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蝗灾时,会有人储存蝗虫,晒干了当口粮或者当鸡鸭饲料存起来吗?

大道旋原始


不会的。他们晒干了很费劲,而且古代养鸡鸭的都是有钱人,因为古代的动物没有防疫,死起来是很吓人的

。穷人不会的。


精酿大连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印度正在遭受蝗灾,虽然我没有经历过,但是看到照片上铺天盖地的螞蚱,甚是壮观,蝗虫所到之处,也是颗粒无收。我就想啊,为什么不能用许多网,家家用网,电网,火烧,等许多方法把它收集起来呢,可能我的想法不太实际,可我真的是这么想的。


喜洋洋大连


不用古代20!年前黄河滩区年年蝗灾!

小时候听姥姥说来蝗灾的时候地上弄口大锅烧水,四周往里赶好几个人拿大漏勺往外捞,一会就捞一大堆。那时候没油,油很缺不能炸,水煮的没法吃!鸡也很少喂不起,人都没得吃呢!那时候的人很原始的,根本不知道这东西能吃!还有知了猴子,说那时候草里都成堆!


用户3640905306


蝗虫灾害在古代也比较正常,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在秦汉时代每隔秦汉时期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尤其是在旱灾发生以后,蝗虫就大量的爆发,我们中国主要是亚洲飞蝗,他们威胁农作物非常严重。在唐代并非是蝗虫的高峰期,但是仍然有44年的蝗虫灾害。

唐代如何应对蝗灾

根据某些史料不完全记载,在唐朝总共发生了大大小小46次蝗虫灾害(有记载的),南方肯定爆发严重,但是南方经济不如北方,北方记录的比较详细。


蒸蝗虫而食:贞元二年(784~786),连年爆发蝗虫灾害,受灾面积非常广泛,关中饥民“蒸蝗虫而食。

其实吃蝗虫这件事情还是在唐朝最先开始,贞元元年很多人都蒸蝗虫吃,把大腿和翅膀去掉然后蒸着吃,再配合相关的野菜。在唐朝记载当中《救荒策会》中有这样的记载“暴干食之,与虾米类似,久食亦不发疾,此饥民佐食救死之一周也”。那就说明在古代他们就已经蒸着蝗虫吃,而且还把它做成干粉和河里面的小河虾一样香。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吃,一般西北的人肯吃这种东西,东南的人不喜欢吃,既然人可以吃那么家畜同样也可以吃。有些人买了蝗虫让猪鸭吃,他们发现压极其容易长大,猪吃了一个月,竟然长了30,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宋元面对蝗灾

宋朝和元朝在面对蝗灾时主要还是捕为主,在《大明会典》当中有详细的记录。而且在各种榕树当中介绍的方法也非常多。古代人面对蝗虫主要有三种思想,其中主要有以下的几个。

①宋朝多祭祀以此消灭蝗灾:在宋朝以后,有很多都是祈求祭祀来消灭蝗灾,宋朝结束以后,元朝也通过这种方式想要消灭蝗虫。

②捕杀蝗虫:这些主要是有能力有见识的一些人,这些人大多都著书立说教授一些农业知识。他们认为捕杀蝗虫配合以物治虫,见在古时候就已经有生物防治的说法。他们认为我们可以配合他的天敌来捕杀蝗虫,大旱之后一般都有蝗虫,所以说多浇水捕杀蝗虫。可见他们的思想也非常的先进。

③不仁说:还有一些人认为捕杀蝗虫是不仁道的,早在唐代姚崇就极力主张捕杀蝗虫,有很多人都说这是不仁道的。因为他们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聚焦三农了解事实


在蝗虫繁殖能力惊人温带地区,飞蝗一般一年两代,在热带地区如澳洲和我国的海南岛等地区一年能繁殖4代,暖温带地区也有3代的情况。全世界所记载的蝗虫有1万2千多种,其中中国有900多种。

蝗虫的一生有3个虫态,即卵、若虫和成虫。卵生活在土壤中,不能自由活动。若虫分5个龄期,也就是说要脱5次皮,脱皮前后一般不取食或取食很少。成虫具有能飞翔的翅膀和成熟的生殖器,并能交配产卵,繁育后代。蝗虫从卵出生到成蝗交配繁殖大约30天左右,一头成熟雌性飞蝗一生平均能产卵200粒以上,最多能达1000粒左右。蝗虫的繁殖能力非常惊人。蝗虫成虫寿命因种类而有不同的寿命,蝗虫一般为2—3个月左右,最多不会超过6个月。

肯尼亚奇杜伊县的一个村庄,蝗虫遮天蔽日。

近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向全球进行了预警,称希望全球高度戒备现在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据悉,本次蝗灾始于非洲,然后飞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目前已经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国可以说仅一步之遥。

在古代的时候,对于农作物伤害最大的一般是涝灾,旱灾,风灾,还有蝗灾。而相对于其他的自然灾害来说,蝗灾是最可怕的一种,这是因为蝗虫的繁殖能力非常的强悍,而且数量非常的庞大。像其他的自然灾害,一般多多少少还能够留下来一点,但是像蝗虫一来的时候,那可是寸草不生啊。蝗虫食性杂,能吃的不能吃的都要给你吃得干干净净。

每次某地爆发蝗灾,就会有人问,当地人为什么不把蝗虫吃掉。

因为,蝗虫在移动。形成蝗灾的蝗虫,是会飞的。一天能飞120公里,甚至能穿越局部海洋。所以,当地人就算抓捕蝗虫作为食物,也抓不了几天,蝗虫就走完了。

别说人了,蝗虫有大量天敌,包括牧鸡牧鸭,鸟类,蛙类。还有一些菌类能让蝗虫致病死亡。这些手段,叫做生物防治,是国内这些年想要大力普及的防治手段。

尤其是粉红椋鸟,这种鸟以蝗虫为主食,一天能吃120—180只蝗虫。

但即使如此,所有这些生物手段,也只能治理中低密度蝗虫问题。

一旦蝗虫已经聚集,形成蝗灾,这些蝗虫天敌加起来,也只能捕食蝗灾的十分之一。这时候,想控制蝗灾,只剩下大面积使用化学药剂这一个方法。而这会造成大面积化学污染。

蝗虫刚出生的时候,是独居、温和、害羞,危害不大的状态。但是,一旦聚集到60只以上,蝗虫颜色就会变化,性格也会变化,变得特别暴躁、富攻击性、食欲也大增,并开始成群行军。

蝗虫群相遇后,会不断合并,群体会越来越大。

研究发现,只要不停的戳蝗虫的后腿,温和的蝗虫,就会在几小时内,变成极具攻击性的形态。也就是说,蝗虫聚集时,相互拥挤,不停戳其他蝗虫后腿,他们形态就变了。

蝗虫能够在沙漠深处,完全没有人烟的地方聚集。只要一颗矮树丛,就能爬满几千只蝗虫。这时候,蝗虫灾害就已经爆发了。等出现在人类眼前,就已经是超级大军了。

最开始,独居的蝗虫聚集,往往因为干旱、食物匮乏。独居蝗虫,迫不得已,都集中到同一个有食物的地方。类似于沙漠动物,都聚集到一个水坑喝水。

聚集之后,就不再分开,会整体行军。行军方向,和温度、湿度、风向都有关系,随时都会改变方向,所以追踪蝗虫群也非常不容易。

比如,你开飞机去洒药灭蝗虫。如果你上午去,等飞机飞到,蝗虫已经换方向飞很远了。所以,飞机一般清晨,在蝗虫刚睡醒,正在晒太阳取暖,还没移动的时候,就要赶到,洒药。

古代人们要想维持生计的话,最主要的还是粮食,能量转化来看,吃蝗虫就像是吃小吃和零食,吃这些东西三五天还可以扛得住,一旦要是三五天之后,人们还是想要用粮食来补充体力。百姓没办法捕获足够总量的蝗虫用来食用,也没法将蝗虫养起来慢慢食用,为此蝗灾给老百姓带来的都是痛苦与灾难。蝗灾的时候,除了设祭膜拜,任由蝗虫嚼食禾苗,基本上人人都想着要逃灾,而不是想着怎么吃蝗虫。

不过据说宋朝以后,对蝗灾有了较科学化的认知,并总结一些灭蝗的方法,如:鸣金驱赶、捕击法、火烧法、沟坎深埋法、掘种法、以及趁清晨蝗翅露湿难飞用器具抄掠法等。古时灭蝗的方式仍是千年来相沿的捕击法、火烧法。

古代即便有心捉蝗,但要想组织那么大的行动也是很困难的,毕竟蝗灾时虫子太多,转移又快,更别说还有迷信、食用方法限制等不利的因素。


渔人草舍


会啊,古代人不傻。有蝗虫自己都会吃,不要说拿给鸡鸭吃。可是蝗虫吃完就走,随吃随走。就算铺天盖地的蝗虫,一次抓个几十斤。那又如何,蝗虫吃光一切就飞走了。人又追不上,吃完几十斤蝗虫,还能吃什么,吃土,观音土,然后胀死,哎……


泥封老酒


古代人早已知道蝗虫能够食用,不但能够吃,也还有营养价值;

但问题是:在荒年靠吃蝗虫活下来,确实是闻所未闻。蝗虫有它的特点:它能飞,遮天盖地而来,又呼啸而去。这就是为什么这次蝗灾从东非转到南亚的原因。

大家没办法捕获足够总量的蝗虫用来食用,也没法将蝗虫养起来慢慢食用,为此蝗灾给老百姓带来的都是痛苦与灾难。

所以,不需要对蝗虫有当口粮的奇思妙想,而是想办法怎么消灭它。


木木简单生活日记


古代蝗灾,除非逼不得已,是不会有人去拿蝗虫当口粮的。

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今也是如此。历史上没有粮食之后的百姓,只能等着朝廷来赈灾,如果赈灾不得当,在古代那种历史环境之下,饿死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古代这种事也很常见。

历史上每当遇到蝗灾,蝗虫过去的地方别说庄稼了,能吃的都被吃了,可谓是寸草不生,根据历史记载来看,历史中每次蝗灾,饿死的百姓都是比比皆是。

古人为什么不吃蝗虫呢?现代人吃蝗虫的可不少,古人难道会没发现蝗虫不能吃吗?

唐太宗曾经专门捉了蝗虫吃,对其恨之入骨,还大声说道:“你如果有灵,就吃了我的心吧,别吃我的百姓的粮食了”,这句话虽然有点作秀的嫌疑,可也说明了蝗虫是能吃的。

元朝就有记载,蝗食庄稼草木俱尽,饥民捕蝗为食。既然百姓知道蝗虫能吃,怎么还有饿死的人呢?

原因一,首先最基本的原因就是蝗虫是分为很多种的,能够造成蝗灾的一般都是飞蝗,这种虫子的速度非常的快,平时见到的不同,很不好抓。

原因二,一般情况下蝗灾刚开始,人们家中有口粮的,都不会刻意去捉蝗虫,可是当粮食吃完的时候,蝗虫早就飞走了,想抓也晚了。

 原因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蝗虫吃庄稼那是直接吃完就走,不可能在原地逗留的,就算百姓能捉到,也只能捉一点,蝗虫吃完庄稼直接去下一个地方了。

所以古代的百姓也是会捉蝗虫吃的,但并不是长久之计,蝗虫吃饱飞走了,挨饿的就是百姓了,这就是历史上古人为什么碰到蝗灾总是很惨。





海学390


我小的时候,家里贫穷,子妹兄弟多,就与二哥去农村捉蝗虫,拿回家里把翅膀揪掉,用树枝串起来,烤着吃非常酥香。


夕阳红8525580357546


据说在唐代李世民当皇帝时,蝗虫成灾,老百姓苦不堪言,问国师怎么办?国师说除皇上有奇妙之举,别无它法。有一次李世民焚香秉烛祈求上天灭蝗灾,救民水火,正在这时,一只蝗虫在李世民眼前飞过,李世民顺手一抓放入口中愤愤地说要咬死你,结果众臣子也学着皇上的做法。后来皇上吃蝗虫的传闻就传遍民间。民间用油炸着吃,煮着吃,成为美食。这样蝗灾就被彻底解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