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再次发力!中俄差距明显拉大,乌克兰成救命稻草?

烽火君

俄罗斯发动机再次发力,中俄差距明显


据俄新社6日报道,俄罗斯前瞻性研究基金会称,由3D打印技术制造的转子活塞航空发动机近日在俄罗斯问世。


这一转子活塞式发动机是由俄罗斯前瞻性研究基金会和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共同研制出来的。该发动机采用了独特的涡轮增压系统,其中一些部件采用3D打印技术制成。


俄罗斯再次发力!中俄差距明显拉大,乌克兰成救命稻草?


基金会指出,转子活塞式发动机运用领域广泛:无人机、轻型飞机、机器人、混合动力发电装置、船用和汽车发动机等都能用上它。运行发动机使用的燃料也多种多样,包括航空煤油、天然气和汽油等。


这是俄罗斯在发动机以及3D打印领域内的又一次突破。当然,俄罗斯的发动机技术以及实力得益于苏联雄厚的工业实力。到目前为止,美俄依旧是发动机领域内的两大巨头。


中国虽然近些年军事实力大增,但是不得不承认,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中国和美俄差距很明显,其中发动机寿命以及发动机叶片的材料就是很显著的地方。


例如美国的F-22猛禽战机的F119发动机,它的寿命远远超过14000小时。俄罗斯的发动机平均寿命也是超过3000小时,并且目前研发的新型发动机——30发动机,据说能达到6000小时以上。中国现在的航空发动机才触及5000小时的门槛,这相较于他国,中间的鸿沟起码需要10年以上才能齐平。


俄罗斯再次发力!中俄差距明显拉大,乌克兰成救命稻草?


我国航发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原因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它体现着一个国家工业的最高制造水平。


飞机想要产生巨大的推力,就必须有一个好的航空发动机。不管是客运飞机还是军用飞机,航发决定着飞机性能的好坏。


如果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芯片是电子行业的命脉,不那么大推力航发一定会是航空工业的命脉。一个飞机像要产生巨大的推力,离不开一个好的发动机。不管在军用领域还是在民用领域,航发依旧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航发的好坏甚至决定了战斗机性能的好坏。


在烽火君看来,纵观中国整个航空工业体系中,发动机依然是制约我国航空发展最大的短板。究其原因,一是我国航空事业发展起步晚;二是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三是航发内部构造复杂,需要工业技术的水平极高。


俄罗斯再次发力!中俄差距明显拉大,乌克兰成救命稻草?


在航发领域,西方国家、乌克兰和俄罗斯占据着整个世界航发市场的主导权。虽然我国一直在研制属于自己的航空发动机,但是由于西方国家一直以来对中国的封锁,航发的进展缓慢。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制造出了优秀的第四代战斗机引擎涡扇10B,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才是开始。因为在民用领域以及轰炸机、运输机等领域,我国落后西方国家太多太多了。


而要想在短时间内,造出来性能强悍的发动机,目前来说只有两条捷径。一是引进国外先进的发动机,学习国外发动机的技术,从模仿到制造的转变。另一方面是加大科技投入,从材料学入手,解决发动机材料的问题。


俄罗斯再次发力!中俄差距明显拉大,乌克兰成救命稻草?


当然,最快的方法还是买技术学习消化。想要通过研发实现追赶毕竟是需要时间的,短期之内又无法缩短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不可否认,近些年来,我国也制造出了像涡扇—10B这样的发动机,但是在民运以及轰炸机发动机领域,依旧是一片空白。


引进乌克兰技术成为救命稻草?


其实早在之前,我国一直在引进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发动机用来研究学习,并且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在航发领域造诣颇深,就连苏联时期最大运输机的航发都是马达西奇公司生产的。


就算今天,在乌克兰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乌克兰的航发依旧是全球最顶尖的技术。而马达西奇公司一直是中国引进技术的重点来源,该公司生产的发动机刚好填补我国多个空白。


俄罗斯再次发力!中俄差距明显拉大,乌克兰成救命稻草?


对于我国来说,得到乌克兰技术的支持,对于我国航发的发展大有裨益,所以我国一直想收购乌克兰的这家公司。


当然,乌克兰方面也有意将航发卖给中国,但是碍于美国的从中阻挠,航发问题一再耽搁。


其实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从中作梗阻挠了,美国的阻挠成功的阻止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速度。


马达西奇公司涉及的发动机小到直升机发动机,大到巨型运输机发动机,这些技术如果全部被中国掌握,中国就拥有覆盖主要航空产品的动力系统技术,不但在军用飞机领域而且在民用飞机领域都有长足发展。


俄罗斯再次发力!中俄差距明显拉大,乌克兰成救命稻草?


在烽火君看来,虽然我国一直在努力追赶,但是几十年的差距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追赶的,最快的方法就是买技术,少走弯路。所以,在目前来说,乌克兰的航发的确是中国追赶世界最快的方式。


随着乌克兰经济的不景气,马达西奇公司的生意也并不好,资金缺少的马达西奇公司近些年航发技术更新慢,而中国有资金缺技术,所以来讲还是对马达西奇来讲,中国都是最好的选择。


俄罗斯再次发力!中俄差距明显拉大,乌克兰成救命稻草?


当然,靠谁都不如靠己。中国一方面在寻求技术的时候,一方面也在研发航发的关键部位——叶片。因为叶片在高速旋转下产生的高温让很多材料无法承受,很容易损坏。而在前段时间我们研发出了耐高温、耐腐蚀的高熵合金。也许,再过几年,航发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这也算是我国在航发领域的一点星星之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