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知識:古代疾病對人類歷史的影響相關考點(二)

(二)古代世界

歷史小知識:古代疾病對人類歷史的影響相關考點(二)


1、瘟疫與雅典戰敗

公元前431-前404年,希臘世界最為強大的兩個城邦——雅典與斯巴達——發生了戰爭。戰爭開始的第二年,一場大瘟疫侵襲了雅典。病症來勢兇猛,病人發熱,極度口渴,舌頭和喉嚨充血,身體皮膚的顏色紅中泛灰,最後長出膿皰潰爛。各階層的人都會得這種病,包括富人和窮人。醫生們無能為力,他們自己也因此而死。瘟疫給予了雅典同盟以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打擊。瘟疫肆虐的時間很短,但死亡人數很多。可能至少有1/3到2/3的雅典人死亡,包括雅典著名的將軍伯利克里。雅典不僅損失了大量的軍隊和優秀的統帥,而且導致自身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無法做出明智的戰略決策。更可怕的是,災難導致了人們的精神崩潰,使城市居民士氣消沉,尤其是破壞了海軍的戰鬥力,這就使雅典不能對斯巴達進行強有力的打擊。戰爭在拖延了27年後,到公元前404年以雅典戰敗告終。

2、瘟疫與羅馬帝國覆滅

羅馬歷史上有三次大瘟疫——塔西佗《編年史》記載的公元65年大瘟疫、公元前167年的“安東尼瘟疫”(又稱“蓋倫醫生疫病”)和公元250年的西普里安瘟疫。當然,除了這三次大的瘟疫外,還有諸多其他瘟疫發生。這些週期性爆發的瘟疫對羅馬帝國的影響是全方位的,無論是對其人口、經濟、軍事、政治,還是對宗教等諸多方面都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

第一,瘟疫導致羅馬帝國人口大量減少和人的體質的下降。瘟疫最為直接的後果就是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西羅馬帝國的人口大概從帝國早期的7000萬減少到帝國後期的5000萬,瘟疫顯然是造成人口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瘟疫大大影響了羅馬人的體質,致使人口出生率降低,使人口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恢復。

第二,瘟疫導致了羅馬經濟的衰退。頻繁爆發的瘟疫導致了整個帝國不斷出現饑荒和通貨膨脹,造成了羅馬經濟生活的極度混亂,甚至到了崩潰的邊緣。同時,由於瘟疫肆虐帶來的人口和耕畜的大量死亡,使整個帝國的土地出現了大面積的拋荒,農村在糧食收穫的季節無人收割,從而出現了可怕的大規模饑荒。

第三,瘟疫嚴重削弱了羅馬的軍事實力。頻繁發生的瘟疫造成的人口大量減少直接導致其兵源供給不足,這就迫使羅馬帝國政府不得不大量使用蠻族人(主要是日耳曼人)僱傭兵,造成了軍隊的“蠻族化”。並進一步影響了羅馬戰略的重大變化。其表現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帝國不再向東擴張,二是對由日耳曼人馬考曼尼發動的侵略的征討推遲了4年,這是羅馬帝國軍隊第一次沒有立即發動戰役驅逐蠻族的侵犯,而是允許他們居住在帝國的邊境。此後,羅馬帝國由戰略進攻完全進入了戰略防禦。

第四,瘟疫還造成了羅馬帝國政局的動盪和混亂。瘟疫造成的局面混亂,為野心家的爭權奪利創造了機會。蠻族人所佔比例上升導致在對外戰爭中軍隊組織紀律渙散、將帥不和等許多問題的產生,也為3世紀後期蠻族將領擁兵自重、覬覦皇權埋下了禍根。

第五,瘟疫導致道德信仰陷入全面危機,助催了基督教的興起和壯大,也進而改變了羅馬帝國乃至以後西方的醫學史。瘟疫週期性的肆虐使羅馬的醫生們束手無策,導致幾乎所有人都開始反對希臘醫學的科學和合理的發展,迷信活動逐漸抬頭。對那些極度恐慌的受害者來說,基督教給予了他們在任何其他宗教信條中都找不到的希望。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把瘟疫作為帝國衰亡的唯一或者主要原因是過於簡單化,但毋庸置疑的是,瘟疫確是西羅馬帝國走向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歐洲乃至人類的歷史。

3、黑死病對西歐的影響

歷史小知識:古代疾病對人類歷史的影響相關考點(二)


現代歷史學家稱14世紀中葉那場肆虐於亞洲部分地區、中東、北非和歐洲的鼠疫為“黑死病”。這場疫病對中世紀的西方社會影響是十分深遠的。

第一,黑死病對歐洲社會的最直接的影響是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中古城市人口集中,接觸相對密切和頻繁,衛生設備落後,衛生知識缺乏,遭受的危害最為慘烈。

第二,黑死病使歐洲經濟生活受到重創。最大的問題是,心靈手巧的工匠在瘟疫期間大批死亡,許多工藝因此失傳。因此,手藝人變得彌足珍貴,比富人的身份還高。社會結構從而有所改變。

第三,黑死病使歐洲學術界失去了許多學者。就大學而言,劍橋大學的40位教授中死了16位,牛津大學的學生人數從3萬人降低到6千人。許多大學被迫放棄教拉丁語,主要是因為懂拉丁語的教師數量大為減少,它促使教育變得更實用,更世俗化,向方言轉化更快,基督教大一統的局勢一去不復返。

第四,瘟疫動搖了基督教的正統神學,使其失去了在思想上的壟斷地位。黑死病之前支撐思想和文化秩序的主要機構是教會和大學,但這兩個機構都遭到了很大的打擊。就教會而言,所剩的教士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許多教會職位空缺,許多教堂處於空無一人的狀態。在這種文化的真空中,新的觀念和新的原則開始滲透。在這種新觀念中最突出的便是享樂主義,伴隨著這種享樂主義的是強烈的個人主義的出現。歐洲經歷了黑死病的衝擊,舊的傳統思維和思想秩序失去了其原有的優勢,為更加現實的思考留出了空間,在這樣的空間裡成長出了理性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甚至科學的萌芽,從中能夠真切地看到文藝復興的影子。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