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鋼廠員工4500人,3800人來自邯鄲!疫情下如何堅持生產

中小企業是江蘇經濟增長的生力軍。在加強疫情防控的當下,中小企業面臨諸多困難和壓力。各地也紛紛出臺政策,幫助他們渡難關。江蘇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何時能復工?宅家的企業家們在想些什麼、盼些什麼?請看“企業連線”。

  今天我們連線的企業是揚州恆潤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江蘇鋼廠員工4500人,3800人來自邯鄲!疫情下如何堅持生產

  恆潤的生產車間

  恆潤海洋重工有限公司是一家鋼鐵生產企業,經營範圍包括生鐵生產、軋鋼加工、海洋鑽井平臺鋼板加工等,年產值約150個億。由於鋼鐵生產行業和設備的特殊性,“恆潤”一般不會停工,今年春節也沒有例外。


  “我們廠總共4500人,有3800人來自河北邯鄲,其中包括了大部分的技術工人、管理層,揚州當地的有五六百人。”恆潤海洋重工的常務副總經理劉東昇介紹說。公司日常採用輪休制,職工每一個月或兩個月集中休一次假,有專門的大巴車將休假職工送回原籍,再把輪休結束的職工接回廠。“自武漢封城以來,我們停止了大巴通勤的服務,也就是說,在這兒的工人就不讓回去了,在家的工人暫時也不讓來了。”

江蘇鋼廠員工4500人,3800人來自邯鄲!疫情下如何堅持生產

廠區門口的疫情防控

  “我們企業在防疫上可以說具有先天優勢,這主要得益於地方政府的關心,”劉東昇自信地說,“首先,我們的職工集中居住在政府建設的公租房裡,生活設施齊全。大家都在一個小區,每天都是廠區、宿舍兩點一線,幾乎不往城裡去,這給疫情防控和監測帶來了很大便利。”


  缺少防護物資是攔在很多企業復工路上的難題,但“恆潤”依靠政府,多方合力,作了較為充分的準備。距離“恆潤”廠區不遠的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是全國醫療器械的重要生產基地,平均日產醫用口罩5萬隻。“廣陵區政府將我們作為重點企業,全力保障我們在疫情期間的生產。從1月28號起,區政府每天給我們調配2000只口罩。從2月7號開始,每天調配的口罩數量增加到3000只。除了區政府提供給我們的這部分,我們還從區經信委採購了幾萬只,所有口罩免費發放給職工。”劉東昇說。

江蘇鋼廠員工4500人,3800人來自邯鄲!疫情下如何堅持生產

所有工人都需測溫

  大疫當前,“恆潤”絲毫不敢鬆懈。劉東昇會同管理人員制定了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並每天檢查落實。“樓道、電梯、食堂等公共區域,全部有專人每隔兩小時用84消毒液消毒一次。所有工人進廠工作前需測體溫,下班出廠還要測一次體溫,如果發現異常,馬上進行隔離和上報。在職工宿舍區進出,必須出示政府發放的通行證。”劉東昇一一列舉道。


  內防擴散,外防輸入。鋼鐵企業原料需求量大,每天有大量貨運車輛進入。“如果有外來車輛,一般不允許司機下車,我們派專人打開車門卸貨。”“恆潤”有自己的港口,水路運輸佔其廠區原料進口的很大一部分比重。劉東昇告訴記者,萬噸級的貨船卸貨正常需要兩整天,以往在這期間,船員會上岸購買一些食材和生活用品。現在是特殊時期,嚴格禁止船員下船,他們需要什麼生活物資,“恆潤”都盡力提供,關鍵是不能上岸,防止人群交叉感染。

江蘇鋼廠員工4500人,3800人來自邯鄲!疫情下如何堅持生產

鋼花四濺

  到目前為止,企業生產一切正常,未發現一例發燒或疑似病例。劉東昇也很希望疫情早日結束,讓全國的道路交通網,尤其是省際高速公路能重回暢通。他說,目前雖然廠裡還在堅持生產,但以日產萬噸的產能算,從大年初一以來,已經囤積了近20萬噸的庫存產品,按市場價格4000元一噸來算,總價值就是8億元。


  “企業流動資金有限,產品賣不出去就沒錢買原料,再不行就只能向總部申請墊付金了。另外,目前在廠區的這批工人,已經連續工作一個多月。大家都很疲憊,非常需要倒班,但回家的工人中,有不少返程出現問題,順利返程的也要隔離14天,只能希望在崗的工友們再撐一撐。” 劉東昇感慨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