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共享员工”横空出世,或将颠覆传统企业雇佣模式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

原本该走亲访友、热闹非凡的春节变成了闭户不出、独自狂欢的“一人我饮酒醉”;

原本只有7天的法定节假日被延期成了一个暑假;

原本应该火爆非常的餐饮、电影行业却颗粒无收、艰难度日。

前有西贝董事长贾国龙日前的一则有关“疫情致2万多员工待业,贷款发工资也只能撑三月”的微信在朋友圈刷屏,后有老乡鸡董事长手撕员工联名信,要求疫情待业期间不拿工资被广泛传播。

但都不难看出,疫情之下,餐饮企业摇摇欲坠。

疫情之下,“共享员工”横空出世,或将颠覆传统企业雇佣模式

再聚首时,一定举杯相贺

企业除了“求救”之外,更需要的是“自救”。

在之前的文章里面,我们也提到过曹德旺的“自救”观点。

“肺炎疫情当头,不是中小微企业出问题的当头。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要集中全力想办法尽快消灭疫情,先把生病的人救过来、减少感染人数,不要让其他的事情分散解决主要问题的精力。我坚决反对这个时候给国家提要求、施加压力,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有国家的概念,不要老想着自己的事情,都应该仗义承担疫情带来的影响,互相团结起来克服困难。等疫情结束了,我们再讨论如何恢复生产过日子,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所以,尽管现阶段日子难过,但更多的还是要靠相关企业实行自救,以解燃眉之急!

这两天,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就推出了一套让人拍手叫绝的方案:"共享员工"!剧了解,包括西贝、奈雪的茶在内的30多家餐饮企业都在与盒马沟通租用员工的方案,其中仅西贝一家就有逾千名员工赴盒马上班。

一方面,餐饮企业实现了短期内的自救行为,让待业的员工有钱可赚;另一方面,对于盒马生鲜这类零售企业来说,也很好的解决了用工短缺的问题。相互资源的整合,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共赢。

不得不说,这一招妙的很!

疫情之下,“共享员工”横空出世,或将颠覆传统企业雇佣模式

共享,是闲置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没有共享之前,资源属性单一。

物品的使用权和所属权归一,为此所有者要花更多的钱去拥有它。而拥有了之后,无论是被使用,还是被被丢在角落里,它再难以发挥更大的价值。

有了共享之后,资源属性多样化

物品的使用权和所属权被划分开来。每个人只需要付很少的使用费用,就可以在需要某样物品的时候拿来用。相关物品被闲置的时间缩短,资源价值发挥到最大。

以共享单车为代表,陆陆续续的又有了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办公室......

疫情之下,“共享员工”横空出世,或将颠覆传统企业雇佣模式

共享经济,盘活了市场上的存量资源。

所以,员工作为现阶段的“存量资源”自然也可以共享。

但盒马并非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8年1月,美团、UU跑腿、邻趣、快服务、闪送等公司就共同建立了共享配送联盟。联盟内的“共享配送员”可以利用闲暇时间按照自己的意愿,承接任一或者多个平台的订单配送工作,且这些“共享配送员”与平台之间不存在任何正式雇佣关系。


疫情之下,“共享员工”横空出世,或将颠覆传统企业雇佣模式

共享员工,是共享经济的升级。

在我看来,共享员工与之前出现过的所有共享产物都不同。

因为,人,存在自主性。

以往我们所共享的都是物品,它们是“死”的,只能被安排。但是共享员工不同,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他们有自主性。基于这点,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考虑,共享员工何尝不是一种员工的兼职行为?

从企业角度考虑,现阶段“溢出”员工成了闲置资源,但是按照劳动法的要求又不能不给开工资。一日不复工,这人力资源就一日被闲置,无比抓心挠肝。但共享员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减负,减轻现阶段的压力。

从员工角度考虑,特殊时期企业经营困难,工资发放成未知数,但自己的生活还要继续,难道真要一棵树上吊死?但如若此时离职,下一份工作还不知道何时能找到,经济来源更加没有保障。共享员工的方式恰好是在不用离职的情况下,还有活可干,有钱可赚。这种方式,跟我们所熟悉的兼职何其相像。

而且,无论是员工兼职还是共享员工,都可以将人们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转换成货币。同时,对企业来说,用工更加灵活,工作效率也会更高。

“共享员工”,或许会改变现有的雇佣模式。

疫情之下,“共享员工”横空出世,或将颠覆传统企业雇佣模式

共享经济时代下,个人如何突围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人都有了副业。有的做起了微商,有的卖起了保险,有的开起了网店,有的成为了自媒体博主......

疫情期间,口罩短缺,我朋友圈里不管之前是干啥的,很多人都开始卖起了口罩和消毒液。

在生活压力下,越来越多人开始走出舒适圈。一边拥有稳定的主业,一边利用空闲时间开展副业。在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共享员工”了。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共享给不同的老板,以换取相应的货币收入。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三年前开始自己的头条号创作。

原本只是想分享自己对时尚的理解和感悟,但没想到随着经营时间的增长,关注她的粉丝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副业收入的增长。

目前,这份副业每个月都能给她带来稳定的4000+收入。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责任感的提升,更多时候已经不再仅仅只是考虑当下、个人,而更多的是未来、家庭。结婚、买房、子女教育、养老等刚性需求接踵而至,因此,在全职工作之余拥有一份副业,成为了很多人的必要选择。

疫情之下,“共享员工”横空出世,或将颠覆传统企业雇佣模式

如何开展一份副业呢?

1、体力型。

这类副业从事起来比较简单,对人员技能要求也不高,比如说网约车司机、摆地摊等。更适合没有技术专长,但还希望从事一份副业可以补贴家用的人们。

2、技能型。

这类副业需要相关人员有一定的技能,比如说图片PS、PPT制作、视频剪辑、文章写作等。

3、资源型。

这类副业是依靠个人资源优势赚钱。比如说,在我们小区群里面有一个阿姨老家是农村的。农村地很多,种植各类瓜果蔬菜。她就借用小区群冬天卖地瓜、夏天卖樱桃,还直接给送货上门。有些阿姨喜欢热闹,爱好采摘,她就在时节合适的时候组织大家“下乡”去。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开展副业。

4、爱好型。

开展这类副业的人是最幸福的。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他们所从事的,就是他们所喜爱的,所以会格外的投入。有的人天生幽默感很强,喜欢写各种段子,于是写段子便成了他们的副业;有的人喜欢唱歌,就借用互联网平台,直播唱歌,过一过明星的瘾,于是这成为了他们的副业;有的人就是喜欢吃,每次吃饭的时候都直播,于是吃播成为了他们的副业。

疫情之下,“共享员工”横空出世,或将颠覆传统企业雇佣模式

一份工作的安全感越来越低,副业已不可或缺。

马云曾说,未来将有很多人无工可打,人工智能越来越智能,可以替代越来越多的岗位,甚至是设计岗位等诸多以前觉得不可能被替代掉的岗位。

这两年,看到很多新闻都在说各类银行大裁员,原本是羡煞旁人的工作,如今却已朝不保夕。

但如果我们查看一下被裁掉员工的履历就会发现,他们要么从事的是简单、重复性的工作,要么是个人能力不突出,替代性太大。

所以,这个世界很现实,它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懒得说。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在未来,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大概率会被智能科技替代。企业之间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到那时,人的共享价值将凸显,一人多用的情况将不再是少数,个人能力和价值被放到最大。

还想靠着一份工作过完一生,不是不可能,但却会越来越难了。

疫情之下,“共享员工”横空出世,或将颠覆传统企业雇佣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