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把李建成五子全部杀害,为何李白立碑为李建成曾孙?

我喺村姑


关于李白的身世,确实是一个谜,但李白是李建成曾孙的说法基本可以排除。

关于李建成之死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兄弟阋墙中,李建成毫无准备,就被弟弟李世民一箭射杀。

估计在他烟气之前,心中一定后悔,没有早下手为强。

李世民干掉李建成后,立刻命人赶赴太子的东宫,把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全部格杀,并且连同李建成全部开除皇室宗籍。

斩草不除根,早晚留祸根,李世民的心狠手辣,可见一斑。

关于李建成子孙

史料明确记载,李建成育有6子,长子李承宗在玄武门之变的六年前便已去世,所以玄武门之变时,李建成有5个儿子健在,分别是:次子安陆王李承道、三子河东王李承德、四子武安王李承训、五子汝南王李承明、六子钜鹿王李承义。

李建成的5个儿子当时年龄多大?是否有子孙?这些子孙是否被李世民除根?史书没有明言。

李建成出生于589年,他的妻子郑观音出生于599年,嫁给他时16岁,可知李建成娶郑观音时已经26岁,这在古代是大大的晚婚,但李建成此前是否有过婚姻,不得而知。

当李世民派人去杀李建成儿子时,5个儿子中年龄最大的李承道,对来人说:“父亲被杀,做儿子的哪能逃跑。视为不孝。我身为太子之子,只求饶我母亲一命”,遂自杀。

李承道在遗言中没有提及自己的妻子、孩子,可见当时应还没有家室,李建成的其他4个儿子年龄更小,更不可能有子孙了。

所以说,李建成及其5个儿子被杀后,完全断子绝孙了,李白是李建成子孙的说法,至少从血统上而言,完全是不可能的。

关于李白的身世

但是,李世民后来恢复了李建成的皇室宗籍,追赠为皇太子,到后来,李世民甚至把自己的第十三子、赵王李福过继给李建成为嗣子,这样从法理上,李建成又有了子孙。

不过李福没有子孙,也绝嗣了,到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又把李世民第七子、蒋王李恽的孙子李思顺过继给李福为嗣子,这样一来,李建成一脉又续上了。

李白的身世一直是个谜,有人说他是胡人后代,有人说他是李唐宗室后人,有人甚至直接点明他是李建成的后人,如韩维禄《李白“五世为庶”当为李建成玄孙解》。

我们已经分析过,李建成没有留下任何亲生子孙,所以李白不可能是李建成血统上的子孙,除非李白是李建成嗣子(李世民第七子、蒋王李恽的孙子)李思顺的后人。

但是,李白在公元701年出生时,李思顺还没有过继给李建成为嗣子,如果李白是李思顺的后人,史料一定可以记载地十分明白,不至于让李白的身世成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李暠是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的立者,被唐玄宗李隆基认定李氏的先祖,追尊为兴圣皇帝,唐高祖李渊是李暠的七世孙,那么李世民就是李暠的八世孙,李白比李世民低一辈,应该称李世民为族叔。正因为如此,唐玄宗李隆基才把李白认定为皇室宗籍。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兄弟相杀中,李建成毫无准备,就被弟弟李世民一箭射杀。估计在他烟气之前,心中一定后悔,没有早下手为强。

李世民干掉李建成后,立刻命人赶赴太子的东宫,把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全部格杀,并且连同李建成全部开除皇室宗籍。斩草不除根,早晚留祸根,李世民的心狠手辣,可见一斑。不愧是千古一帝。


李白是李建成曾孙这一说法看似荒诞,却并不是空穴来风。诸如陈寅恪和郭沫若等人曾写文讨论李白的身世问题,但至今仍无定论。根据现有资料,可以确定李白是凉武昭王九代孙,西汉名将李广二十五世孙,但关于李白关于诗仙李太白的家世和身世,唐代当时就讳莫如深,特别是对其祖父、曾祖父,史料无一记载。

李白自己很少谈及家世,偶有所及,也往往只提远祖,闪烁其辞,故布疑阵。古人对自己的族裔渊源是非常看重的,李白为何如此?

李白自称凉武昭王九代孙也”,这句话可大有深意。凉武昭王是谁呢?这个人叫做李暠,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了西凉政权,也算是一个皇帝。

虽然是个皇帝,但这人名气太小,论名气甚至还不如汉朝将军李广,就算是他子孙也不值一提。李暠名气小不要紧,子孙名气大就可以了。相比于李暠,李暠的八代孙里有个人那名气可以说是震铄古今,唐太宗李世民!

李暠的八代孙是李世民,九代孙是李白。李世民是李白的叔叔。而李白生活在唐玄宗时期,唐玄宗那是李暠的十一代孙。

另一种说法是李建成的后代,当初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把李建成的后代都杀完了,只留下李白的祖上成为漏网之鱼。

不管哪种说法,李白与李家皇室肯定是有关系的,我想李白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临终前可能会把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一些诗句中,这就需要我们后人去深入研究了。

李白的身世就比较复杂了,李白祖居西域,其幼年在西域度过,又因李白生性放荡不拘,到处漂泊,并且很少透露自己的身世,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很明显的证据或者史书记载说明李白的身世。

目前,对于李白身世的研究,业内认为毕竟靠谱的是李白族叔李阳冰的记载,这是李白毕竟尊敬的一位本家叔叔,也是李白临死前的托付人,他对李白的身世应该是比较了解的。

李阳冰在《草堂集序》里说,也说李白是李暠的九世孙,祖上因无辜获罪逃往西域碎叶城,后来唐神龙年间秘密返回中土居住在巴蜀。因为当时还是大唐年间,李阳冰对于李白身世的描写比较笼统,似乎不太方便直说。

关于李白是李建成的后代在我看来就是胡说八道。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李世民绝不会为自己留下隐患!因此,李建成绝没有留下后代的可能。李建成没有留下任何亲生子孙,所以李白不可能是李建成血统上的子孙,因此,李白的身世就是个迷需要我们继续去了解。


独秀文苑


现在网上很多都在说李白是李建成的后代,感觉还是有点太扯了。

首先来说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历史上是明确记载了的,李世民把李建成的五个儿子都杀了的。李建成一共六个儿子,长子早夭,之后五个儿子在玄武门之变之后被杀。

当然这个时候历史上只记载了李建成的儿子被杀,因为这个时候李建成的儿子都还很小,所以可以肯定的说当时李建成的儿子还没有结婚的,李建成的长子也是在618年出生的,玄武门之变(626年)的时候也就8岁,那么其余的五个弟弟都要比他小,那么都被杀了,从这点来说李建成是不可能有后代的。李世民如此精明的一个人怎么会放过李建成的家人呢?

只能说李白和大唐李家还是有一定关系的,根据《新唐书》里面的记载李白的祖先是兴圣皇帝,也就是凉武昭王李暠,西汉飞将军李广十六世孙,历史上记载李白是李暠的九世孙。

而李唐自称也是李暠的后代,从这点来说那么李白和李唐算是同宗的。后来天宝二年李隆基追李暠为兴圣皇帝。李隆基是李暠的十一世孙,那么李建成就是李暠的八世孙,而李白是李暠的九世孙,两个人相差一辈的。从这点来说如果李白是李建成的后代,那么就只能是李建成的儿子了,但是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中国历史研究所


李白是李建成曾孙这一说法看似荒诞,却并不是空穴来风。诸如陈寅恪和郭沫若等人曾写文讨论李白的身世问题,但至今仍无定论。根据现有资料,可以确定李白是凉武昭王九代孙,西汉名将李广二十五世孙,但关于李白五代以内的记载就模糊不清了。

问题中所说的碑文指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里面这样描述李白的身世:李白的先祖在隋末时流落到了西域碎叶,并隐姓埋名,后来在神龙年间回到四川广汉。李白出生时,其父李客指天枝才恢复了李姓。

而李白好友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也有相似记载: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为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大意为李白家族本是显贵出身,但先祖因罪流放至西域并隐姓埋名。直到神龙年间才回到蜀地并恢复李姓。

以上记载中都提到李白的先祖曾因罪流落到了西域,并隐姓埋名。可见李白先祖的罪名一定非比寻常,不然不会隐姓埋名,直到五世之后才敢回到四川。那么到底是何种罪名呢?

有人认为李白的先祖是李建成之子李承宗的后代,为逃避李世民的追杀而流落到西域并隐姓埋名。

据史料可知,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时,全家男口被李世民诛杀。包括他的次子李承道、三子李承德、四子李承训、五子李承明和六子李承义。

但他的长子李承宗在玄武门之变前就已经病故,他的后代可能因此成为漏网之鱼。如果推断属实,那么关于李白身世的种种记载就说得通了。

特别是李白父亲在李白出生时指天枝恢复李姓这一行为,这里的天枝就可以理解为李唐皇室的支脉,也就是李建成之子李承宗的后代。而李白很可能将其告诉他的好友,所以他们才对此讳莫如深,一笔带过。

不过这种说法只是一种猜测,并无根据。


石头说历史


这是本世纪最可笑的一个问题,它引出了本世纪最可笑的一班所谓的砖家学者,写出了一大堆本世纪最可笑的论文,可能还包括书籍。

下面就让我们来对这件事情做一个回顾。看看到底有多么荒唐。


李白生前好友范伦之子范传正所立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中写出了李白的身世:“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牒。公之孙女搜于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以来,漏于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

此外李白的朋友当涂县令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也说“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为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以上的记载本来很是平常,但是!但可是!可但是!

1984年几个所谓的台湾学者罗香林先生、褚问鹃先生、钟吉雄先生一致认为李白是李唐宗室子孙,不是唐太宗的曾侄孙就是玄侄孙。于是,上述文献中语焉不详的诡秘之处似乎有了合理的解释。具体详见下图

首先在褚问鹃先生的文章中内述罗香林的观点为:李建成的太子妃将李建成的“独子”交给一名宫女急奔李渊宫中躲避,然后出城望西域而去。

作为一个写出《李白身世的研究》的所谓学者,居然相信并引用这段错误百出的话,不得不怀疑是智商低还是身份为假?

首先众所周知,李建成六个儿子,长子早卒,五子被李世民所诛!李建成只有一个太子妃——郑观音,根据郑观音的记载,六个都是她的儿子,玄武门时她28岁,老大李承宗早卒,老二李承道十一岁,罗先生居然写独子,史盲?

然后,李渊在玄武门之后已被控制,而且从太子府往李渊宫中必然要经过玄武门!这位宫女居然把孩子往李渊宫中送去躲避?是宫女傻还是这罗先生傻?居然最后还能出城望西域而去??!科幻小说看多了?脑袋被门夹了?

而这位写出《李白身世的研究》的所谓学者——褚先生,居然不加任何意见地引用了?估计也是史盲!就这水平居然还研究?

然后是钟吉雄先生,说李白可能为建成或元吉的曾孙,在玄武门之后被废为庶民。这更是荒唐之极的事情,玄武门之变后,建成和元吉两家十个男孩子都被诛杀!根据记载老大李承宗早卒,老二李承道十一岁,哪来的儿子,哪来的建成或元吉的曾孙?更何况还不是被杀而是被废为庶民??很显然这位钟先生也是史盲!

事情到了这里似乎已经结束了,然而,更加奇葩的事情出现了!

1988年韩维禄先生认为李白“五世为庶”,所以他是李建成的玄孙。

持同样观点的徐本立1990年发表《李白为李渊五世孙考》亦认为李白应为凉武昭王十二世孙、太祖李虎七世孙、高祖李渊五世孙、太子建成玄孙;

关于这两位,很显然,徐本立说李白是凉武昭王十二世孙,与范传正及李阳冰所述凉武昭王暠九世孙矛盾,要知道,辈分是不可能乱讲乱写的,所以,这位徐先生,当然也是史盲!

韩先生的算术就更是体育老师教的了,玄孙就是孙子的孙子,既然“五世为庶”,那李白作为李建成的玄孙,就意味着,李白的爷爷的爷爷(按韩先生的所说就是李建成)已经被废为庶,很显然,李建成已在玄武门被杀,不可能“为庶”,且在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追谥“隐”。所以,韩先生也是史盲!

最后,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李白:

首先李白生于701年,他是凉武昭王暠九世孙,(关于这一点,他的两个朋友说法一致,显然不可能是假的。)距离李建成被杀已有75个年头,古人结婚早,75年相差四五代应该差不多,而李渊是凉武昭王暠六世孙,李建成是七世孙,生于589年,李建成和李白差两代,却差了112岁,再加上李建成最小的儿子与李建成不过差三十多岁,而这些儿子都死了,也就意味着,抛去其他因素,李白的老爸得在八十岁以上到一百岁左右生下李白,才有可能接得上。所以,这种可能性。。。。。可以完全忽略。

其次,李白“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很显然,与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初严重不符。

第三,李白“五世为庶”,与李建成的儿子或早卒或被诛严重不符。

第四,李建成及李元吉的儿子被杀时最大只有十一岁,不可能有男性后代!且根据记载也没有男性后代!

第五,李建成的大儿子李承宗“早卒”,郑观音在玄武门之变只有二十八岁,李承道才十一岁,李承宗死的时候最多十一二岁左右,哪来的儿子?当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李承宗的儿子!

综上所述,在认定李白的身世为真的前提下,李白不可能与李建成有任何的直属亲戚关系。我认为李白很有可能是李渊的旁系亲戚,至于有多远,就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了。

但是这些所谓的砖家,才是真正令人作呕的砖家!


明月山脉


老张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最近似乎跟李白特别有缘,回答了多个跟李白相关的问题。这道题目说李世民杀害了李建成5个儿子,这没错。但是,说李白立碑说自己是李建成曾孙,这不准确。

且不说李白生前没有为自己立碑。就是李白死后其墓碑碑文也没有说他是李建成曾孙。李白墓在今安徽当涂,在墓园的《李公新墓碑》碑文中,说“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因为李白属于“绝嗣之家,难求谱牒。”根据李白孙女在箱子中找到的李白儿子伯禽的手书,“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

这个凉武昭王,名叫李暠,自称是西汉将领李广十六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后来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后,将李暠定为自己的先祖,李渊是李暠七世孙。李白“约而计之”大约属于九世孙,也就是李渊的孙子辈,李建成的子侄辈,而不是题目所说的曾孙。

且不说是儿子还是曾孙,李白跟李建成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现在并无明确的史料记载或者考古发现能证明,李白是李建成的后代。

李白一生狂放,有时候喜欢大嘴巴,对于自己的身世籍贯他虽然也曾在诗文中写到过,但是由于他的大嘴巴不严谨,经常随口乱说,导致他自己的记载反而不太可信。例如,李白曾说过自己是山东人,虽然此山东不一定是今天的山东。

目前,对于李白身世的研究,业内认为毕竟靠谱的是李白族叔李阳冰的记载,这是李白毕竟尊敬的一位本家叔叔,也是李白临死前的托付人,他对李白的身世应该是比较了解的。李阳冰在《草堂集序》里说,也说李白是李暠的九世孙,祖山因无辜获罪逃往西域碎叶城,后来唐神龙年间秘密返回中土居住在巴蜀。因为当时还是大唐年间,李阳冰对于李白身世的描写比较笼统,而且有些地方使用了上古代指的方式,似乎不太方便直说。

鉴于此,再加上当年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虽然诛杀了李建成、李元吉的诸多子孙,但是李建成有一个长子叫李承宗,在玄武门之变前就已经去世。于是有人猜测,李承宗或许会让某个女子怀孕跑到西域去秘密生下一个孩子,后来又秘密返回中原到了四川定居。

但这仅仅是猜测,并没有任何记载和考古发现可以佐证。

其实,对于李白的身世一直以来有多种不同的说法,除了上面的“宗室说”之外,还有“胡人说”说李白是胡人血统只是后来汉化了。还有的说他是隋末曾自称“大梁皇帝”的李轨的后代。


南京老張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可能这个问题更适合写成一篇小论文吧,就是考证一下李白的身世几何。如果就个人的想法来看,李白一定不可能为李建成曾孙。但是毕竟我们是要靠史料来说话,那么就来分析一下吧。

一、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的后代如何?

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和李元吉惨死。随后李世民为了斩草除根,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们,在《新唐书》中如此记载:

“建成死年三十八。长子承宗为太原王,早卒;承道安陆王,承德河东王,承训武安王,承明汝南王,承义巨鹿王,皆坐诛。”

也就是说李建成有六个孩子,其中长子李承宗死得比较早,然后剩下的五个孩子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训、李承明、李承义五人都被杀掉了。若是按照《新唐书》的记载来看,李建成此时已经没有了后代,更不要提什么后人李白了。

李建成死得时候只有三十八岁,即便是古人早婚,李建成的几个孩子最多也就是十几岁大,还都是小孩子,若是逃亡的话恐怕几率不大。

那么李白是李建成后人一说是如何产生的呢?

二、李白身世究竟几何?

首先,对于李白的身世没有明确记载,特别是对于李白的祖父和曾祖父几乎都无迹可寻,因此显得颇为神秘。我们仅仅知道李白的父亲叫做李客。

关于李白的身世记载,人们最常使用的材料就是李阳冰的《草堂集序》,其中如此写到: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

首先我们要对史料的来源进行考证,《草堂集序》是本什么书呢?这本书出自李阳冰之手,李阳冰本人是李白族叔,因此从李阳冰手下出来的书应该可信度蛮高的。

其中提到了一个人就是李暠,李暠是谁呢?李暠是西凉政权的建立者,唐朝李氏所追认的祖先。若是此点成立的话,那么李白至少说与唐代皇室有着紧密的关系。

然而根据陈寅恪考证,唐朝李氏家族并非是陇西李氏之后,而是属于赵郡李氏之后,因此不论是李白还是李氏的说法都是在为自己贴金,由此看李白证明自己身世的一条线被割断了。但是个人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可不可能唐朝李氏并非李暠之后,但是李白确实是李暠之后呢?

此外,在《草堂集序》之中李白还隐约提到了一件事就是自己家族因为某些事情而降罪,进而败落,因此沦落到了现在这种境地上来,但是他并没有明确说是什么事情。由此就给人留下了猜测的空间,李白可不可能是李建成的后人因为某些原因就潜逃了呢?

另外就是第二个证据了,即《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这是李白的墓志铭。其实关于墓志铭可否用来证史一事,仇鹿鸣先生和韩昇先生曾有过争执,争执点即在于墓志铭多秉承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目的,因此多说好话,因此其可信度往往不高。但是我们此处还是通过墓志铭来看一下: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谍。公之孙女搜於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於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已来,漏於属籍。”

这里的说法似乎有些不一样,是说的是家族在隋末因为灾难而到达了碎叶城,进而隐姓埋名地生活。古人常有“春秋笔法”一说,不知此处是否为李家后人的隐瞒?然而其中包括其家族传承一事,也是不能详备,只是大约记之。

我们纵观这些记载,没有一个是完完全全交代李白到底是谁的后代的,仅仅是隐约其辞,因此对于李白是李建成后代一说完全是后人之臆想,那么还有什么疑点存在呢?

三、李白是李建成后人之疑点

疑点一:李建成后人已经完全被杀,这一点在书中是记载无疑的。依照李世民多疑且谨慎的性格,李建成的后代很难存活下来,因此没有后代,就更不要提所谓的后人李白了。

疑点二:身世问题。若是我们真的把李暠当做李家的先人来推算,那么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即李白是李暠的九代孙,而唐玄宗李隆基是李暠的十一代孙,由此看,李白论辈分应该是李隆基的爷爷。李隆基其父为李旦,李旦是十代孙;李旦其父为李治,李治为九代孙;李治其父为李世民,李世民为八代孙。李世民为八代孙,那么李建成也就是八代孙,也就是说,李白论辈分是李建成的儿子,而不是什么所谓的玄孙。另外,在《新唐书·高祖》中写:

“其七世祖皓,当晋末,据秦、凉以自王,是为凉武昭王。”

也就是说唐高祖李渊为李暠的七代孙。这样看来,所谓李白为九代孙的说法从辈分和时间上根本对不上,这也是一个致命缺陷。为什么李白不敢说自己是十一世孙?你要是说了,你就是在和皇上李隆基称兄道弟,若是没有什么明显证据,那就是欺君之罪啊。

因此综上两点看,我很难想象李白是李建成的后代玄孙这种说法。毕竟记载之中错误百出,含含糊糊让人难以信服。

四、究竟真相几何?

就个人看来,关于李白身世几何我有以下两种看法吧。

一、李白确确实实是李暠的后代,但是唐朝李氏不是,也就是说李白才是正八经的陇西李氏的后代。后面唐朝自认为陇西李氏后代,李白不明其源流,就跑去攀龙附凤,想要为自己挣得一笔政治财富。

二、李白为宗室子,但是不是李建成的后人。其实纵观唐朝建国史,有过造反记录的王室不在少数,李白很可能是其中一支的后人,因为谋反大罪而不得不隐姓埋名,直到后面才出来。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请各位多多指正。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新唐书》,《旧唐书》,《草堂集序》等。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日航通鉴


而李白的身世就比较复杂了,李白祖居西域,其幼年在西域度过,又因李白生性放荡不拘,到处漂泊,并且很少透露自己的身世,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很明显的证据或者史书记载说明李白的身世。

所以说李白是李建明的曾孙是缺乏事实依据的。

但是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我们国家都有认祖的传统,像刘秀亮出西汉皇族招牌,刘备自认汉朝宗室后裔,匈奴人刘渊认刘邦为祖宗,杨坚正名自己是汉太尉杨震子孙。


大漠史记


关于李白的身份,学界一直存在疑问,与此相关直接研究的论文至少有三四十篇,其中不乏陈寅恪、郭沫若等名家,亦不仅有大陆学者,台湾学者乃至国外的日本等学者都有所研究。

一般认为,确定李白的具体身份,离不开李白族叔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与李白身前好友范伦之子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两篇文章,前者是李白健在时所作,后者是依据李白长子伯禽所言,可信度比较高。此外,魏颢的《李翰林集序》以及李白诗文自述都是不可或缺的史料。依据这些史料,可以明确知道李白是十六国时期西凉李暠九世孙,是西汉李广的二十五世孙。

基于上述的研究,目前李白的身份至少有三种:

其一,“胡人说”,最早提出此说的是陈寅恪,但此说与上述史料相违,在后来被很多学者否定。

其二,“宗室说”,其中最主要的是认为李白是李建成玄孙,李建成长子李承宗因早逝,所以其子在玄武门之变中逃往西域,后建成孙、承宗子李客归蜀,李白即为承宗孙(李渊——李建成——李承宗——李承宗子——李客——李白)。当然,这种说法也遭到了不少学者的反对,最主要的原因是这种身份的归属主要来自于推断而无实际的证据,相反,正因为属于玄武门之变的后续,李白又是影响力极大的人物,所以这种说法反而得到极大的宣扬。

此外,还有认为李白属于越王李贞之后、李达摩(李渊祖父李虎之侄)之后、李渊四子蔡王李蔚之孙李瑗之后等等。

其三,李轨后裔,李轨曾在隋末称“大梁皇帝”,后兵败子弟皆被诛,李白的先人或是其后裔。但李轨与李渊并没有明确记载的血缘关系。

当然,还有李白为李抗后裔,西凉之后,李暠之孙李重耳和李抗南奔仕宋,李渊为李重耳五世孙,李白可能为李抗后裔;李豫后裔,李豫是李暠第七子,李白是其八代孙;亦有称李白为李陵之后等。

但上述所有身份,既有赞同者,又有怀疑者,目前只知李白为李暠九世孙,是西汉李广的二十五世孙,其具体身份仍待考证。而认为李白是李建成玄孙的观点亦难以为信。


楚邾


  李白是文学的天才,政治的白痴!

  李白自称李建成曾孙这件事,十有八九为杜撰,造这个谣的人也是猪油蒙了心,竟然将这种帽子扣李白头上。不过,李白如果真的是李建成的曾孙,说不定他真敢给自己的墓碑上写个“李建成曾孙”。

  

  李建成何许人也?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长子,同时也是皇帝钦定的太子。

  如果按照剧本来走的话,李建成在李渊死后,妥妥滴当上皇帝。历史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走,因为他有一个开挂的弟弟李世民,而且这个弟弟还功盖盖住。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失,李建成在争皇位之战中被李世民杀死。

  为了斩草除根,李建成的儿子自然一个也留不得。

  从理论上来看,李建成不应该有后代留存后世,即便有,也不敢公开宣称自己的身份。不过,李白是个奇葩,除了写得一手好诗、好吃好喝好玩好剑好交朋友之外,其他方面非常幼稚,尤其是政治方面!

  公元743年,也就是天宝元年,唐玄宗向李白发了一道圣旨,令他奉旨进京当官。可把他给高兴的,当即写了一首诗《南陵别儿童入京》,其中有一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的这种立体感的高兴,一跃于纸上,难以言表。

  

  大才子进宫,唐玄宗当然很高兴啦!大有天下贤士皆为我所用的意思,于是,皇帝亲自跑到门口迎接这位大才子,并且将亲自给他端了一碗羹,以示敬重。皇帝这么宠幸,李白好好干就行了呗,可是他偏不。

  第二年,唐玄宗和杨玉环正在嘿嘿嘿,一时兴起,让李白过来作诗一首。李白一点都不含糊,当时就写了仨给唐玄宗看,皆以《清平乐》命名: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三首诗下来,震惊在场所有,唐玄宗直呼“好诗!好诗!”杨玉环也乐得花枝乱颤。李白这个马屁,满分100分的话,应该给他打99分,多一分怕他骄傲。

  但是,李白写了这首诗之后,真的就骄傲了。唐玄宗有时候叫他来写诗,他也不去;实在拗不过去了,也是酩酊大醉的状态;有几次,还跟唐玄宗的宠臣高力士硬刚,惹得唐玄宗很不愉快,就把他辞退了。

  原本只要把诗写好就能一路扶摇直上的李白,将前程断送。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在长安、洛阳再也混不下去了。就卷铺盖,带着老婆孩子去了江南,路上,李白写了一首《猛虎行》,其中一句: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政府军和叛军正打得不亦乐乎呢,李白竟然以楚汉喻叛军和政府军,这不是在说安史之乱叛军和政府军一样?亏的是李白跑了,这要是让皇帝看到,不亲手宰了他,也得让他脱层皮。

  

  这也只是李白花式作死的开始。

  757年,永王李璘割据东南,并且广招兵马、接纳贤士。李白自上次碰了壁之后,一直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于是,屁颠儿屁颠儿地跑到永王那里,充当谋士。

  在永王营帐里,李白再次发挥自己的特长,写诗: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麾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长安那边儿唐肃宗李亨已经称帝,正死命地跟叛军硬刚,李璘谋反,李白还帮他说好话!唐肃宗李亨没时间搭理他,一旦有时间,必定拿他树立反面典型。

  当然了,李白是个政治婴儿,这一点无可争议。单纯的写诗,抒发一下对热点新闻的看法也能理解,但是他千不该万不该插手政治,还给永王李璘出了一条馊主意:

  

“臣伏见金陵旧都,地称天险,龙盘虎踞,开扃自然。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

  这段话的意思是,让李唐王朝放弃中原,以长江天险为凭,将朝廷南迁。这种话放在乱世,皇帝说了是高见,臣子说了可能就是谋反。

  倒霉催的是,李璘竟然同意了李白的观点!如此一来,李白谋反便被实锤。

  不过,永王李璘也是个不中用的家伙,刚造反没几天,就被李亨一巴掌拍死。李白见势不妙,拔腿就跑,逃到浔阳,还是被逮着了。

  唐肃宗一怒之下,下令处死李白。还好李白虽然政治觉悟低,朝廷里认识的朋友却不少,在大家的辩护下,李白虽被赦免罪行,但也要流放夜郎。

  

  在仅剩的岁月里,李白竟还想着当官。还好,由于某些原因,李白未被录用,否则真不知道他会惹出死命麻烦。

  终其一生,李白都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奈何,诗人终究是感性动物,政治于他而言,并不适合。倘若,李白真的是李建成的曾孙,年轻的时候,他很可能会将这一点公开,以抱大腿的姿态实现自己的理想。

  李白这一辈子,吃亏在没掂量自己的斤两,终不然,会如此落魄的收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