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白衣战士防“疫”日记

2月10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管护师王晓丹和同事薛冰、张辉、张丹紧急出发支援市立医院,进入新冠肺炎隔离重症监护病房工作。

让我们一起听听她的声音。

2020年2月10日 晴天

今天下夜班,科室培训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还进行了正确穿脱防护服的考核。我是医院省级应急医疗队的队员,更是重点考核的对象。陈培莉主任和王淑敏、王秀霞护士长,一次又一次纠正我的动作,我也一次次的反复练习。

培训结束回到家已是12点多了。今天是闺女网课开播的第一天,老师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家长批改,再发到群里打卡。刚到家,看到闺女用红笔在作业上画满了“√”号,还给自己写了一个“良”字。“真是一个省心的孩子”。问她吃饭了没有?她说,自己泡的方便面,已经吃过了。我看了一眼饮水机,水温显示45度,顿时心酸。我真想对她说:“闺女,爸爸、妈妈都在医院上班,也许不能按时回家照顾你,你要尽快学会自立啊。”但我欲言又止,只想睡一会儿。

刚刚躺到床上,就接到医院通知:“3点半集合,出发支援市立医院。”接到命令,我快速收拾好一些物品,就匆匆赶到了医院。

党委书记、院长韩传恩等领导为我们壮行。同在一个医院工作的爱人也来了。他说:“你放心去工作,我一定会照顾好孩子的。”我笑笑没有作声,因为我知道,他很快也要到发热门诊值班。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白衣战士防“疫”日记


2020年2月11日 晴

女儿独自在家网络上课,在家长群里以“家长身份”替我打卡。看到孩子自己发的作业,既心痛也高兴,感慨孩子真的长大了,懂事了。

今天要给两个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做俯卧位通气。穿戴完毕,按程序进入隔离病房。此时,我才真正的体会到什么叫“负重前行”。一身防护装备,说话都感到费力,呼吸急促,胸闷。可当我穿上这身白衣,我就是战士。我必须要把我的工作做好。第一位要做俯卧位通气的是一位70多岁的男性患者,体重85公斤左右。平时为这样的病人做俯卧位通气,对于我们来说,是很简单的事。可此时,难度大了很多。5个同事齐心协力,才把病人翻了过来。看着患者的血氧饱合度由82%上升至95%,顿时又感到欣慰。吸痰对于我们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来说,是最基础的工作。可在这里,却是风险最大的操作。因为,患者随时都会出现呛咳,痰液和分泌物的飞溅,医务人员感染的机率很大。但是,我们谁都没有丝毫退缩。

走出隔离重症监护病房,脱掉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已湿透。我的同事张丹,满脸都是压痕。

回到宿舍,接到爱人的电话,明天他就要去发热门诊值班了,要把孩子送到姥姥、姥爷家。疫情面前,我的家人给了我强有力的支持。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白衣战士防“疫”日记


2020年2月12日 晴

今天要给两名重症患者做动脉穿刺置管。

刚到病房,看到昨天做俯卧位通气的男性患者已经去世,他的老伴就在同一病区,正坐在床上抽泣,我的同事正在安慰老人家。

穿上防护服,戴帽子、手套、鞋套,行动也变得笨拙。我真很担心能否顺利完成此次动脉穿刺置管的任务。还好我和张丹很顺利地为两名患者进行了动脉穿刺置管,做了血压检测。有这样配合默契的战友,我信心倍增。

从病房出来,我想这不就是对召之能来、来则能战、战之能胜的最好诠释吗?

大汗淋漓又如何!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白衣战士防“疫”日记


2020年2月14日 晴

今天下夜班途中,看到院区的迎春花已开。这个特别的节日,我和爱人都战斗在一线,我们的话题也都是对疾病的认知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体会。当然,也没忘记彼此鼓励,彼此加油。

收到爸爸发来的信息,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我很高兴。爸爸鼓励我好好工作,做好防护,等着我凯旋而归。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白衣战士防“疫”日记


2020年2月15日雨雪

昨天下夜班,晚上六点多钟接到一个艰巨的任务,要护送一名重症患者转院去郑州。接到任务我很忐忑,护送重症病人转院的经历不少,但长途转运这样一位患者还是第一次。

接到通知后,就马上赶往病房。一切准备完毕,医院派了2名医生(张辉、任志强)、2名护士(我、潘辉)护送患者转院。

黑夜挡不住我们的步伐。22时我们准时出发,一路上我和我的战友并肩而战。

车外的温度降至零度以下。我们穿的就只有单薄的防护服和隔离衣。车内如果开暖气,厚厚的防护服会使大家感到胸闷、头晕等不适。为了让大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在给患者充分保暖后,我们选择了关闭车内的暖风。

途中,又下起了雨雪,给转运患者增加了几分难度。接近郑州时,负压车上的氧气使用完毕。幸亏我们多备了一罐氧气,保证了患者的安全转运。

凌晨1点到达目的地。将患者交接完毕后,接收医院的一名医务人员对我们说:“照顾好自己,一定要做好防护。”我们相视而笑,倍感温暖。素不相识的战友,我们有缘相见,因责任而战。疫情面前我们都坚强乐观,勇往直前。

返回途中,雪越来越大,路上已经结冰,救护车一路都在小心翼翼的行驶着。

3点多返回市立医院,脱掉防护服的一瞬间,感觉到自己又重生了。

从医院出来,已经凌晨四点多了。城市静寂,银装素裹,春寒料峭,我们也不禁加快了回医疗队驻地的步伐。

短短的几天,带给我太多的感触,也让我更坚定了信念。

疫情面前,我们是穿着白衣的战士,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责任担当。

可谓:来,是信任;战,是责任;胜,是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