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人终究不是一种算法

人终究不是一种算法

黎荔


大数据时代:人终究不是一种算法


今天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被数字控制的世界,有人主张大数据就可以把整个社会管理得很好,但我不会赞同这个观点。


在《未来简史》中,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对21世纪新的宗教——“数据主义”进行了定义。


数据主义认为宇宙由数据流组成,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就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经济机制就是收集关于欲望和能力的数据,再转化为决策;民主是一种分散式数据处理的方式,如果21世纪随着数据量和流通速度双双提升,选举、政党、国会这些制度也可能遭到淘汰。


数据主义认为其产出将是一个全新的甚至效率更高的数据处理系统,称为“万物互联网”。只要这个任务完成,智人就会功成身退。因为,人类只是创造万物互联的工具,有了更好的算法和数据,人类这种生物算法就会被自然淘汰。


在《未来简史》中,作者悲观的预言数据主义将会替代人文主义。21世纪可能从以人为中心走向以数据为中心,把人推到一边。


不可否认“万物互联”和大数据的确在越来越多地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现实中我们已经看到崛起中的技术万能派——他们喜欢研究各种新技术和工具,信仰“万物皆数”,在他们眼中,“要么数字化,要么死亡”,一切都可以用数字来解释。


可是,冯诺依曼的计算机体系和人脑的体系终究是完全不同的,即使是今日,人类对大脑的工作体系还是无知的。


人工智能的工作模式是基于计算机算法,利用大数据的学习和建立了一个依靠概率的判断网络。算法指的是进行计算、解决问题、作出决定的一套有条理的步骤。


数据主义认为,控制自助饮料机的算法,是通过机械齿轮和电路来运作的。


控制人类的算法,则是通过感受、情感和思想来运作的。可是,感受、情感和思想真是可以完全被数字化吗?


数据主义的核心是形式,它关注人的形式,认为只要将人放到超级算法里,就能预言人下一步的行为。比如你要去吃顿饭,根据大众点评里的推荐,你也许就下好了单。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太过傲慢的算法霸权,过分低估了人的自由性、开放性与创造性。


为什么一定要根据大众点评里的推荐吃饭?一个人自由自在去找食才是有意思的,游走大街小巷,邂逅美食馆子,按照自我感受,来决定这一餐的内容。


生命不能够被算法形式化,只有感受是真实的,而大数据只会导致平庸。


大数据时代:人终究不是一种算法


近年来谷歌翻译并没有随着系统的完善进一步展现出人们期待的进步,国内的科大讯飞也曾被人质疑其开发的AI同声翻译。


显然,人类语言生成的复杂性,不是大数据计算分析可以替代的,也就说明穷尽计算能力的算法,都不是人类思考之本质。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搬运和传递,在不同语言文化中打交道的翻译工作者,是否曾意识到自己正在密切关注和实践着复杂的人类思维?


谷歌实时翻译可以成功地翻译那些基本问题,比如“最近的医院在哪里”,但当句子变得更复杂,或者说话人有口音时,翻译就会出现错误。评论员们得出的结论是,实时翻译似乎有点儿“欺骗嫌疑”,Google Assistant需要努力理解对它说出的话。


我相信未来,就算AI实时翻译接受大量输入数据流的训练,还是与人类的浩瀚磅礴、生生不息的语言生态与交互增长,有着永难弥合的距离。


所以,数据主义假设生物体都是算法,生命就是数据处理的过程,换言之,人是由“数据”构成的,我恕难认同。


下面这些东西都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信息、数据、规则、软件、词库、呈现、算法、程序、模型、内存、图形、处理器、子程序、编码器、译码器、符号、缓存等等。这些都是计算机智能化的设计要素。


我们不但生下来就没有这些东西,而且一生都不会发育出来这些东西。


我们不存储词汇和运用词汇的规则;受到视觉刺激时,我们不会创建它的呈现(representations),并存储在一个短期缓存中,再转移到长期记忆的设备里;我们也不会从内存寄存器里检索信息、图像或文字。这些都是计算机的做法,而生物不这样做。


我们脑内没有“内存条”和外界刺激的“呈现”之类的东西;我们对外界做出反应时,只需大脑能按某种合理的方式变化,让行动结果符合经验即可。


如果你我去听同一场久石让·宫崎骏经典动漫音乐会,我脑内发生的变化就会和你脑内的变化完全不同。且不管这些变化是什么,它们都建立在我们各自独特的神经结构中,而这个结构由我们各自的过往经历发展而来。


生命就是代谢的持续性变化,这种变化正是生命的本质。无论组成生命的分子是什么,都无法跳出流动的原则。


时间的流动中带来了生命现象千姿百态的不确定性。由于生命现象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生命流变中时间的高度敏感性,生命是不可能完全被操控的。


生命不是算法,不是用无数零部件组装而成的模型,人工智能不可能是生命体。我们是有机体,不是计算机。


当下机器写作、AI实时翻译、智能金融、可穿戴可嵌入设备风起云涌,以算法和大数据推算爱情的时代到来,社交交友网站根据兴趣爱好、相片、性格、星座等进行所谓的“科学”配对,帮助我们找到最“合适”的那个人度过余生,新闻网站根据我们的浏览和停留的电子脚印,对我们进行千人千界面的定制资讯智能推荐。


满目皆是的各种“指标”,正使人类进入“指标化生存”的被绑架状态。


可是,人类到底有多大的权力和能力去窥探自然的隐私?


我们为什么不能完全按照数据和指标的判断来经营企业、家庭和自己?


在这样一个信息无处不在、数据量化一切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传统产业与社会组织形式将会发生怎样的变革?会不会出现像福特生产线一样的数据工厂,让我们可以像今天用水、用电一样来获取数据服务?


人与设备的关系如何演进?以及,人类终究要走向何方?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严肃思考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人终究不是一种算法


我相信,艺术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谓艺术的发展,就是人类意识突破自我的历史。

艺术的反叛,是让每个人都能回到我们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更加开放、更加自由、更具创造性的状态。


社会生活,是对人的原初生命力进行规整的训练营。

而艺术,是这个训练营中为生命活力的释放而保留的一个小特区。


在这个迎面扑来的大数据时代,我还徜徉于我的文学艺术的小花园,那是强悍的算法还无法殖民的世外桃源。


生命里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现在你茫然不觉、天机洞开的时刻,如同进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中。


数据就是那个充满心机地“处处志之”的渔人,算法就是那个“即遣人随其往”的太守,他们都想进入桃花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他们认为只要采用科学方法、运用数据挖掘工具,通过数据分析方法,就可以寻找到新的数据洞察。


但“遂迷,不复得路”是其结局,做了这么多记号,依然还是会“遂迷,不复得路”。


如果人类未来只有一条路,希望这条路不要被数据和算法所预见。

在没有心机、“忘路之远近”的时候,真正的生命世界、心灵世界就会敞开,一有心机,天机就不见了。


一有心机,天机就不见了。


大数据时代:人终究不是一种算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