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闸门已打开,楼市“回暖”在即?专家三方面解读

在一线抗疫人员不懈努力下,疫情局势慢慢得以控制,回望过去的一个月内,我国的实体经济几乎处于暂停状态,大部分由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在为隔离期间提供物资需求,快递业拉动着线上经济的增长,然而无论线上经济如何增长,没有实体经济的加持,终究不能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10年前主要以制造业为主,经济每增长1%就提供大约90万个就业岗位,现在结合数字经济后则是130-150万个。可见线上经济与实体经济更能带动经济增长与社会快速发展。

“救市”闸门已打开,楼市“回暖”在即?专家三方面解读

实体经济大部分围绕着房地产展开,比如厂房、商场、酒店、娱乐、餐饮等,大多与房地产业紧密联系,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完全依靠市场化行为来恢复我国经济显然不足,更多时候还需要得到国家的支持与调控,随着疫情慢慢好转,“救市”便成为眼下相对紧急之事,近日,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政策调控号召,尤其是针对房地产行业,从土拍到建设,再到销售与出租,均出台了相应缓解老百姓和企业压力的新政,从2月10日起,全国已有多个城市推出稳定市场的新政,其中包含无锡、西安、上海、深圳、天津、南京,对此江西房产协会和安徽房产商会更是多次提出申请,其实不用申请也能看出今年的大部分影响围绕着房地产展开,国家不会坐视不理。

“救市”闸门已打开,楼市“回暖”在即?专家三方面解读

“救市”闸门已经打开,自救模式同步开启!

虽然到目前为止,确诊人数逐日减少,但是对待病毒依旧刻不容缓,一面要抵抗新冠病毒,另一面还要制定经济发展策略,从武汉新冠病毒事件吸取教训,加强完善疾病控制体系。但从对房地产新政来看,主要围绕着企业税费减免、贷款时间延长、房贷体系简洁化展开,以此来促进企业积极发展,快速推动工作,将这一个月停滞的经济弥补上来。

“救市”闸门已打开,楼市“回暖”在即?专家三方面解读

除了新政支持外,全国各地房企也在积极展开“自救”。近期恒大的“网上卖房”模式推出后,在网络间不断传开,推出三天时间,累计认购47540套,总价值580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能赚得盆满钵满,紧接着跟上的会有这样的效果吗?我们无从知晓,值得肯定的一点是,网上买房或将是步入2020年以来营销上最后的“杀手锏”!毕竟“闷声发大财”始终是商业“潜规则”。

“救市”闸门已打开,楼市“回暖”在即?专家三方面解读

自从“网上卖房”火后,许多城市的开发商纷纷效仿,不过由于软件开发并不容易,主要还是以搭建在第三方平台内为主,一方面开发软件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吃不消”,比如资金大、自身规模小等;另一方面开发一款房产类定制软件需要较长时间,房地产是一个高现金流行业,每时每刻都需要抢占市场份额,时间太久自然也等不起。当然也并不是只有这一种自救方式,有的开发商则选择“破产”式自救,自元旦以来,全国已有96家房企破产,在融资渠道狭窄时,破产成为他们迫不得已之举。

“救市”闸门已打开,楼市“回暖”在即?专家三方面解读

“利好”信号已出,楼市是否“回暖”在即?专家三方面解读。

对于“救市”和“回暖”,很多人比较担心,担心部分开发商利用这次楼市新政,将房地产市场推向一个制高点,介于此,做出以下三方面解读:

1、新政围绕缓解房产压力展开,与限购限售方面并无重大关联。例如南京可延迟缴纳土地出让金、天津实现不动产登记线上办理、无锡税款缴纳可延期等等,这些新政在一定程度上都能为开发商减轻压力,特别是缓解了房企现金流周转压力!

2、对房产税、增值税、二套房利率方面目前并无改动,意味着不会助长炒房现象,并且对炒房现象的打击力度依旧较大。众所周知,日本楼市、香港楼市曾多方面证明: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城市都不能将大部分经济注入到房地产中,这需要政策的严厉约束。

3、新政了优化对刚需群体购房政策,降低了刚需群体公积金贷款门槛。

例如深圳此次新政重点对公积金方面作出改动,延长公贷期限,放宽公代贷申请缴存条件,逾期还贷不影响个人征信,这些政策对于大部分刚需型的公职人员无疑更加有利!

“救市”闸门已打开,楼市“回暖”在即?专家三方面解读

新政对房地产健康发展来说无疑是“利好”信号,从根本上解决房企资金压力,正如前言所说,房地产关系的产业重大,那么楼市经济恢复到年前将是必然结果,但是“回暖”并不意味着房价将会迎来新一轮疯长,不会放松对炒房现象的管控,也就是既不希望房价暴涨,同时也不愿意看到楼市暴跌,稳定增长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类似于“新冠病毒”事件,我国并不是首次面对,早在17年前,SARA病毒横行,对开发投资、开工时间、销售面积以及价格均产生过重大影响,但随着对疫情的逐渐控制,市场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形态。

所以新政内容与房地产调控并不冲突,一个是帮助市场恢复到年前状态,另一个则是以“房住不炒”为核心展开,通过“一城一策”方式进行宏观调控,防止楼市大起大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