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突破年线,这个“躁动”有些吓人

上周,沪深两市双双收涨。最终,上证综指收于2917.01点,涨幅为1.43%;创业板收于2069.22点,涨幅为2.65%。今日周一(2月17日),受再融资新规推动创业板大涨引领,上证综指开盘即快速走高,盘中突破年线,并补上2.3日跳空缺口,创下本轮反弹新高,最终收报2983点,收涨2.28%;创业板更是集合竞价即大涨1%,盘中扩大涨幅至近4%,最终收报2146点,收涨3.72%。


一、上周回顾


1,上周行业表现回顾


上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3个行业上涨。其中,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农林牧渔表现居前,涨跌幅分别为10.46%、8.63%、7.82%;传媒、医药生物、纺织服装表现居后,涨跌幅分别为-1.06%、-1.75%、-2.96%。


长阳突破年线,这个“躁动”有些吓人


2,上周基金市场回顾


上周国内基金普涨,其中股票型基金涨幅最大为2.53%,其次是指数型和封闭式基金,涨幅分别为2.08%和2.05%。货币型基金涨幅最低,为0.03%。


长阳突破年线,这个“躁动”有些吓人


二、重要新闻解读


1,再融资松绑,利多利空?


上周五,证监会正式发布修订后的《再融资规则》:取消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最近一期末资产负债率高于45%及连续2年盈利的条件;将再融资批文有效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锁定期由36个月和12个月分别缩短至18个月和6个月,且不适用减持规则的相关限制。


证监会还表示:预计创业板尤其是主板(中小板)实施注册制尚需一定的时间,新《证券法》施行后,这些板块仍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实施核准制。


1)为什么要放松再融资?

尽管创业板目前尚未实施IPO注册制,但此次在再融资方面也突破了一些枷锁。当前疫情导致企业现金流压力加大,作为上市公司的直接融资工具,再融资的重要性提升。管理层在这个节骨眼上彻底放开再融资目的是将社会闲散资金注入实体经济。


2)利好券商

因为券商是再融资业务中介,佣金收入垫高利润,直接受益。2017年之前的那波再融资盛宴,券商赚了不少,不过这次可能更集中于头部券商。Wind数据显示,今天截止收盘,券商板块涨幅近5%,受益还是较为明显的。


3)利好战略投资者

新规降低了定增发行价格的下限(9折改为8折),增加了发行对象的数量(10名和5名改为35名),为战略投资者提供了有利条件。更重要的,退出也变得更容易,锁定期短了。疫情导致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增大,股权市场的风险偏好较低,对于战略投资者来说,资质相对较高的上市公司反而是不错的选择。低成本和较好的退出方式将吸引机构资金参与。


4)利好哪些公司

新规放松了几个再融资的核心束缚,比如资产负债率、发行股份比例等,过去很多不符合规定的公司定增业务又可以做了,而且这些公司往往更缺钱。


负债限制取消直接利好TMT(计算机、电子、通信、传媒)、部分中游制造(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医药、化工。


盈利限制取消直接利好TMT(计算机、电子、通信、传媒)、部分中游制造(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医药、公用事业。综合来看,创业板再融资限制松绑,直接受益行业基本一致,集中在TMT、医药、部分中游制造(机械设备、电气设备)。


静态角度,历史上再融资需求大。主要集中在化工、部分中游制造(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医药、TMT。


动态角度,被上一轮再融资收紧压制,放松之后弹性更大。受上一轮再融资收紧影响最大的行业是TMT、部分中游制造(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房地产、化工。


因此总结而言,受益最大的行业是成长类(TMT、医药)、部分中游类行业(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化工、公用事业),受益最小的是消费类(纺织服装、休闲服务、食品饮料)、金融(银行、非银金融)、上中游类行业(钢铁、采掘)。


可以优先选择这些行业、板块:

①自由现金流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较强并购能力;

②低PE值:市值管理空间更大,估值与定增收益率历史上呈现负相关规律;

③大股东比例高:股权稀释越小诉求越高;

④股权质押比例不高:实施难度低;

⑤成长股:未来1-2年内有较高业绩增速的成长股弹性更大,历史中小市值定增长期胜率更大;

⑥优先关注此前创业板两类定增受限企业;

⑦优先关注先进制造、国改等国家战略方向,尤其是“轻资产、高研发”企业。


5)对A股

短期来看,再融资松绑可能会造成股市流动性下降,对A股当前的反弹造成一些扰动。钱就那么多,新规一出部分活跃资金会退出二级市场,转向一级半市场。Wind数据显示,去年11月公布征求意见稿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下跌1.83%。不过当前市场总体比较亢奋,风险偏好比较高,今日我们看到集合竞价两市上涨,创业板更是高开近1%,盘中在创业板带动下,两市纷纷大涨。


长期来看,企业有望获得新的资本注入,资产负债表扩张,现金流增加,活力恢复,更是利好股市。


6)对个人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要警惕“题材融资”和“并购乱象”。

再融资松绑之后,一些资质较差的企业可能会浑水摸鱼,特别是依靠题材炒作的公司。获得融资之后,很多企业可能会选择并购重组,以此获得外延式的业绩增长,并购重组政策也在去年10月放宽。这种“再融资放松+并购重组放松”的组合在2014-2015年也出现过,结果是出现了并购重组狂潮,以及2018年以来集中的商誉减值。


2,节后生猛的ETF:医疗ETF领涨,科技类ETF霸榜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收盘,春节过后的两个交易周里,医疗ETF以8.30%的涨幅领跑行业ETF;AI智能、半导体、半导体50紧随其后。指数宽基中,创业板ETF凭借科技属性领涨,创业板50、创蓝筹、创业板E涨幅居前。


长阳突破年线,这个“躁动”有些吓人

数据来源:Wind,2020.2.3-2.14行业指数涨跌幅


从多只主流ETF的四季报来看,前十大持有人以机构为主,这说明机构投资者在大量抄底。


而在活跃性方面,科技ETF更是一枝独秀。比如,Wind数据显示,2月10日,芯片ETF上市首日,全天成交额突破10亿元,火爆程度远超2019年上市的科技50;2月13日,芯片ETF凭借14.08亿元的单日成交额成为深交所上市ETF中成交最活跃的产品;2月14日,芯片ETF再度以18.52亿元的单日成交额刷新了自己的单日成交纪录。这仅是该ETF上市交易的第5天。科技这类板块的上涨动力,通常都来自于风险偏好的提升和市场流动性的提升。


市场看好科技股,与其说是看好它的当期业绩,不如说是看好成长性。科技行业在此次疫情中所受到的影响比大多数行业相对而言有可能要稍小一点,而传媒类(视频、游戏)、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IT基础设施等反而还具有一定的短期受益优势,这也是相关科技股在疫情中之所以成为逆行者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过,市场之所以看好科技股的根本原因显然远不止此。无论是在全球性的价值链定位中,还是在中国经的济发展过程中,科技股正在成为越来越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一环,其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有可能成为几何级数倍数增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增量因素。


3,重要投资提示


本周多家明星基金公司扎堆发行新基金,或将已经火热的基金发行市场推向高潮。


2月17日(周一),交银施罗德旗下交银施罗德瑞思三年封闭运作混合基金首发,根据基金发行公告,基金发行限额50亿,采取末日比例配售的发行方式,基金经理沈楠自2015年5月5日起担任基金经理,目前管理交银主题优选混合、交银国企改革灵活配置混合两只基金,自2015年5月5日管理交银主题优选混合基金以来,任职期回报98.71%。


陈光明旗下睿远基金即将发行的第二只公募基金——睿远价值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基金发行公告显示,睿远价值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期混合拟于2月18日发行,限额60亿,末日比例配售,每笔认购资金锁定三年,拟任基金经理赵枫自购3000万元,基金经理自购的资金锁定4年,且不参与配售。


即将于2月24日开始发行的博道嘉元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由20年从业经验的“老将”张迎军担纲。张迎军的组合投资管理经验达16年,他最主要的公募组合管理经验来自交银施罗德基金,从业经历上看,他兼具保险资金组合和公募基金组合管理经历,重视控制组合波动,擅长通过资产配置和个股精选、灵活的交易等手段,力争在合理风险内获得长期有竞争力的投资回报。


长阳突破年线,这个“躁动”有些吓人


对于新基金,主要可以看:一是基金公司本身的投研能力;二是基金经理本身的能力,包括历史管理的基金业绩如何;三是看新基金的投资风格和方向,是否适合你或者适合当前的市场。


三、盘面分析


1,上证指数


长阳突破年线,这个“躁动”有些吓人

时间周期2019.8.1-2020.02.17,日图


日线图看,沪指今天一根长阳线突破黄色的年线,填补了2.3的跳空缺口,强势的有些让人后怕。这一方面因为疫情受控,而伴随疫情而来的大量刺激政策,推动全市场的风险偏好,另一方面,2月历来是躁动的季节,无论外资、内资都出现较大的资金抱团效应。


当然行情走到这个份上,只要疫情不出现大的反复,政策不突然刹车又收紧,还有一季度基本面数据不大幅度超预期下跌,本轮风险偏好和赚钱效应的推动下,行情继续上冲的动力还是有的,但风险也在加大,对于没什么盈利打底、初进来的人可能比较痛苦。


所以我们也多次告诉过大家,要低位多搜集筹码,坚定持有;或者通过定投的方式买、就不管这些波动了。几个月的行情看不清楚,1-2年的趋势还是比较明了的。


2,创业板指数


长阳突破年线,这个“躁动”有些吓人

时间周期2017.7.1-2020.2.17,周图


创业板突破我们之前提醒关注的黄色线阻力位后,继续强势冲高,牛市特征明显。总体看,继去年下半年凌厉表现后,新的一年仍旧明显强于主板市场。2020年行情从估值推动到业绩推动,利好创业板公司,因为它们弹性较大,一旦经济基本面好转,盈利会很快自过去两年的谷底反弹,从而推动成长板块的行情迅速走出来。另外,全市场的风险偏好较高,也利好成长类公司。


四、交易指导


接下来这部分是好买研究部的观点,供大家分享。


1,偏股基金


上周市场延续前期疫情冲击下跌后的反弹趋势,但反弹幅度较此前有所放缓,两市成交额维持在8000亿元左右的相对高位水平。中小市值表现好于主板,创业板指周中再创阶段性新高,市场情绪未因疫情而受到明显影响,依旧比较高昂。


基本面上,上周公布的经济数据仍较少,但受疫情影响,2月份企业复工时间大多推迟,经济下行压力阶段性加大较为确定。但政府对于经济稳增长的诉求仍然较为明显,近日来国常会、发改委、商务部等均相继喊话要有序推动企业复工,政治局会议也提出了一系列稳增长的预期措施和呼吁,包括“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大规模裁员”, 另外货币政策方面,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维持此前判断,央行大概率会再降低MLF和LPR利率,并会给小微企业更好降成本以及增加制造业融资。财政政策方面,本次会议要求“更好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大概率会提高赤字率目标和专项债规模,预计后续也会有更多财政货币的组合拳。另外,再融资新规上周正式落地, 较去年11月8日的征求意见稿来说更加放松,业务在各个维度迎来全面松绑。


整体上看,在经济阶段性下行压力较大的时期,新规放宽了再融资要求,更加便于企业进行融资,提高了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定价折扣增加、锁定期变短和减持限制下降,大幅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对投资者吸引力明显增加,但与此同时,14-15年的并购狂潮随后已被天量商誉减值证明好资产还是稀缺的,2020年有体量规模的好资产更加难以挖掘,尤其是有科创板注册制的情况下,因此中小盘全面“并购牛”或难以再现,同时,侧面也可能会增加潜在的减持的压力。但总体来说,政策边际利好中小盘和成长风格,一定程度上继续抬升了市场的风险偏好,同时在当前货币宽松,政策落地的环境下,增量资金流入的趋势还会延续,叠加估值上来看,虽说部分核心资产估值仍处高位,但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仍出合理区间,A股配置价值依然具有吸引力,建议客户长期关注个股精选风格产品。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基于公开资料研究完成,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欲知更多的精彩内容,请关注好买商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