心的醫護人員告訴記者,在入駐公共衛生中心前期,醫院開展了紮實的準備工作,對全體醫護人員進行了系統、全面、嚴格、規範的培訓工作,操作流程都一遍遍經過模擬訓練,確保人人技術過硬,“經過培訓,大家很有底氣。”

走進生活區,記者看到醫護人員的宿舍全部為兩人一間標準間,除了兩張床,房間內還安裝了電視、空調、儲物櫃及辦公桌。所有床鋪都換上了嶄新的白色床單與被罩。來自西安市中心醫院病區的護士長周彥芝正在收拾行李,她說公共衛生中心項目從開工到現在短短十幾天的時間就可以移交,真是體現了西安速度。來之前,由於建設速度很快、物資運輸這段時間又不便捷,她想著生活條件可能比較簡陋,只有有個休息的地方就可以,但沒想到房間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完全超出期望。

提到進駐前的醫療救治準備工作,周彥芝顯得非常有信心。她說,經過長時間高質量的培訓,大家在身體素質、心理狀態及業務技能等各個方面都很優秀,已經充分做好了與病毒戰鬥的準備。“之前所有的培訓都是按照實操的要求進行的,要確保萬無一失。”周彥芝說,在來公共衛生中心的路上,她也一遍遍給護士們強調,在面對病人時絕一定要科學地按照要求和規範進行救治,絕不允許出現任何疏漏。

“相信經過我們這一輪的戰鬥,疫情很快就能過去,大家都能平安回家。”周彥芝說,早上出門時,她8歲的兒子一直幫她收拾行李,平時不太細心的兒子叮囑了她很多,讓她好好吃飯,照顧好所有的患者,也照顧好身邊的同事。周彥芝的兒子還說:“我在盼著你回家,病人的家人肯定也盼著他們回家呢,希望你和病人都能早早回家。”

抽調精兵強將 醫療設備安裝到位

據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領導小組組長、西安市中心醫院院長虎威介紹,此次進駐的醫護人員由西安市中心醫院牽頭,從西安市衛健委直屬的十五家單位(西安市中心醫院、西安市第一醫院、西安市第三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西安市第五醫院、西安市第八醫院、西安市第九醫院、西安市紅會醫院、西安市中醫醫院、西安市兒童醫院、西安市精衛中心、西安急救中心、西安市婦幼保健院、高新醫院、長安區醫院)抽調精兵強將。

所抽調的醫護人員很多具備高級專業職稱,並且擁有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對疑難危重症患者的診斷治療具有較高的水平。同時,進駐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的醫護人員中很多人有過治療疑似患者的經歷,診斷治療經驗豐富,心理素質也很過硬,相信一定能夠很好地勝任治療工作。

公共衛生中心病區是按照特殊病房標準進行的規範化設計,所有病房為負壓病房,病區設置統一為三區兩通道(三區:清潔區、半汙染區、汙染區;兩通道:醫務人員通道、患者通道)設計,避免院內感染的情況發生。

“中心的各類檢驗設備及影像設備也已經安裝完畢。包括最先進的飛利浦64排螺旋CT在內的兩臺CT及各類檢驗設備和試劑也全部安裝調試到位。”虎威說,市委市政府為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儲備的各類物資如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物資數量充足,確保醫護人員工作安全。

16日醫護人員行李收拾完畢後,病區負責人就帶領大家走進病區熟悉環境。從診治流程到生活區、辦公區及病房的佈局,從各種醫療設備儀器到防護裝備的擺放位置,大家利用交接前的最後時間抓緊熟悉,確保以最好的狀態投入工作。

“醫護人員準備好了,我們也都準備好了。”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西安市中心醫院副院長李建英說,看著醫護人員摩拳擦掌準備戰鬥的樣子,很是激動。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應急院區已經全速建成,另外,為保證醫務人員生活質量,中心除生活區公寓樓,還建有專門的食堂,每日保證新鮮蔬菜食物的供應。“今天晚上我們就開火給大家做飯,明天開始大家就為抗擊疫情做準備,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戰役。”李建英堅定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