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采访了9个品牌,看到实体行业的处境、自救与责任感

我们采访了9个品牌,看到实体行业的处境、自救与责任感

我们采访了9个品牌,看到实体行业的处境、自救与责任感

摄于静安嘉里中心B1入口

今天是周五,也是上海市政府宣布正式复工的首周。

据新华社统计,目前全市制造业的复工率约70%;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复工率超80%;居家办公员工数量约70%。

在商业零售行业,尽管商场人流离恢复到往日水平还有待时日,但品牌商户已陆陆续续恢复营业,餐饮靠着外卖,超市供货已趋于正常,而娱乐行业依旧暂停着。

本周我们一直在和行业里不同品类的品牌、业主沟通着,了解大家的近况。没有一个人说现在的情况“不难”,但让人欣慰的是,没有一家轻言放弃,都努力在危机中,寻找“生”的机会。


餐饮:惊变21天


春节期间,从成都传来一条餐饮的消息: <strong>火锅品牌大龙燚的外卖订单一度爆单,外卖销售额全市第一。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实上,在成绩背后,是品牌花上比平时多好几倍的力气运营。

我们采访了9个品牌,看到实体行业的处境、自救与责任感

品牌总监告诉锐裘,每天他们需要面临的,都是史无前例的新问题:食材不够、包装产品紧缺……

在元宵节当天,订单猛增,又出现了平台配送员不够,全体管理层包括老板在内集体出动,紧急送餐。

不论如何,大龙燚的快速反应与执行力让人惊叹。餐饮是一个快速更替的行业,在当前,若不迅速行动也许处境就更糟。

相同情况也发生在上海的<strong>红料理身上。

品牌原计划大年初五营业,疫情突然袭来只能紧急关店,门店的每日营业时间缩短2小时,原本堂食的员工临时换岗,紧急设立特殊岗位,包括外卖管理员、专门客服和自配外卖员。

我们采访了9个品牌,看到实体行业的处境、自救与责任感

目前红料理的19家门店中,有14家上线了外卖业务,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特殊食材的采购供应链仍未恢复。

目前红料理自有的加工中心仍是每天做无库存生产,保证新鲜供应,但特殊食材供应短缺问题,导致损耗和缺货都很严重。品牌唯有加强措施保障安全,等待疫情过去恢复堂食。

我们采访了9个品牌,看到实体行业的处境、自救与责任感

外卖仿佛成了餐饮的“救命稻草”,但也并不是所有品牌都能立马跑通外卖流程。

“当然我们不是外卖店,只做外卖不可能覆盖成本,只有坚持做好目前可做的每一件事,等待堂食恢复的那一天。” 红料理品牌总监赵蓉向锐裘提到。

“餐”的各项消费成本很高,另一头“饮”遇到的问题也同样不小。

<strong>Seesaw营运负责人Finn说,在春节前7天的假期里,品牌尽可能做到全部闭店,从2月3日开始,陆续恢复营业的门店有8家左右(注:Seesaw全国门店数量15家)。

在春节前,Seesaw就成立了应急小组,首先保证顾客与伙伴的安全,制定门店特殊时期工作流程。 品牌的一大卖点是空间,但考虑到疫情,很多门店已经主动关闭了座椅区,建议顾客打包带走,或外卖点单。

我们采访了9个品牌,看到实体行业的处境、自救与责任感

Seesaw还配合外卖平台做了一些线上活动,比如2.10-29日期间,推出了饿了么外卖免配送费及医护人员专享10元购咖啡的活动,为大家加油打气。

Finn坦言,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平衡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和需求。疫情爆发后,营收压力非常大,但管理层不希望疫情造成的困难由伙伴来承担,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保障员工的收入不受影响。

这需要团队内部,无论是营运、财务还是HR,都紧密地配合,做好现金的预测与把控,尽可能地保证现金流的稳健和可持续。

我们采访了9个品牌,看到实体行业的处境、自救与责任感

<strong>喜茶同样也在鼓励顾客外带。这家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茶饮品牌,全国已有400多家门店,品牌内部非常关心疫情发展走向,也在考虑员工和消费者健康安全情况下有限度开展业务。

喜茶公关负责人Hom说,2月1日起,喜茶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外卖”安心送“服务,包括无接触配送、专有消毒取茶柜,外卖安心卡等措施,以保证员工和消费者的安全。

目前喜茶职能人员暂定延期上班,具体情况会视疫情走向而定。同时,喜茶也在和供应商、地产业主等保持密切合作,共度艰难时期。

我们采访了9个品牌,看到实体行业的处境、自救与责任感


我们采访了9个品牌,看到实体行业的处境、自救与责任感

<strong>Manner Coffee 一直深受上海白领的喜欢,它同样在春节期间关闭了2/3的门店。创始人老韩告诉锐裘,庆幸的是平日门店的牛奶等物资均为日常采购,没有因此而造成很大的库存积压问题。

我们采访了9个品牌,看到实体行业的处境、自救与责任感

-部分关闭的门店,员工将牛奶咖啡都送给了附近的保安、外卖小哥、邻居友商

值得一提的是,在春节前夕,团队内部就对疫情有所警觉。在1月21日,老韩便开始让店内所有员工戴口罩和量体温,店里准备酒精棉、洗手液,在春节前,品牌还捐赠了一大批物资前往武汉。


商业地产:防疫仍为首要任务


和上面这些“餐”与“饮”发生密切关联的,就是各大商场、购物中心。

商业地产们的仁义之心首先体现在“减租”上。除此之外,几乎所有商场都投入了更多精力在卫生安全和防护措施上,确保在营业时间内,员工和商户都能安心上班。

复工后,商业地产除了继续做好本份职责之外,办公楼防护一定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尽管有些写字楼,企业的复工率都不足10%,但依然还在加紧防控。

我们采访了9个品牌,看到实体行业的处境、自救与责任感

<strong>静安嘉里中心物业部日班人员,在复工后,改为了翻班,在高水准服务维持的前提下,倡导错峰上班,减少每天上班人数,减少员工搭乘公共交通次数。

我们采访了9个品牌,看到实体行业的处境、自救与责任感


我们采访了9个品牌,看到实体行业的处境、自救与责任感

锐裘得知,此前在内部测试的嘉里办公社区小程序,最近也已上线,帮助企业白领线上订餐,比如近期,嘉里推广部陆续整理了安心午餐的内容,发布在小程序,更精细化也更有实用价值。

我们采访了9个品牌,看到实体行业的处境、自救与责任感

<strong>瑞安集团的办公项目在上海跨度很大,除了上海新天地的瑞安广场、企业天地,还有杨浦五角场、闵行大虹桥地区。锐裘了解到,在2月10日开工首日,瑞安有些写字楼的复工率不到10%。

了解到自驾上班的人偏多,瑞安便将车库的消毒频次提高到每四小时一次,部分项目将启动“车位共享”,新天地片区的停车库已经实现了整体“联动”,并考虑启动停车费优惠折扣。而在商业部分,旗下新天地、瑞虹天地等商场已共同推出安心外卖的举措,提高了对餐饮商户的支持。

我们采访了9个品牌,看到实体行业的处境、自救与责任感

<strong>兴业太古汇在办公复工方面做法十分细节化。

在相关兴业中心,每部电梯一次只能乘6人、制作员工内部外卖单、机器人自动消毒地面、饿了么定制“无接触取餐柜”、在楼内细节之处,每隔15分钟消毒一次,此外还提出了建议企业实行错峰上班的制度,并分享兴业太古汇疫情期间实行的AB组轮流上班制。

帮租户解决了免租的问题,将场内防疫工作细化到毫厘,但商业地产仍然要面临巨大的经济考验:经营失血、大部分租户销售额严重下挫、工期延迟、资金流问题等。

对于商场来说,在没有业绩背书,没有活动引流,危机中商场的作为和表现,也是一场无声的品牌战役。


商场体系之外:小微企业的困境


上述我们讲的是比较熟悉的商业地产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之外的实体行业呢?街边小店怎么办?非连锁品牌,没有大资本方扶持,几乎没有护城河,他们遇到的问题,同样严峻。

当然更多的问题还是在于现金流。

没有人到场意味着没有营收,这对于街边餐饮、非连锁健身房、服饰店、自习馆,书店等非连锁型小微企业来说,是重大的危机。

去年曾经在行业里掀起一波讨论热度的24小时自习室,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起步于2018年本土<strong>自习馆品牌「时不我待」的处境也许是大部分小微实体品牌的缩影。

「时不我待」目前共有5个场馆,24小时自习室意味着原本春节假期也是正常营业,但因为突发疫情而闭馆,现在场馆均已恢复营业。

我们采访了9个品牌,看到实体行业的处境、自救与责任感

“不过在复工上,我们确实遇到了一些阻碍,每个区的复工审批不同,花了很多精力进行复工报备审批。另外,从营业冲击上来说,我们原本计划春节后开设1-2家新馆的,但因为疫情的影响,新店开业计划也搁置了。”创始人Real告诉锐裘。

疫情期间,Real几乎每天都不停歇。除了做好防疫工作,她和团队正在努力寻找机会,设计线上运营模式去维系用户,开启“闹钟、打卡、咨询”等与学习场景相关的运营制度,经过10天的坚持,她发现团队反而与用户走得更近。


我们采访了9个品牌,看到实体行业的处境、自救与责任感

以上就是在复工首周,我们与餐饮、地产等不同实体品牌交流后的“抗疫”周报。

让我们欣慰与备受鼓舞的是,尽管他们正面临着不同的考验与危机,但没有一个品牌轻言放弃。

复工只是一个开端,实体商业的“抗疫”之战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都相信经济复苏一定会到来,但宏观上面的复苏不会眷顾到每个人。

还有,现金流非常重要,实体品牌需更加慎重减少损耗,从“危机”中看到“机会”,真正看到自己为用户以及社会提供什么价值。

这场战争还有很久,我们打起精神,一起应对。

我们欢迎商业零售各个链条的朋友与我们联系,消息互通,有任何困难,需要帮忙的地方,都可以私信我们,在困难时期,携手共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