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人职业规划:不要等到30岁后的中年危机,才懂年轻可贵

当职场白领都在谈论年薪津贴、副业刚需和创业时,建筑工程人的你,在讨论着一个重要工程节点的进度,有的还在混凝土里盯仓,甚至有人在酒桌上和工友们诉苦工地的无奈。

建筑工程人职业规划:不要等到30岁后的中年危机,才懂年轻可贵

不知不觉中,30岁的中年危机就到了,作为一个工程人,为什么很少能做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呢?可总结为一下三个原因。

你为什么不会职场规划

1.工作环境问题

在工地工作,工作面比较开阔,没有在写字楼里办公室的肃重,又因为工地工作安全因素等问题,在工地工作时人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加上加大工程进度,很少有空闲的时间想其他的事情,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经历风吹日晒的你不知不觉到了中年,你以为你还是那个刚毕业的小鲜肉呢?其实你快成了一块老腊肉。

建筑工程人职业规划:不要等到30岁后的中年危机,才懂年轻可贵

2.职场晋升问题

工地项目部的传统是有着一定的“自治权”,有时候公司的晋升制度很难落实,加上工地和人员的流动性大,有些年轻人不想干工程或者有能力的人辞职,大部分职工都是靠熬时间走上管理职位的。

由于长时间与外界“隔离”,干工地的很少人勾心斗角,导致这部分人丧失了主动进步的战斗力。

3.职业发展路径较少

工程人的选择职业发展路径比较窄,单位的选择有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或者考相关性的公职人员等;

职位发展一般都在项目部发展,或者说整个事业的发展都在施工一线工作,只要一小部分能走到公司后方;

在一线工作从部门的副职到正职,再到分管副经理,一般人最多到这个职位,很小一部分人走到项目经理的岗位。

根据以上三个原因,工程人可以进行如下的职业规划

建筑工程人职业规划:不要等到30岁后的中年危机,才懂年轻可贵

工程人职业规划

1.最终行业的选择

根据自身的发展,确定自己要不要在工程行业持续发展,如果你受不了远离家乡和妻儿及工作环境,

趁早做出正确的选择,且不要一边抱怨一边试探

2.在职公司的选择

选择工作单位有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或者考相关性的公职人员等,根据能力和需求确定发展的方向。

3.职位的升迁

最后就是职位的升迁,前面的路都已经确定,剩下的就是努力了。

职位大致有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根据自己的性格、能力等因素进行选择。

建筑工程人职业规划:不要等到30岁后的中年危机,才懂年轻可贵

给工程人的职场规划建议

1.要根据自己的经历做选择

之前,有个刚毕业的同学分到我们项目部,身边总有人说工程这不好说工程那不行,没多少天这个同学就辞职了。

不要听一些人说工地如何如何,你要自己去经历一下,只有你经历后才有你做决定的发言权。

2.提升能力是必须

当你还不知道要不要做的情况下,就是该提升自己能力的时候,无论是技术方向还是管理方向,都要去提前涉及,给一切将要来的做好准备。

3.证书才是关键

拿到一公司报考二建一建的数据看到,有36.3%的人员都是条件达到后3年内报考,3年后报考的占比为63.7%,那些报名条件达到3年后才报考的员工,遇到的情况是,用得着的时候才想到要去取证,比如评职称、加薪、升职等。

证书的作用就不再强调,如果晚取证,要考虑到自己的精力问题和时间成本,所以说考证要趁早,因为总有一天你会用到的。

写到最后

希望在疫情长假期间,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想好以后的路。

指南君给大家整理了二建、一建、造价、BIM等学习资料,趁这个时间去学习二建、一建、造价等知识,争取尽早取证,让长假变得有意义。

建筑工程人职业规划:不要等到30岁后的中年危机,才懂年轻可贵


建筑工程人职业规划:不要等到30岁后的中年危机,才懂年轻可贵

领取方式:

1.下方评论留言:我要学习,并转发+收藏;

2.私我回复:

555,即可免费领取!!!

有关建筑工程的问题都可以过来交流,关注建工考试指南,让建筑工程更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