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英雄譜 向每一位挺身而出的交管人致敬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遭受巨大威脅。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迅速行動起來,同舟共濟攜手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危急時刻,全省3萬名公安交警輔警衝鋒在前、向險而行,在阻擊一線踐初心、擔使命,彰顯出把人民利益高高舉過頭頂的堅毅力量,繪就出一幅幅抗擊疫情的英雄譜。

這五個事例的主角都是普普通通的一線交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庭、都有自己的牽掛,但大戰面前,他們選擇犧牲小家為大家,把困難危險留給自己,用血肉之軀擋在人民群眾前面,構築起一道道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堅強防線。

一輛車兩床被就是“家”

一輛車,兩床軍被,大廣高速“桃城”口。

這是衡水市公安交警支隊民警張振寧的新家。從正月初二開始,這個家就像釘子一樣釘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上。

張振寧出身軍人,家在石家莊,2017年轉業到衡水市車管所。妻子在石家莊神威藥廠工作。兒子正讀高二,學習正是較勁的時候。

疫情就是命令。今年大年三十,妻子聞令返崗,連夜復工,年都沒在家裡過。正月初二,衡水車管民警奉調駐守市區周邊高速口。張振寧拉上兩條軍被,星夜駕車返回衡水,毅然把“新家”安在大廣高速衡水“桃城”口上。

張振寧的新家是一輛二手轎車,除了洗漱用品一雙碗筷外,還有兩床軍被。新家並不舒適溫暖。每次下班後,張振寧儘量放平副駕駛靠背,勉強蜷縮在逼仄的車身裡。薄薄的鐵皮也擋不住郊外的徹地荒寒,打開空調,裹著兩條被子也會半夜凍醒。

戰“役”英雄譜 向每一位挺身而出的交管人致敬

春節過後,衡水接連下了三場雪。在冰天雪地裡輪換值守,不少同事出現嚴重感冒症狀。張振寧站了出來,把儘可能多的擔子扛在肩上。“我當過兵,身體底子好,你去車裡暖和一會兒。”“我家就在這兒,反正是一個人,我替你頂會兒。”這是張振寧“守門”後,跟同事說的最多的幾句話。

從正月初二起,在將近20天時間裡,張振寧衣不解帶,像一顆釘子一樣牢牢釘在疫情檢查站上。白班8個小時,夜班12個小時,自己的班張振寧從頭幹到尾,同事生病有事他就自動頂上去。

“那三場雪,振寧每次都站在漫天飄舞的雪花裡,有的是他自己的班,有的是替別人”,同一崗位戰友心疼的說,“他是挺壯實,可今年把腳凍壞了,天天呆在風口上,人也凍透了”。

在檢查站值守,張振寧惦念兒子。在電話裡,兒子帶著哭腔訴說委屈:“方便麵吃的太多啦,現在一打開料包,我就想吐。”張振寧更放心不下父母,提起八十多的老爹老孃,他滿眼是淚:“二老一直在老家生活,今年年也沒過好” 。

疫情不退不搬家,這是張振寧的決心:“我原來是軍人,現在是警察,疫情不除,我的座標就應該定在這兒,挑起自己那份責任”。

一名老黨員的兩封請戰書

“經過深思熟慮的思量,我妻子退休在家,有退休金為生活保障,兩個兒子已經成家立業育子,沒有什麼可顧慮的,唯有牽掛的是八十八歲的母親需要人照顧,但我堅信,如果工作中我不幸‘萬一’了,妻子、哥哥、姐姐會將老母親照顧好的......”,這段話摘自戰鬥在抗疫一線的滄州市交警支隊老民警吳長海的第二封請戰書。

吳長海今年五十五歲,黨齡二十九年,從警二十年,是名副其實的老黨員,也是隊裡年紀最大的路面勤務老交警。今年春運來臨時,吳長海考慮中隊警力緊張且轄區情況複雜,多次主動放棄輪休機會。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席捲全國,他所在的火車站成了市區最重要的疫情防控點之一。

1月29日,他第一時間向大隊遞交了請戰書,每天不少於十二個小時在火車站防控點執勤,疏導交通、攔截車輛、協助衛生防疫部門對過往乘客檢測登記。從大年初二直到今天,沒有休過一天班。

戰“役”英雄譜 向每一位挺身而出的交管人致敬

吳長海的第一封請戰書

考慮到他年齡偏大,領導告訴他如果感覺身體吃不消,可以輪換到內勤崗位。然而,這卻讓老吳徹夜難眠,2月12日一大早,他趕到執勤點,一口氣再次寫下了第二封請戰書。

戰“役”英雄譜 向每一位挺身而出的交管人致敬

吳長海的第二封請戰書

當問到他累不累時,他笑著說“說不累是假話,可這就是我們的工作,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作為黨員民警,就要衝在一線,才能儘快讓更多的人迴歸正常工作和生活”。

“娘,請您原諒我沒能送您最後一程……”

石家莊市交管局橋西交警大隊民警姜國超出生在內蒙古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一位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老軍人,他從小就接受著父親“家國情懷”的家庭教育。16年來,他一直工作在省會交管工作的第一線,現在還是石家莊市交管局的心理諮詢師。

2019年12月份,姜國超接到母親病重的消息時,他急急忙忙請了假,行程一千多公里趕回老家,由於病痛侵襲,老母親已經神智不清。“春運”即將來臨,姜國超在家陪伴母親三天後,又匆匆返回了自己的工作崗位。臨走前,他握著母親的手說道:“娘,今年春節放假,我一定回來好好陪陪您” !沒想到,他與母親的這一次分開,竟成永別……

疫情發生後,全省公安機關進入戰時狀態,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姜國超和全省交警一樣迅速回到自己的崗位上,同時作為心理諮詢師,他還要對堅守一線的戰友們開展心理輔導。老家的妹妹幾次告知他母親病危,催他趕緊回來一趟!但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又面臨返程高峰,姜國超猶豫不決……

2月2日,剛上班的姜國超突然收到家人發來的短信“母親病危”,他想忙完上午工作再給家裡打電話。中午,他還未拿出手機,手機就響了,手機裡傳來妹妹的哭聲“哥,咱娘走了……”掛掉電話,姜國超默默走到單位樓前的大樹下默默無語……

同事們發現了姜國超的異樣,幾經詢問,姜國超才將事情告訴了同事。大隊領導得知此情況後,立即安排姜國超回老家料理後事,但姜國超說道:“現在正是要緊的時候,我一走,大家就得多負擔一個人的工作量。我也曾多次去往一線,看到高壓下的戰友們依然堅守崗位,我如果回家的話,那豈不是給他們雪上加霜?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我也一定能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請領導放心!”

戰“役”英雄譜 向每一位挺身而出的交管人致敬

“娘,等疫情結束,兒子一定回去在您墳前好好給您磕個頭!”一想到母親,姜國超的眼圈又紅了……。共產黨員、退伍軍人、人民警察,這三重身份的責任和擔當,讓姜國超又毅然決然戰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晚上要做出妻子一整天的飯

“在路上”,是他日常工作的背景板;疫情發生後,“上一線”,更是成為他唯一的戰鬥姿態;“對不起”,是他對臥病在床妻子的說的最多的話。

1月24日,除夕,阜城縣六處疫情防控檢查站設立啟動,阜城縣交警大隊副大隊長王俊宇負責統籌安排勤務。作為勤務負責人,王俊宇沒有選擇坐在辦公室裡通過監控和對講機遙控指揮工作,而是親力親為,全縣6處檢查站他每天必須走一遍。自那天起,王俊宇就來回奔波於全縣的6處檢查站。隨著復工復產,各交通幹道車流量驟增,一線防疫工作壓力巨大,王俊宇儼然成了一名“救火隊員”,哪個站點工作壓力大他就出現在哪。

戰“役”英雄譜 向每一位挺身而出的交管人致敬

王俊宇既是阜城交警部門防疫工作的負責人,也是家裡的主心骨。妻子因為身體原因,生活不能自理。為了讓妻子能吃上飯,他每天晚上回家後就為妻子做出第二天一整天的飯來;執勤時一有間隙就和妻子通電話,噓寒問暖以彌補內心的愧疚。

有人問王俊宇為什麼這麼拼。他總說:“我處在阜城縣交警部門防疫工作的關鍵崗位,我若鬆懈了、動搖了,防疫的大門可能就守不住了” 。

“疫情不退我不退!”

2月1日,本是保定公安交警鄭宏亮退休後的第一天,可他卻像往常一樣,第一個到達、最後一個離開工作崗位。退休時間遇上疫情防控,好多人勸老鄭“知難而退”,但他自己偏偏迎難而上。“作為一個37年黨齡的老黨員,關鍵時刻我必須頂上。疫情不退我不退!”

鄭宏亮是保定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三大隊民警,今年1月退休,他已經和老伴兒商量好了怎麼在家安享晚年。這個計劃被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退休時間遇上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很多人都勸老鄭就勢“理直氣壯”地退休,但老鄭自己卻犯起了軸,堅決不退!“這是黨和國家最需要我的時候,我怎麼能在這個節骨眼上提退休的事情。家屬也勸說我,在這個關鍵時候退下來太不合時宜了,越是關鍵時候,越要挺上去”。於是鄭宏亮主動向組織要求,以一名退休老交警的身份繼續堅守崗位。

戰“役”英雄譜 向每一位挺身而出的交管人致敬

從1月25日,大年初一上崗後,已經退休的鄭宏亮都沒有歇過班,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永遠都是來得最早,走得最晚,最無怨無悔的那一個。他作為一位共產黨員,一位老交警,用實際行動激勵著戰友們與疫情繼續奮戰。

人在病床 心卻放不下那條防控路

袁清波,邯鄲交巡警邯山一大隊副大隊長,駐守在被稱為邯鄲南大門的邯鄲南高速卡口,這裡每日車流量最高可達600輛,受測人員達800餘人。

袁清波帶領大隊民警輔警已經堅守了十幾天,每天手臂數百次舉起放下、來回幾百次的車輛引導,每天14小時超負荷的工作,讓袁清波終於堅持不住了,11日上午他因腹部巨痛被緊急送往醫院。經醫院確診為急性闌尾炎,需馬上手術。主治醫生說:再晚些送來,就有生命危險。

戰“役”英雄譜 向每一位挺身而出的交管人致敬

在病床上最讓他放心不下的就是那條防控路,12日他剛一甦醒,就強忍著術後傷口的疼痛,躺在病床上用微信一條條向戰友們傳遞著卡口布控的工作安排,不時叮囑同事們一定要做好自身防護,並說:我現在就盼著能站起來,與你們並肩戰鬥,等著我!”

手術住院時,妻子給他寫了一封信:“心疼你的身體,慶幸你終於可以休息休息了。雖然我知道,你心中放不下那一條條被你踏平的路。你若平安歸來,我便心安!”字裡行間都是不盡的心酸。

(河北交通安全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