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醫療:即使比國內高3倍費用,很多患者依舊“前赴後繼”

看似體魄健碩的王石,其實他的心臟裡裝了6個支架。他早年間在日本看病的經歷,對於國內醫療和患者的啟發良多,發人深思。

眾所周知,我國普遍存在“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雖然醫改在不斷進步,但由於人口基數大,不少有條件的人轉而把希望放到了我們的鄰國——日本。

日本醫療:即使比國內高3倍費用,很多患者依舊“前赴後繼”

有關機構的數據顯示,2015年日本給予中國人醫療簽證人數為829人,2018年增加到1390人。有關人士預測,國內去日本看病的人數可能遠遠不止於此,無法統計的還有用旅遊或者投資簽證來到日本就醫的人。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喜歡去日本看病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日本的人均壽命和癌症治癒率。

2019年,日本厚生勞動省發佈報告顯示,2018年日本人均預期壽命創新高,女性為87.32歲,男性為81.25歲。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的各項機能也在衰退,很多疾病也就找上門來了,讓老年人成為醫院的“常客”。我國的癌症統計數據顯示,40歲之後,癌症發病率會快速上升,80歲達到高峰,預期壽命85歲時,累計患癌風險為36%。也就是說,年齡越大,患癌風險越高。

日本醫療:即使比國內高3倍費用,很多患者依舊“前赴後繼”

但是,日本卻完全不擔心這個。因為在10年前,日本的整體癌症5年生存率就達到了65.8%,遠遠超過了很多歐美國家,在亞洲更是出眾。正因如此,“用事實說話”的日本,贏得了一部分國人的心。有條件的人,都想去日本治病。

日本看病貴,為什麼中國人還趨之若鶩?

為什麼強調“有條件”呢?因為如果是日本人或者在日本居住滿一年且購買了醫保的國外人,只需要承擔30%的醫藥費。如果是臨時過去看病,情況則不同。根據相關機構的調查,中國人去日本看病所花的醫療費大概是國內的3倍。

為什麼去日本看病這麼貴,國人還趨之若鶩?很簡單,最重要的兩個原因,一是日本的醫療技術高,二是日本服務人性化。

2015年,在WHO對各個國家醫療水平的排名中,日本位列第一。尤其是重離子放療治療癌症、再生醫學研究應用等,日本均位於世界前列。此外,日本的尖端醫療設備擁有量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醫療硬件的尖端代表重粒子癌放療設備目前只有日本三菱重工和德國西門子生產,日本住友、三菱、日立則是另一個代表質子束放療加速器的主要生產和建設商。日本的每一箇中心都配有很多先進的健康檢查儀器,如核磁共振、CT、超音波、體成分分析機等,覆蓋全面。

日本醫療:即使比國內高3倍費用,很多患者依舊“前赴後繼”

而且,日本採取國立、公立、私立三類醫療體制。日本人除了可以到各地政府設立綜合性的國立大醫院看病,還可以選擇各種私人醫院和專科診所。雖然不是國立大醫院,但這些私人醫院和專科診所也是要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才能成立的,所以不用擔心醫療水平。這種醫療體制的設立,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國立醫院的負擔,避免產生“看病難”的問題。

在我國,去醫院看一次病,有可能三分之二的時間花在排隊掛號和去繳納各種費用的路上。在日本,看病不需要先交押金,也不需要在醫院跑來跑去地繳費。在完成所有檢查和治療後,醫院會向病人出具一張完整的收費單,上面包括掛號費、檢查費、治療費等,一次性付清即可。

日本醫療:即使比國內高3倍費用,很多患者依舊“前赴後繼”

此外,與我國存在的“用藥難、吃藥貴”問題不同。

日本嚴格實行醫藥分離制度,藥品價格更合理。也就是說,日本的醫院不設藥房,你可以拿著醫生的處方去全國任何一家醫院買藥,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還有,日本人的服務態度是出了名的好。不管是商場的售貨員、車站的工作人員、餐廳的服務員,還是醫院的醫生和護士,都會用心服務顧客。

在日本的醫院,醫生點頭哈腰地為病人耐心細緻講解病情和病因是常見的現象。護士也不只是負責打針換藥,還會照顧病人,甚至將一日三餐送到病人的面前,非常貼心。正因如此,日本的醫生和護士非常受病人的信賴,醫患關係良好,很少會出現“醫鬧”事件。

俗話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日本的醫療水平區域我國前列,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想方設法到日本看病的原因。在深刻思考我國醫療與人口關係的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前進,提高醫療水平,完善醫療制度。

[1]《日本醫療水平和人均壽命雙雙全球第一,不服不行!》.騰訊網 .2019-12-23

[2]《日本醫療又是世界第一?每一個細節都是中國人的痛》 .世界華人網.2019-03-07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