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捉知了猴,看見在洞裡的知了猴,準備捉的時候突然消失了是怎麼回事?

宗元三農堂


每年過了夏至以後,就是農村捉知了猴的季節,尤其是天氣比較炎熱,農民一般都拿著手電筒到樹林裡去捉知了猴,一是捉知了猴可以解嘴饞,二是可以到樹林裡涼快。但是由於近些年來,農民大量的捕捉的知了猴,使得野生的知了猴越來越少了。知了猴是一種高蛋白質的小動物,而且對於弱視力的人有很好的效果。對於八九十年代的人都知道有一首校園歌曲《童年》,其中有一句歌詞可以說是耳熟能詳:“知了聲聲叫著的夏天……”就讓我們回到了童年。現在正是知了猴爬出地面繁殖的時候,到處都能聽到知了叫聲。



知了猴生活在地下,主要是生活在樹根比較發達的周圍,以吸食樹的根液為食,一旦到知了猴大量出來的時候,樹的周圍都是一些知了猴小洞。特別是小的時候,那時候家裡的人口比較多,連手電筒都買不起,只能住在傍晚的時候放了學費就揹著書包去捉知了猴。太陽剛剛落山,知了猴還沒有爬出來,於是在樹周圍的地面上尋找知了猴洞,知了猴洞口非常的小,只有一點點,然後用手指頭把洞口扣大。



有時發現洞裡的知了猴,在去捉的時候知了猴卻不見了,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但在小的時候想不明白這個問題,這簡直是不可思議,但也無可奈何,只能垂頭喪氣的離開。其實道理就是因為知了猴的洞比較深,有的是比較曲折,過去鐵鍁也比較少,只能夠用手摳知了猴,由於地面也比較硬,特別對於那些粘性的土壤的地裡的知了猴的洞一般不會堵塞,不是沙性土壤知了猴的洞比較淺。所以對於粘性土壤的知了猴的洞更容易發現,一旦伸手去捉知了猴,知了猴受到手指碰可了頭就縮回去,越碰知了猴頭知了猴就退到洞裡越深,最後找不到了。



當然,有時拿著鐵鍬挖看到的知了猴洞,就用鐵鍁使勁瓦知了猴,結果把知了猴挖到一個土堆裡,有時也找不到,這也是知了猴找不到的另一個原因。總之,現在知了猴越來越少了,主要是人們逮知了猴越來越多了,而且還有一些農藥化肥的使用也使得知了猴的生存環境得到了汙染,但現在相應的出現了人工養殖知了猴,所以知了猴不會出現物種絕跡的現象。大家對於逮知了猴突然發現知了猴不見了的現象遇到過嗎?


三農一姐


小時候每年夏天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傍晚跟著哥哥到菜園裡抓知了猴,我一直以為抓知了猴應該和釣魚差不多性質,要有耐心煩,還要會捉,當知了猴被我們從泥土中挖出來時,收穫的喜悅應該跟釣到魚的喜悅是差不多的吧?


話說捉知了猴大人不一定比小孩會捉,經驗肯定沒有孩子們多,我們小時候捉知了猴還會根據天氣來判斷有沒有知了猴。

必須入伏以後,入伏後天氣炎熱時,當一場雨滋潤了萬物,潤透了土地時,等土壤稍微乾爽些時,傍晚太陽下山以後就是農村孩子們最活躍的時候了。

哥哥一般和他的小夥伴喜歡到村北頭菜園裡挖知了猴,那些菜園裡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梧桐樹,菜園裡大大小小的知了猴洞一個挨著一個,幾個男孩子各自手持一根一尺多長、跟拇指差不多粗的棍子,認準一個知了猴洞就會蹲在跟前,用棍子去撅泥土,往外挖知了猴。

我那時候還小,所以我是挖不到偶爾哪一次我明明看到知了猴的腦袋探到了洞口,於是我學著哥哥的樣子用木棍去挑開它的洞穴,可就是找不到知了猴,只好求助哥哥,哥哥會把知了猴的洞穴使勁往兩邊拔拉開,這樣就看清楚知了猴的老家了,這貨也夠狡猾,我一直以為是直洞,卻原來它還會拐個彎,怪不得我怎樣往下挖都挖不到它。


哥哥是抓知了猴高手,只要有他在,我們姐妹總會挖到不少知了猴回家,那時候我特佩服哥哥,認識知了猴洞裡是否有知了猴,這個我到現在都不會分辨。

不過,再後來我的一個小夥伴不知道從哪學到了一招捉知了猴的本領,讓我佩服不已,而且特輕鬆的捉法,我們去抓知了猴時會帶上小水桶,我們酒瓶子灌水,然後往洞裡面倒水,管它裡面有沒有知了猴,都給灌滿水,這樣前面灌水,後面返回頭來看知了猴從洞裡帶著水爬出來。

我們捉的知了猴都是帶回家後扣在盆裡,等第二天早晨它們就蛻下了知了猴皮,變成稍微帶點綠的嫩知了,這時候把知了炒熟了吃,口感比知了猴和知了都要好一大截吶。


悠然見東山


更多農業養殖知識和種植技術,請關注三農堂廣訊,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三農知識。

在農村裡這個季節正是捉知了猴的時候,在農村裡幾乎都是一過晚飯後就會有很多的人出去野外的樹林裡捉知了猴,由於現在的知了猴也是馬上就退市了,現在這個時候的知了猴一個都能賣的接近一塊錢的價格,一斤都要100多元呢,知了猴除了能吃外,知了猴的外殼都是可以入藥的,現在在農村收知了猴蛻下的殼一斤都能賣的幾十元,所以現在知了猴渾身都是好東西,除了吃還能入藥,在農村裡知了猴也是一道美味,有的農民捉了之後不賣的話,那麼把捉來的知了猴放到礦泉水瓶子裡,然後冷凍起來,等到冬天吃也是別有風味!



知了猴也是基本在全國地域都有,但是有些南方人也不是很喜歡吃這種小昆蟲,但是在山東地區這個可是好東西,尤其是到了冬天以後,去朋友家做客的時候給你整上一盤知了猴那可是拿你當貴賓的待遇啊!以前在農村裡老人也會說,遇到知了猴在洞裡的時候,當我們有手去捉的時候千萬不要跪在地上去捉它,不然知了猴就會下蟄,然後就會突然消失了,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個說法在山東地區很多的70後和80後的小夥伴都是聽說過的,然後也有人去驗證過,在發現知了猴的洞的時候,我們如果跪在地上的話,那麼這個知了猴就會突然消失不見了,任憑用手怎麼挖你都不會挖到它,難道這個知了猴真的會突然消失?



其實這個在農村裡以前是老人唬孩子玩的一句話,但是遇到了這種知了猴突然消失的事也是解釋的不通,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後來問了我們村裡的老人之後,老人才說這個現象是怎麼回事,原來當我們在洞裡捉知了猴的時候,如果跪在地上捉的時候,這個時候的知了猴洞周圍的土會鬆動,當土鬆動的時候知了猴就會往洞的下面跑,而不會往上跑,知了猴感覺到了危險後就會往下面跑,知了猴的洞口並不是直的,一般都是彎的,而且洞的深度都在20-30公分左右,所以當我們用手指去摳洞的話,都是按照直上直下的方向去摳的,所以就錯過了洞口的方向了,這個就是為什麼發現洞之後再用手扣不到的原因了,如果有鐵鍬的話那肯定就會挖出來,所以這個就是以前老人哄小孩玩的,沒有任何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