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不放鬆!幾大妙招助高三學子決勝“超長假期”

2月8日,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佈關於再次延遲學校春季學期開學時間的通知。高等學校、技師學院、中職學校(含技工學校)和普通中小學、幼兒園,2月底前不開學。具體開學時間,將視疫情防控進展情況,經科學評估並確定,提前向社會公佈。

這也表明,對於廣大中小學生來說,距離開學的日子仍有一段時間。而對於高三考生來說,高考前在校複習的日子毫無疑問被大大壓縮,這也要求各位考生要牢牢把握在家中學習的日子,充分利用好時間,方能保證自己不掉隊,助力自我決勝高考!作為一名高考過來人,結合自身備考經驗和各位一線教師的建議,筆者在此向廣大高三考生提出幾點“妙招”,幫助大家科學有效度過這段難忘的自習時光。

放假不放鬆!幾大妙招助高三學子決勝“超長假期”

1、擺正心態,嚴格自律。如果不是疫情的發生,同學們此時此刻已經坐在教室裡開始按部就班地學習了。所以大家即便在家中學習,也要像在學校裡一樣嚴格要求自己,千萬不能還沉浸在假期的放鬆中。目前各學校基本都有班級群、家長群,同學可以通過各種通訊手段隨時請教老師,例如如何制定複習計劃、某道題目如何解答等。最好和家長一起制定一份作息表,科學規劃學習、鍛鍊、娛樂的時間,讓每一天都不虛度。

2、多熟悉高考題型。大家在放假前所做的試卷和高考試卷是有一定的差別的,所以老師們建議大家在這個延長的假期中要熟悉好高考的題型,以利於往後的複習。在這一段時間建議大家多做一些高考真題,因為高考真題的每一題出得都非常有質量,每一題都是經過斟酌才決定是否出這一道題的。除此之外,建議大家做高考題的時候準備好一個筆記本,記錄高考中出現過的題型,方便自己一個題型一個題型地突破。


放假不放鬆!幾大妙招助高三學子決勝“超長假期”

3、歸納知識體系非常重要。實際上,歸納知識體系是我們複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任何一個學科的課本容量都是比較大的,我們就是再有水平,記憶力再好,也未必能記住課本中的每一句話,這就格外考驗我們的歸納能力。歸納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考什麼。確定哪些是非常重要的考點,哪些是一般重要的考點,哪些不考,把這些考點涉及到的公式定理列出來。第二,怎麼考。這個考點常見的出題方式什麼,選擇題還是解答題,往往出現在高考題中的什麼位置,難度如何,常考的形式有哪些?這些都要搞明白。第三,怎麼答。要搞明白這個考點常用的答題方法有哪些。第四,陷阱在哪。考生要清醒地認識到在這一知識點或者這一類題型中,往往在什麼地方出錯。

4、制定好二輪複習的計劃。目前這個時間段屬於二輪複習的週期,而同學們離開了老師的面對面指導,應該如何做好二輪複習呢?老師們給出如下建議:第一步:迴歸課本,梳理知識。除了基礎知識點梳理外,也要注意對理科實驗的複習,要注意常用儀器的使用,回顧做過的實驗原理、實驗設計、實驗的數據處理與分析。第二步:回顧試題,查漏補缺。分數的增長點就在錯題上,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點,一定要摸清摸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第三步:潛心研究高考試題。感受高考試題的深廣度,這有助於我們在複習中把握好“度”,特別是防止在訓練題中片面追求偏、難、怪;對全國各地卷比較,從中找差別、找共性、找聯繫,明確複習目標,開闊複習思路;通過對近三五年的高考試題的重點研究,找趨勢、找方向、找規律,據此可排查出高考的重點、難點、熱點,從而提高複習的針對性。第四步:規範答題,保證時間。特別要養成書寫工整規範的好習慣,使用規範的專業學科術語答題。第五步:協調好考試與試題的關係。認真分析自己的每一次訓練和考試的得失,要總結歸納自己做這套卷子的收穫,切忌鑽研難題好高騖遠。第六步:調節備考心態。平時要與他人友好相處,相信自己,笑口常開,這些對保持好的備考狀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下意識地將測驗或考試的成績與自己的學習水平過分掛鉤,要以平常心看待。

5、語文、外語適合利用零碎時間學習。語言和其他學科不同,是需要一個累積的過程。每個星期一次性突擊學習3-4個小時遠不如每天學習半小時的效果好。知識點的複習、答題技巧的掌握適合藉助練習的形式,不要死記硬背。一旦發現知識盲點,或自學,或請教他人,儘快解決,不要拖。語文文言文方面,常見的虛詞必須要熟練掌握。至於作文,在素材積累的同時,找一篇自己喜歡的範文進行改寫,學習優秀文章的遣詞造句乃至思維邏輯。外語要想學好必須掌握兩個功夫,那就是背誦和練習,而這往往持之以恆、堅持不懈。背單詞的同時不要忽略對詞組的記憶,一些介詞的使用不僅在閱讀和完形中會考到,對於寫作文也有較大的幫助。

放假不放鬆!幾大妙招助高三學子決勝“超長假期”

這個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為有一批能自律,肯奉獻,敢於衝在前的人。對於每一位高中生來說,在非常時期,保證個人的健康,同時刻苦努力地學習,就是對在一線奮鬥的醫護人員最大的支持,也是對疫情防控最好的貢獻!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以及山東省平度市第九中學(平度實驗高級中學)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