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记奋战在一线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

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记奋战在一线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路南区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群众志愿者们携手并肩,坚守阵地,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镜头一:惠民道街道

疫情防控战役打响以来,惠民道街道党工委组织各社区向居民发出倡议,招募党员志愿者和热心居民,组建志愿服务队,加强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力量。众多党员群众志愿者自觉自发行动起来,连日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小区居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张大庆是惠民园第一社区的一名退役军人,2月1日,在惠民园小区实施封闭管理后,他加入到守护社区的“阵营”当中。张大庆主动承担起小区门口监查员的重担,在寒冷的天气室外作业,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测体温、排查询问、登记来人……正在念大学四年级的女儿也来到张大庆身边,主动提出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父女两代志愿者携手并肩,成为社区防疫战线上一道温情又坚韧的风景。

李维福、李德宝是景安社区的居民志愿者,为加强楼道防疫措施,他们自费买来84消毒液,坚持每天为居民楼道、公共花园、健身器材、垃圾桶等进行消毒消杀。李维福还将家中的N95口罩分发给了社区参与疫情防控的热心居民,提高个人防护,让大家更好地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服务。

目前,惠民道街道12个社区纷纷组建了自己的党群志愿服务队,越来越多的“红袖标”“红马甲”出现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形成了“一个社区一支队伍”的志愿服务力量,为守护家园,防止疫情扩散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镜头二:小山街道

在小山街道防疫一线驻守着一群还在哺乳期的妈妈们。

花园里、联合里社区的王巧欣、李艳、王爱霞、金璐组成了“二胎妈妈”疫情服务队。接到疫情防控通知时,她们都二话不说,把还在哺乳期的孩子推给家里人,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社区,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小山隆义里社区的梁雅军,孩子刚满6个月,老公也早早复工上班,她把孩子交给了身体不好的妈妈就上了一线,通过视频连线告诉妈妈冲多少奶粉,怎样换尿不湿……孩子在电话那头哭,雅军在电话这头掉眼泪。但放下电话,她马上擦干眼泪开干。

宋南里社区由于是老旧平房小区,面积大、流动人口多,人员往来比较频繁,是防守重点区域。因为社区人员有限,值守力量严重不足。产假刚刚结束的郭宝霞主动请缨,加入了守卡队伍。在值守点,经常错过喂奶时间,孩子吃不上母乳她也顾不上了。

这些哺乳期妈妈是小山街道机关、社区、区直部门130余名一线巾帼的缩影。疫情面前,她们舍小家顾大家,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展现了巾帼风采。

镜头三:梁家屯路街道尚义社区

自1月25日起,尚义社区工作人员和党群志愿者们每天24小时轮班值守。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挺身而出,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中坚力量。

“你们家有武汉返乡人员吗?回家之后身体状况怎样?有没有发烧等状况?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近段时间请不要串门、不要参加聚会……”近些天,这些话每个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要重复说上几百遍。他们每人每天要打上几百个电话,挨家挨户上门摸底,把每栋每户居民的情况登记在册,做好流动人口的登记。

在这场战“疫”中,社区卡口防控是重点,有了党员志愿者的先锋带头作用,很多热心居民也纷纷加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行动中来。大家每天登记进出车辆,发放车辆通行证,为每家每户发放居民出入卡,每天广播巡视,在各个出入口、楼道口张贴宣传单、悬挂宣传条幅……

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群众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无私奉献,换来的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给我们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记者 杨星星 通讯员 马欣苓 张少敏 李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