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與新冠病毒“零距離”,還一直保持心靜如水


他們與新冠病毒“零距離”,還一直保持心靜如水

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負壓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裡,他們每組兩人分A、B崗,身穿三級防護服,每天與新型冠狀病毒“零距離”,還要一直保持心靜如水。

這是一個戰鬥的集體。每人每天每次工作時長6小時,期間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從年初六(1月30日)至2月14日,已經完成新型冠狀病毒樣本核酸檢測1000多份,最多一人一次完成128份。

1月30日上午9時整,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正式啟用,先後已有7名檢驗技師主動申請成為實驗室中的一員。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承擔起市中心人民醫院以及博羅、仲愷和大亞灣地區二級以上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任務,他們是一群與新型冠狀病零距離的“情報員”。

得知醫院啟用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她義無反顧……

“我有實驗室工作經驗,這時我不上誰上!”

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是病例確診最關鍵的一環,而承擔這項檢測任務也意味著要面對頗高的感染風險。“主任,我志願加入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貢獻力量!”1月28日,市中心人民醫院籌備設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畢業不足半年的產前診斷中心技師楊嘉慧主動向該院檢驗中心主任吳顯勁請戰。

在實驗室進行核酸檢測時,通常分A、B兩個崗位,A崗主要擔負核酸提取、基因擴增、結果分析等實操任務;B崗為輔助崗,主要從事室內消毒、樣本提取、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等工作。其中,王春暉、楊嘉慧均為A崗,為了讓其他同事暫時休息一下,楊嘉慧臨時調整為B崗與王春暉“搭檔”。

“我有國家二級生物實驗室工作經歷,這個時候我不上誰上!”楊嘉慧是惠州本地人,雖然從南方醫科大學碩士畢業不久,卻是一位久經病毒檢測沙場的“老兵”。2月14日下午4時許,楊嘉慧與同事王春暉走進清潔區。只見她戴好N95口罩後,取出棉籤碘伏擦拭護目鏡,再用吹風機仔細吹乾。“用碘伏擦拭護目鏡可以防霧,這也是在實際工作中得來的經驗。”吳顯勁介紹。

除了戴好護目鏡、N95口罩外,楊嘉慧還要穿上防護服、隔離衣、兩層鞋套和兩層醫用乳膠手套等個人防護設備,基本上是將身體處於密閉狀態下,然後才進入負壓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操作。“核酸檢測要與病毒‘零距離’,這對個人防護有很高要求。”楊嘉慧說,新型冠狀病毒樣本核酸檢測通常分兩批進行,核酸提取、基因擴增、結果分析及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每個步驟都馬虎不得,時間長達6個小時。

每次進實驗室,個人體能消耗較大,但楊嘉慧還是不敢多吃東西,基本上不喝水。“穿上防護服後,手也不是特別靈活,也不應該有太大動作,就讓自己儘量少走動。”儘管這樣,每次從實驗室出來,楊嘉慧還是渾身上下溼透。取下N95口罩,發現不僅臉上佈滿勒痕,雙耳也麻木了。

親人去世無法回老家,他堅守戰“疫”一線……

“我是學這個專業的,遇到任務義不容辭!”

“本來是想春節後回老家的,現在整個計劃都取消了。”2月12日,90歲高齡的爺爺因病去世,這讓王春暉難掩心中悲痛。王春暉是湖南衡陽人,2012年從南方醫科大學碩士畢業後,一直在市中心人民醫院檢驗中心從事分子生物學檢測工作。

2月14日下午4時50分許,身穿三級防護服的王春暉慢慢地打開實驗室側門,從一名工作人員手中小心翼翼地接過一個裝有新冠病毒樣本的鋁箱,並用手持消毒液對鋁箱進行仔細消毒。“核酸檢測要在負壓、潔淨的環境中進行。”王春暉介紹,存放病毒樣本的鋁箱會在實驗室打開取出,一批病毒樣本通常會有32組,並被放入電熱乾燥箱中進行病毒滅活。

整個核酸檢測過程,最兇險的也就是這一步。“因為在被滅活之前,病毒並沒有被殺死。”王春暉介紹,為了安全起見,打開標本箱時,必須一邊消毒一邊打開。滅活後,他要在生物安全櫃內對核酸樣本進行提取和製備,提取後的核酸樣本再進行基因擴增、結果分析。這樣一批一個流程下來需要4個小時,第二批前期準備工作與第一批共同進行,但檢測也要2個小時以上。

“我本身是學這個專業的,現在遇到這個任務,也是義不容辭。”剛開始,王春暉也會擔心工作強度大,中途不能吃飯,時間久了身體會吃不消,後來才慢慢適應了。“現在病人只要有發燒症狀,都要求做核酸檢測。”吳顯勁介紹,隨著工作量不斷增加,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檢測技師已經由當初的4人增加到7人。目前,後面增加的2人正在緊張培訓中,這個星期就可以上崗。

採寫:記者劉豪偉通訊員張娜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