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共享員工”橫空出世,或將顛覆傳統企業僱傭模式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正常的生活節奏:

原本該走親訪友、熱鬧非凡的春節變成了閉戶不出、獨自狂歡的“一人我飲酒醉”;

原本只有7天的法定節假日被延期成了一個暑假;

原本應該火爆非常的餐飲、電影行業卻顆粒無收、艱難度日。

前有西貝董事長賈國龍日前的一則有關“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三月”的微信在朋友圈刷屏,後有老鄉雞董事長手撕員工聯名信,要求疫情待業期間不拿工資被廣泛傳播。

但都不難看出,疫情之下,餐飲企業搖搖欲墜。

疫情之下,“共享員工”橫空出世,或將顛覆傳統企業僱傭模式

再聚首時,一定舉杯相賀

企業除了“求救”之外,更需要的是“自救”。

在之前的文章裡面,我們也提到過曹德旺的“自救”觀點。

“肺炎疫情當頭,不是中小微企業出問題的當頭。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要集中全力想辦法儘快消滅疫情,先把生病的人救過來、減少感染人數,不要讓其他的事情分散解決主要問題的精力。我堅決反對這個時候給國家提要求、施加壓力,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我們每個中國人都要有國家的概念,不要老想著自己的事情,都應該仗義承擔疫情帶來的影響,互相團結起來克服困難。等疫情結束了,我們再討論如何恢復生產過日子,一起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

所以,儘管現階段日子難過,但更多的還是要靠相關企業實行自救,以解燃眉之急!

這兩天,阿里旗下的盒馬鮮生就推出了一套讓人拍手叫絕的方案:"共享員工"!劇瞭解,包括西貝、奈雪的茶在內的30多家餐飲企業都在與盒馬溝通租用員工的方案,其中僅西貝一家就有逾千名員工赴盒馬上班。

一方面,餐飲企業實現了短期內的自救行為,讓待業的員工有錢可賺;另一方面,對於盒馬生鮮這類零售企業來說,也很好的解決了用工短缺的問題。相互資源的整合,實現了企業和員工的共贏。

不得不說,這一招妙的很!

疫情之下,“共享員工”橫空出世,或將顛覆傳統企業僱傭模式

共享,是閒置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沒有共享之前,資源屬性單一。

物品的使用權和所屬權歸一,為此所有者要花更多的錢去擁有它。而擁有了之後,無論是被使用,還是被被丟在角落裡,它再難以發揮更大的價值。

有了共享之後,資源屬性多樣化

物品的使用權和所屬權被劃分開來。每個人只需要付很少的使用費用,就可以在需要某樣物品的時候拿來用。相關物品被閒置的時間縮短,資源價值發揮到最大。

以共享單車為代表,陸陸續續的又有了共享汽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共享辦公室......

疫情之下,“共享員工”橫空出世,或將顛覆傳統企業僱傭模式

共享經濟,盤活了市場上的存量資源。

所以,員工作為現階段的“存量資源”自然也可以共享。

但盒馬並非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2018年1月,美團、UU跑腿、鄰趣、快服務、閃送等公司就共同建立了共享配送聯盟。聯盟內的“共享配送員”可以利用閒暇時間按照自己的意願,承接任一或者多個平臺的訂單配送工作,且這些“共享配送員”與平臺之間不存在任何正式僱傭關係。


疫情之下,“共享員工”橫空出世,或將顛覆傳統企業僱傭模式

共享員工,是共享經濟的升級。

在我看來,共享員工與之前出現過的所有共享產物都不同。

因為,人,存在自主性。

以往我們所共享的都是物品,它們是“死”的,只能被安排。但是共享員工不同,每個員工都有自己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他們有自主性。基於這點,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考慮,共享員工何嘗不是一種員工的兼職行為?

從企業角度考慮,現階段“溢出”員工成了閒置資源,但是按照勞動法的要求又不能不給開工資。一日不復工,這人力資源就一日被閒置,無比抓心撓肝。但共享員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給企業減負,減輕現階段的壓力。

從員工角度考慮,特殊時期企業經營困難,工資發放成未知數,但自己的生活還要繼續,難道真要一棵樹上吊死?但如若此時離職,下一份工作還不知道何時能找到,經濟來源更加沒有保障。共享員工的方式恰好是在不用離職的情況下,還有活可幹,有錢可賺。這種方式,跟我們所熟悉的兼職何其相像。

而且,無論是員工兼職還是共享員工,都可以將人們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轉換成貨幣。同時,對企業來說,用工更加靈活,工作效率也會更高。

“共享員工”,或許會改變現有的僱傭模式。

疫情之下,“共享員工”橫空出世,或將顛覆傳統企業僱傭模式

共享經濟時代下,個人如何突圍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邊的人都有了副業。有的做起了微商,有的賣起了保險,有的開起了網店,有的成為了自媒體博主......

疫情期間,口罩短缺,我朋友圈裡不管之前是幹啥的,很多人都開始賣起了口罩和消毒液。

在生活壓力下,越來越多人開始走出舒適圈。一邊擁有穩定的主業,一邊利用空閒時間開展副業。在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共享員工”了。把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共享給不同的老闆,以換取相應的貨幣收入。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三年前開始自己的頭條號創作。

原本只是想分享自己對時尚的理解和感悟,但沒想到隨著經營時間的增長,關注她的粉絲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就是副業收入的增長。

目前,這份副業每個月都能給她帶來穩定的4000+收入。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心智的成熟、責任感的提升,更多時候已經不再僅僅只是考慮當下、個人,而更多的是未來、家庭。結婚、買房、子女教育、養老等剛性需求接踵而至,因此,在全職工作之餘擁有一份副業,成為了很多人的必要選擇。

疫情之下,“共享員工”橫空出世,或將顛覆傳統企業僱傭模式

如何開展一份副業呢?

1、體力型。

這類副業從事起來比較簡單,對人員技能要求也不高,比如說網約車司機、擺地攤等。更適合沒有技術專長,但還希望從事一份副業可以補貼家用的人們。

2、技能型。

這類副業需要相關人員有一定的技能,比如說圖片PS、PPT製作、視頻剪輯、文章寫作等。

3、資源型。

這類副業是依靠個人資源優勢賺錢。比如說,在我們小區群裡面有一個阿姨老家是農村的。農村地很多,種植各類瓜果蔬菜。她就借用小區群冬天賣地瓜、夏天賣櫻桃,還直接給送貨上門。有些阿姨喜歡熱鬧,愛好採摘,她就在時節合適的時候組織大家“下鄉”去。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開展副業。

4、愛好型。

開展這類副業的人是最幸福的。為啥這麼說呢?因為他們所從事的,就是他們所喜愛的,所以會格外的投入。有的人天生幽默感很強,喜歡寫各種段子,於是寫段子便成了他們的副業;有的人喜歡唱歌,就借用互聯網平臺,直播唱歌,過一過明星的癮,於是這成為了他們的副業;有的人就是喜歡吃,每次吃飯的時候都直播,於是吃播成為了他們的副業。

疫情之下,“共享員工”橫空出世,或將顛覆傳統企業僱傭模式

一份工作的安全感越來越低,副業已不可或缺。

馬雲曾說,未來將有很多人無工可打,人工智能越來越智能,可以替代越來越多的崗位,甚至是設計崗位等諸多以前覺得不可能被替代掉的崗位。

這兩年,看到很多新聞都在說各類銀行大裁員,原本是羨煞旁人的工作,如今卻已朝不保夕。

但如果我們查看一下被裁掉員工的履歷就會發現,他們要麼從事的是簡單、重複性的工作,要麼是個人能力不突出,替代性太大。

所以,這個世界很現實,它拋棄你的時候,連一聲再見都懶得說。

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在未來,簡單、重複性的工作大概率會被智能科技替代。企業之間的邊界會越來越模糊。到那時,人的共享價值將凸顯,一人多用的情況將不再是少數,個人能力和價值被放到最大。

還想靠著一份工作過完一生,不是不可能,但卻會越來越難了。

疫情之下,“共享員工”橫空出世,或將顛覆傳統企業僱傭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