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還未離去,千億蝗蟲又逼近邊境,蝗蟲會攜帶傳播病毒嗎?

愛音樂愛電子


一般不會,除非人為的讓昆蟲攜帶,如生化武器,二戰中日本投放的帶有鼠疫的動物昆蟲等等,都是可以攜帶病毒和細菌的。


太極寄暢


2020開局不利,大家正在忙著對抗新冠病毒引起的疫情時,蝗災又悄然的來到。當然了實際上東非的蝗災在2019年就已經開始形成。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索馬里這三個國家的沙漠蝗蟲數量已經達到了3600億隻,它們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已經進入了印度和巴基斯坦,蝗蟲過境對農作物來說就像是收割機一樣,僅僅一平方公里的蝗蟲群一天之內就能吃掉3.5萬人的口糧。聯合國的相關組織已於近日發佈警告,多國和地區已經進入緊急狀態。


這次的蝗災破壞力是埃塞俄比亞25年之最,是肯尼亞70年之最,而對於我們的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來說也是自1993年以來最嚴重的蝗災,因此需要引起注意。氣候對於蝗災的影響非常大,蝗蟲卵在乾旱炎熱的天氣裡,孵化率是非常的高,預計一個月就會孵化出新的一代蝗蟲,而蝗蟲的生命週期大約是3個月左右。


因此說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們的數量會以指數倍增長,科學家預測此次蝗災的數量在6月份可能增加至500倍以上。

對於此次蝗災的重災區是在東非和西亞一帶,雖然這些蝗蟲已經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距離我國也不算太遠,但是由於地形上的限制,蝗蟲幾乎是不可能來到我國境內的,因為橫擔在我國邊境的是高寒的喜馬拉雅山脈,蝗蟲不可能跨越。與此同時此次氾濫的蝗蟲是沙漠蝗蟲,這類蝗蟲在我國境內是沒有分佈的,因此從這兩點來說蝗災並不會蔓延到我國。



我們更加不用害怕的是,我國擁有非常成熟的治理蝗災經驗和技術,現在的重中之重是防控疫情,不用擔心蝗災的問題。

那麼這些蝗災會攜帶遺傳病毒嗎?

蝗蟲一般都會被通俗的稱之為“螞蚱”,屬於直翅目下的成員,包含了蚱總科、蜢總科、蝗總科三大類共10000種,而在我國境內就分佈有1000餘種。可以說蝗蟲全部都是昆蟲,一般昆蟲幾乎都是不攜帶病毒的,即使攜帶病毒也很難跨不同綱物種之間的傳播。

病毒屬於一種特殊的類生命體,它們的繁殖和複製都需要在宿主細胞裡進行,但病毒並不是所有生物的細胞它都可以侵入。就像是你回家一樣,開門得需要鑰匙或者密碼,而病毒也是如此。它們要想進入細胞,需要在細胞表面尋找特異性的受體,這樣才能平穩的“著陸”。

一般病毒跨物種傳播就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現在蝗蟲和人類之間相差的太多了,甚至都不是同一個綱下的成員,因此說蝗蟲並不會攜帶新冠病毒,當讓也不會傳播到我們的身上。

蝗災對於人類的影響,就是它們對於農作物的破壞,也就是搶我們的食物,不存在疾病上的傳播。因此說那些喜歡吃野味的,還是去吃蝗蟲吧,既不會有疾病的傳播、還能為抗蝗災出一份力、同時還能節省點糧食,一舉多得。



科學黑洞


蝗蟲不會傳播病毒,現在的主要傳播途徑是人傳人,飛沫傳播+接觸傳播!


小雄DNA


不會傳播病毒!會給糧食作物帶來不力


換時


無法確定有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