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讀|《塞納河畔》讀書筆記1


日讀|《塞納河畔》讀書筆記1

這是一本俄羅斯女作家的回憶錄,書寫了二三十年代的俄羅斯文人流亡歐洲的故事。

這裡先摘錄一些書中出現的人名和地名。記錄人名,是想以後讀讀他們的作品。記錄地名,是想如果以後有機會去歐洲旅遊,也許可以去這些地方探索一下。

前幾章讀來有點平,我常想,寫這些無聊的日常做什麼?讀到三分之一處,就覺得有意思多了,一個個鮮活而迥異的人物形象,作者內心真誠而豐沛的情感,都通過文字表現出來了。

記錄幾個令我驚訝的收穫:

1.當時很多文人並不支持蘇維埃,所以才流亡到歐洲。我在上學時也讀過一些俄國文學作品,導讀裡總是寫著,這個作家的作品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醜惡等等,讓我誤以為,所有俄國作家都很左。

2.俄國詩歌也講究押韻,作者談到詩的時候常以押韻做評價標準。但那些被俄國著名作家認為很棒的詩,比如作者本人的《碎玻璃之歌》《月亮之歌》等,我完全感受不到美……可能是翻譯的原因。

3.作者本人的手氣真的太好了!人生中兩次在關鍵時刻去賭博,都特能賺錢,後一次賺到了5000法郎!但她不喜歡賭,覺得賭博特別累。我要是能有這手氣,我真不怕累……

4.最讓我感興趣的一個作家是苔菲女士。作者說,苔菲的作品十分幽默有趣,就連沙皇都非常愛讀。一個例子是,苔菲寫了篇諷刺貴婦買帽子、追時髦的文章,讓貴婦都不敢戴自己那昂貴的帽子了。

這兩天我每天下班後讀1~2個小時,已經讀了一半,眼睛有點疼,明天再繼續讀下去吧。

——柏林時期——

【人名】

巴什基羅夫

謝韋里亞寧

索洛古布

詩人車間會長古米廖夫(把詩人和車間結合,這挺好玩的)

格奧爾基·伊萬諾夫

伊格爾·瓦西裡耶維奇

皮爾斯基

彼得皮利斯基

米爾魯

普希金

貝內迪克托夫

尼古拉·奧楚普

安德烈·別雷

謝爾蓋·亞歷山大羅維奇

葉賽寧(別名是謝廖扎?書中很多人都有不止一個名字)

鄧肯(美國舞蹈家,似乎是現代舞的創始人)

【地名】

杜馬瞭望臺

刻赤

辛菲羅波爾

伏爾加

棕熊飯店

阿拉韋爾得

里加市

哈茨山布拉烏拉戈療養院

布羅肯峰

著名的費爾斯特俄國餐廳

阿杰龍賓館

——巴黎時期——

【人名】

阿達莫維奇

梅列日科夫斯基

吉皮烏斯(季娜伊達·尼古拉耶夫娜)

勃洛克

勃留索夫

果戈裡

尤里·傑拉皮阿諾

安東寧·拉金斯基

馬姆琴科

克努特

巴赫金

雅科夫·彼得羅維奇

拉羅什富科

布寧

苔菲

納塔利婭·艾嫩堡

克倫斯基

古斯塔夫·諾貝爾

孔容採夫

阿爾丹諾夫

斯捷蓬

【地名】

盧浮宮和盧森堡宮,凡爾賽宮和馬利梅棕宮

尼斯

博內街乙11號梅列日科夫斯基家

帕斯街

里加

【報刊名】(大部分是文學雜誌)

《為了您》雜誌,拉脫維亞的雜誌

《復活報》

《寶劍報》

《最新消息》

《復興》

《數字》(&研究問題:突然很想研究一下,雜誌都是怎麼來的呢?比如中國的《十月》《收穫》神馬的,為啥文學雜誌要叫這樣的名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