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虧錢嗎?疫情對理財產品會有這些影響


會虧錢嗎?疫情對理財產品會有這些影響

辨險識財

2020年突如其來的這場疫情,我國的各個產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很多理財產品投資者,也非常關心這次疫情是否會對已經投資的理財產品收益造成影響?疫情過後應該投哪些類型的產品?甚至有網友在諮詢自己在銀行的本金是否安全等問題。。。

今天我們就從銀行理財市場角度帶大家覆盤,分析理財市場變化以及投資人的應對策略。

春節過後法定節假日延長,不少企業推遲復工,銀行理財產品的購回時間、到期日和起息日也受到直接影響。

會虧錢嗎?疫情對理財產品會有這些影響

辨險識財

辨險識財

短期影響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開放式理財產品的申購和贖回申請只能在交易日受理,因此導致原先在1月31日至2月2日期間購買和贖回的理財產品,資金到賬日和起息日順延至2月3日或2月4日。

應對以上問題,招銀、工行、交行都做了相應的調整。

為減少疫情蔓延,加強對員工和客戶的保護,銀行業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部分銀行分行需要臨時關閉或縮短營業時間,積極鼓勵客戶進行網上交易等。

春節假期結束後理財產品的首個開放日為2020年2月3日;

原計劃於2020年1月31日、2月1日到期的理財產品;

到期日順延至2020年2月3日


長期影響方面

投資面影響:利率一降再降,可以說是投資人在這段時間的直接感受了,所以在購買理財時候,可適當考慮期限較長的產品。

上層經濟的整體影響:

有人士認為,疫情會加速我國利率市場的下行,由於現在國家正處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中國潛在增長的速度雖然正在放緩,但是不能否認仍在增長的事實。因此,2020年經濟走勢上判斷,將會是一個先抑後揚的增長曲線。我國的貨幣政策重點是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刺激消費。受疫情影響,近期國家施行了一系列措施實施貨幣寬鬆和降息,出臺相關中小企業保護措施,積極對沖疫情影響,提振經濟。


央行不僅開展大額逆回購,而且下調中標利率,表明在疫情影響背景下,貨幣政策正在量、價兩方面同時發力,逆週期調節力度明顯加大。2月3日,央行開展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共計1.2萬億,中標利率分別為2.40%、2.55%,上次分別為2.50%、2.65%。


在國家“保增長、調結構”的主基調下,2020年資產的體量和質量與2019年相比而言不會出現大規模調整,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的基本面沒有變化,這仍將成為銀行理財資產端供應的基礎。


直接經濟影響:

由於疫情影響和延遲復工,銀行下游的餐飲、零售、旅遊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另外由於地方受阻,農業、畜牧業也在面臨不同程度的的影響。預計將引發新的貸款逾期率或公司債違約情況,其他潛在影響還需要後續進行評估。


股市方面,中長期趨勢不會受到影響,短期的影響也會在一到兩個季度後順利消化。從邏輯上說,疫情的發生會導致盈利的推遲,但不會導致盈利的消失,反而有一些行業會在疫情中找到爆發的機會。按照現金流貼現模型測算,股價受到的影響幅度是有限的,且總體不會影響中長期的趨勢。

會虧錢嗎?疫情對理財產品會有這些影響

辨險識財


疫情對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的影響

理財子公司的投資產品類型一般固收類,其中很多產品中都配置了少量的股票等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在10%-20%之間。

如果購買的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中配置了股票和基金,產品淨值必然會受到影響下降。根據新的資產管理規定,開放式產品淨值按開放頻率披露,封閉式產品淨值每週至少披露一次。如果產品期限較短,如三個月,股市的波動會對理財產品淨值的波動產生一定的影響。

不過理財子公司的產品期限普遍偏長,封閉式產品平均期限超過650天,權益類產品淨值的波動主要取決於股票市場的中長期表現。

會虧錢嗎?疫情對理財產品會有這些影響

辨險識財


光大理財認為,低估值保持的時間雖然難以預測,但低估值市場向下尋底的幅度有限。目前市場上存在許多既有高分紅率又有估值安全邊際的股票可供選擇,而且疫情過後股市將有望迎來新一輪景氣週期。在此情形下,用時間換空間是一個較好的風險收益比選擇。

招銀理財投研團隊認為,疫情對經濟基本面的影響偏短期,中長期形勢是可以控制的;對股市的衝擊屬於短期邏輯,中長期不用悲觀。在短期投資策略上,對債市可加倉對沖,對股市建議擇機長期佈局優質“錯殺”公司。

總體來看,疫情對銀行理財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影響程度要看你所投產品的類型以及各銀行理財資金的具體運用情況。

信託、保險、證券公司紛紛都推出了具有“防疫”主題的特色產品,比如

民生信託推出“民生有愛救助疫災公益信託”、

光大信託推出“加油武漢”專項資產管理計劃,

京東安聯財產保險公司推出“新型冠狀病毒保障計劃”,

為被保險人提供確診津貼以及新型冠狀病毒疾病身故保障。


這些產品很好地適應了疫情下的人們對資金安全、人身安全的保障訴求,也滿足了人們幫扶救助的情懷訴求。相較而言,銀行理財機構目前鮮有推出該類產品,迅速開發出滿足“疫情”下的保障增值需求及情感需求的產品,在產品中附加提供新型冠狀病毒醫療保障服務、安排部分產品資金定向進行幫扶救助受災地區和人群、在收益中留存部分用於捐助等等,使產品順應疫情的時代需求,打造出受客戶信賴的“爆款”,實現在困境中尋求發展。

辨險識財

加入辨險識財

查看168家銀行理財產品評價報告

專業調研團隊深入分析對比

為您的理財安全保駕護航


會虧錢嗎?疫情對理財產品會有這些影響

辨險識財

本號部分文章系轉載,登載該文章目的為更廣泛地傳遞信息,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也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本號會盡可能地對原作者及原出處進行明示。如因操作人員疏忽,造成漏登的,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