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限額發售成風 存過度營銷之嫌

春節後開市後市場表現超出預期,同樣超預期的還有基金髮行,一日售罄、比例配售等牛市才有的場面頻頻出現。這些基金中不少都採取了限額髮售的方式。正在發行或即將進入市場發行的新基金中,至少有8只也將是限額髮售。業內人士擔心,限額髮售恐有飢餓營銷之嫌。

記者整理公開資料發現,2020年以來的爆款基金,除去基金合同規定10億元規模上限的科創基金,未限額銷售的國富基本面優選混合、鵬華價值成長未限額配售外,其餘主動權益基金無一不是限額配售,交銀內核驅動限售60億,萬家自主創新限售30億元,東方紅恆陽五年定開限額20億,永贏科技驅動限額80億配售。

隨著爆款基金的募集火爆屢屢刷屏,更多新基金髮行採取限額銷售的營銷方式。2月17日起發行的華夏翔陽兩年定開限額80億,交銀施羅德瑞思三年限額50億,睿遠均衡價值三年限額60億,東方紅匠心甄選一年持有限額30億,博道嘉元限額20億,申萬菱信量化對沖策略也限額30億,興全優選進取三個月限額20億。

限額髮售已經成了當前基金營銷的標配。有業內人士舉例,假如一位基金經理管理的老基金業績表現出色,他有新基金髮行了,請大家積極認購,規模有限,一般來說,投資者會多準備一些資金,提高配售比例。當銀行渠道預估某隻新基金的比例配售將是“板上釘釘”,甚至會打出“重在參與”的宣傳信息。

記者發現,年前已有部分客戶收到銀行渠道對其所投基金適當止盈的提醒短信,其持有的某基金獲利豐厚,建議穩健的投資者可落袋為安,換購新發基金。比如陳光明團隊一直廣受市場關注,只要有新基金髮行,相關銷售渠道都會廣泛宣傳。睿遠均衡價值三年基金進入發售倒計時階段,銀行客戶經理已發出信息突出限售,通知客戶提前準備資金。

北京某公募業內人士表示,限額配售最初是為了控制基金規模以保障業績的手段,是歷經多次爆款魔咒後總結出來的方法。然而,去年以來,限額銷售的新基金激發出投資者更高的熱情,募集情況非常好。於是,更多的基金公司在新基金髮行中使用限額配售,限額髮售的營銷方式有被濫用之嫌。

記者瞭解到,各家基金公司對限額髮售的尺度不一。有的基金公司對限額髮售的合規尺度比較嚴,控制限額髮售營銷推廣。上海某中小型公募市場人士告訴記者,公司合規對限購要求很嚴,督察長要求,如果基金合同和基金髮售公告中沒有約束規模上限,新基金的發行營銷一概不能做限額銷售。據其透露,該公司最近發行的一隻基金,如果做限額配售,預計能多賣10億。

記者查閱基金髮售公告發現,多隻新基金的合同與發售公告中皆沒有約定規模上限,但在發行的營銷材料中出現了限額髮售的內容。對此,北京某中型公募的督察長表示,基金髮行時未在基金合同和發售公告中約定規模上限,發行前可以在海報等營銷物料上規定最高限額規模,但是不能強調限額欲購從速這樣的概念做宣傳,“欲購從速”的宣傳屬於違規行為。

華南某大型公募的市場人士認為,限額銷售是一種很好的營銷方法,有利於提升規模,只要對市場發展有利的方法都是不錯的,但最終還是要看業績。只有長期穩健的業績才能留住更多的客戶。新基金成立後有6個月的建倉期,雖然具體的建倉時機由基金管理人全面考慮,但建倉時點遇到股市短期的高點時,新基金未必比老基金更具有優勢。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