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三國演義》中,關羽和張飛死時,都出現了將星墜落,為何趙雲死時僅僅是風吹折了大樹?

蘇軾吾師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學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加上三國是一段群雄紛爭的歷史,為此很多人非常喜歡深入瞭解三國。三國演義中關羽與張飛死時星空都是有異象發生的。例如關羽死時:據記載孔明曰:“吾夜觀天象,見將星落於荊楚之地,已知雲長必然被禍,但恐王上憂慮,故未敢言。張飛死時,劉備看到張飛的將星其大如鬥,忽然墜地。然趙雲死時,只有風吹斷大樹。關羽、張飛、趙雲的實力相差不多,為什麼前二人死時天上都有異象,趙雲沒有呢?接下來本人根據《三國演義》來分析這件事情。

1、首先來分析關羽、張飛

關羽、張飛、趙雲,關羽是三位武將中蜀漢地位最高的武將。對於他的死劉備是非常惋惜的,甚至於羅貫中先生寫關羽兵敗麥城之時心中也是非常的悲涼,想要乘機承托出孔明的睿智。

孔明能夠留名千古與羅貫中先生的關係是非常大的。關羽的死時的天象,孔明早已窺探出來,只不過是害怕劉備傷心故而沒有說出來。不過天象這種事情誰也說不清到底有沒有,接下來本人換一個方向來解答這個問題。

當時關羽對於蜀漢的作用:鎮守荊州的關羽,對於劉備陣營是非常重要的。當時關羽所鎮守的荊州四郡是劉備除去西川僅有的土地,因此羅貫中老先生才會讓孔明看到天象知道關羽已死。關羽的死牽動著整個蜀漢政權。

蜀漢地區本就狹小,單有西川實在是難以發展。因此得到西川的後劉備,並不敢掉以輕心。可惜關羽認為漢中大勝後,曹操猶如喪家之犬,現在從另一面攻打曹操,曹操必敗。這一切關羽都沒有向劉備去說。

全都是由於當時劉備自封漢中王后,大封關羽為前將軍,並且授予了其假節鉞。假節鉞就代表關羽可以自行處理荊州的全部事物,包括領兵征戰。這一切都是造成關羽膨脹的原因。關羽死後荊州一失導致蜀漢只有一洲之地,對於蜀漢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因此羅老爺子才會認真的寫將星隕落這一段。要知道整個三國羅老爺子不過記載了六個人的將星隕落。

猛張飛的死的確是有些可惜,因此羅老爺子才會在《三國演義》中描述其死時的星象:其鬥如大,猛然墜地。這樣的星象是非常好分辨出的,按照張飛的性格以及對待士兵的殘暴,得到如此下場劉備早有預言。

張飛對於蜀漢同樣重要,因此羅老爺子用八字來為張翼德的生命畫上了句話。可見張飛對於蜀漢的重要性。

最後來說趙雲

趙雲的死可以用壽終正寢來說,但上述二人都是死於非命。趙雲死時的異象,本人認為這甚至都不是在印證趙雲身死。趙雲對於蜀漢的作用同樣很大,趙雲死前與孔明出祁山戰曹魏,都能看出其沒有老,繼續能夠征戰八方。

可惜有一點天命難為,趙雲當時已經七十有餘,在古代可以算的高壽。關羽的死對於蜀漢是浩劫,不單單是由於關羽的死而是背後反映出他丟掉荊州,使蜀漢發展陷入了緩慢。因此本人才會這樣理解。

張飛是一個非常勇猛的將領,死前還是一位非常驍勇的猛將,可惜被下屬偷襲而死,只能說他的點子太背了。

趙雲壽終正寢,當然不能算作是將星隕落。

總結:關、張、趙三人實力相差不多,不過三人死的時間以及地點,讓羅老爺子為他們的死添上了不一樣的天象,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荊襄名士


《三國演義》中將星墜落共有六次,分別是:

1.孫堅(遇伏中箭。孫堅奉命討伐劉表之時,劉表手下有一個叫做蒯良的謀士說道,我夜觀天象看到有將星即將隕落)

2.周瑜(被諸葛亮給氣死的。“孔明在荊州,夜觀天文,見將星墜地,乃笑曰:‘周瑜死矣’。”)

3.龐統(遇伏中箭。諸葛亮雖然遠在荊州,卻通過觀天象看到將星隕落得知龐統命不久矣。)

4.關羽(被擒死亡。《三國演義》第77回:孔明曰:“吾夜觀天象,見將星落於荊楚之地,已知雲長必然被禍,但恐王上憂慮,故未敢言。”)

5.張飛(醉酒被殺。他的將星“其大如鬥,忽然墜地”,對於星象一竅不通的劉備都對此感到不安)

6.諸葛亮(司馬懿夜觀天文,見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東北方流於西南方,墜於蜀營內,三投再起,隱隱有聲。)

綜上,將星墜落大部分都是能人異士發現的,張飛的則是劉皇叔發現的,將星墜落只能說明當時的能人異士能力非常強,而趙雲死時能人異士水平及皇帝的水平有限故不能發覺。


小小豬哼哼


因為趙雲是壽終正寢,無疾而終。關羽和張飛是身死道消,所以才會將星隕落。

風吹折了大樹,寓意著國之棟樑殞沒。

看看演義中關於關羽、張飛、趙雲,之死的描述:

關羽敗走麥城被俘後被殺:少時,馬忠簇擁關公至前。權曰:“孤久慕將軍盛德,欲結秦晉之好,何相棄耶?公平昔自以為天下無敵,今日何由被吾所擒?將軍今日還服孫權否?”關公厲聲罵曰:“碧眼小兒,紫髯鼠輩!吾與劉皇叔桃園結義,誓扶漢室,豈與汝叛漢之賊為伍耶!我今誤中奸計,有死而已,何必多言!”權回顧眾官曰:“雲長世之豪傑,孤深愛之。今欲以禮相待,勸使歸降,何如?”主簿左鹹曰:“不可。昔曹操得此人時,封侯賜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如此恩禮,畢竟留之不住,聽其斬關殺將而去,致使今日反為所逼,幾欲遷都以避其鋒。今主公既已擒之,若不即除,恐貽後患。”孫權沉吟半晌,曰:“斯言是也。”遂命推出。於是關公父子皆遇害。時建安二十四年冬十二月也。關公亡年五十八歲。後人有詩嘆曰:“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昭然垂萬古,不止冠三分。”又有詩曰:“人傑惟追古解良,士民爭拜漢雲長。桃園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與王。氣挾風雷無匹敵,志垂日月有光芒。至今廟貌盈天下,古木寒鴉幾夕陽。”

關公既歿,坐下赤兔馬被馬忠所獲,獻與孫權。權即賜馬忠騎坐。其馬數日不食草料而死。

張飛是被屬下刺殺而死:卻說張飛在帳中,神思昏亂,動止恍惚,乃問部將曰:“吾今心驚肉顛,坐臥不安,此何意也?”部將答曰:“此是君侯思念關公,以致如此。”飛令人將酒來,與部將同飲,不覺大醉,臥於帳中。範、張二賊,探知消息,初更時分,各藏短刀,密入帳中,詐言欲稟機密重事,直至床前。原來張飛每睡不合眼;當夜寢於帳中,二賊見他須豎目張,本不敢動手。因聞鼻息如雷,方敢近前,以短刀刺入飛腹。飛大叫一聲而亡。時年五十五歲。

趙雲是年老病重而死:卻說東吳遣使致書蜀中,請兵伐魏,並言大破曹休之事:一者顯自己威風,二者通和會之好。後主大喜,令人持書至漢中,報知孔明。時孔明兵強馬壯,糧草豐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備,正要出師。聽知此信,即設宴大會諸將,計議出師。忽一陣大風,自東北角上而起,把庭前松樹吹折。眾皆大驚。孔明就佔一課,曰:“此風主損一大將!”諸將未信。正飲酒間,忽報鎮南將軍趙雲長子趙統、次子趙廣,來見丞相。孔明大驚,擲杯於地曰:“子龍休矣!”二子入見,拜哭曰:“某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樑,吾去一臂也!”眾將無不揮涕。孔明令二子入成都面君報喪。後主聞雲死,放聲大哭曰“朕昔年幼,非子龍則死於亂軍之中矣!”即下詔追贈大將軍,諡封順平侯,敕葬於成都錦屏山之東;建立廟堂,四時享祭。後人有詩曰:“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漢水功勳在,當陽姓字彰。

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書忠烈,應流百世芳。”主卻說後主思念趙雲昔日之功,祭葬甚厚;封趙統為虎賁中郎,趙廣為牙門將,就令守墳。二人辭謝而去


似水無痕2


《三國演義》裡關羽,張飛退出舞臺時都是“將星墜落”,而趙雲去世時是風吹斷大樹,固然小說這樣描述自然包含著特殊的意義,但是不能說僅僅是吹斷大樹的趙雲,就比“將星隕落”顯得沒有那麼高的規格。因為小說畢竟不是正史,小說裡的“五虎上將”的排名是“關張趙馬黃”,也就是說趙雲名列第三,僅次關羽,張飛而已。所以,趙雲去世的徵兆“風吹斷大樹”,不但不是規格低了,反而是趙雲在蜀漢裡意義的體現,關羽,張飛不也是一樣嗎?我們一個個的說。



先說關羽,三國裡最重要的大將之一,不但是劉備的兄弟,也是蜀漢開拓之初最不可或缺的大將,曹操一度對關羽也是“如飢似渴”,只是欲求而終不得而已。關羽使一把青龍偃月刀,八十二斤,是小說中最重的兵器了。至於關羽的武藝,進入鼎峰期時,又剛好得到赤兔馬,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幾乎都是秒殺,這段時間可以說天下無敵。後來,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更是威震華夏。可惜,隨後風雲一變,東吳偷襲荊州,導致關羽身死,蜀漢從這一刻起開始走下坡路。所以,關羽被擒而亡,相當於三國和蜀漢的一顆最重要的“將星”隕落,這也相當於說明蜀漢的發展進程和勢頭,戛然而止。



再說張飛,和關羽比較像,是劉備的兄弟也是三國最重要的猛將之一。在小說中,張飛相當於“單挑王”,進入鼎峰期特別快,持續時間長,是唯一一個追著呂布單挑的武將,也是曹操手下第一猛將許褚的剋星,特別是當陽橋三吼退了曹操的百萬大軍。張飛一向給人於勇猛粗暴的印象,其實自從諸葛亮加入陣營後,張飛已經成長為有勇有謀的一員大將了,比如入蜀之戰,智擒老將嚴顏,先諸葛亮一步和劉備回合;還有瓦口關大戰張郃,用計奪了三寨,張郃狼狽逃回漢中,僅以身免等等;只是可惜,繼關羽死後,蜀漢的另外一位重要大將張飛在夷陵之戰前夕被部下所殺。大戰前夕,將星隕落,這也在預示著這場戰鬥的不利結果和蜀漢徹底衰落的預兆。

趙雲和他們不同,五虎中關張“將星隕落”,黃忠,馬超都天不假年,只剩趙雲了。而且,蜀漢自丟失荊州,夷陵之戰後,損失了一大堆優秀的人才和物資,地盤等等,這無疑讓趙雲在青黃不接的蜀漢地位更加重要,甚至到了年老還在征戰,來看看夷陵之戰後趙雲的戰績:





平定南中,趙雲突襲殺死金環三結;《第八十七回》

和魏延配合誘敵祝融夫人;《第九十回》

征戰西涼軍,趙雲一人單挑韓氏武將,即韓德以及四子韓瑛,韓瑤,韓瓊,韓琪;《第九十二回》

趙雲和姜維戰不數合平手;《第九十三回》

曹魏副先鋒朱贊,措手不及被趙雲一槍刺下;《第九十四回》

趙雲一槍刺下先鋒蘇顒,又一箭射中萬政的盔纓;《第九十五回》



可見年老的趙雲猶然十分英勇,沒少上陣殺敵。另外趙雲鳳鳴山中計,被曹軍圍困,此時趙雲顯然不能如長坂坡時來去自如了。好在關興提著青龍偃月刀,張苞提著丈八蛇矛殺到,三人聯手殺敗敵人,猶如當年關,張,趙在中原時一樣,令人不勝唏噓。所以,趙雲去世時,小說裡的徵兆是大風颳斷松樹,而松樹有孤獨挺拔,四季常青,忠貞之意,個人認為規格也不低於“將星隕落”,反倒和趙雲的個性經歷更加契合。


大飛熊騎士


這個問題有意思,我分析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壽終正寢,二是集團地位不足。

01.先說說去世原因

《三國演義》中將星墜落共有六次,這六次都有兩個共同特點。

第一、名達天下

第二、悲壯離世

這六位分別是:孫堅(遇伏中箭)、周瑜(這個都知道)、龐統(遇伏中箭)、關羽(被擒死亡)、張飛(醉酒被殺)、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

《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記載趙雲的死因只有一句“七年卒,追諡順平侯”,趙雲屬於壽終正寢,所以不存在將星墜落。

02.再說說集團地位

六次將星墜落,吳國兩人,一個是東吳的開創者、一個是東吳的大都督;

蜀國四人,兩人是五虎將前兩位,還有兩人是蜀國的兩位軍師;

這些都是屬於集團的核心人物,趙雲雖然聲名卓著,但在蜀國集團裡面,屬於圍繞核心的第二階梯,在五虎將也是排位最末。

這樣的地位,加上壽終正寢,那麼死前引發大樹折斷的異象也是很匹配的。



三點文墨


在《三國演義》裡,像關羽、張飛死時出現將星墜落,趙雲死時風折大樹,都是老羅一廂情願的說法。

小說嘛,為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閱讀性,搞一些玄幻,都是可以理解的,但當不得真。

演義中,一些大佬的出場及謝幕都有一些奇幻現象,不足為怪。

甚至在一些正史中也有類似的情況,比如劉邦斬白蛇而舉義;甄宓小時候常有神人把一件珍珠玉衣蓋在她的身上等等。

至於像呂布出生時,五原山崩地裂等神話故事,關羽死後為神等等,更是不勝枚舉。

對於這些事,玄而又玄、幻而又幻。說不說在老羅,信不信在你自己。

一定要說,他們之間死亡時有一些預兆的不同,起碼在老羅心中,趙雲跟關張還不在一個層次上。

在演義中,劉關張開篇就出場,本來在鎮壓黃巾軍起義及討伐董卓的過程中,他們三個是微不足道的人物。

《先主劉備傳》記載了三兄弟舉義兵鎮壓起義軍,立下了功勞,但在漢末時期並非多麼突出。關東諸侯討伐董卓,劉備可能跟隨公孫瓚參加了這一行動,但沒有絲毫的蹤跡。

老羅之所以如此安排,無非就是彰顯劉關張的忠義,這是小說極力倡導的東西。既然不能安排關羽、張飛生得非凡,就安排他們死得驚世。

至於趙雲,無論跟劉備的關係,還是資歷、地位都無法與關張二人相提並論。儘管他也被老羅安排為五虎上將之一,但其地位跟老黃忠差不多,就是一個很得力的部將而已。

參照諸葛亮的病逝,也是將星墜落。諸葛亮這顆星墜落以後,老羅也沒情緒再繼續他的演義啦,草草收場;讀者也沒興致繼續看啦,是不是許多友友看三國,看到這裡就沒有興趣再認真讀下去了呢?我是如此的。

由此可見,將星是不同凡響的人物去世才出現的天象。

儘管繁星滿天,但不是每個武將都對應著一個將星,不可能人人有份的。天上沒有趙雲的星座,也就不存在墜不墜落的問題啦。地上的人也就不容易看到了,但趙雲畢竟也是能夠位列五虎的大將,死時沒點動靜也說不過去。老羅就把大樹給弄折啦,讓在附近的人驚歎一下,也給趙雲一個交代。畢竟長坂坡七進七出不容易,不聲不響就走了,那多不禮貌哦。

大致就是這個情況,豹眼也看不到其他的玄奧來。


豹眼看歷史


趙雲是千古名將,完美無瑕,可謂完人,是蜀漢後期蜀國的頂樑柱,故趙雲將死,如風折大樹。關羽張飛,雖不是完人,但都有過人之處。生前都被人敬畏如神,死後也必將為神。神居何處,天上!故而是星從天落。

細說一下,何為神?古人說聰明正直謂之神,尤其是德行方面,常人做不到,死後就是神。關羽的忠義,千百年來都是數一數二之人,死後必定為神,只是後人有點盲目崇拜,將關公塑造成了武財神,這是沒有依據的,都忘了關羽不愛財。張飛的嫉惡如仇,眼裡容不得半點沙子,見惡即欲除之,這是張飛的過人之處,所以也必為神。

關羽和張飛都屬於劉備的嫡系人馬,劉備無論是否稱帝他倆都是支持的,而趙雲忠誠的是大漢王朝,劉備稱帝后,趙雲作為蜀漢的頂樑柱,無力迴天,徒嘆奈何,然而劉備稱帝象徵著大漢王朝的終結,趙雲作為大漢王朝的最後一個擁躉,其象徵意義何其巍峨?所以說,趙雲之死,也標誌著大漢王朝的覆亡。

昔時威風凜凜的大漢王朝,早已行將就木,隨著一陣瘋吹過,折了。如果劉備在世,是否有人提醒“初心”呢?我認為羅貫中想表達的意思是大樹折斷比將星隕落災難更大。大樹者,棟樑也,擎天柱也。在羅貫中筆下,趙雲的形象是,白馬、白袍、銀槍、銀甲、玉面,文武雙全,德高壽長,能攻善守,忠上恤下,盡職盡責,能數次於敗軍之際全身而退,遍觀蜀國大將能如此者僅趙雲一人,可以說是個完人。

最後為什麼不說將星隕落而說風吹折了大樹,原因在於羅貫中認為趙雲才是蜀國的擎天白玉柱,現在擎天柱折了,暗示蜀國開始由盛變衰,快要完了。在《三國演義》中"將星隕落"是指一代英雄人物的完結,而"大旗、大樹的折斷"則暗示會給軍運、國運帶來不良影響。

六次將星墜落,吳國兩人,一個是東吳的開創者、一個是東吳的大都督;蜀國四人,兩人是五虎將前兩位,還有兩人是蜀國的兩位軍師;這些都是屬於集團的核心人物,趙雲雖然聲名卓著,但在蜀國集團裡面,屬於圍繞核心的第二階梯,在五虎將也是排位最末。

這樣的地位,加上壽終正寢,那麼死前引發大樹折斷的異象也是很匹配的。


古今歷史觀文


我認為羅貫中想表達的意思是大樹折斷比將星隕落災難更大。大樹者,棟樑也,擎天柱也。在羅貫中筆下,趙雲的形象是,白馬、白袍、銀槍、銀甲、玉面,文武雙全,德高壽長,能攻善守,忠上恤下,盡職盡責,能數次於敗軍之際全身而退,遍觀蜀國大將能如此者僅趙雲一人,可以說是個完人。最後為什麼不說將星隕落而說風吹折了大樹,原因在於羅貫中認為趙雲才是蜀國的擎天白玉柱,現在擎天柱折了,暗示蜀國開始由盛變衰,快要完了。在《三國演義》中"將星隕落"是指一代英雄人物的完結,而"大旗、大樹的折斷"則暗示會給軍運、國運帶來不良影響。這是個人對《三國演義》中羅貫中人物塑造的思想和用意的解讀,如果拋開小說再來探討這個星與樹的問題則毫無意義,因為在現實中,這不過是很普通的自然現象,無非是幾顆流星和一棵斷樹而已。


天下英雄使君與操


將星很忙啊,三國的大將太多了,能稱的上英武之人的也不少,將星就忙,一次一次的掉,我猜將星掉到最後是累了,要麼就是煩了,說,我歇歇吧,我不掉了。那趙雲這麼個人物,死,總不能沒點異象吧,沒有異象,不成話,將星說,你說的都對,可是我真累了,真不想掉了。天就很生氣,衝將星吹鬍子瞪眼,這一吹,大樹折了,將星就說,湊合著吧,你看大樹折了,這次就這樣吧。於是就這樣了。當然這些都是玩笑話,以下是嚴肅的分析。

其實所謂的將星落,不過是中國人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一個是肯定功績之高,將星對應著的必是奇異之人,比如關羽張飛諸葛亮,二是有感情因素在,這個感情因素很重要,尤其是對這個提問就更重要,千萬不能忽視了。

什麼感情呢?惋惜也!六次將星落,都是天不假年,不應該死的死了或者是死的不是時候,簡單的說就是死早了。比如孫堅,多厲害一人,一代帝王之選啊,比如周瑜,周郎啊,媳婦還那麼年輕,自己還那麼英姿勃發,正是應該大幹一場的時候,死了。比如龐統,大家對他多期待啊,死了,關羽張飛,你們死了,讓大哥劉備怎麼辦啊,又死的那麼慘,不是要讓大哥斷腸嗎?再說,恢復漢室的大業還沒有實現啊,諸葛亮就更不必說了,丞相你年齡未到暮年,你是活活累死的啊。

趙雲,為什麼只是折斷大樹呢?其實挺簡單的,第九十一回,諸葛亮調兵遣將---“忽賬下一員老將,曰:我雖年邁,尚有廉頗之勇,馬援之雄。”這人是誰呢?就是趙雲,之後殺退西羌兵,後人有詩讚之曰:“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鄧芝也說:“將軍壽已七旬,英勇如昨”

所以,趙雲雖然也死了,可是他基本算是壽終正寢,雖然,英雄逝去,總是讓人傷心,可是比起來那些英年早逝,七十多的趙雲死,就只能折斷大樹,這就已經不錯了。

不知道我聊了這麼多,您明白了沒有。


暖歷史


另類局答題^_^

關羽和張飛都是劉備結義兄弟,在蜀漢屬於股肱之臣,而趙雲雖然並非劉關張三兄弟的團伙成員,但趙雲的作用絲毫不遜色於關於和張飛。

縱觀《三國演義》全書,蜀漢所代表的尊劉抑曹的主旋律之中,關於和張飛都是劉備的鐵桿人馬,自始至終都忠於漢室,然而熟讀歷史(《三國志》為準)的朋友們都知道,曹操、孫權和劉備三人之中,“挾天子以令諸侯”,罵名最大的曹操沒有稱帝,而以“皇叔”自居的劉備卻稱帝了,這無論如何都是對蜀漢集團標榜“主旋律”和“政治正確”的莫大諷刺!

所以說,關羽和張飛都屬於劉備的嫡系人馬,劉備無論是否稱帝他倆都是支持的,而趙雲忠誠的是大漢王朝,劉備稱帝后,趙雲作為蜀漢的頂樑柱,無力迴天,徒嘆奈何,然而劉備稱帝象徵著大漢王朝的終結,趙雲作為大漢王朝的最後一個擁躉,其象徵意義何其巍峨?

所以說,趙雲之死,也標誌著大漢王朝的覆亡。

昔時威風凜凜的大漢王朝,早已行將就木,隨著一陣瘋吹過,折了。

如果劉備在世,是否有人提醒“初心”呢?

然並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