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怕什么农药?

来自小岳岳


蝗虫俗称“蚱蜢”,具咀嚼式口器,为植食性昆虫。喷洒农药可以消灭蝗虫的基本原因是,蝗虫的组织会被农药的化学物质破坏,进而破坏蝗虫的细胞膜,使其失去活性。农药进入虫体,导致蝗虫死亡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胃毒:通过蝗虫取食沾药食物进入虫体引起中毒。2.触杀:将药剂直接喷在虫体上,通过皮肤吸收中毒。3.熏蒸:有毒气体通过蝗虫呼吸进入虫体中毒。化学农药杀灭速度快,但有毒、对环境有一定污染。

灭蝗虫最好的办法是生物农药提前预防,天敌压制为主,后期药杀为辅。灭杀蝗虫最好是在其幼虫的时候效果比较好。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不大,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具有外骨骼,但外骨骼不能随着幼虫的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蝗虫的幼虫要经过5次蜕皮才能发育成成虫.蝗虫的运动器官是足和翅,所以运动方式是跳跃和飞翔.在3龄幼虫之前,蝗虫的翅还没有发育好,不能飞行,只能跳跃,所以灭蝗的最佳时期就是3龄幼虫之前。蝗虫主要怕的农药有以下几种:

1,金龟子,用氯氟氰菊酯或溴氰菊酯或甲氰菊酯或联苯菊酯或百树菊酯或氯氰菊酯等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治,效果很好,死得快,死得彻底,控制期长,残留期短,残留量少,不污染环境,不危害人体健康。喷药后15~20分钟即纷纷坠地死亡。

2,马拉硫磷、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菊酯类农药,对蝗虫均有较好防效,可以因地制宜选用。丁烯氟虫腈对蝗虫有极强的杀灭活性,广泛适用于水稻等农作物田防治蝗虫。吡虫啉、氟虫脲等药可以用于防治蝗虫。

3,锐劲特,它是一种杀灭蝗虫的特效农药。同时还使用菊酯类农药如4.5%高效氯氢菊酯。在地面防治时,均可按上述农药的使用说明书进行配药喷施。在施药方法上,地面防治、飞机防治的均以超低量喷雾为主,也可适当采用撒播毒饵进行防治。但是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特别注意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操作规程,确保人、畜安全。

3,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印楝素等生物农药。蝗虫微孢子虫是一种专寄生于蝗虫体内的单细胞真核原生动物。蝗虫取食带有微孢子虫的食物后,在其脂肪内增殖繁衍,蝗虫因被耗尽脂肪而死亡;存活残虫体内产生的大量孢子,又会传染其他蝗虫;也可通过病虫产卵传给后代。绿僵菌是一种能使蝗虫感染病的真菌,通过体表接触,进入蝗虫体内大量繁殖并引起蝗虫体内各组织、器官病变,使其很快死亡;当气候湿润时,虫体表面会长出白色菌丝,产生绿色孢子,这些新产生的孢子又会传染其他蝗虫。采用2.5%绿僵菌复合油剂50毫升/667平方米超低量喷雾,蝗虫接触了该真菌后,真菌就可穿透蝗虫的皮肤(体壁),进入到蝗虫的体内繁殖,或是产生毒素,或是菌丝长满蝗虫体内使蝗虫死亡。印楝素是从印楝树种子里提取具有杀虫作用的一种天然有机化合物,属于植物源杀虫剂。通过抑制和阻止蝗虫蜕皮,影响其正常呼吸,降低取食率和对食物的转化作用,抑制成虫交配产卵等方式达到防治蝗虫的目的。可采用0.3%印楝素乳油10毫升/667平方米15倍液超低量喷雾。生态农药对环境友好,但杀灭速度不如化学农药那么立竿见影,以预防为主。

以上仅是个人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不足之处,有请各位朋友评论留言交流更多的灭杀蝗虫方法。


狮岭皮具制造大军


大多数杀虫剂农药都可以防治蝗虫,如:敌敌畏、马拉硫磷等有机磷类农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菊酯类农药;还有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印楝素等生物农药。化学农药杀灭速度快,但有毒、对环境有一定污染;生物农药环境友好,但杀灭速度不如化学农药那么立竿见影,以预防为主。


瑞德三农


通常来说,蝗虫不需要用杀虫剂来控制。有两个原因:首先,蝗虫主要是集群危害。蝗虫一旦遭到破坏,通常损失将得到弥补。人工扑杀可以降低未来一年或几年爆发疫情的可能性。

其次,蝗灾往往伴随着寒冷。旱年过之后,如果降水继续偏难,蝗灾爆发的概率将增大。防治要充分发挥全省乃至全国的作用,统合防治。同时,要把农业经营、开垦造林结合起来,建设水利,深度整地,这是一项系统工程。然而,并不是蝗虫无法控制。

首先,要注意预测和预测。蝗灾大爆发之后,注意检查残存昆虫数量;旱年检查低洼地区虫卵;夏秋检查蝗虫数量。精确预报是防治蝗虫的前提。

其次,消灭蝗虫源。蝗虫区通常地势较高,有一定的坡度。土壤余为沉积性、冲积性粘土和盐碱土,季节性积水。它喜欢在水退之后在斜坡之上产卵。植被主要由芦苇、稗草、茅草、马蹄草等禾本科植物组成,与碱蓬、青蒿种子、野生平藏、黄须等野生禾本科植物混合,植被覆盖率通常小于75%。通过开垦造林和深部开垦,改变了景观和植被组成。可精确减轻邻近地区蝗灾的危害。





沪联永相伴


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做好预防:、

农业防治

1、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

2、做到大面积荒滩垦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

3、植树造林,改变蝗区小气候,减少飞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

4、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达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变作物的布——减少蝗害。





阿进的365


蝗虫最怕什么农药?

通常来说,蝗虫不需要用杀虫剂来控制。有两个原因:首先,蝗虫主要是集群危害。蝗虫一旦遭到破坏,通常损失将得到弥补。人工扑杀可以降低未来一年或几年爆发疫情的可能性。

其次,蝗灾往往伴随着寒冷。旱年过之后,如果降水继续偏难,蝗灾爆发的概率将增大。防治要充分发挥全省乃至全国的作用,统合防治。同时,要把农业经营、开垦造林结合起来,建设水利,深度整地,这是一项系统工程。然而,并不是蝗虫无法控制。

首先,要注意预测和预测。蝗灾大爆发之后,注意检查残存昆虫数量;旱年检查低洼地区虫卵;夏秋检查蝗虫数量。精确预报是防治蝗虫的前提。

其次,消灭蝗虫源。蝗虫区通常地势较高,有一定的坡度。土壤余为沉积性、冲积性粘土和盐碱土,季节性积水。它喜欢在水退之后在斜坡之上产卵。植被主要由芦苇、稗草、茅草、马蹄草等禾本科植物组成,与碱蓬、青蒿种子、野生平藏、黄须等野生禾本科植物混合,植被覆盖率通常小于75%。通过开垦造林和深部开垦,改变了景观和植被组成。可精确减轻邻近地区蝗灾的危害。





叫我吕某人


杀死蝗虫有很多农药,比如甲基甲胺磷、敌百虫、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阿维菌素、辛硫磷等等都可以,但是杀蝗虫最好在蝗虫的若虫时候杀的效果好,一是那时蝗虫翅膀还没有长全,飞行能力差,抗药性低,还就是蝗虫的卵是产在地里的,幼虫在地下活动,吃草根等,农药还可以杀死地下害虫。




这个优秀的哥哥点个心


蝗虫的危害很大,很多人都想除掉蝗虫,在种稻和收稻的时候是最多蝗虫的。蝗虫它们是喜欢吃茎,像稻谷才出谷的时候是茎是最多水份的。防治蝗虫的方法很多,可以使用蝗虫的天敌来消灭它们,也可以多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等就可以预防蝗虫。还有一种就是用农药来防蝗虫。大多数杀虫剂农药都可以防治蝗虫,如:敌敌畏、马拉硫磷等有机磷类农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菊酯类农药;还有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印楝素等生物农药。化学农药杀灭速度快,但有毒、对环境有一定污染;生物农药环境友好,但杀灭速度不如化学农药那么立竿见影,以预防为主。


欧好先生


在2020年的年初,长宽大约50公里的蝗虫大军从东非出发,开始向亚洲蔓延。目前,蝗灾已经肆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蝗虫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大量的农作物被啃食破坏,甚至导致一些非洲国家可能会出现粮食危机。

据统计,蝗虫数量已经达到了4000亿只,这是目前全球人口总数的51倍。根据专家的预测,如果不对蝗虫数量加以控制,其规模还将进一步大幅增长,最多可能会达到200万亿只,因为蝗虫现在已经进入繁殖季节。

为什么会发生蝗灾呢?

蝗虫容易泛滥成灾的一大主要原因在于它们的繁殖能力非常强。蝗虫每隔三周就能进行一次繁殖,而且对于产卵地的要求很小,只要土质较为松软就行,几乎可以随时随地繁衍后代。而且虫卵都在地下,它们不容易遭到破坏。

据估计,每只雌性蝗虫能够产下大约100枚虫卵,每平方米的土中可能会存在多达30万枚虫卵。因此,只要条件合适,蝗虫就能大规模繁殖,种群数量会快速增加。血清素会让本来独居的蝗虫将会变得群居,其身体颜色会从绿色变为褐色,它们飞到哪里就会吃到哪里,从而出现蝗灾。

蝗灾的发生与气候变化有关,尤其是与旱灾的出现有关。古语有云:“旱极而蝗”。较为干燥的环境对于蝗虫的繁殖比较有利,而且干旱还会迫使蝗虫大规模迁徙。

除了繁殖能力很强之外,蝗虫还不挑食,包括农作物在内的各种植物都是它们的食物来源。而且蝗虫的飞行能力非常强大,它们可以接连飞行数小时,飞行距离可达150公里。只要一周的时间,蝗虫就能飞到1000公里之外。

那么,人类该如何面对来袭的蝗灾?蝗虫最怕什么?

首先,可以从蝗虫的繁殖行为来治理蝗灾。由于蝗虫生性喜旱,我们可以设法提高植被的覆盖率,较为湿润的环境让蝗虫难以把虫卵产到土壤之中。因此,保护植被的作用不仅在于防护风沙,而且也能用于阻止蝗灾。

其次,可以用蝗虫的天敌来消灭蝗虫。蝗虫的天敌主要包括蛙类、鸟类、游走蛛以及家禽,通过蓄养或者保护蝗虫的天敌,也能有效抑制蝗虫的数量。

另外,还可以通过消杀蝗虫的虫卵和幼虫来控制它们的数量。蝗虫的虫卵和幼虫都是在地上,可以通过化学防治方法进行杀灭。从源头上抑制蝗虫的数量,这样也可以预防蝗灾的发生。

不过,上述两种方法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它们都是长期性的预防方法,例如,蝗虫的天敌数量有限,它们不可能一下子消灭掉蝗灾;而且如果蝗虫的天敌过多,可能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反而造成负面影响。

如果要在短期内遏制蝗灾,只能采取一些有力杀灭蝗虫的方法。目前,通过飞机喷洒农药是杀灭蝗虫的最有力的方法,可以大规模杀灭蝗虫。

火星一号 企鹅号


鑫旭在线


可以用滴滴畏、对硫磷、呋喃丹、除虫菊酯等

蝗虫的危害一般不必用杀虫剂防治,原因有二:

一是,蝗虫多为集群危害,如果蝗灾一旦形成,一般损失也就定型了。人为扑杀可以降低次年或后几年的爆发几率。

二是,蝗灾多与旱灾相伴而生。大旱年份之后,若雨量持续偏少,则爆发蝗灾的几率倍增。若要防治,必是举全省,甚至全国之力,统防统治,同时还要结合农事操作、垦荒造林,兴修水利,深翻改土,是一个系统工程。

但是,并不是说蝗虫就没法防治。

首先是,注意预测预报,大蝗灾爆发后,注意查残留虫量;干旱年份查低洼地退水区域的虫卵;夏秋季注意查蝗蝻数。准确的预测预报是防治蝗虫的先决条件。

其次,消灭蝗虫源地。飞蝗蝗区一般地势低洼,有一定倾斜度,土质多为沉积、冲积黏土和盐碱土,有季节性积水,喜随退水后在坡地产卵,植被以芦苇、稗草、茅草、马绊草等禾本科植物为主,杂以碱蓬、蒿子、野扁蓄、黄须等野草,植被覆盖度一般在75%以下。 采用垦荒造林、深翻改土的方法改变地貌和植被构成。就破坏了蝗虫滋生的源地,可有效降低附近地区的蝗灾危害。

最后,做好统防统治,根据测报结果,在蝗灾爆发前,大面积喷洒农药,飞机喷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六十年代,主要用六六六粉等喷洒,该药剂由于残留问题已经禁用多年。现在可以选用,氧乐果、菊酯类、灭多威 等,触杀性较好的农药大面积喷洒。

蝗虫个体并不难杀死,大多数的杀虫剂都能起作用,关键是种群数量太大,极大的增加了防治难度。


网站管理员


多数杀虫剂农药都可以防治蝗虫,如:敌敌畏、马拉硫磷等有机磷类农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菊酯类农药;还有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印楝素等生物农药。化学农药杀灭速度快,但有毒、对环境有一定污染,生物农药环境友好,但杀灭速度不如化学农药那么立竿见影,以预防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