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給孩子用四象限法,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它關鍵是主動放棄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一個場景:

“作業寫完沒有?寫完趕緊吃飯。”在廚房準備晚餐的媽媽大聲喊道。

“媽媽,我在盡力的寫著了。”

媽媽那著急的樣子,實在忍不住就進了孩子房間才發現,孩子的語文、數學、英語這三科的作業,他寫了這麼久,才寫了一點作文的開頭。

父母都給孩子用四象限法,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它關鍵是主動放棄

“你到底幹嘛了?這都要吃飯了,你就寫了這麼一點?其他作業為什麼都還沒動呢?”

“本來想寫英語的,發現英語一些語法我還不會,於是就換了數學,我又發現數學太難了,所以……”

聽完孩子的闡述之後,媽媽變得暴躁如雷,她是在想不明白孩子為什麼這麼磨磨蹭蹭。

面對孩子這種問題,那家長們應該如何去教導孩子呢?

讓孩子適當的學會放棄也是一種智慧。

放棄才是最好的選題

都說成功需要堅持,只要堅持,不放棄不拋棄,堅持下去就能成功。那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父母都給孩子用四象限法,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它關鍵是主動放棄

在外面關於成功勵志的講座真的是多的數不勝數,父母也總是會帶孩子去灌輸所謂的“成功雞湯”。其實最終父母們會發現一個問題:孩子聽回來之後,還是一點用都沒有。

每個人成功的因素都不一樣,都會因人而異,比如:孩子擅長跳民族舞而父母為孩子報芭蕾舞培訓班,孩子擅長文科而父母幫孩子選擇理科。

孩子最終的結果就是怎麼學都不會,而為了解決這種問題,父母又給孩子報了大量的輔導班。其實這隻會給孩子增加了學習的量和壓力,不是孩子喜歡和擅長的東西,只會增加孩子的厭惡情緒,最終一無所長。

父母都給孩子用四象限法,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它關鍵是主動放棄

在著名的心理諮詢專家唐汶編著的《學會選擇,學會放棄》的一書中說道:

真正的強者,還要學會認輸、學會放棄。放棄了才能再做新的,才有機會獲得成功。這樣的放棄其實是為了得到,是在放棄中開始新一輪的進取,絕不是低層次的三心二意。

拿得起,也要放得下;反過來,放得下,才能拿得起。

荒漠中的行者知道什麼情況下必須扔掉過重的行囊,以減輕負擔、保存體力,努力走出困境而求生。該扔的就得扔,生存都不能保證的堅持是沒有意義的。

堅持不等於成功,堅持只是取得成功的必要工具之一,但學會適當放棄也是成功的必要工具。

父母都給孩子用四象限法,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它關鍵是主動放棄

那什麼叫主動放棄呢?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面對眾多的學習任務時,一下子給予孩子太多的選擇壓力,孩子的思維會容易出現混亂。

久而久之,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到底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自己喜歡的是什麼?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我們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沒有人擁有“分身術”。父母要教導孩子選擇自己真正想學,真正感興趣的東西,主動放棄不適合,沒有意義的其他事情。只有這樣子,孩子的學習才會變得更加高效。

父母都給孩子用四象限法,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它關鍵是主動放棄

1、主動放棄不僅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遇。

Google全球副總裁李開復,他在早年就選擇了法學院,去學法。後來,他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學習法學,也不喜歡學習法學,就放棄了最初的選擇。

轉而學習了自己高中時喜歡的計算機專業,即使計算機基礎不是很牢固,並且在當時計算機的前途看起來也不是很明朗,但他還是放棄法學,選擇自己喜歡的計算機專業。

最終他在這個領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果當初他沒有選擇放棄,那可想而知,現在的他估計還是一個無名小卒。

2、主動放棄的同時,還是為自己人生負責的明智選擇。

在1998年,著名的作家畢淑敏成為了心理學的研究生。

她刻苦學習幾年,到了2003年7月份,距離拿到心理學博士學位的時間越來越近的時候,她卻做了雷人且讓人不解的決定:放棄拿心理學博士學位。

父母都給孩子用四象限法,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它關鍵是主動放棄

而她卻淡定的回答:

“因為我不能去考外語,寫論文。我擔心一個幾十萬字的心理學博士論文寫下來,我可能不能寫小說了,因為存在不一致的風格,所以對思維的訓練也會不一樣。考外語,是一個對我來說的死功夫。我想,生命對我這個年五十的人來說是寶貴的,不值得拿出半年的時間專門去唸外語,去應付考試。”

她放棄了爭取心理博士學位後,在北京的西四環外開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心理諮詢中心。她認為這對於她而言,這是“助人和自助的工作”,是她真正感興趣和喜歡做的且有價值的事情。

可心理諮詢中心的工作,不僅使她超負荷的工作,同時也沒了寫作的時間。面對這種情況,她又再次做出了選擇,放棄心理諮詢中心的工作,從事她最愛的寫作生涯。

最終憑著她一部部的優秀作品,她成為了如今最紅的女作家之一。

主動放棄是一種心態,是一門學問,要學會做出放棄的選擇,真正做自己人生的導演。

那又如何主動放棄呢?

1、學會運用“四象限法”。

“四象限法則”,它是由著名的管理學家科維提出的,是一個關於時間管理概念的理論。就是按照事情的重要性和緊急性兩個程度來進行劃分,分為四類:緊急而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四種。

掌握好四象限法則,有利於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管理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比如當孩子要寫語文和數學作業時,要叫孩子分清輕重緩急,如果語文作業明天早上就要交了,那就先讓孩子先寫完語文作業,後寫數學作業。

父母都給孩子用四象限法,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它關鍵是主動放棄

不要擾亂孩子的思維,讓孩子不知所措。教導孩子一件件事情完成,只有這樣,孩子的思路才會清晰,做事才會有效率。

2、放棄能力之外的事情,認識自己的能力。

認識自己的能力,對考試的孩子而言是極其重要的。當孩子參加考試的時候,父母可以在考前教導孩子,遇到難題學會放棄。而不是一直停留於此,浪費時間。理應把糾結難題的時間留給其他相對簡單的試題中。

以免到最後,時間到了,簡單的試題卻沒答完。在考試中,學會取捨,也是一種取得成功的表現。

3、讓孩子自主選擇。

讓孩子自主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領域,這樣子孩子才會更加有奮勁。比如如果孩子放棄了學繪畫而選擇學舞蹈,那麼她在舞蹈上面的花費的精力會更多,會更加關注,從而會做得更加好。

父母都給孩子用四象限法,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它關鍵是主動放棄

尊重孩子的選擇,只要孩子最喜歡的一個領域,都儘可能的去支持她。讓孩子自主選擇放棄,那今後孩子的判斷能力就會更加強,有能力為自己的人生做主,那對自己以後的人生就不會如此迷茫。

讓孩子學會主動放棄,才能更好的激發孩子的潛能,讓孩子做自己人生的贏家。



最近我聯繫了傲夢編程,為大家帶來一節價值298元的免費的編程試聽課。傲夢編程由學而思投資,是國內領先的在線編程教育機構,他們的課我也看過,教的非常好,推薦大家給孩子報名學習。

在下面的試聽卡片中留下你的聯繫方式,稍後就會有老師聯繫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