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武漢的西安男護士劉尊:日記記錄抗疫點點滴滴

馳援武漢的西安男護士劉尊:日記記錄抗疫點點滴滴

一位西安施援武漢的男護士在日記裡寫道:“聽到患者對我們表達感謝和敬意,我們又多了幾分幹勁和抗疫的信心!我們一定與你一同見證撥雲見日的那一天!”

他叫劉尊,是西安交大二附院心內科的一名護士。2月8日,26歲的劉尊和24名同事一起馳援武漢。

劉尊告訴華商報記者,他每天都被經歷所觸動,深夜回到住地全身消毒後,儘管很累,但還是想記錄下戰“疫”的點點滴滴。

日記片段1:教授和護士長的叮囑

“一定要做好防護,這樣才有能力救別人”

“我們接管的這個病區是華中科大同濟醫院中法分院10層西病區,50張床位,收治危重病人45名,還有3個孕婦,每天都要重點護理。我們每天走進病房就像走進了陣地,時刻緊繃著神經,觀測每位患者的血壓、心率、體溫,關注著每位患者的病情,一圈下來衣服就溼透了。除了上班期間跟同組的同事說話,其餘時間都不能與外人接觸,因為接觸過確診患者,即使做了防護也需要自我隔離。”

“病區裡的工作,除了累還是累,早上6點多起床,洗漱、早餐,半個小時的車程,10分鐘穿好防護服,然後進入病房開始一天的工作。防護服穿上就不能再脫,一旦脫下就意味著損失一個稀缺資源,為了節約資源,大家儘量控制水和食物的攝入量。一個班下來,鼻子和臉都被護目鏡壓腫了,貼身的衣服能擰出水來。”

“在病區的這幾天,高登峰教授和護士長王蓉每天反覆叮囑大家,進病區前隔離衣、防護服、手套、護目鏡要挨個檢查。每天都要問我們的生活和身體狀況。她說怎樣帶我們出來就要怎樣帶我們回去,一定要做好防護,這樣才有能力救別人。”

日記片段2:同事的堅持

隔離服下的衣服已經溼透,她就這樣堅持了6個小時

“我們的同事李慧娟,有一天她正在給患者輸液,突然聽到隔壁呼吸機有報警聲,跑過去一看,原來是一位患者摘掉了呼吸機面罩,氧飽和度一下子掉到40%,她立即衝過去,和另一位同事為這位患者戴好面罩後立即通知大夫,不一會兒患者的氧飽和度上升到80%,脫離了危險。”

“她剛要轉身離開時卻發現患者尿失禁了,她又為患者換掉褲子,鋪上乾淨的床單。此時,她的護目鏡上霧氣一片、耳朵和臉被汗水蜇得刺痛,隔離服下的衣服已經溼透,她就這樣整整堅持了6個小時。”

日記片段3:患者的表情

得知病症越來越輕時,患者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在我們病區,一位阿姨知道我們是從西安來馳援他們的,感激地說著謝謝。當得知自己用藥越來越少是說明病症越來越輕時,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給患者發放午餐時,忽然聽到一位老大爺在叫我,我走過去,老大爺端著盒飯,說我一早上跑來跑去,讓我先吃……”

日記片段4:我們的信心

患者對我們的感謝和敬意,讓我們充滿幹勁和抗疫信心

“距離醫院15公里的酒店是我們的住處,這是專門為醫務人員安排的,單人單間,房間被分為汙染區、半汙染區和清潔區三部分。每天回去第一件事就是脫掉外出服放在專用區域,然後從頭到腳仔細清潔。”

“看著患者一個個症狀減輕,聽到了他們對我們的感謝和敬意,我們又多了幾分幹勁和抗疫的信心!我們與你一起共度難關,我們與你一同見證撥雲見日的那一天!”華商報記者苗巧穎

驰援武汉的西安男护士刘尊:日记记录抗疫点点滴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