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速度”和“中國質量”!大家都在說的“小湯山”是什麼?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在鋪天蓋地的疫情信息中,“小湯山”三個字佔據了很大篇幅,

“小湯山”究竟指什麼?

建設“小湯山”對防疫有哪些益處?

通俗點講就是建立一所專門治療病毒感染的醫療場所。

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期間,北京耗時7天7夜,建成了小湯山醫院。

小湯山醫院的主要功能是防疫和治療。醫務人員區域、病人區域、後勤保障區域均嚴格區分開。

為減少感染的可能,小湯山醫院設計了專門的醫護通道。病人和醫護人員分別從不同的們進出,藥物、食品的傳遞則通過雙層玻璃傳遞不可直接接觸,以此來保護醫護人員。

“中國速度”和“中國質量”!大家都在說的“小湯山”是什麼?

從5月1日收治第一批病人起至6月20日最後一批患者,51天的時間裡,小湯山醫院共收治了680名非典病人,佔全球病例的十分之一、中國病例的七分之一,他們中,672人最終康復出院,病死率不到1.2%,遠低於同期的全球死亡率,全員1383名醫護人員無一人被感染,而此前,一線醫護人員感染率在20%以上。

因此“小湯山”模式也是由此而來。指參照非典疫情期間小湯山醫院的建設經驗,建立類似小湯山的應對大規模疫情時的野戰醫療點。

“小湯山”模式全國落地

時隔17年,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在疫情相對集中的武漢火速建立了火神山、雷神山兩家醫院。1月25日,武漢市蔡甸區火神山醫院開工建設。2月2日,火神山醫院正式由武漢市政府移交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接管。1月25日,武漢決定再建雷神山醫院,2月8日,武漢雷神山醫院交付使用,首批醫療隊員進駐,並於當晚收治了首批患者。

“中國速度”和“中國質量”!大家都在說的“小湯山”是什麼?

武漢之外,湖北省其他地區黃岡、孝感、荊州等多地也快速建起自己的“小湯山”。

基於疫情發展態勢,各地相繼破土動工,沿襲起“小湯山”經驗。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北京、湖南、河南、黑龍江、陝西、廣西、貴州等地已分別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著手修繕和建設病區。

2月1日,北京小湯山醫院啟動修繕改造工程,為北京疫情變化作後備補充;

長沙市公共救治中心用72小時完成1.41萬平方米用房的改造修繕;

而由中國建築承建的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也將在2月中旬投入使用。

福建“小湯山”,見證福建速度

“中國速度”和“中國質量”!大家都在說的“小湯山”是什麼?

2月6日,福建版“小湯山醫院”——僑鄉福清市醫院新感染病區一期項目正式啟用,僅用時7天。福清市醫院新感染病區工程總用地面積約19畝,共建設4幢,可容納約200個床位。一期建設門診樓及一幢病區共計3000平方米,45張床位;二期建設2幢病區5100平方米,155張床位。

“中國速度”和“中國質量”!大家都在說的“小湯山”是什麼?

莆田版“小湯山”醫院也於1月27日下午開工建設,總建築面積1000平米,層高1層,大樓配套工程部分已於4日完工,比2月11日合同工期提前了整整6天。

“中國速度”和“中國質量”!大家都在說的“小湯山”是什麼?

隨著一座座“小湯山”醫院的建起,吸引“雲監工”們的,除了對疫情的關切,也有對“中國速度”和“中國質量”的讚許。17年前,小湯山最後一批康復出院者打出了橫幅:“走出小湯山,一生都平安”。期盼各地版“小湯山醫院”早日建成,期盼“小湯山奇蹟”再次上演,疫情魔鬼終究無處可藏,所有患者一生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