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撒嬌的年紀,他(她)們卻轉身投入戰疫!這場戰疫,感謝有你

戰“疫”的號角聲仍在吹響,清晨起來拿起手機多麼希望看到的是“平安甚至是不會再有增長案例”的新聞,然而每天看到的新聞依然是“某省又增長几例”。說實話,如果真的有轉瞬時光機,我多麼希望2020年能重新開始。然而又不得不接受現實,我又深深的知道沒有如果,沒有重來,只有努力去克服眼前的困難,才能贏得今後的光明。

本該撒嬌的年紀,他(她)們卻轉身投入戰疫!這場戰疫,感謝有你

這是一位90後男護士的手,一月22日凌晨1點多,武漢市中心醫院,28歲的王濤下夜班後,脫下厚厚的防護服,摘下手套,拍下了自己早就習以為常的手。王濤說:“手上出汗很多,汗水浸久了就會這樣,我和同事的手基本上都是這樣。”他之前在手術室工作,戰“疫”之際主動報名參與抗疫一線救治,和同事攜手作戰。

本該撒嬌的年紀,他(她)們卻轉身投入戰疫!這場戰疫,感謝有你

他不僅僅是一位“白衣天使”,更是一名不畏辛勞,勇敢的“戰士”

本該撒嬌的年紀,他(她)們卻轉身投入戰疫!這場戰疫,感謝有你

2020年春節期間,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無數人被迫宅在家裡看手機、追劇的時候,在防控一線的“逆行大軍”裡,有一群朝氣蓬勃的95後、00後“戰士”。他們沒能和家人吃上一頓熱乎的年夜飯,不能陪父母一起度過春節。當大多數同齡人在沙發上看電視、玩遊戲,跟父母撒嬌討紅包的時候,他們卻已經“戰”在了疫情防控一線。

本該撒嬌的年紀,他(她)們卻轉身投入戰疫!這場戰疫,感謝有你

抗疫戰士胡佩工作照和生活照

湖南省兒童醫院感染科護士胡佩,共產黨員,生於1998年。連續數日,她每天穿著厚重的隔離服,戴上口罩、護目鏡和醫用橡膠手套,忙碌在隔離病房裡。受滑石粉、消毒液和洗手液的多重刺激,雙手皮膚受損,道道血痕清晰可見。面對繁重的工作和可能的感染,她義無反顧地寫下家書,信中提到“我做好了隨時被隔離的準備”。

此行此言,多像一位勇往直前的“戰士”。然而,我們看到胡佩摘下口罩的樣子,分明是一個青春洋溢、愛好自拍的小姑娘。就是這個滿臉稚氣未脫的姑娘,面對洶湧而至的疫情,一肩挑起了醫務工作者的責任,踐行著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在疫情阻擊戰中,胡佩只是眾多95後、00後編隊中的一員,還有更多年紀相仿的“戰士”與她一道出徵、堅守。

本該撒嬌的年紀,他(她)們卻轉身投入戰疫!這場戰疫,感謝有你

抗疫戰士梁順工作照和生活照

梁順,1999年出生,武漢市金銀潭醫院ICU的一名男護士。1月23日(臘月二十九),他剛回到孝感老家,還沒吃上幾口飯,得知疫情嚴重,立即開車返漢。憑著執業證書,他沿路“闖”過多處卡點,回到了單位。父母心疼他,梁順卻說,回去,是他應盡的職責。

本該撒嬌的年紀,他(她)們卻轉身投入戰疫!這場戰疫,感謝有你

抗疫戰士張丹丹工作照和生活照

手邊擺著急救藥箱,箱邊立著一瓶84消毒液,25歲的張丹丹一身幹練的列車長正裝,一絲不苟地點數著醫用口罩。G28次列車從福州開往北京,疫情蔓延期間,每一次出乘,對這位內蒙古呼倫貝爾的95後姑娘而言,都不啻於一場戰鬥。

出乘前,為全體班組成員測體溫,檢查配備好的藥品和醫療器械。行車中,巡查車廂,密切關注是否有發熱不適的旅客,做好餐車食品衛生監控。8小時車程,張丹丹的神經一直緊繃著,有條不紊地處理著各項事務。其實,這已是她經歷的第七個春運,七年來,張丹丹從沒有在除夕夜和家人吃過一頓團圓飯。

這些年輕人的所作所為,令我們感動,更令我們心疼。

本該撒嬌的年紀,他(她)們卻轉身投入戰疫!這場戰疫,感謝有你

抗疫戰士曹園園工作照和生活照

曹園園是一名來自寧夏的00後女孩,兩年前成為南昌客運段一名列車員。每天在川流不息的人流中工作,疫情發生後,曹園園內心有過壓力,家人也有過擔心,但她並沒有退縮。作為一名列車員,每天按時出勤,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還向乘客宣傳防疫知識,保證車體重點部位的通風和乾淨衛生。今年的除夕和大年初一對曹園園來說比較特殊,因為是在列車上度過的。她說,年三十旅客比以往少很多,但是她時刻都在提醒自己“遊客少了,防護步驟一步都不能少。”發口罩、量體溫、消殺毒,曹園園樣樣都是衝在一線。

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新青年是新時代的驕傲與自豪。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使命,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標籤。曾經,90後、95後、00後,被人們視作沒有經歷風雨、常懷“玻璃心”、經不起摔打的一代。然而時至今日,他們正逐步成為支撐社會的棟樑材,推動國家發展的主力軍。從胡佩、張丹丹、曹園園等眾多95後,00後的身上,或許還能看到“撒嬌孩子”的影子,但通過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場戰役,他們已經作為優秀的“戰士”,C位出列!

本該撒嬌的年紀,他(她)們卻轉身投入戰疫!這場戰疫,感謝有你

疫情前線有00後的身影,作為00後的我為此感到自豪而驕傲,而又感到心疼。只希望

平安歸來!願疫情早日結束,重回校園,重拾溫暖,重獲新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