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楼兰古国在沙漠里繁华了800年?

刘建国7838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自然地理有很多的限制性条件。

对于极地来说,限制其发展的是低温。对于高原来说,限制其发展的是高寒缺氧。而对于大沙漠来说,光照和热量都是很充分的,限制因素就是水。

如果沙漠里有水,就是一片富饶的绿洲。

没水的话,只能是一片荒芜的沙漠。

在今天新疆罗布泊西北岸,有一片古城,面积竟然可达12万平方米,方形的城墙,暗示着这里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楼兰古城。

要知道,现在的楼兰古城附近,可是一片荒芜的景象,根本无法想象,这里曾经有过一段繁华往事。

中国的古诗文中,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也有记载:“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

楼兰是一个自西汉到唐初,存在于西域的一个叫鄯善国的人建立的都城。

当时的楼兰城,建在罗布泊旁边,既然有泊,说明有水。当是的罗布泊有孔雀河注入,为这片沙漠中的城堡,提供了生命之水。

班固在《汉书》中,记载了汉代人眼中的楼兰国人:“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分国。国出玉,多葭苇(芦苇)、枝柳(红柳)、胡桐(胡杨)、白草(芨芨草)。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骆驼。能作兵,与婼羌同。”

蒹葭,就是芦苇,是标准的水边生的植物,说明当时的楼兰城,确实有罗布泊中的水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

但是之后的环境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孔雀河改道,罗布泊萎缩,楼兰没了水,就成了绝境下的一个死城。

这也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罗布泊和楼兰遗址。

曾经住在这里的人,早已因为干旱缺水无法生存,而迁徙到了其他地方。



历史宝藏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沙漠是沙漠,但楼兰并不缺水。

古代楼兰主要依靠罗布泊的水。而当年罗布泊没有干涸,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淡水湖,预计面积超过3000平方公里。

罗布泊的河水,主要来自塔里木盆地。罗布泊西部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和车尔臣河;东部主要有甘肃的疏勒河。

罗布泊的湖水是直到1962年才完全干掉的,之前是有水的。

沙漠中只要有水,人类就可以生存。

比如阿拉伯人中很多部落,就是在沙漠边缘游牧。只要沙漠中有一些水源,他们就能够以放牧为生。

古代楼兰这里的自然环境不错,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人军队都在这里屯田驻扎。

但是,当时就已经有了水量不足的问题,汉人主要依靠自己的技术修建引水渠。

然而,到了公元330年,由于孔雀河水的改道,致使位于其下游的楼兰水源枯竭。

同时,罗布泊面积也大为缩小,引水渠已经无法胜任灌溉任务。

汉人驻军无奈,被迫放弃屯田东撤。

拥有先进水利技术的汉人尚且如此,楼兰国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公元300多年,楼兰国曾经试图挽回,倾全国之力修建了大量水渠。

然而水渠的修建和维护工程量太大,最终无法坚持,被迫放弃了楼兰古城。

也就有了今天3500元门票的楼兰古城遗址。

但楼兰国并没有灭亡,只是将民众南迁,在新疆若羌县附近。

楼兰国的灭亡则是100年以后的事情。

公元492年,高车大举进攻楼兰国。

楼兰小国寡民,对抗不了强大的游牧民族高车,军队溃散,民众四散逃亡,楼兰国这才灭亡。


萨沙


古代文明的建立离不开水源。比如中华文明靠着黄河;埃及文明靠着尼罗河。楼兰文明也一样,紧紧靠着沙漠中的绿洲。楼兰古国位于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充足的水源为他们提供了繁衍的保障。因此,在沙漠中屹立的楼兰存在了800余年。

楼兰古国虽然臣服过西汉王朝,但他是相对独立的一个文明,是世界文明的宝贵遗产。楼兰古国之所以能够昌盛,与其周围丰富的水资源是密不可分的。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以及著名的疏勒河,一并注入罗布泊,而楼兰古国就在罗布泊的西北角。

众多的河流使得这里水草丰茂,但毕竟是绿洲,可耕种面积较为狭小,因此,楼兰人又借助了另一项发家致富的路子,那就是依靠着丝绸之路,做贸易中间点。楼兰成为了丝绸之路北线上较大的商品集散地,楼兰为商人们提供第三产业的服务,同时获得收益。

商业的繁荣为楼兰人带来了大量的收入,楼兰人也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而是扩建设备,完善基础设施,吸引大规模的中外商人再次贸易、转销。

商业的繁荣促使了楼兰经济的飞速增长,缔造了楼兰古国的文明。

关于楼兰古国的归属,历史上也是分阶段的。毕竟是绿洲文明,相对于北方剽悍的匈奴骑兵于西汉勇士,楼兰的军事力量是比较弱的。根据《史记》记载,公元前176年,匈奴给西汉写去一封信,表明楼兰臣服与匈奴。作为西汉向西买进的重要战略地段,西汉是绝对不允许楼兰落入敌手的。

楼兰小国的命运就这样与两个大国争来争去。公元前77年,西汉外交家傅介子出使楼兰,因楼兰王与匈奴关系暧昧,时常扣留拘押西汉商人。傅介子杀楼兰王而立尉屠耆为王,将楼兰更名为鄯善并迁都。楼兰成为西汉附属国。

鄯善国继续延续着原来的发展方略。但是大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大地分裂,战乱不断,商道废弛,鄯善国经济一蹶不振。高僧法显在他的《佛国记》中描写鄯善国: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鄯善国已经失去了往日风采,于公元4世纪之后被北魏所灭。鄯善国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只留下了一座座象征那段光荣历史的文化建筑。从楼兰到鄯善国灭国,享国近800年。

结束语:楼兰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宝贵遗产之一,现如今有很多的历史学家都满腔热血的想要揭开这段尘封的历史,但进度缓慢。楼兰留给我们的,除了史书上的寥寥几笔,就只有那一处处的历史遗迹与那一层神秘面纱。

<strong><strong>

【文 / 楚南青史君】

<strong>

<strong>


楚南青史君


去罗布泊穿越的时候,难免会去一趟楼兰古国遗址所在地,为什么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上能够生存800年的楼兰古国,也是一种奇迹,其实,古丝绸之路上,在罗布泊,路上有太多各种神奇的方面,罗布泊的突然消失,包括楼兰古国的突然消失,都有很多的历史意义。



楼兰古国能在沙漠里生存800年,其实这个道理非常的简单,大家都看过电视剧,或者了解过走西口,闯关东,这也是那些年代,就和我们闯深圳是一样的,包头,就是走西口时候贸易的重要一站,楼兰古国也是,是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的驿站,由于去的人多这就变里就变成了一个繁华的地方,为什么突然间消失,其实也特别简单,就是古丝绸之路,应该什么再慢慢衰落的过程当中,楼兰古国也消失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沙漠化地带,有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有可能集体迁途了。

凡是有人气的地方,都可能形成一个大的贸易中心,或者中转中心,楼兰古国,就是古丝绸之路的贸易和驿站中心,周转中心,所以在这慌慌大漠上,存活了800年的楼兰古国,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得益于古丝绸之路,至于后来为什么消失,其实,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盛唐时期的战争,影响的,再加上沙漠里边的一些气候变化,沙画,导致的吧!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关于的西部旅行,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可以随时关注公众号,藏区自驾游,回复关键词,就会有一系列到西部自驾旅行的一些小常识,祝你们玩的开心吧。


超级自驾游


楼兰古国在古代历史上似乎像西域沙漠里的一颗明珠一样,在经历了800多年的繁华后,便突然失去了光芒,带着它的光芒,神秘一起被埋在了黄沙之中。让后世多少人对它心驰神往!那是什么让这颗沙漠里的明珠持续亮了800多年呢?


水是生命之源,有水的地方就会有人居住,就会有文明的产生。公元前176年,楼兰古国围绕中国当时第二大的内陆湖罗布泊而建。罗布泊的西部和东部分别有塔里木河,孔雀河,疏勒河,所以罗布泊不缺水,楼兰古国也不却水。光有水就能产生一个繁华的古国,显然是不够的。

楼兰古国,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国家,是西域的一个重要的枢纽,大多数商人都要到这里去进行商品的交易和买卖,使得楼兰古国成为一个贸易中心,周转中心,驿站中心,这不仅能增加当地的人口,还能带动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也促使了楼兰古国的繁华!



楼兰古国在沙漠中繁华了800多年,确实是一个奇迹,对于它的灭亡,可能是自然的因素,可能是因为战争,也有可能是丝绸之路的消失,但不管是什么,都是历史的悲剧,文化的伤疤!

谢谢!


吉他玄上的律动


这里荒无人烟,寸草不生,风声萧萧、茫茫沙漠,断壁残垣,放眼望去,更像是一个生命的禁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的一首《从军行》似乎把我们又拽回了古代,站在这片黄沙废墟上,人们不禁感叹“楼兰”是如何在此繁华了800年呢?

其实,2000多年前的这里是另一番景象,孔雀河和塔里木河蜿蜒奔流,缓缓流淌,源源不断的汇入罗布泊中,几百年里,罗布泊水量充沛,草丰鱼肥,物产丰富,滋养着沿岸大片的胡杨林,灌溉着数亩良田,也为过往旅客提供丰富的水源,罗布泊一度成为楼兰人的“母亲河”,楼兰也成了沙漠中的一片神秘绿洲。

其次,楼兰曾是西域各国的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担当着国际大都市的角色。早期的丝绸之路由河西走廊出东皇过白龙堆、至楼兰后分为南北两道、一道向北,一道向西南,楼兰成为了丝绸之路的要塞城国,大量的商贾和使节在此云集,他们在这补给休整,感受着西域风情。为了给来往的商人们提供丰富舒适的生活,楼兰人开设大量的客栈,修筑整齐的街道、雄壮的佛寺和宝塔。楼兰美女能歌善舞,国内时常歌舞升平,宴会不止,一时间楼兰名声大噪,吸引着大批的使节、旅客和士兵前来观光游览、中转休整等。


同时,商旅们还将中原的紧俏商品,如茶叶、丝绸等带到这里,用这些商品与西域的玉器、马匹等进行交易,市场变得空前热闹,楼兰人和各国商旅都有了更深度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了能够提供充足的粮食,西域长使在楼兰大兴屯田,鼎盛时期楼兰所有的土地已接近20万平方公里,拥有12个部落村镇,人口达到了14000多人,士兵将近3000人。

东汉时,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和稳定西域各国的发展。中央政权开始在楼兰设置西域史一职,管理丝绸之路上的贸易等事宜,提升了楼兰在中原的政治地位,为楼兰古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人和”条件成就了繁华昌盛的楼兰,楼兰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经济繁荣空前绝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楼兰成为绿洲中的一个宝国,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然而,时空流转,岁月不经,大漠的风沙淹没了繁华喧嚣的楼兰,一时间楼兰神秘的消失了,留给后人的只剩下一片废墟遗迹和无尽的思考。


好心晴


楼兰古国虽然是在沙漠,也历史现在的罗布泊。

其实罗布泊曾经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湖面达12000平方公里,上个世纪初仍达500平方公里,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直到至1972年,才完全干涸。

楼兰古国地区原本是一片很大的绿洲,《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都有关于楼兰古国的记载,楼兰原本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国家,玄奘取经时也曾经路过楼兰。

1895年2月,瑞典人斯文·赫定沿克里雅河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到达罗布泊地区,沿途进行了艰苦然而极富收获的地质学、生物学和古代文物遗迹的考察,初步摸清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重要古代遗址的大致情况。1900年斯文·赫发现楼兰古城,并在第二年三月进行发掘研究。并发现了大批的汉文、佉卢文木简、纸文书和一些粟特文书以及精美绝伦的丝、 毛织品, 别具风格的木雕饰品等等。


1934年5月,一支探险队在楼兰库姆河边扎下营地。他们要寻找隐藏在库姆河流域的一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地。 他们发现了一条流向东南的河流。它有20米宽,总长约120公里,水流迟滞,一串串小湖沼被芦苇、红柳环绕。并发现了著名的2000多年前的楼兰美女“小河公主”。1979年在孔雀河道的太阳墓考古队又出土了距今3800年前的印欧人种的“楼兰美女”。发现了近10处古代人类遗址,一些石球、手制加沙陶片、青铜器碎片、三棱形带翼铜镞、兽骨、料珠等人类遗物,暴露在未被沙丘完全覆盖的黄土地表面。还有一些5000-6000年以前的石刀、石矛、石箭头、细小石叶、石核等。这清楚地显示,今天已是不毛之地的楼兰,自新石器后期、青铜时代直至汉代前期,的确曾绿草萋萋,森林覆盖率达到40%。




虽然现在罗布泊是一片沙漠,而在古代时这里去是比较湿润的,很适于人类的生活居住。而往来不断的商业活动,也给楼兰带来了很好的商机和繁荣的经济,楼兰古国也就一直兴旺。睡觉自然环境的改变,楼兰古国变成了一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楼兰古国便消失了。

据说楼兰古城的门票3500元钱,也真是个天价了。

更多见解,敬请留言,期待您的关注和转发。


叶子写实


因为古代楼兰国存在时期,这地区还没有沙漠,这里水资源丰富,而且还是交通要道。

“死亡之海”

现代的罗布泊被称为“死亡之海”,四周是广阔的沙漠,满目凄凉,寸草不生,天上没有飞鸟,地上没有走兽,但是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的罗布泊湖面积大约有3000多平方公里,仅次于清海湖。湖泊由西部的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以及东部的疏勒河,四大河水注入。这些河流周边植被好,牧草丰富。那个时期,在罗布泊的西北部存在着一个繁华的不算大的国家,史称楼兰国。


楼兰的兴与衰

据说,当时的楼兰国是一个繁荣富庶的国家,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丝绸之路”要道。《史记》记载了汉朝张蹇出使西域,楼兰国是必经之地。所以楼兰国在那段很长时期成为中原与西域各国交通来往的中转站。到汉朝时,楼兰国改名鄯善国,成为西域重镇,三国时期成为魏属国;西晋时期,封鄯善王为归义侯。到了公元4世纪时为零丁国所灭,至此,楼兰国在历史上消失。

楼兰遗址

从1901年瑞典人斯文赫定的初次发现,到1980年中国考古学家的最新考查,这些活动都初步证实了楼兰古国的灿烂文明景象及其对沟通中西文化所起的重要作用。在遗址上发现的文物中,有许多古币,比如中国汉代的五铢钱,还有大量的丝织品,陶器及漆木器具,还有希腊,罗马的艺术品,还有流于中亚撒马尔罕,布哈拉一带的用窣利文字书写的纸片残件,波斯地毡残片,以及具有罗马,波斯风格的壁画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无可辨驳地说明了楼兰古国当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枢纽地位。


可惜,后来由于楼兰国人们的乱砍滥伐,以及战争,瘟疫等影响,造成生态恶化,水资源匮乏,楼兰国就很快消失了。 所以,在水资源充足,植被好的条件下,况且地处中原和西域交通的中转地,使楼兰古国繁华了800多年。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著名的楼兰古国确实身处沙漠地带,沙漠中的水是非常金贵的,但并不意味着沙漠中就必然缺水,楼兰恰恰就是一个不缺水的国家。

楼兰的水源地就是罗布泊,就是那个埋葬彭加木以及余纯顺的罗布泊,那个生命的禁区。现在的罗布泊人送绰号死亡之海,满目疮痍,一片萧索之色。

在古代楼兰国兴盛的时候,这里可是另外一番景象,源源不断的罗布泊水带来了生命的气息,罗布泊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楼兰古国。

奔流的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以及著名的疏勒河,四大河流注入罗布泊,使得罗布泊便成为了一个水草丰美,水量充沛的膏腴之地。

而楼兰古国就在罗布泊的边上。应该说楼兰古国的自然条件还算不错的,要不然汉家军队也不会驻扎在这里,汉朝一直到魏晋,这里都有汉人的军队在此屯田驻扎。当然,鼓楼南国的繁盛并不仅仅依靠水源地,他还是一个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贸易节点。

早期的丝绸之路由河西走廊在过了楼兰之后就分为南北两路,这就使得楼兰国就如同当今扼守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一样,靠着丝绸之路这条古代重要的贸易商路,发展壮大。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楼兰吸引了大批的东来西往的客商,也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方商品交流的集散地。靠着这繁荣的商业,以及为商业服务的各项配套服务业,楼兰古国因此变得繁华富裕。

有了钱以后自然有余力对各项基础设施进行改扩建。楼兰人为了吸引更多南来北往的客商,他们整顿环境,修筑整齐的街道,开设大量的客栈,再加上那些热情似火的楼兰美女作为活招牌,楼兰的知名度在丝路客商中越来越大。这也反过来反哺楼兰,

更多的商贾,旅客,士兵慕名而来,到楼兰来进行消费。

为了保护思路的畅通,从东汉开始东方帝国的皇帝就在楼兰设置官府,派驻军队,进一步提升了楼兰在西域各国的地位。驻扎军队就是当时最好的活广告,有强大的汉家军队驻守,没有人敢招惹楼兰。

安全有了保障,这些客商们就更加放心大胆的来到楼兰做生意。同样,由于有驻军的存在,楼兰人也可以大力发展驻军经济,进一步刺激楼兰经济持续向好。

但是沙漠中的生态是脆弱的,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楼兰从一个水草丰盛的膏腴之地逐渐变得不适宜人类生存,楼兰自此消失。一个传奇也就宣告终结。


历史评说


现代的罗布泊被称为“死亡之海”,四周是广阔的沙漠,满目凄凉,寸草不生,天上没有飞鸟,地上没有走兽,但是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的罗布泊湖面积大约有3000多平方公里,仅次于清海湖。湖泊由西部的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以及东部的疏勒河,四大河水注入。这些河流周边植被好,牧草丰富。那个时期,在罗布泊的西北部存在着一个繁华的不算大的国家,史称楼兰国。 古代楼兰主要依靠罗布泊的水。而当年罗布泊没有干涸,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淡水湖,预计面积超过3000平方公里。

罗布泊的河水,主要来自塔里木盆地。罗布泊西部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和车尔臣河;东部主要有甘肃的疏勒河。

罗布泊的湖水是直到1962年才完全干掉的,之前是有水的。

沙漠中只要有水,人类就可以生存。凡是有人气的地方,都可能形成一个大的贸易中心,或者中转中心,楼兰古国,就是古丝绸之路的贸易和驿站中心,周转中心,所以在这慌慌大漠上,存活了800年的楼兰古国,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得益于古丝绸之路,至于后来为什么消失,

其实,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盛唐时期的战争,影响的,再加上沙漠里边的一些气候变化,沙画,导致的吧!

有人说它的灭亡是因为战争,后来许多的少数民族崛起,就掠夺了楼兰古城的财富。还有人说是自然的原因,后来楼兰的地理环境发生了大改变,人们难以生存,城市自然就灭亡了。还有的一种说法是因为后来疾病的流行,瘟疫肆虐,人们纷纷死亡,城市自然衰落。

——本回答为西安鼎昂数字货币智能量化全自动炒币机器人(历时收益,数据核对,实况直播)公司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