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在以前,談到韓國電影時,影評界有這樣一句話:他們有改變國家的電影,而我們只有改變電影的國家

萬萬沒想到,這就話的終結竟然是因為一部在上映之初不被看好的小成本電影。它就是2018年暑期上映的《我不是藥神》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電影甫一上映就薅取了31億票房,它不僅在票房表現上極其優秀,而且在嚴苛的評分網站豆瓣上,也取得了國產電影近10年不曾獲得的9.0高分,可謂叫好又叫座

這部電影最大的現實意義在於它直接改變了慢粒白血病患者吃不起藥的現狀,將病患的存活率從02年的30%提升至18年的85%

它的成功,告訴了電影人一個事實:當下的中國,需要的不一定是大成本、大製作、大人物、大場面的鴻篇鉅製,展現小人物的悲歡、深刻反映現實的影片更容易打動人心

拋開故事原型不談,只說劇中人。


1.亮相


01 神油店老闆程勇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程勇給人一種在社會里浸泡了幾十年的感覺,他在社會的夾層裡四處周旋,人到中年卻把日子過得一地雞毛,甚至是雞飛狗跳。

他經營著一家印度神油店,可產品的藥效卻不甚樂觀,因為交不起房租明裡暗裡和房東躲貓貓。上有安置在養老院無暇照顧的老父親,下有8歲的小兒子,夫妻不睦,為了阻止前妻將兒子移民在律師面前鬧到翻臉。

他一次性繳不全養老院的年費,就偷偷塞上一盒香菸請求通融,他沒錢給父親看病,就嘻嘻哈哈以一句“醫院都是騙錢的,沒病都給你看出病來”糊弄過去。明明囊中羞澀,卻在兒子要錢買鞋時出手闊綽。

所有的重擔都壓在他身上,哭不得、笑不得,只得自欺欺人、苦中作樂。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癱倒在地的父親和他腦中那顆定時炸彈般隨時可能破裂的血管瘤。

他腆著臉在樓梯上截住醫生,一手片子,一手禮盒,就像在菜市場買菜一樣,嘗試和醫生討價還價。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他的世界崩塌了。因為醫生說:血管瘤一破,人就沒了。

去哪兒找這麼多錢?已經和前妻鬧得那麼僵,即便這條路行得通,前妻也勢必會以讓他同意兒子移民作為要挾。

燒烤攤上隨意發放的小卡片讓他腦中想起曾經來找過他的白血病患呂受益。曾經垂涎這背後的鉅額利潤,但卻因涉嫌違法閉口不談。而今父親命懸一線,無論如何都值得為他鋌而走險。


02 慢粒白血病患者呂受益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呂受益一出場便是點頭哈腰的小市民形象,一進門他便站在人前,嫻熟地把緊緊貼在臉上的三層口罩漸次剝掉。

口罩後那張臉讓人微微愣神,在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已不露聲色地把滿溢著諂媚和討好的笑掛在了臉上。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乍看讓人反感,潛意識裡,他就像一塊狗皮膏藥,粘上了就很難甩開。

笑,笑,還是笑。

笑到扭曲,笑到痙攣,笑到停不下來,那笑就僵在臉上,隨時準備用上。

一顆橘子是他打破僵局、試圖拉近關係的物件。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不願惹事生非,不願承擔責任,不太會說話,只是掛著那張亙古不變的笑臉,像狗一樣,祈求施憐。

明明是有著一米八幾身高的大高個兒,腰桿卻從未挺直過。

這時候你突然卸下一些警惕和反感,想要了解他到底經受了怎樣的蹂躪,又有著怎樣的張惶。

後來你漸漸明白,那摘不下的笑,是他穿在身上的保護色

明明急需用藥,還要保持低三下四的姿態,明知希望渺茫,卻努力抓住一點點光亮。

“我等藥救命。”

明明事關生死,帶著笑說出後卻感覺無關緊要。可話的分量又那麼沉重,讓你不能不認真思考。

他的眼神裡有轉瞬即逝的無助、無奈和示弱,隨即就戴上口罩,像個沒事人似的揮手道別。

因為有求於人,所以要時刻記得放低身段,一旦有需要,就要忍痛把自己最脆弱、最疼痛的傷口暴露人前。

因為此事只關自己,無關他人,所以要卑躬屈膝,笑臉逢迎。

他明白自己的生死和別人無關,於是只是低聲細語地發出請求,然後等待命運的安排。

沒有人生性軟弱,彎下腰去,只是為了活下來。


03 夜店舞女劉思慧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誰也想不到混雜的音響和五彩的燈束裡,在人群的吶喊聲下把著鋼管縱情搖擺的女子,就是呂受益口中人脈甚廣的群主。

“她這個樣子哪裡像病人?”

“她不是,她女兒是。”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當丈夫不堪重負倉促退出時,她成了女兒最後的屏障。

費盡心思走私來的要卻沒人買賬:差價這麼大,沒有可信的人做擔保,誰知道你是不是騙子?賣的是不是假藥?

已經和程勇拴在同一根繩上的呂受益靈光一閃,打算拉醫院白血病患群的群主劉思慧入夥:她有人脈、有需求,找她幫忙,印度格列寧的銷路一定可以保障。

群主的號召力果然名不虛傳,包子鋪門口,各院群主準點出現。

一通商議,雖然5000一瓶的印度藥,價格仍舊居高不下,但比起將近4萬的正版藥,要價已算寬厚。

他是遊走在刀尖上的走私者,我們是等藥救命的病患。他賣我買,成交。


04 傳教者劉牧師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莊重肅穆的教堂裡,劉牧師帶領教徒們禱告,祈求上帝的庇佑。他是又一個慢粒白血病患者。

面對天價格列寧,每個人的反應都不盡相同。

有人高舉橫幅聚眾抗議,希望藥品研發者大發慈悲重新定價。

有人認清現實不再掙扎,面向上帝求一份精神寄託。

劉牧師是後者。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不會英語終究是個障礙,身邊有個翻譯才能和印度的藥商實時對接。

程勇將目光投向劉牧師:簡直沒有人比他更合適,他是病患,還會英語,甚至充當著無數信教患者的精神導師。

萬事俱備,你不上賊船誰上賊船?


05 農民工黃毛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你看他的出現,雄赳赳氣昂昂,無所畏懼,自帶氣場。

一頭咋咋呼呼的黃毛配上兇狠的眼神,任誰看到都要畏懼三分。

大喇喇地拿藥、走人,讓在一邊數錢的呂受益看得一愣一愣。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他可憐,被別人追著跑到形象全無,跌倒在豬血裡又趕快掙扎著爬起來。

他仗義,辛辛苦苦搶來的藥,不是獨吞,而是一粒一粒分給別人。

他是農村來的窮苦孩子,知道自己的病會拖累家人,就背起行囊銷聲匿跡。

欠債還錢,沒錢出力。

就這樣,販藥五人組集結完畢。

故事講到這裡,沒有人情冷暖,只有金錢至上。

一個把藥從500賣到5000的商人,比起4萬一瓶的格列寧正版藥商雖然良心,但一瓶淨賺4500,就算賣給員工也要一瓶3000。

程勇有自己的無奈和三觀:不交房租就被鎖門強制閉店,沒錢就算是血管瘤也不管你人命關天。

我當然不是藥神,別給我扣大帽子加持光環,你等藥救命與我何干?我是為了自己岌岌可危的老父親才決定鋌而走險,我不管你信神信佛,好說歹說只要你能給我做翻譯即可,哎,那黃毛兒,你別跑!嘖,一無所有就留下來打工還債吧!

當情感只固定在家庭,外界的所有關係都是工具理性。


2.瞭解


01 公司團建

此時所有人都由利益關係維繫,雖然賣藥、發工資的鏡頭看著還挺喜慶,但商人的市儈總是揮之不去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呂受益收錢遞藥,維繫著藥品買賣雙方的交接。群主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爭取消費者,牧師負責和印度藥商溝通,順帶拉攏信徒買藥。黃毛幫著販賣藥品為自己先前搶藥的行為將功補過。

就算賺錢了,“勇哥晚上請客喝酒公司搞團建”也是去了劉思慧表演脫衣舞的夜店。

酒喝得正酣,夜店男服務生過來喊思慧上場。程勇不讓,放話讓男服務生跳上一段。

桌子上的錢不斷加碼,男服務生的尊嚴被錢買斷,一句“你給我等著”,便在眾人呼哨的起鬨聲中招搖起舞。

劉思慧帶頭喊著“脫衣服”,男服務生言聽計從,眉頭都不皺一下。

從“脫衣服”喊到“脫褲子”,情緒之亢奮,讓人經不住想她之前是怎樣站在臺上任人“宰割”,心裡藏著多少積怨。

程勇看著眼前的可人兒,心裡盤算著自己今天賣給她好大一個面子。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此話不差。他願意救你於危難間,就必定有所圖。思慧明白這一點。

團建結束,打發走其他人,程勇主動打車送思慧回家。幾番推脫卻難卻“盛情”,思慧最終選擇接受。

世態炎涼,哪有踩著七彩祥雲的蓋世英雄?欠下的,早晚都得還。

不過是飽暖思淫慾,不過是乘人之危。飲鴆止渴,自身也難逃覆滅。

權力讓人失,一切都直白的不需要鋪墊。

既然司馬昭之心昭昭,又何必羞赧淺笑?成年人的世界,寒涼、露骨。

直到,孩子悄沒聲兒的出現在你跟前,用一雙打量、帶有距離的大眼睛,一言不發的盯著你看。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於是程勇敗下陣來。想起自己也為人父,想起她跑去跳鋼管舞的初衷。

哪個能好好過日子的人願意當著眾人搔首弄姿,極盡妖豔?

她也曾小鳥依人,幸福美滿,洗手作羹湯。

為了能讓女兒活下去,拿命來換都甘願,又怎會在意區區尊嚴?

尊嚴是什麼?能吃嗎?不能。但能拿來交換,換命。

你換嗎?換。

她會說話也好,會來事兒也罷,不過是女兒藥不能停,跟你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苟活,都有它的理由。


02 武鬥假藥販子

藥賣的好好的,卻有人吃出了問題。左查右找,才發現是假藥販子攪的局。

旁聽了張長林慷慨激昂的宣講會,一干人一番合計,一致決定報警。

哎?劉牧師呢?

誰能想到一個外表柔弱,張口閉口“願上帝保佑你”的牧師,能在假藥販賣現場不顧自身安危揭穿假藥騙局,被人橫著抬走再反手捱上一耳光。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黃毛挺身而出,電光石火間已是飛身一腳。然後一哄而上,亂作一團。

於是有了情有了義,一起打過架、伸張過正義,從局子裡出來時便不復原來的僱傭關係。


03 受邀拜訪呂受益

一起打群架的當晚,程勇就受邀到呂受益的寒舍拜訪。

在那間略顯簡陋但佈置溫馨的小房間裡,他瞥見白血病患的牽掛與希冀。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在弟妹莊重敬上的那杯酒裡,程勇開始明白自己之於他們的意義。


3.散夥


人與人之間的聯結是如此美妙,你手握主動權,也擔最大的風險。

張長林賣假藥多年,就這麼砸了人家的場子,他怎麼可能輕易放過你?

他拿警察要挾,威逼利誘勸你交出印度格列寧的中國代理權。

那天在派出所錄口供時,警察“販假藥判8-15年,情節嚴重判無期”的話還歷歷在目。

如今爹也救了,錢也賺了,張長林許諾的200萬對自己而言也不少了,沒必要再以身犯險,給自己惹得牢獄之災。不如順坡下驢,拿上錢金盆洗手,也算識時務。

面對威脅時,首先要保護的,是自己家庭的完全。

都說了我不是藥神,我就是一商人!

火鍋裡的水咕咕嘟嘟,屋裡氣氛熱烈歡騰,等到散夥的消息一出,所有人都變了臉色,鬧騰的屋子裡霎時悄然無聲。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散夥飯不歡而散,當其餘三人以各種姿態離開後,明知結局已定的呂受益,仍要巴巴的腆著臉再確認一遍。

前一秒是堆砌出來試探而又膽怯的笑臉,後一秒便坍塌扭曲、痛苦到失聲。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那一刻他知道,別說當爺爺,自己再等不到兒子喊爸爸那天。


4.再見


再見時,光陰已匆匆行過一年。

程勇拿張長林給的200萬開了一家服裝加工廠,料想當初跟著自己賣藥的弟兄雖不至於大富大貴,但吃藥的需求應該可以滿足。

直到呂受益的妻子撲到在他的車前——張長林本性不改,仗著自己一家獨大坐地起價,因沒人擁護很快被抓,病人的藥又斷了,呂受益的病到了急病期,連醫生也迴天無力。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本以為給員工按原來的熟人價,外人雖然要承受一倍於自己的藥錢,但也還有藥吃,自己也有錢拿,一切都恰如其分,沒什麼不妥。

但再見已是滄海桑田,程勇給他們希望,也親手覆滅初燃的微光。

再見呂受益,他已在病床上蜷成瘦小的一團。

“吃個橘子吧。”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看到程勇,他又拿出如初討好的笑,以橘子開始,又以橘子告終。

他的清創過程直教人看得觸目驚心,呂妻靠著牆,神情麻木、心如死灰。

呂受益終是走了,病入膏肓,最後的時日不過是苟延殘喘。

那天,他去送別呂受益,離開時卻被前來悼念的無數雙眼睛沉默凝視——如果沒有藥,呂受益的結局就是在場所有病患的歸宿。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這段路只有短短几步,卻每一步都走得沉重。

販假藥的代價太大了,他不屬於這裡,也不必以身試法。

他想抽身而去,不想還沒邁步便聽到微不可聞的抽泣,轉頭是一臉慘淡的黃毛,一邊流淚,一邊把掰開的橘瓣送進嘴裡。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5.迴歸


程勇決定重新賣藥。這次他不賺錢,500買,500賣。

曾經他被錢逼上絕路,同意賣藥也只是想從中賺錢湊齊父親的手術費。

而今他甘願在這趟渾水裡越陷越深,因為他在每個病患的掙扎中看到了當初想讓親人活下來的自己。

呂受益的死讓程勇從小我變成大我,他真的成為了自己當初所不齒的救世主。

正版格列寧的藥商為了維權愈告愈烈,印度藥廠停產了。

藥店2000一瓶的格列寧,他原價買來,卻還是500賣出。

“就當還他們的。”

警方對印度格列寧的追查越來越嚴,黃毛為了保全程勇獨自駕車逃竄,在躲避警方的追捕中與突然衝出的大車猝然相撞,當場身亡。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人不是石頭,不是每個人都註定被打磨得圓滑,總有一些人,清澈得讓人生畏。一旦你靠近他,便照見自己的醜陋。

送走黃毛,程勇接著賣藥。

當警笛呼嘯著響起,他調轉車身,掩護病人抱著藥安然離去。當那些人又慌亂地被警察逼回小巷,他無懼的眼睛裡霎時一片黯然。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6.落幕


法庭上的程勇不爭不辯,法槌落下的那一刻,五年牢獄已釘在身上。

去往監獄的路上,被他幫過的白血病患自覺在在沿途的路上排成兩行。

慢粒白血病患者懼怕有菌環境,但在場的每個人都在載著他的車輛行近時脫下口罩向他致敬。

一年前,他想靠走私假藥大賺一筆,聚集在包子鋪的群主們迫於吃藥的需求被迫摘下口罩。

一年後,他為了救這些人的命而讓自己鋃鐺入獄,他們自願摘下口罩,送恩人最後一程。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有人說“中國不應該有藥神”。

如果站在局外人的立場,以最理想的角度,不用藥神出面就佈設好了一切,未雨綢繆,行在事先,當然再好不過。可這輕描淡寫的陳述卻像極了小孩子的自說自話。

一個問題,如果沒有人提出來,如果呼聲不夠強烈,沒能進入公眾視野,那它就只能被永久擱置。

程勇以一己之力撥動藥改的琴絃,他被迫當起英雄,但他又多希望自己不用出面當這個英雄。

法大於情,但有些東西,值得豁出性命去拼。

別總把頭抬得老高,試著俯下身來,低一點,再低一點,看看小人物的悲歡。因為我們都不曾偉大,那些真切瑣碎的人情世故、苦樂酸甜,才是生活原初的真相。

這部票房31億的電影,憑什麼拿下近10年國產電影最高分?


我是囈子,喜歡天馬行空,愛寫人間冷暖,喜歡我的文字,就請關注我吧✧*。(ˊᗜ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