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去世後,寵信的大太監李蓮英的後半生是怎樣的?

劍花煙雨風情


李蓮英時代

明清兩朝的宦官很有意思。

之所以說有意思,是因為明清兩朝的宦官專權也好,弄權也罷,都遵循著一朝天子一朝太監的規律,太監和皇帝之間,可以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比如說明朝明英宗一倒臺,太監王振就立馬被御林軍殺死;比如說天啟皇帝一死,魏忠賢就被崇禎給殺了。

而清朝,安德海、李蓮英、小德張這三位最有名的清朝太監,其活動時間,恰好對應著滿清的三朝天子——同治帝、光緒帝、宣統帝。

因此說,光緒帝時代,對於太監來說,其實是李蓮英時代。

李蓮英的傳奇人生

李蓮英出身多半很窮,因為根據清宮檔案以及關於李蓮英生平的相關資料,李蓮英入宮當太監那會兒,大約是在7——13歲左右,但不論具體多大,都折射一個這樣的事實:那就是但凡家裡不差錢,誰會把孩子送到宮裡當太監?更何況,在宮裡當太監,絕大部分都是混到死那一天,還處於孤苦伶仃、一無所有的狀態,至於說熬到李蓮英的那個地位,其難度係數不亞於偏遠農村的孩子考上清華大學。


▲李蓮英

因此說,李蓮英的人生十分傳奇。

李蓮英入宮那會兒,大體上是咸豐帝在位期間,而李蓮英的少年時代,恰好趕上了同治時期,那時候,皇宮裡炙手可熱的太監頭子,正是前文說的安德海。

安德海的地位顯赫,並不亞於後來的李蓮英。但是,人生哲學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如果你不會做人,那麼,位居高位反而會給自己招來災禍。安德海就是例子:橫行鄉里、魚肉百姓,最終引發眾怒,而對於自己的不討喜,安德海多半不知道,終於,在同治八年(西曆1869年)那會兒,安德海因為出宮辦事兒,路經山東,被山東地方官、一代名臣丁寶楨抓住了把柄,然後就地正法了。


而安德海的喪命,間接為李蓮英走上人生巔峰,掃平了障礙,之後,李蓮英開始了陪伴慈禧太后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歲月,並且也在這段歲月裡,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李蓮英人生的沒落收場

清朝光緒三十四年,西曆1908年,清朝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雙雙去世。

這一刻,李蓮英知道自己的時代結束了——新的皇帝還是一個三歲的孩子,而後宮裡,此時已經確立了隆裕太后的地位,而隆裕太后身邊最親信的太監小德張,無疑會取代自己的。

宮廷沉浮五十餘年的李蓮英知道,自己到了該離場的時候了——於是,在慈禧太后去世不久,李蓮英便向清朝朝廷提出了隱退,隨後,回到了老家,開始養老的歲月。


就這樣,李蓮英消失在公眾視野,三年後的宣統三年(西曆1911年),李蓮英去世。李蓮英之死對當時社會沒有產生任何影響,因為宣統三年,全社會的關注,都被清朝和新興的中華民國之間的戰爭所吸引,沒人會關注這位顯赫一時的太監總管的身後事。

而事情再度產生變故,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此時距離清朝滅亡和李蓮英去世已經半個世紀光景了,這時候,有一些熱血青年,挖開了李蓮英的墳墓,赫然發現了一個隱瞞半個世紀的秘密——李蓮英的屍體,居然是不完整的——他的頭,被人砍下來了。

也就是說,聲名顯赫的李蓮英死於非命,並且,消息還隱瞞了五十餘年,如果不是因為這次挖墳,這個秘密,只怕要永遠隱瞞下去。


為此,關於是誰殺死了李蓮英這個問題,一直爭議到當代。

不過,因為近年來,考古工作者通過技術檢測,意外發現光緒帝是死於他人毒害之手,而有這個作案動機的,不外乎袁世凱和李蓮英這二人。

袁世凱雖然有點勢力,可是光緒三十四年那會兒,他還只是一個將軍,本事再大也做不到進宮行兇,更何況在光緒帝留下遺詔要求攝政王殺袁世凱的情況下,袁世凱毒死光緒,等於主動給攝政王殺自己的理由。

所以袁世凱作案動機雖然有,但是,沒有作案條件。

而李蓮英作為一個太監頭子,整天在宮裡,並且經營太監社會數十年,給光緒下毒,也是很容易辦到的事情。

因此,很可能是李蓮英下毒害死了光緒,而清朝朝廷出於特殊考慮沒有聲張,但是,在李蓮英回鄉以後,等李蓮英沒了關注點以後,殺死了李蓮英,甚至殺死李蓮英的主謀,很可能是隆裕太后——當時革命黨如火如荼,隆裕太后在面臨江山丟失的危機,遷怒給李蓮英,最終,導致李蓮英被秘密斬首。


藤樹先生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嚥下了最後一口氣,結束了她對清政府長達47年的統治,此時對於李蓮英而言,已經沒有後半生可言了。

1908年的李蓮英已經60歲,他在慈禧死後僅僅過了2年多便也一命嗚呼了。

那麼,他伺候了幾十年的老佛爺死後,他又是如何度過人生中最後的兩年時間的,過得怎麼樣?

李蓮英生於1848年,他後來之所以被家人送入宮門,說起來得虧於一個拉駱駝的卻裝作會看相的江湖騙子。

這個拉駱駝的看到李蓮英腿上的瘡後,為了騙點錢,故意嚇唬李家人說:“哎呀呀,這是人面瘡,將來會長眼、鼻、耳、口,這要是長齊了,他這條腿也就保不住了,興許還會搭上小命。”

李家人一聽,趕忙掏錢讓拉駱駝的給李蓮英開藥,拉駱駝的一看這李家人的錢好騙,又故意端詳起了李蓮英,便又開始忽悠,說是要給李蓮英看相:“哎呀,這孩子犯了掃帚星,將來上克爹孃,下克兄弟姐妹,李家可就要倒黴咯,不妙,不妙呀!”

李家人被拉駱駝的這一嚇,更慌了,又依著拉駱駝的意給了錢,拉駱駝的這才說出了李蓮英這“掃帚星命”的破法——

一是出家入佛門當和尚,二是淨身入皇門當太監。

最終,李家人決定讓李蓮英淨身入皇門當太監,於是“咔擦”一刀,李蓮英斷了命根。

1856年,8歲的李蓮英被送入了皇宮。

說來也巧,這一年,入宮已有4年的慈禧也恰好生下了一個兒子——載淳,她也因此母憑子貴,從懿嬪晉封為懿妃,或許李蓮英的命運在冥冥之中便註定了要和慈禧勾連在一起。

李蓮英也在頗得慈禧喜愛的太監劉多生的推薦下,被慈禧點名要到了儲秀宮,成為了慈禧的貼身太監,此後伺候和陪伴了慈禧52年。

他能夠在慈溪身邊一待便是52年,慈禧曾經的心腹太監安得海早在1869年便已經倒下了,可是他卻始終屹立不倒,手段和能力可見一斑。

李蓮英在宮中只是一個小小的太監,沒有後臺,也沒有靠山,究竟是怎樣討得慈禧的寵愛,然後憑藉慈禧的寵愛成為一代權宦的呢?

他的得寵,離不開他的一雙巧手,他的手上功夫簡直讓慈禧欲罷不能。

慈禧於1852年入宮成為咸豐皇帝的一個妃嬪,不過這個女人卻頗為自信,曾經很是自戀地對人說:“入宮後,宮人鹹以我為美,鹹妒我,但皆為我所制。”

她這話說的已經很明顯了,她入宮以後,是咸豐皇帝所有女人中最美的一個,所以遭到了她們地妒忌,想要對付她,可是,沒有一個人是她的對手,統統成為了她的手下敗將。

可見,慈禧如此自戀的一個女人,也定然是一個愛美的女人,不愛美又如何能讓咸豐皇帝對她感興趣?

她愛美,便少不得要好好地拾掇打扮,對於髮式髮飾更是要求極高,偏偏李蓮英一雙巧手能夠給慈禧梳一頭漂亮好看的髮式,由此討得了慈禧的歡心。

李蓮英得寵還得因為他“能辦事”,很有眼力見。

當時,慈禧故意讓李蓮英去拜咸豐皇帝身邊的御前太監安德海為師,說是讓他去學藝學做事,實則是想通過李蓮英和安德海勾結,然後再通過安德海去獲取關於咸豐皇帝的情報。

慈禧後來能夠成功發動“辛酉政變”也有安德海的一份功勞,所以慈禧掌權後便讓安德海做了總管太監。

李蓮英在拜安德海為師之後,事情辦的是滴水不漏,也因此讓慈禧更加地欣賞他和信任他。

辛酉政變之時,安德海負責回京聯絡恭親王奕訢,李蓮英則奉慈禧的命令去找榮祿,然後讓榮祿入行宮接受慈禧的訓話,此後榮祿便是通過李蓮英將咸豐皇帝任命的“顧命八大臣”的動向告訴慈禧。

所以,李蓮英在辛酉政變中的功勞也不小,只是他當時不過只有13歲,所以得到太多的封賞,但是慈禧卻已經對她極為信任,稱他為“小李子”。

此外,李蓮英也是一個一個八面玲瓏的人,又生了一張頗能討人喜歡的巧嘴,也讓慈禧愈加寵信於他。

1869年安德海一死,21歲的李蓮英便成了最得慈禧寵信的太監,唯一一個。

李蓮英受寵之時,手裡權勢可謂滔天。

1886年,慈禧突然下令讓醇親王奕譞和“小李子”李蓮英去巡視北洋海軍,不論是操辦北洋海軍的李鴻章,或者是奉命巡視海軍的奕譞和李蓮英,皆是慈禧的心腹,是慈禧能夠信得過的人。

但是,李鴻章實際上卻與李蓮英不太和睦,所以聽說李蓮英也要來,李鴻章便知道事情不好辦了。

李鴻章可不敢得罪李蓮英這個在慈禧身邊紅得發紫的太監,所以處處巴結和討好李蓮英,讓李蓮英在閱軍中出盡了風頭,李蓮英既賺了名聲,又將錢賺得盆滿缽滿。

李鴻章之所以這麼怕李蓮英,是因為他在李蓮英的手上吃過虧。

李鴻章曾經奉命入京覲見慈禧,可是,他因為沒有打通李蓮英的關係,沒給好處費,所以他到京的消息被李蓮英給“屏蔽”了,待在宮裡的慈禧連他來沒來京城也不知道,他也因此見不到慈禧。

當時李鴻章已是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可李蓮英不過是一個四品太監,慈禧知道後也沒有追究李蓮英的責任。

慈禧移住頤和園之後,別說官員要見慈禧得給李蓮英“好處費”了,即便是光緒皇帝想要見慈禧,也沒能例外。

李蓮英的受寵程度和權焰之盛,可見一斑,他之所以當得上“權宦”二字,也正是因為如此。

只不過,1908年慈禧一死,李蓮英知道溥儀即位之後,載灃不可能再讓他總攬宮中之權,當然,他更害怕的是載灃會對他下手。

所以,慈禧一死,他便打通了隆裕的關係,又主動將總管太監一職讓給了小德張,這才換來了隆裕對他的一時庇護。

1909年,慈禧的葬禮結束之後,經隆裕批准,李蓮英心驚膽顫地離開了皇宮,住進了南花園,憑藉幾十年來所撈到的錢過著富貴生活。

1911年3月4日,李蓮英死後,隨後被家人安葬在了恩濟莊。

1966年,李蓮英墓被刨開,棺槨打開後卻只發現一個頭顱和一條辮子,他的死因也由此變得撲朔迷離。


寧糊塗


李蓮英作為慈禧太后的貼身太監,老佛爺對他可謂是極為榮寵。在慈禧當權的時代,身為清宮第一大總管的他,無論是在品位、權勢,還是財富上都達到了巔峰。倚仗著慈禧,李蓮英一度成為了歷代太監中的佼佼者。

俗話說樹倒猢猻散,1908年冬,備受時人指責的慈禧終於熬到頭了,次年春,李蓮英在處理完喪事後,帶著一絲不捨被迫離開這個他曾生活了52年的紫禁城。那麼失去慈禧這個大靠山的李蓮英後半生到底過得怎麼樣呢?

由於近代史對這位宦官出宮後的事蹟基本無從記載,而民間又是野史遍地,眾說紛紜,因此筆者就只能結合李蓮英的身份和性格來談談自己的認知和見解。

千場縱博家仍富

在此之前各位不妨先拋去往日心中對於太監的芥蒂,客觀地瞭解一下李蓮英。古人有言: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李蓮英"這個名字其實並非他的本名,而是在他進宮14年後,慈禧賜予他的新身份;至於他之前名字,史書中喚作"李進喜"。

作為一個實打實的漢人,李蓮英的童年其實過得並不太順利,雖然早年還是無業遊民的父親在遠房叔父的接濟下,通過辛勤勞作實現逆天改命,但是天不遂人願,李家的小康生活很快又隨著這個叔父的去世而重返拮据的狀態。

在那個子女成群的年代,也就意味著有人可能要早早離開這個家庭,獨自謀生,而這個特殊的人選恰恰落在了排行老二的李蓮英身上。1855年,時年8歲不到的李蓮英淨身為太監,永遠失去了男兒身。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在那個窮困潦倒的時代,李蓮英不過是眾多社會底層的一份子,在舊中國還有千千萬萬個和他一樣被迫混口飯吃的人。入宮後的李蓮英憑藉個人出色的能力和亮眼的表現,在19歲的時候便受封二總管,別人可能一輩子都走不到的位置,李蓮英卻只用了10餘年。

兩年後,前任大總管安德海被殺,李蓮英撿了個大便宜,被慈禧經受為大總管,順勢坐上了這清宮宦官的第一把交椅,自此也開始了在朝野之上如日中天的太監生涯。

至此,這就有一點我們可以確認,那就是李蓮英的晚年肯定是不缺錢的,且聽筆者分析:

首先,古之為官者皆愛財,21歲就喜提大總管之位的李蓮英自然而然地就有了眾多斂財和中飽私囊的機會,曾任懷來縣知縣的吳永曾在《庚子西狩叢談》中記述了他的一段親身經歷:

1900年,八國聯軍打入北京,慈禧率光緒及百官出逃,吳永在隨駕西行途中任糧臺會辦,掌握錢糧大權。他回憶,到山西后,太后的排場越來越大,一切費用都要地方承擔,太監們則趁機勒索錢財。像李蓮英這種總管級人物,斂財數目不在大貪官之下。

其次就是李蓮英的身世,終究是窮人家的孩子,他可能是真的窮怕了,所以為了不再重返揭不開鍋的日子,他只有拼命"搞錢",除了上述的記載外,李蓮英同樣將敲詐的目光放在朝野之上的官員上。藉此機會填滿自己的腰包。

最後隆裕太后為了表彰他為大清王室的兢兢業業,準其"原品休致"。就這樣李蓮英領著未曾打過折扣的原工資"退休",回到了北京的一處宅邸安享晚年。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不難得出李蓮英出宮後也決對可以算的上是滿載而歸,至少不愁沒錢花。

幾度報仇身不死

鐵打的職位,流水的官,李蓮英能穩坐釣魚臺憑藉的不僅僅是時運,更是對官場之道的獨特理解。太監能做什麼又該怎麼做,筆者暫不揭曉,但縱觀歷史,李蓮英這類人似乎都有一個特點——舔。

作為首稱慈禧為老佛爺的第一人,李蓮英可謂是將"舔"這個特點體現的淋漓盡致。據史書記載:有一次李蓮英在文武百官面前宣:"老佛爺到",然後跟太后解釋說,先帝已然駕鶴西去,新皇還尚年幼,還得請您垂簾聽政,所以您就是老佛爺。

自此文武百官也爭相模仿,"老佛爺"這一稱號也不脛而走。由此並不難看出,李蓮英這口才(或者叫做情商)還確實不是蓋的,對他而言,舔也是一門技術,盲目地拍馬屁只會招人厭倦。膽大心細的他敢於揣測慈禧的心思,他知道慈禧的慾望已經不單單是停留在母儀天下的太后上,而是想像其它男性皇帝一樣做天下的王,追求這至高無上的權力榮光。

這種在深宮院牆中看似步步攀升的口舌之技,實則也埋下不少的隱患。

雖然李蓮英不是那種小人得志的庸碌之才,也卻也懂得將心比心,照顧那些因生理上受歧視的小太監,這種禮賢下屬的行為也被刻錄在他的墓誌銘中:"事上以敬,事下以寬如是有年,未嘗有懈。"但是,他卻"越級"了,接觸到一些本不屬於他的事情。

甲午戰敗,舉國一片譁然,憤怒的國人由於不敢直接批評慈禧太后,於是所幸將針對的矛頭直指總管李蓮英和朝廷中樞李鴻章,指責李蓮英從中左右太后的思想,甚至朝野中的官員也紛紛上書說"和議出自皇太后,李蓮英實左右之",這句話也一度成為人們抨擊李蓮英干預朝政的一大證據。就連之後的反對變法,也總能爆出李蓮英又從中作梗了的消息。

至此,關於李蓮英的後半生也就又出現了另一種可能的說法,李蓮英或殞命於仇家。仇家是誰?是視其為心腹大患的朝野官員?渴望變法的維新人士?推翻封建王朝的辛亥革命者?亦或是對他羨慕嫉妒恨的無名之輩?都算!上文筆者也提到過,李蓮英自從干政以來,確實得罪過不少人,不過由於當時慈禧太后尚在人世,又對他寵愛有加,這就導致他的仇家略有顧慮,遲遲不敢下手,只待他失去靠山的那一刻。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出宮後僅僅三年,李蓮英就恍然離世。此外,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歷史學家佟洵就發表了文章《李蓮英死因之謎》。文章中,不僅首次披露了1966年挖掘李蓮英之墓的全過程,還李蓮英身首異處的真相,可想而知,若非深大恨,又會有誰揹負著"斷子絕孫"的報應去挖別人的祖墳。

死因之謎最終推論:

病逝:

李蓮英的過繼孫女李樂正說,祖父死於痢疾,得病三四天就突然死亡。但筆者仔細查證後,發現這一說法其實是站不住腳的。

其一,李蓮英"病逝"的季節為初春,而稍懂病原學知識的人都知道,痢疾這種病在春季感染的幾率並不大;其二,如果是病逝,那麼又該如何解釋李蓮英的棺槨中只見頭顱不見身的奇怪現象呢?李家後人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有些閃避,似乎並沒有也並不想給出一個頗為合理的解釋。

橫死:

民間傳言李蓮英被悍匪殺死於討債路上,這種說法簡直更是無稽之談,一個財富用之不竭,出門帶保鏢的花甲老人用的著親自出去討債?還落得橫死的下場。這要是在現代,估計李家的後人隔著網線就能把這造謠者給懟死。

仇殺:

當排除一切的不可能外,剩下的就算再怎麼出乎常人意料,那也是既定的真相(筆者能力有限,並不能將所有干擾因素排除,所以以下純屬個人見解)。

將李蓮英推上干政這一風口浪尖的標誌就是甲午戰爭中清政府戰敗,明明經歷了洋務運動,大興軍事,為何還是會輪到到北洋海軍團滅的下場,清政府該反思,國人更該覺悟。在這種情況下,幕後的主使者就該出來謝罪,慈禧太后嗎?不行,有被殺頭的危險,李鴻章嗎?似乎也有點不太合理,再怎麼說他也是為大清的國運操醉了心,甚至在簽訂《馬關條約》後,還當場吐血。

所以在全國的輿論下,就只能將李蓮英獻祭出來,讓他成為國人的口誅筆伐的對象,無意之中也就埋下了禍根。哪怕是在之後根本就沒有他參與的事件,已經被當時甲午戰爭帶跑的國人也願意相信就有他李蓮英從中摻和。仇恨值又被拉到滿滿。

要知道,中國從來不缺那些正義之士,長此以往的火藥積累,只待慈禧去世的火星一點燃,他們就會對李蓮英下手,藉此向全國人民謝罪。當然這只是筆者的個人猜測,關於為何不在李蓮英出宮後就痛下殺手以及屍首異處之謎,筆者也沒有充分的理由來解釋。

作為一個太監,李蓮英的出生確實卑劣,但是慈禧太后的抬愛卻成就了他一生的權力與榮華富貴。在服侍慈禧的半生時光裡,他表現地也確實是盡職盡責。乃至慈禧太后死後,念及往日恩情的李蓮英也為她守孝百日、吃齋唸佛。

關於他出宮後近兩年的日子究竟如何,以及那撲朔迷離的死因,隨著歲月的逝去,多半要永遠找不到唯一的真相了。


歷來現實


李蓮英是晚清的傳奇人物,他在慈禧身邊工作,發揮過特殊作用,也見證了那個時代幾乎所有大事,某種程度上說,他的經歷與見識,就是一部濃縮的清末史。

如果說慈禧是一棵大樹,那李蓮英就是這棵樹上的枝葉。樹在葉在,樹亡葉落,隨著慈禧的離開,李蓮英也不可避免地退出前臺。

1908年底,大清即將迎來鉅變。光緒龍體欠安,慈禧鳳體違和。宮廷的御醫感覺情況不妙,立刻通知軍機處,皇帝、太后的脈象不穩,需要名醫妙手回春,以免耽誤病情。

軍機處加強皇宮的戒備,所有出入之人都要嚴格搜查。慈禧行將就木,最著急的當屬李蓮英,因為他是憑藉著這位老佛爺才能身居高位。所以,他要謀劃之後的事情,要重新買碼下注,更換跑道。於是,李蓮英的目光投向了隆裕皇后。

光緒的隆裕皇后葉赫那拉氏,是慈禧的弟弟桂詳的女兒。由於這門親事是慈禧指定的,光緒即使不滿意,也無可奈何。隆裕皇后女大三,光緒也併為抱金磚,他們婚後情不投、意不合。但畢竟一日夫妻百日恩,聽說光緒病入膏肓,隆裕皇后也很著急,想去探望自己老公。

當時的光緒是一名皇宮中的“高級囚徒”,任何人沒有慈禧的批准,都不得探望。就在隆裕皇后在離光緒不遠處左右徘徊、來回踱步時,被路過的李蓮英看見。

李蓮英先上前請安,接著問道:“主子怎麼不進去看看皇上?”

隆裕皇后回答說:“沒有老佛爺的批准,我不敢去”。

李蓮英說:“這都什麼時候了,您就不必拘禮於這些細枝末節。”李蓮英大包大攬,說一切都有他負責,讓皇后放心去看光緒。在李蓮英的慫恿下,隆裕皇后趕在光緒臨終前,和他見了一面。李蓮英為何將籌碼押注給隆裕皇后?

光緒馬上就要歸西,慈禧也將不久於人世,自己的後臺馬上就倒,形勢急轉直下,自己的未來也變得撲朔迷離。當時,慈禧已經立了年幼的溥儀為新皇帝,將來的太后必定掌握權柄。到那時,現在的隆裕皇后,就會水漲船高。自己現在給她恩惠,說不定將來會得到眷顧,攀上新鳳凰,就算看不上自己,也不會得罪她,算是一條後路。

1908年11月14日下午3點,慈禧聽聞伺候光緒的太監稟報,說皇上不行了。慈禧立即帶著皇后、瑾妃前往。

依據大清的祖宗之法,皇上歸天時,必須穿長壽禮服,否則對皇上升天不好,因為只穿尋常便衣,不會引起玉皇大帝關注,也會被先帝斥責。太監們正要為光緒更衣,卻被他制止。慈禧看到這一幕,也心生惻隱,隨了光緒的意願。下午5點,光緒去世,身邊只有慈禧、隆裕皇后、瑾妃和幾個太監、宮女,場景淒涼。

第二天,也就是1908年11月15日,73歲的慈禧也走完她的一生。李蓮英參加了慈禧的入殮,而且做過比較詳細的記載。

慈禧入棺材後,李蓮英痛哭不已,甚至比爹孃去世哭得更悲傷。其他人哭,可能是礙於情面不得已假哭,而李蓮英是真的悲傷,他伺候慈禧幾十年,從基層太監做到了大內總管,所有的榮華富貴都來源於慈禧。其次,靠山倒了,別說榮華富貴,能保住小命都不容易了。

光緒去世後,溥儀繼位,隆裕升級為太后,初涉朝政的她,渴望有人協助。她曾對李蓮英說:“老總管,你能不能再幫我幾年”。但李蓮英深知宮中失去主心骨,魚龍混雜,差事不好當,便婉言拒絕了。

李蓮英已經準備好安全地“跑路”,慈禧死後,他把宮中的大小事務全部交給自己的得意門生小德張那兒。這種以退為進的策略,可謂一石二鳥,一來自己讓路,給別人上位的機會,小德張自然感恩戴德;其次是遠離是非之地,求個平安。

為慈禧守喪100天期滿後,李蓮英於1909年2月21日請求離開皇宮。

臨行前,他向隆裕太后磕頭謝恩時說:“我前後伺候太后52年,太后的恩典,我這輩子報不了,只有下輩子再報答了。我離開皇宮以後,要給老太后守孝3年,稍盡奴才的一點孝心。”

李蓮英還將慈禧所賞賜的珍寶,全部交給隆裕太后,他說:“這是皇家的東西,不應該流入民間,奴才我小心謹慎地替皇家保存了幾十年,現在年老體衰,乞求離開宮廷,所有這些寶物,奉還給主子。”

隆裕太后為了感謝李蓮英多年來為宮廷的付出,准許他“原品休致”。就是可以帶著原來的薪俸退休,這個待遇在當時對於一個太監可以算是絕無僅有的。

從此以後,李蓮英沒有顯山露水,很少與外界交往,只有到了清明與慈禧忌日,李蓮英才會去東陵給他的主人慈禧燒紙。

1911年正月,李蓮英也病入膏肓,他自知不久於人世。於是,他召集幾個嗣子和諸弟兄於床前,交代他們謹慎持家,並安排身後事:發喪等事,不要隨意行事,需聽從朝廷安排,請隆裕太后批准才可照辦。此外,他還將自己生前的積蓄分給嗣子。

宣統三年二月初四,李蓮英去世,享年63歲。他去世後,他的家人遵照囑咐,給朝廷寫了一份奏摺,請求隆裕太后降旨發喪。

隆裕太后對於這個一輩子為宮廷當牛做馬的順奴頗念恩情,於是下令,賞賜祭壇和治喪銀一千兩,賜塋地於西郊恩濟莊之大公地內安葬。

李家接旨,隨即安排發喪日期和喪事。李蓮英的喪葬規格,是清宮太監中最高的,喪報發遍京城內外,李蓮英的生前好友紛紛前來弔唁,連被迫退休的袁大頭也派長子前往。

秋媚說:高手不在於得意時的高度,而在落幕後是否平安。李蓮英生前是慈禧的工具,混跡宮中五十載,後來還能平安落地,由此也能看出他為人處世的不簡單。


秋媚讀史


清代200多年裡沒有出現過嚴重的太監專權,把持朝政。但也有類似於李蓮英之類的權監,在清末政局中具有微妙的作用。

道光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848年,在直隸省順天府大城縣,一位名為李進喜的孩童出生了。沒有祥瑞,沒有異象,這是一個窮苦的家庭。

1855年,在李進喜7歲之時,他淨身進入鄭親王端華府服務。兩年後也就是咸豐七年,正式進入皇宮做了一名小太監,此時他年僅10歲。




底層生活的經歷,李蓮英善於察言觀色,並且特別精通梳頭技術。在同鄉太監沈蘭玉的幫助下,得以接近咸豐妃子也就是後來的慈禧太后,李進喜被慈禧賜名蓮英。光緒五年(1879年),李蓮英就做到了首領大太監,為四品花翎總管,可謂升職極快。

慈禧太后的信任和寵愛,李蓮英的權勢炙手可熱。安德海被丁寶楨殺死之後,他就成為眾人巴結的對象。老太后甚至破了例,在光緒二十年(1894年),賜予46歲的李蓮英二品頂戴花翎,統領全宮所有宦官,這是從前沒有過的。



客觀來說,李蓮英的權力慾並不旺盛,也不擅長結黨營私,只忠於慈禧太后。他長期陪伴慈禧太后,兩個人形成了一種特殊的默契關係,每天說說話談談心,傍晚遛彎,誰也離不開誰,彼此依賴,也算是美好的生活。

李蓮英小心謹慎,為人圓滑,吸取了安德海血淋淋的經驗,即使被派遣出去辦事,也不自大,與人為善,因此除了少數御史彈劾之外,很少有官員和他過不去。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慈禧病死於北京西苑的儀鸞殿。



真正的靠山沒有了,新人也要起來了,大內總管李蓮英自然也該退休了。過了不到半年,李蓮英完成了守孝百日,也就是宣統元年(1909年)二月初二,李蓮英離開生活了52年的紫禁城,獲得了自由。

但是,有時候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世俗的自由。1911年3月4日(宣統三年),李蓮英痢疾去世,埋葬於北京的恩濟莊,結束了不平凡的一生。


秦右史


李蓮英生於 1848年,原名李進喜,咸豐五年進宮。是慈禧時期的總管太監,慈禧賜名蓮英。

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權勢的宦官。

慈禧與李蓮英幾十年形成的感情非同一般。慈禧在政治上是一個權力慾望極強、心狠手辣的獨裁者,但同時也是一個感情脆弱、害怕孤獨的老女人。

李蓮英:


幾十年來,慈禧身邊的奴婢換了一茬又一茬,最能理解老佛爺心意的,只有李蓮英了。

晚清太監劉興橋等人回憶說,慈禧與李蓮英之間的感情十分深厚,能化解慈禧的煩惱並最會服侍她的只有李蓮英。

李蓮英實際上成為晚年慈禧生活中一刻也不能離開的"伴"。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慈禧死於北京西苑的儀鸞殿。

慈禧出殯:


李蓮英辦理完慈禧的喪事,於宣統元年(1909年)二月初二,離開生活了52年的皇宮。

慈禧死後,據《李氏家譜》載:(李蓮英)“百日孝滿,出宮養老。”

李蓮英出宮後住在北京棉花衚衕家中,整日吃齋唸佛,閉門不出。三年後,李蓮英去世。

據李家後人之說,李蓮英是死於痢疾,他發病很快,得病後三四天便去世了。

可是為什麼清史和墓誌銘對他的死要用個不好的“殞”字呢?

劇照: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紅衛兵把李蓮英的墓挖開了,發現棺材裡卻只有一顆人頭,卻沒有身體。

可以肯定李蓮英不是正常死亡的。

為什麼李蓮英會身首異處?

有人說是革命黨人殺了李蓮英。

因為李蓮英在帝黨和後黨之爭中,支持了慈禧太后,使得變法失敗,六君子被殺。

但是,也有人認為李蓮英並沒有參與黨派之爭,他身居深宮,也不可能得罪革命黨人。

他是退休出宮的,死的時候就是一個普通人,干預不了政治,革命黨人殺他沒任何意義。

也有人說是被江朝宗和小德張所殺。

時任九門提督的江朝宗請李蓮英吃飯,然後在席上殺了李蓮英。

支持該觀點的人認為,江朝宗是袁世凱的親信,李蓮英曾得罪袁世凱;小德張則是被李蓮英在宮裡壓制了多年。兩個人都有殺李蓮英的動機。

但又有學者考證,當時江朝宗正在陝西漢中當總後,怎麼可能請李蓮英吃飯呢?

李蓮英受寵時,並沒有得罪過小德張,小德張殺他的動機理由不充分。


第三種說法是被土匪所殺。

說是李蓮英去山東討債,途中被土匪殺人劫財。支持這一觀點的人說,李蓮英曾有一個侄孫女,嫁到了山東。

李蓮英去山東探望侄孫女,順便到泰山一遊,剛走到山東便被土匪殺死。

他帶去的兩個僕人只把李蓮英的頭顱用包袱包了回了北京安葬。

不管哪種說法是真的,李蓮英之死確實很蹊蹺,李蓮英身首異處的事實,是他死於非命的鐵證。

李蓮英到底怎麼死的,還是個未解之謎。

作為一個太監,李蓮英本不該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只是由於慈禧太后的賞識和寵愛,使他不步青雲,擁有了權力和地位,也擁有了大量的財富。

但隨著慈禧的死和清王朝的覆滅,太監們已被掃入歷史的垃圾堆。


剛日讀史


李蓮英是陪伴慈禧太后時間最長的人,慈禧太后晚年對李蓮英尤其依賴,老年人瞌睡少,慈禧太后就把李蓮英召進寢宮,陪她聊天、打發時間。

李蓮英很會侍候慈禧太后,經常想方設法讓慈禧太后開心。

慈禧太后遊覽頤和園,李蓮英特別準備了一個娛樂項目:放生鳥魚。

慈禧太后打開鳥籠,讓鳥魚飛出去。可是,飛了一圈的鳥魚又都飛回鳥籠。

慈禧太后看著鳥魚,若有所思。李蓮英說話了:“老佛爺福壽齊天,連鳥魚都捨不得飛走。”

慈禧太后非常開心,重賞李蓮英。

原來李蓮英早就派人訓練小鳥了。鳥籠染上特殊顏色,鳥魚從前一天晚上就不讓吃食,鳥魚飛出後,從人快速在鳥籠中放置食物,所以,鳥魚飛出後,很快回來找食。

1908年10月22日,慈禧太后在儀鸞殿去世。臨死之前,慈禧太后特別強調一句話:“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

1909年2月初二,儘管十分不願意,但是李蓮英不得不離開皇宮,離開生活了52年的清朝皇宮。

從皇宮出來之後,李蓮英住到哪兒?

李蓮英有三處宅園:一處在軍機處,一處在碓房居,一處在彩和坊。這些房子有的是慈禧太后賞賜的;有的是官員賄賂的。

軍機處和彩和坊的兩處宅院,李蓮英讓自己的弟弟及其家人居住。

李蓮英從皇宮出來後,住到碓房居的宅子裡。這所宅子環境很美,下面有一天清清的小溪流過,東邊距離石板御道很近。

碓房居的房子建築也很講究、很漂亮。

住進碓房居的宅院後,李蓮英覺得:自己在皇宮中,用了一輩子心思,服侍別人,現在應該輪到自己享享福了。

在皇宮時,李蓮英穿著普通;出來後,他按照當時貴族們流行的服裝,為自己精心製作了幾套衣服。穿上豪華服裝的李蓮英,在外人眼裡,非常有錢。

在宮中沒有參與政治鬥爭,心中沒有什麼害怕的,所以,李蓮英衣、食、住都沒有刻意裝窮。

臨出皇宮之前,不少奇珍異寶被隆裕太后收走了,但是,早就收藏到碓房居的真金白銀,足以讓李蓮英成為十足的大富豪。

當李蓮英住進豪宅時,就有人注意到:豪宅的主人是一個老人,是一個非常富有的老人。

被關注的富人,有時候處境是不安全的。

1911年3月的一天晚上,掌管京師九門鑰匙的步軍統領江朝宗邀請李蓮英吃晚飯。飯後,李蓮英沿著後海河沿往回走,被兩個盜賊攔住打劫。這兩個盜賊已經踩點一段時間了,當天晚上實施跟蹤搶劫。

當李蓮英講話時,盜賊知道他是太監。盜匪揮刀砍掉李蓮英的腦袋,搜出他口袋中的金錢。兩個盜賊從內心裡憎恨太監,為了戲弄太監,也為了增加案件偵破難度,他們把李蓮英的頭顱放在岸上,屍體推下河去,順水漂走了。

李蓮英過繼孫女李樂正一家人找到李蓮英的頭顱,並將他安葬了。

古代中國人忌諱家人非正常死亡,為了避免流傳出去,名聲不好,李樂正對外宣稱,李蓮英得了急性痢疾,3天后死亡的。

隆裕太后知道李蓮英死亡了,賞賜1000兩白銀給李樂正,並在李蓮英墓地旁邊劃地20畝,讓她為李蓮英修建祠堂、配殿。

李蓮英死亡的時候是63歲。那時候,腐朽的清王朝已經危如累卵、搖搖欲墜。

文化大革命期間,政府派遣一名大學歷史老師去整理被挖開的李蓮英墳墓。打開棺材,只看見一顆頭顱與一條長辮子,沒有找到屍體身軀。原因就在於此。

無論李蓮英在宮廷中混的如何風生水起,都不會得到世人的尊重,因為他是太監,太監是腐朽社會的象徵之一,太監只是後人的談資與笑料。


數學張教員


難以想象一個窮苦出身的孩子,因為膝蓋受傷而陰差陽錯進入皇宮,成為晚清最為大名鼎鼎的太監,他就是李蓮英。

李蓮英出生在直隸河間府大城縣李賈村,因為家庭貧困,一個小小的膝蓋受傷也無法治癒,終於導致傷口發炎,為了孩子能早日治癒,他的父親就去了北京求醫問藥,說來也是巧合,正在這個時候發現了一個賣草藥的人,並信誓旦旦說用他的藥可以藥到病除,但是看這個孩子的面相卻不適合和家人生活在一起,會剋死父母子女,並給他的父親指出了兩條路。小李蓮英的腿傷好了之後,父母也決定聽那個賣草藥的建議,送他進宮。

小小年紀的李蓮英開始了他蠻長的太監生涯。

因為這個孩子聰明伶俐,做事勤快,他很快被慈禧太后慧眼識英才,開始調到內宮負責主子的日常起居。為了迎合慈禧,他特地花時間學習了梳頭的本領,讓慈禧十分高興,成為慈禧貼身的梳頭小太監,慢慢升為總管太監,也憑藉著他低調的行事風格,做事一絲不苟的耐心,在大太監安德海被殺以後成為慈禧身邊的紅人。

1908年慈禧太后一命嗚呼以後,李蓮英也就失去了靠山,在皇宮裡也意味著李蓮英時代的結束,他自己也十分清楚,於是自己主動向宮裡請辭,而隆裕太后也准許退休回家,並且擁有以前的工資和待遇,每個月有60兩銀子的養老金,李蓮英51年的太監生涯也畫上了句號,在北京買了套房子來安度晚年,因為自己沒有後代,於是過繼了兩個侄子來繼承家業,給李蓮英養老送終。回顧自己的這一生,小時候貧困潦倒,卻因為自己膝蓋生瘡求醫問藥而進入了皇宮,在老佛爺身邊一伺候就是幾十年,沒想到老佛爺會先自己而去,大清王朝也奄奄一息,自己在老佛爺走後再也不能待下去,就自己退休出宮過完自己的餘生吧。

其實李蓮英的退休生活過的也算滋潤,一個月幾十兩銀子的工資,還有他當太監幾十年的積蓄,置辦宅院,過繼後代,然後還買了一酒樓股份,生活條件也是美滋滋,只不過再也沒有了當年的氣派和威風的樣子,往事不堪回首。

在慈禧去世後的三年,1911年李蓮英也追隨老佛爺的腳步而去,他的侄子們也給他修建了超豪華的陵墓,只是到如今只剩下了墓誌銘的殘片,他的侄子也敗光了他的家財。

李蓮英的後半生其實還是比較好的,他的家財足以讓他安度晚年,只是不同的是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風光依舊,自己也垂垂老矣,而他死後,繼子也貧困交加,露宿街頭,在抗戰時期去世。


月下論古今


一位陪伴著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的大清最有權勢的權宦,為了他慈禧打破了“太監品級以四品為限”的祖制,慈禧封他為正二品總管太監,統領後宮所有宦官,他亦是清朝第一個叫慈禧太后為“老佛爺”的人,這個人就是“李蓮英”。



李蓮英,原名李進喜,1848年出生於順天府大城縣。咸豐七年(1857年),8歲的李蓮英因家境貧困,由鄭親王端華府送入宮中做了太監。入宮後,他先是在奏事處和東路景仁宮當差,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因乖巧懂事,做事認真,李蓮英被調到了長春宮去服侍慈禧,自此李蓮英開始了鳳凰騰達的一生。



當然,此時李蓮英並不是慈禧最寵愛的太監,現在的他只是一個名不見傳的小太監,這個時候最受寵的莫不過於總管大太監安德海。但是安德海這人太過囂張跋扈,目中無人,所以朝中上至同治,下至文武百官都十分厭惡於他,最終在同治八年(1869年),安德海被山東巡撫丁寶楨以違反“太監無故不能出宮”的祖制將其就地正法。



而後,隨著安德海的伏法,李蓮英隨之開始崛起。李蓮英這人自小就聰明乖巧,且知道“和氣待人”,他從安德海的事件中明白了“自己始終是個奴才,主子始終是主子”的道理,正如李蓮英的墓誌銘所說“事上以敬,事下以寬,如是有年,未嘗稍懈”,日後李蓮英終其一生對任何人都十分友善,對主子恭敬,對下屬寬厚,做事從不會囂張跋扈,而從來都是謹小慎微,正是基於此李蓮英才能輝煌近50餘年,而從未受到任何的懲罰。



當然李蓮英之所以能夠輝煌五十餘年,除了他做事謹小慎微外,還有的就是他十分善於揣摩人心,知道該如何討主子的歡心。

比如在一次慈禧看京劇的時候,因為一位叫楊小樓的京劇名角唱的十分的好,慈禧十分的開心,於是就把他召到跟前,然後指著桌子上的糕點,說道“這一些賜給你,帶回去吧!”。楊小樓聽後趕忙跪在地上磕頭謝恩,緊接著他說道“叩謝老佛爺,這些貴重之物,奴才不敢領,請……另外恩賜點……”,在聽到這個請求後,心情大好的慈禧並未發怒,而是接著問道“要什麼?”。



而後楊小樓就說道“老佛爺洪福齊天,不知可否賜個字給奴才”,慈禧聽後笑著就說好,然後拿起太監端上的筆墨,就抬手寫下了一個“福”字。 可是在慈禧寫下這個“福”字之後,他身邊站著的一個王爺就趕往跟慈禧小聲說道“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的呢!”,這下跪在地上的楊小樓頓時覺得不好,他現在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拿回去要被人看到引起非議,那就是欺君的大罪,可不拿,那更是欺君之罪,畢竟這是他求慈禧寫的,不接就是欺騙了慈禧,慈禧一發怒他絕對小命不保啊。



而反觀慈禧亦是如此,她也知道自己寫錯了,這下給也不是,不給也不是。不給嗎,可自己之前已經答應給了,君無戲言,給嗎,可字寫錯了,傳出去可就是要被人笑話死了。 如此,此時的氣氛就突然變得緊張了起來,誰也不說話,誰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就在這時,李蓮英站了出來,他笑呵呵的對眾人說道“老佛爺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點’呀!”,此時楊小樓一聽,聰明的他瞬間就想到了解決方法,他連忙再次叩頭,然後說道“老佛爺福多,這萬人之上之福,奴才怎敢領呢!”,如此,慈禧一聽,也就順勢下坡,趕忙說道“好吧,那就隔天再賜你吧!”。


再如,有一天李蓮英陪著慈禧遊頤和園,李蓮英為慈禧安排了放生鳥魚的節目。在慈禧將鳥魚放生後,這些鳥魚卻在一分鐘後相繼又回到了籠子中,此時李蓮英就是十分開心的跪在地上與慈禧說道“老佛爺洪福齊天,連魚鳥都捨不得走呢”,這句話哄得慈禧是無比的開心。

但是誰都知道,魚鳥怎麼可能認識慈禧呢?其實它們會回來完全是因為李蓮英特意訓練了它們,“把鳥魚餓一天然後打開讓其飛出,然後又在籠簍裡放入食物引其而歸”就是這麼簡單。但是就是這麼一件事情,就把慈禧哄得服服帖帖的。



從以上的幾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出,李蓮英這人的確是一個很聰明,而且也很會討好別人的一個人,他十分善於揣摩主子的脾氣,知道怎麼做才能讓主子開心,因此才深受寵信。

當然,李蓮英這人也並非全無缺點,比如他就十分貪財。據曾任懷來縣知縣的吳永曾在《庚子西狩叢談》中所述,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慈禧逃出北京時,李蓮英就千方百計的向地方官勒索錢財。不過,以慈禧的精明老練,他肯定是知道李蓮英的作為的,可是對於她來說只要能伺候好她,這點小錢不算什麼,因此她根本不在乎李蓮英是否貪財。



就這樣,知道伺候人,又不得罪人的李蓮英越發受到慈禧的重視,同治十三年(1874年),年僅26歲的李蓮英就被升任為儲秀宮掌案首領大太監,本來這個職務按照規矩只有滿30年的老太監才能擔任,可是此時入宮才17年的李蓮英卻被委以此職,這足以說明慈禧對李蓮英的寵信有多重。

光緒五年(1879年),31歲的李蓮英升任儲秀宮四品花翎總管,四品是清朝太監所能做到最高的品級,也就說此時的李蓮英已經可以和敬事房大總管平起平坐了。



不過四品並不是深受慈禧寵信的李蓮英的頂端,光緒二十年(1894年),46歲的李蓮英被慈禧賞戴二品頂戴花翎,如此李蓮英成為了自皇太極建大清以來,清朝品級最高的太監。

之後,李蓮英就接著伺候著慈禧14年的時間,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慈禧死於北京西苑的儀鸞殿,而後李蓮英在料理完慈禧的後事後,就於宣統元年(1909年)二月初二,離開生活了52年的皇宮。1911年3月4日卒,享年63歲。



之後因李蓮英出宮後史料缺乏,圍繞著他身後事的事情是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死後,宮中的太監紛紛搶奪他的遺產,後來隆裕太后出面將李蓮英的遺產全部充公。還有人說出宮後的李蓮英怕被仇人報復,所以一直深居簡出,但最終還是被仇人殺害在後海附近。

當然目前為止,關於李蓮英的結局存在著四種說法:

1、據李蓮英過繼的孫女李樂正所說,李蓮英死於痢疾,得病三四天就突然死亡。但是這種說法被部分人質疑,因為1911年3月4日正是初春時分,這個時候得痢疾讓人難以相信。

2、吸大煙患“煙後痢”在家病死。

3、拜謁東陵慈禧陵時,被仇人所殺。

4、在赴步軍統領衙門正堂江朝宗的宴席時,回來的路上在途徑後海河沿被土匪所殺。



總的說,人們對於李蓮英的死因並不明確,現在還是處於眾說紛紜的態勢,誰也不知道李蓮英到底是怎麼死的,關於李蓮英出宮後的事情始終都一個謎。


澳古說歷史


中國歷史上權勢最大的,人們最熟悉的女性恐怕就是慈禧了吧,在她統治的半個多世紀中,可以說是中國遠遠地落後於西方,使得近代人民抬不起頭,在1908年這個人終於成為歷史,但是人們一定會好奇他的狗腿子大太監李蓮英怎麼樣了吧?


李蓮英本是出生在河北的一個貧困家庭,因為家中子女眾多,家庭不堪重負,於是在公元1857年由鄭親王引薦進宮淨身當了太監。那個時候他才年僅8歲。在宮裡受盡了辱罵冷眼,看慣了世態炎涼,但是他憑藉著自己的圓滑世故,機敏手巧,並且梳的一手好頭,很快得到慈禧的賞識,46歲就成為二品的太監,當之無愧的太監之首。他成為太后的心腹,很多一品重臣都對他這個小太監卑躬屈膝,在職50多年可謂壞事做盡,人們對他深惡痛絕。所以在她的主人慈溪死後人們也很擔心她的命運。他在慈禧死後為其守孝百天,後告老還鄉,不過他三年之後就去世了,而就他的死因也成為了迷。官方的說法是他染上了瘧疾,當時這種病還是很難醫治的,所以因此他的生命完結。但是在1966年有人打開這位傳奇太監的墓穴,發現一個驚天秘密,再次讓世人對於他的死因感到了興趣。裡面除了有眾多的稀世珍寶的陪葬品,卻只發現一個骷髏頭,而沒有屍身,這很明顯是有人將他殺害的證據。

於是人們紛紛將目光投向了近代軍閥袁世凱,李蓮英作為太后身邊的近臣,可以說對一些政務瞭如指掌,對袁世凱與慈禧的勾當更是清楚萬分,所以說他是對自己最大的威脅,而唯一讓人閉嘴的方法就是死人。還有的人將目光投向了維新派人,慈禧作為頑固派首領是非常打擊那些維新變法之人,戊戌六君子,光緒都是她害死的,而李蓮英作為慈禧身邊的近叢絕對沒少出謀劃策,脫不了關係,人們將慈禧的仇恨發洩到這個告老還鄉的太監身上。

我認為他的死可能真的是一場意外,而頭與身子分離可能是他命人有意為之。因為當時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時候講究多子多福,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他淨身當了太監顯然是不能夠傳宗接代,綿延子嗣的,這其實是對祖先的大不敬。他黃泉之下無顏面對李家列祖列宗,李家也更不會容留這種有辱門楣的人,所以他就成了孤魂野鬼,頭與身子分離也屬於無奈之舉。並且這樣其實對自己並非一點好處沒有,他知道他受寵的這些年間樹敵無數,很多人對其咬牙切齒。所以他這樣將二者分開避免死後有些仇人對他的屍身有所侮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